头条新闻

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征言:明确与非标资产界限
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征言:明确与非标资产界限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4日  07:44
"标债"认定规则出炉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标债"认定规则出炉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中国证券报|2019年10月14日  02:18
评论:非标资产从严认定超预期 利好直接融资市场
评论:非标资产从严认定超预期 利好直接融资市场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4日  01:29
非标认定标准明确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将出
非标认定标准明确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将出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0月14日  00:36
央行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央行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央行|2019年10月12日  17:08
央行: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界限
央行: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界限

央行|2019年10月12日  17:18
央行:其他债权类资产认定为标准化资产需符合5条件
央行:其他债权类资产认定为标准化资产需符合5条件

央行|2019年10月12日  17:20
四部门: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固定收益证券
四部门: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固定收益证券

中证网|2019年10月12日  18:39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中新经纬|2019年10月12日  18:20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第一财经|2019年10月12日  18:11
央行: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 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
央行: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 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

中国证券报|2019年10月12日  18:06
标债认定来了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标债认定来了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网|2019年10月12日  17:42

最新新闻

非标认定影响资管市场 资产证券化成信托转型发力点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0月28日 08:16
央行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厘清模糊地带 短期影响有限
央行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厘清模糊地带 短期影响有限

  原标题:清理非标资产并非“一刀切” 此前的“非标”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此次央行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厘清了标准与“非标”资产间的“模糊地带”,同时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市场普遍关注的“标债”“非标”“非非标”如何划定的问题将落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这是去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之一。 有关专家表示,明确标准有助于稳定市场各方预期。但这既不是进一步收紧监管要求,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于“非标”要客观看待,不要谈“非标”色变,投资哪一种都是市场的选择。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一方面明确了“标债”的范围。“标债”也就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另一方面,在划定“标债”范围的基础上,《认定规则》对资管新规中的5条标准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也就是说,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这5个条件: ——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 ——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除上述两种途径外,还增加了第三条认定途径。”东方金诚非标产品部负责人谢延松表示,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符合相关条件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认定。 谢延松认为,这种以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标准化资产的认定范围。 清除“模糊地带” 在明确了什么是“标债”的同时,此前的“模糊地带”也得以清除。 “非标”是相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也就是“标债”而言的一类资产。“非标”与“非非标”的界限在哪、如何认定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前,对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权融资计划等非标资产,市场已有共识。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绝大多数市场机构已经主动按照要求调整不合规资管业务、压降非标资产规模。 但对于“非非标”则较为模糊,“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其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在资管新规落地、投资“非标”受限后,不少机构寄希望于“非非标”,希望这类资产能够被认定为“标债”。 明确“非非标”究竟属于哪一类,关系到机构资金投到哪里、怎么投,这也是《认定规则》备受关注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此次《认定规则》明确这些“非非标”为“非标”,从严界定了非标资产。 具体来看,《认定规则》明确,这些金融产品为非标资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 谢延松表示,此前“非标”资产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存在较大风险。此次征求意见稿虽然严监管的思路不变,但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同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短期影响有限 从规模来看,此次影响的范围有限。相较于百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规模,“非非标”总量有限。初步估算,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非非标”存量不足2000亿元,而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估计“非非标”的规模仅剩几百亿元。 同时,过渡期安排也将减少新规对市场的影响。对于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但对于《认定规则》后新增的该类资产,则不予以豁免。 有关专家指出,这一安排稳定了市场关于过渡期安排的预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 专家们强调,这既不是进一步收紧监管要求,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于“非标”要客观看待,不要谈“非标”色变。监管层也并未强制要求“非标”转为“标债”,而是将投资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标债”透明度高、转让方便;而“非标”透明度低、转让不方便,但收益高,投资哪一种都是市场的选择。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详情]

经济日报 | 2019年10月16日 06:05
“非标”界限划定 银行理财投资端面临转型
“非标”界限划定 银行理财投资端面临转型

  本报记者 叶斯琦 备受关注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日前出炉,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标准及监管安排。业内人士认为,《认定规则》严于预期,部分资产的非标转标预期破灭,对银行理财存在一定影响,未来将促使银行理财在投资端转型,相关资产将规范转标。长期来看,预计银行理财会逐渐增加权益投资占比。 “非非标”划入“非标”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认定规则》严于预期,这主要表现在业内俗称的“非非标”被明确划入非标资产行列。所谓“非非标”,一般指非标资产通过挂牌银登中心、北金所等交易场所部分地获得“标准化债权”待遇,成为介于“标准化债权资产”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非标”)之间的一种资产。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认定规则》对银行理财等会有一定的影响,理财收益率或下行。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非标、“非非标”是理财产品提高收益的主要领域,如果没有这两种(未来是一种)资产,银行理财收益率会与固收类公募基金接近,对客户的吸引力会下降,销售难度增大。展望未来,“非非标”若被纳入非标之后,总的非标规模将压降,会继续影响理财收益。在此情况下,理财产品将很难通过简单依靠期限错配等方式博取回报,更加考验投资管理和资产获取能力,这一监管精神将驱使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回归至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 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认为,“非非标”被认定为非标,意味着在银行理财产品底层不能随意配置高收益非标债权资产,而是要符合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监管要求。特别是期限匹配的要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带来一定困难。过渡期结束后,以标替换非标,将可能使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下滑。 转型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认定规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融资,但影响程度有限。王剑分析,非标压降过程中,企业融资难免会受影响。但是,由于“非非标”总规模目前仅8000亿元左右,占理财资产比例仅有3%,将来即使压降非标规模8000亿元,对全行业影响相对可控,不必过度担忧。更何况,对于某些银行而言,“非非标”归入非标,非标规模也不一定超标,因此也并不意味着非标一定得压降8000亿元。 “对于非标额度35%已经用完的商业银行而言,新规若出台他们将面临一定压力。如果投资资产中还含有一定比例‘非非标’,那么此次认定为‘非标’,未来就有超监管比例的危险。在过渡期内问题不大,但必须在剩下的一年多时间内迅速调整资产方向。”周毅钦认为,从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来测算,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比例距35%的监管红线仍有一定空间。 未来非标将无法转成“非非标”,只有转成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一条路。王剑认为,从《认定规则》来看,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统称为“各种ABS”)可能会是较为主流的转标方式。这也会为金融机构(出表机构、投行等)带来业务机会,继续为理财、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输送可投资产。 增配权益投资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为应对收益率下滑,银行理财或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下功夫,做“固收+”策略,通过增加权益、转债、期货等品种增强收益。 谈及权益投资,一家股份制银行资管部投资人士表示,虽然未来理财收益率可能因此有所下降,但短期来看,银行还不会在权益投资上保持太大敞口。这是因为银行理财的传统客户还是偏向于保本。更长时间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起到隔离风险的作用,未来的大趋势肯定是逐渐增加权益投资占比。“我们行最近又发了不少股债混合型产品,比如投20%的股票,80%的债券;或者30%的股,70%的债。这种产品未来可能会发得更多。”他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部分银行成立了多只FOF类理财产品,且以混合类为主。据中国理财网信息,工商银行旗下有多款FOF类产品,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也推出了FOF类产品。 对A股市场而言,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带来可观增量资金。招商证券认为,无论银行理财子公司直接还是间接投资股票,都有利于提高机构投资者在A股中占比。[详情]

中国证券报 | 2019年10月16日 02:21
万亿资管如何过渡:非标认定从严 存量处置难度加大
万亿资管如何过渡:非标认定从严 存量处置难度加大

  原标题:非标资产认定从严,存量处置难度加大:万亿资管市场如何平稳过渡 资管新规之后,又一重要后续事项落地。日前,央行公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严格确定了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标准,认定口径更为严格。 “此次央行主动作为,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的非标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期限是错配的,如果长期不监管,存在大量风险。另外,之前银行表外资产的杠杆可以无限放大,随着对非标认定更为严格,起着降低杠杆率的作用。”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述《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银登中心、中证报价系统、理财直融工具、北金所、保交所平台的产品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多位人士称,非标转标难度加大,也将加剧存量资产的处置难度。 资产端承压 根据此次《征求意见稿》对标准化资产的认定,非标转标需要满足等分化可交易、流动性机制完善、合规交易场所交易等条件。 上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称,当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表外的非标转表内,需要计算风险资产和计提拨备,对银行的负债端影响非常大。尽管资管新规以来,各家银行已逐步推进非标业务调整,但还需要时间,如果操之过急,可能出现不良资产。 “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发展,通过一些列对非标的限制,银行把杠杆降下来了,减少了风险隐患,起着规范市场、引导市场的作用。”上述人士称。 “去年以来,非标限制增多,分支行自身缺资产等多种因素,导致非标供给不足。本次规定严格限制非标将进一步对资产端构成压力。资产端压力下,理财利率将继续缓步下行。由于高达100bp利差的存在,导致货基今年以来持续向货币类理财流转,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但未来两者利率有望逐步收敛,货基机构化、理财散户化。”华泰证券研究员张继强称。 “此次征求意见稿对非标规模的影响,主要集中于‘非非标’认定为非标。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理财直融工具投资占比,以及银登中心、北金所网站数据,预计该部分影响在5500亿-7500亿规模。”中信证券研究员肖斐斐认为,中长期看,非标受期限错配要求和净资本约束,预计银行理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标准化产品及多元化投资。 存量处置难度大 《征求意见稿》称,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过渡期内,可豁免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对于存量非标业务,过渡期内给予了豁免,而过渡期后,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非标业务处置的难点在于非标如何转标,非标问题资产的认定、转标资产的估值,如何转标等都是待解难题。另外,不少非标资产因为到期日较远,新产品承接困难,快速转标会对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不小的冲击。”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2020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银行的老资产存量过大,特别是非标资产存量过大,按原定的过渡期压降困难很大。当前,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有22万亿,要靠净值型产品筹集的资金去对接全部老资产不可行,由表内承接表外理财非常困难,提前收回的可能性也极小,而如果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多资产缺乏现金流,因此这条路也很难走通。 过渡期能否延长对理财和资管市场的运行有重大影响。“推测截至2020年过渡期结束,仍未到期的非标债权和存量理财产品,预期后续还会出台系统性安排保证平稳过渡。”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称。 债权类信托产品、商票何去何从 依据资管新规,债权类信托计划和保险资管债权投资计划、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债权融资计划等均属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本次《征求意见稿》仅明确规定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债权融资计划等5类特定化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却未提及债权类信托产品和商业票据的分类。 东方金诚非标产品部负责人谢延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可能是考虑到2019年2月银保监会信托部曾就信托公司发行公募信托在系统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债权类信托产品的分类给予模糊处理,并在上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第3条认定途径预留了一条通道,等待政策明朗和相关市场机制、规则清晰后再逐步纳入。考虑到现阶段公募信托产品仍存在发行渠道不足、期限错配、风险揭示不充分等诸多问题,其认为债权类信托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仍应归属非标资产。 2019年8月,《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中对标准化票据给出了明确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受益凭证。上海票交所于2019年8月16日发布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创设4期标准化票据,累计成功发行金额13.8亿元。 “随着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交易、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业票据可能会逐步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谢延松称,此前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存在较大的风险。此次《征求意见稿》虽然严监管的思路不变,但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同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保证市场的平稳过渡,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商业票据此前在业内认为是标准化业务,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票据的专营机构、企业层面,打着创新的旗号,不断突破《票据法》中的底线。未来监管极有可能颁布新的规章规范市场。”上述全国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表示。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详情]

第一财经 | 2019年10月15日 22:06
央行从严界定“非标”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央行从严界定“非标”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原标题: 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出炉。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是资管新规的重要细则文件,其列举了14项标准化资产,并对标准化资产的五大认定条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认定规则》阐明,之前部分属性较为模糊的业界所谓的“非非标”亦属非标。 上述配套细则将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配置行为产生影响,有利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尤其将推进信托行业加速转型。 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实际上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信托公司也是应该启动非标转标的进程,逐渐将原来以非标为主的产品模式向净值化、标准化、基金化来转型。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托公司的专业、团队准备上的滞后等等,转型的步伐慢了一些。而商业银行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而这次的《认定规则》会加速信托行业的转型。” “非非标”成历史 《认定规则》是此前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2018年4月,为了防范和化解不合规影子银行的巨大风险隐患,引导资管产品回归本源,酝酿许久的资管新规落地。 根据监管要求,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理财投资非标的难度。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需要做到期限匹配、不再多层嵌套。 此次《认定规则》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资管新规的五大认定标准进行扩充和细化;二是对目前市场关注的债权类资产属性划分进行明确;三是对未来其他资产申请标准化资产认定给出相关规定。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近日认为,作为资管新规核心问题之一,非标严格定义有利于防控金融风险。 其中,《认定规则》给出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白名单”: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超市场预期的是,央行严格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前期模糊不清的部分,银登中心、北金所、理财直融工具、中证报价系统、保交所的产品明确为“非标”。此前银登中心、北金所等相关产品一直被认为是“非非标”,随着这部分产品明确为非标,“非非标”将成为历史。 华创证券固收周冠南团队近期认为,对于传统“非标”资产而言,监管整改已执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认定新政并无相关影响;对于“非非标”,过渡期内区分“存量”与“新增”,即规则发布后就不能再新增“非非标”的期限错配,监管趋严,规模压缩;资产配置利好“标准化资产”,但短期影响较弱,重在长期机构投资偏好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等正规渠道的“非标转标”工具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随着《认定标则》的出台,也将影响各金融机构对资产配置的调整。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债券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标的主要通道是信托,这些产品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但银行理财有35%的非标配置限制,所以一些非标的信托产品去北金所、银登中心挂牌后变成所谓的非非标,银行就不受这个限制可以投。但现在非标认定新规堵住了北金所、银登中心等这类擦边球式的非标新增路径。” 根据国盛证券金融团队的测算,“非非标”产品共计1.8万亿元左右,包括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约2500亿元);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粗略估计约7500亿元);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无公开规模数据);中证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约5000亿元);保交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约3000亿元以内)。 上述产品并非全部由理财产品所持有。 近日,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指出,“非非标”认定为“非标”后,对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的增量影响有限。数据显示,6月末,银行理财投向非标共计约4.3万亿元,极端情况下即便加上所有的非非标1.8万亿元,占理财产品总额(22万亿元)的比例约27%,距35%的监管要求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实际上,银行理财的转型早已开始。华东地区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这几年已经不再将非标作为资产扩张的主要路径,转型的力度很大,资产配置策略明确表现为‘非标转标、非信贷转信贷、表外转表内’,这次的《认定规则》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并不大,这个细则的出现也不是很突然,在监管的整体思路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市场也没有很惊讶。”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理财规模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在压缩非标。 加速信托转型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信托机构。 华创证券固收团队认为,银行理财一方面将拉长负债久期,减少非标投资,满足资产匹配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可投标的减少会降低理财收益率,或促使银行理财进一步下沉信用资质或部分转向权益市场获取收益。信托及券商对非标的依赖会进一步下降,过去部分以非标投资为主的机构或面临转型,成为高收益债的潜在投资者。 《认定规则》将加速信托业转型。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信托公司转型较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观上,信托公司还是认为原有的非标型产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挖掘潜力,非标理财产品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资产端的供给来看都还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在主观上不会很强,换句话说,有更熟悉的产品模式可以做,就不愿转向相对陌生的产品模式。同时,从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结构上,对标准化的产品还相对陌生。” “客观上,监管的要求在后来有所松动,弹性似乎大了一些,所以转型刚性也没有那么强烈。在标准化产品基础资产包的遴选、配置上来说,信托公司的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转型速度会有些滞后。”邢成指出。 对于市场认为“超预期”的部分,邢成认为:“相对于信托公司人才、物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准备而言,会觉得有些超预期,但实际上从内容上看就是监管规章的一个细则和落地细化,并没有说更严格。” 随着《认定规则》的出台,信托业的转型将会明显提速。[详情]

时代周报 | 2019年10月15日 07:11
非标新政出炉整改压力复燃 定制发债需求或升温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10月15日 06:29
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征言:明确与非标资产界限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0月14日 07:44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原标题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黄紫豪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黄蕾 “标”(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间的界限得到明确。 央行10月12日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列举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下称标债),明确了其他资产认定为标债的路径。该规则由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共同起草,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曾经备受关注的“非非标”,此次被明确为“非标”。但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内,这部分资产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的监管要求。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明确五项条件 提供标债认定路径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用列举法明确,标债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而其他债权类资产要被认定为标债,应当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满足第五项要求的机构,可向央行提出标债认定申请,央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在不干扰正常融资、不改变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又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 “非非标”明确为“非标” 过渡期内可豁免 值得指出的是,市场关注最多的“非非标”,此次被明确为“非标”。所谓“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相比百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规模,“非非标”并不多。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末,“非非标”存量规模不到2000亿元,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估计只剩下不到几百亿元。 而且,这些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对于《认定规则》后新增的该类资产,则不予以豁免。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这一安排稳定了市场关于过渡期安排的预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这有助于稳定市场关于政策环境的预期,既没有制造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也均被认定为“非标”。 交易市场概念扩大 各类基础设施共同组成 资管新规中,明确认定为标债的具体条件包括“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此前,市场有声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在外汇交易中心、上交所、深交所交易的产品,才算作标准化资产? 对此,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9年10月14日 07:30
央行正式划界标与非标 银行理财收益难言大幅下行
央行正式划界标与非标 银行理财收益难言大幅下行

  周艾琳 [ 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理财产品的余额为22.18万亿,理财投资的杠杆率为113.3%。 ] 10月12日,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发布,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这也是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规则》发布后,不乏观点认为其严格程度超出预期,这也主要由于《规则》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此前市场还预期上述二者能正式获得标债资产的身份认定,以此实现非非标转标。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资管人士认为《规则》“超预期”有些夸大,“其实《规则》和我们在1月见到的内部稿一模一样。对于非标的界定,央行已经征求了多轮意见,我们也对上述非标界定提了反馈意见,监管已有采纳。其实多数银行此前已经按最严格的标准来执行,因此此次的《规则》可以说也是在预期之中的。”某华东区股份行资管部研究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新规不算“大幅严于预期” 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提出了“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五大条件。 此次,《规则》在2018年4月的资管新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这五大条件。《规则》明确指出,下列资产属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各界认为较为严格的部分主要在于,定性银登中心、北金所与保险ABS为非标,非标转标难度进一步提升。“此前部分企业主体由于信贷额度或行业约束难以直接获得表内信贷支持,只能借助非标,在转标难度提升后,银行和理财等广义基金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对这些企业的融资。”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 此外,他也提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为非非标,但同业借款不在其中,可能被列入非标,影响金融机构对租赁公司、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资金融出,而这部分资金此前常以非标的形式流向城投等企业,城投融资因此也被间接限制。 但事实上,前述负责人对记者称,《规则》已经征求了多轮意见,且与年初的文件并无主要出入,银行等机构实则对此早有预期。同时,此次也实行新老划断,存量的北金所债券融资计划等“旧式”非非标(现被纳入非标)不受非标投资的监管限制规定,避免流动性风险。 理财收益难下、债市逢跌做多 尽管《规则》一出,各界都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下降,但机构人士认为,这一预期难成事实。 “现在同业存单、大额存款、储蓄式国债的收益率都在那儿摆着,不会超预期下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为提高产品收益以维系客户,在投资端维持了一定比例的杠杆水平。”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理财产品的余额为22.18万亿,理财投资的杠杆率为113.3%。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行,且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银行理财为提高产品收益以维系客户,在投资端维持了一定比例的杠杆水平。 当然,鉴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限制,净值化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在久期和投资比重上存在限制,银行的非标持仓占比的确在下降。截至2019年6月末,银行理财持有非标债权的比重略下降至17.02%。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多年来,非标在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理财收益率有明显提升,非标投资是银行理财的传统优势。由于此次认定规则严格,“非非标”被明确为非标,且非标投资要求期限匹配及对理财子公司的资本占用较高,或导致理财收益率优势下降。“表外理财向股票、债券等标准资产转型方向明确,转型挑战加大。” 但他提及,这对银行业绩影响较小。2019年上半年,披露理财业务收入数据的上市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对营收贡献占比普遍低于5%,均值仅1.7%。认定规则严格或对理财收益率有影响,进而对理财规模及业务收入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当前理财业务收入对银行营收贡献非常低,认定规则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小。 就债市影响而言,李奇霖认为,规则整体而言利好标债(信用债),虽能起到一定的信用收缩作用,但影响难测。此外,之所以说理财收益率难大幅下行,这也主要因为各界预计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短中期难大幅走低。上周以来,受海外收益率攀升、贸易谈判向好等影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173%。 “目前需要密切关注本周将公布9月和三季度宏观数据,全球通胀上行可能短期对收益率造成上行压力,但对银行等长期投资者而言,逢跌买入、加久期仍是可行的策略。”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详情]

第一财经 | 2019年10月14日 07:13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出台 专家:非标清理不会一刀切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出台  专家:非标清理不会一刀切

  原标题: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专家:非标资产清理不会“一刀切”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 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相关认定规则备受市场期待,10月12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发布。 此前,资管新规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列出了5项条件:一是等分化,可交易;二是信息披露充分;三是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四是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五是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认定规则》细化了资管新规关于标债资产的上述5项要求及相关认定标准,并在过渡期安排、监管要求等政策导向上,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认定规则》将部分前期市场普遍关心、性质模糊的金融产品明确为非标资产,包括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以及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 事实上,对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权融资计划等非标资产,市场前期已有共识。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绝大多数市场机构已经主动按照要求调整不合规资管业务、压降非标资产规模。但是,对于上述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金融产品,由于未被列入原银监会《理财业务统计表》(G06表)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当中,所以被市场称作“非非标”。 接近央行的相关专业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认定规则》将这些“非非标”明确为非标资产,有利于稳定市场关于非标资产范围的预期。 同时,《认定规则》对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管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即“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豁免了非标资产有关监管要求,这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 “上述产品明确为非标,但并不代表这些机构不能再做新的标准化产品。”上述人士说。 根据《认定规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前述5项条件。符合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认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上述人士说,在不干扰正常融资、不改变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又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至于近期票交所推出的标准化票据是否属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上述人士表示,票据是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一个工具,标准化票据是按照上述5项标准来做的基于票据底层资产之上的证券资产。不过,业界对票据理财等有不同看法和声音,因此这次暂时没有放进《认定规则》。 对于市场前期讨论较多的“非标转标”,该人士认为,这一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旧合同已经签订了,对接的是非标,不可能贴个标“转标”。但是,如果发行新的符合上述5项要求的标准化产品接续旧的,这是有可能的。 从资管新规的角度来看,非标资产主要在透明度方面不是标准化的。事实上,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也并没有限制投资非标,而是设置了投资比例上限。这是为了在宏观上避免资管产品都走非标所带来的透明度的缺失,最终是为了提高资管领域里的透明度和净值化程度。在投资非标方面,《认定规则》与前期政策是一致的,既没有进一步紧缩,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利与弊,标债透明度高、转让方便;非标收益高,但没法转让。监管政策并未强制非标资产进行转标,而是将投资标债资产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上述人士表示。[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0月14日 07:03
非标认定影响资管市场 资产证券化成信托转型发力点
非标认定影响资管市场 资产证券化成信托转型发力点

  本报记者胡萍 来源 金融时报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范围和应符合的条件。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认定规则》厘清了此前的模糊地带,使得非标不再有擦边球可打。与此同时,相关政策出台也将促使资管机构进一步加快转型步伐。 对信托同样适用 作为资管新规的配套文件,《认定规则》开头即明确了是根据资管新规制定,适用所有的资管产品,因此,信托产品也不例外。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认定规则》对于整个资管业的影响主要在于严格程度超预期,大概率也对信托适用。”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也认为,《认定规则》将适用于信托,只是现在监管层还尚未明确信托产品投资非标的限额。目前,银行理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都有明确的非标资产投资限额,即35%,估计信托很可能参照执行。 《认定规则》比预期严格,其中之一是将部分“非非标”资产认定为非标资产。在《认定规则》中,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中证报价系统、上海保交所等平台的产品,也就是业界常说的“非非标”,都被认定为非标。有观点称,非标投资要求期限匹配,对理财子公司的资本占用较高,此次“非非标”被明确为非标,或将导致理财收益率优势下降;这部分融资需求可能被分流至资本市场或者信托等非标融资。 “《认定规则》目前是在征求意见中,尚未实行。如果标债和非标的认定标准明确,对信托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因为标债与非标最大的差异是期限错配,一旦被认定为标债资产,则意味着产品可以不受期限错配监管标准的限制。这也是为何资管新规严格实施后,非标规模大幅萎缩,符合资管新规的非标业务量会大幅减少。”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说。 袁吉伟认为,在资管新规落实过程中,短期来看,传统机构的非标投资需求会受到压制,信托公司仍需要更加倚重个人客户;长期来看,全球经验显示,为了应对低利率环境、强化投资收益率,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对于非标等另类资产需求仍较大。由此看来,市场对于我国非标业务的长期发展不宜悲观,但是,信托公司等非标运营资管机构需要探寻基金化、净值化的非标运营模式,才会有持续发展空间。 加快传统业务转型进程 在翟立宏看来,包括信托在内的所有机构都需要借此契机,加强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资产的投研积累,同时进一步加快传统业务转型。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虽然《认定规则》不是单纯直接针对信托公司,但标债资产认定标准明确后,标债与非标债的模糊地带消失了,信托公司非标业务的发展空间将大大缩减,从而迫使信托公司不得不加快业务转型进度。当然,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认定规则》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 信托长期以来都是私募发行,导致其资金投入主要也是非标债权类资产。标债的标准一旦确立,信托公司的融资类产品必然受到影响。李旸进一步分析认为,信托产品的购买者主要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机构资金占比在三分之二以上。而机构资金绝大部分是理财资金,包括银行理财资金和其它资管产品。如果理财资金大量减少,信托产品的销售就要更多面向个人,但个人资金和机构自有资金很难弥补理财资金留下的空缺,所以,信托产品发展规模就会受到限制。 “打破刚兑后,个人投资者更加谨慎,信托产品的销售更加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信托公司现在都在大力发展财富中心,而且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声誉。”李旸说。 中铁信托研究发展部负责人管百海认为,根据资管新规,所有的资管产品均在统一标准下进行管理,标准化和基金化是发展的方向。为实现金融各个子行业的资管产品公平竞争,信托公司亦应大力发展标准化产品;而其前提是打破以前的私募限制。因此,建议尽快出台“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允许信托公募融资。 资产证券化是发力点 多位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称,资产证券化(ABS)业务受资管新规约束少,不受杠杆和嵌套等相关规定影响,在非标资产被动收缩的压力下,资产证券化市场可能会继续扩张。 中信信托常务副总经理王道远此前在某论坛上表示,非标产品资金成本较高,制约了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信托公司应充分利用ABS等工具,大力推动实质性的非标转标,降低信托产品作为非标的融资成本,拓宽展业范围,实现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业务并举发展。 事实上,从近期相关数据看,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呈现增长态势。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14日,共有279只信托ABS(包含CLO和ABN)项目发行,发行总规模8294.45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有20家信托公司发行了CLO(贷款抵押债券),累计发行119只,发行总额6378.67亿元;2018年同期对应的数字分别为94只、5743.33亿元。33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ABN(资产支持票据),累计发行160只,发行总额1915.78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ABS市场可能会继续扩张,但信托公司需明确权责归属和信息披露,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监管形势之下,信托公司在传统5大领域之外的其他业务内涵也正不断丰富,如消费金融信托、慈善信托、家族信托、私募股权投资信托等业务不断涌现,拓展了信托的配置领域,也丰富了信托产品的功能。以慈善信托为例,据《金融时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2019年9月末,共有222单慈善信托项目发行,财产总规模达23.28亿元。仅从2019年第三季度的慈善信托情况来看,2019年7月至9月,新增备案和实施的慈善信托共21单。中国信登的数据显示,家族信托、小微金融信托、员工持股信托、保险金信托和慈善信托发展势头强劲,截至9月底,特色业务月度平均规模占比达到10%,反映出信托行业创新能力持续加强,正致力于挖掘信托制度的深层价值,也说明行业转型仍有较大空间。[详情]

央行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厘清模糊地带 短期影响有限
央行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厘清模糊地带 短期影响有限

  原标题:清理非标资产并非“一刀切” 此前的“非标”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此次央行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厘清了标准与“非标”资产间的“模糊地带”,同时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在资管新规出台后,市场普遍关注的“标债”“非标”“非非标”如何划定的问题将落地。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这是去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的配套实施细则之一。 有关专家表示,明确标准有助于稳定市场各方预期。但这既不是进一步收紧监管要求,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于“非标”要客观看待,不要谈“非标”色变,投资哪一种都是市场的选择。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一方面明确了“标债”的范围。“标债”也就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另一方面,在划定“标债”范围的基础上,《认定规则》对资管新规中的5条标准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也就是说,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这5个条件: ——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 ——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除上述两种途径外,还增加了第三条认定途径。”东方金诚非标产品部负责人谢延松表示,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符合相关条件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机构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认定。 谢延松认为,这种以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标准化资产的认定范围。 清除“模糊地带” 在明确了什么是“标债”的同时,此前的“模糊地带”也得以清除。 “非标”是相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也就是“标债”而言的一类资产。“非标”与“非非标”的界限在哪、如何认定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前,对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权融资计划等非标资产,市场已有共识。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绝大多数市场机构已经主动按照要求调整不合规资管业务、压降非标资产规模。 但对于“非非标”则较为模糊,“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其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在资管新规落地、投资“非标”受限后,不少机构寄希望于“非非标”,希望这类资产能够被认定为“标债”。 明确“非非标”究竟属于哪一类,关系到机构资金投到哪里、怎么投,这也是《认定规则》备受关注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此次《认定规则》明确这些“非非标”为“非标”,从严界定了非标资产。 具体来看,《认定规则》明确,这些金融产品为非标资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 谢延松表示,此前“非标”资产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存在较大风险。此次征求意见稿虽然严监管的思路不变,但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同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短期影响有限 从规模来看,此次影响的范围有限。相较于百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规模,“非非标”总量有限。初步估算,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非非标”存量不足2000亿元,而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估计“非非标”的规模仅剩几百亿元。 同时,过渡期安排也将减少新规对市场的影响。对于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但对于《认定规则》后新增的该类资产,则不予以豁免。 有关专家指出,这一安排稳定了市场关于过渡期安排的预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 专家们强调,这既不是进一步收紧监管要求,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于“非标”要客观看待,不要谈“非标”色变。监管层也并未强制要求“非标”转为“标债”,而是将投资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标债”透明度高、转让方便;而“非标”透明度低、转让不方便,但收益高,投资哪一种都是市场的选择。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详情]

“非标”界限划定 银行理财投资端面临转型
“非标”界限划定 银行理财投资端面临转型

  本报记者 叶斯琦 备受关注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日前出炉,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标准及监管安排。业内人士认为,《认定规则》严于预期,部分资产的非标转标预期破灭,对银行理财存在一定影响,未来将促使银行理财在投资端转型,相关资产将规范转标。长期来看,预计银行理财会逐渐增加权益投资占比。 “非非标”划入“非标”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认定规则》严于预期,这主要表现在业内俗称的“非非标”被明确划入非标资产行列。所谓“非非标”,一般指非标资产通过挂牌银登中心、北金所等交易场所部分地获得“标准化债权”待遇,成为介于“标准化债权资产”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非标”)之间的一种资产。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认定规则》对银行理财等会有一定的影响,理财收益率或下行。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非标、“非非标”是理财产品提高收益的主要领域,如果没有这两种(未来是一种)资产,银行理财收益率会与固收类公募基金接近,对客户的吸引力会下降,销售难度增大。展望未来,“非非标”若被纳入非标之后,总的非标规模将压降,会继续影响理财收益。在此情况下,理财产品将很难通过简单依靠期限错配等方式博取回报,更加考验投资管理和资产获取能力,这一监管精神将驱使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回归至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 法询金融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周毅钦认为,“非非标”被认定为非标,意味着在银行理财产品底层不能随意配置高收益非标债权资产,而是要符合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监管要求。特别是期限匹配的要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带来一定困难。过渡期结束后,以标替换非标,将可能使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下滑。 转型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认定规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融资,但影响程度有限。王剑分析,非标压降过程中,企业融资难免会受影响。但是,由于“非非标”总规模目前仅8000亿元左右,占理财资产比例仅有3%,将来即使压降非标规模8000亿元,对全行业影响相对可控,不必过度担忧。更何况,对于某些银行而言,“非非标”归入非标,非标规模也不一定超标,因此也并不意味着非标一定得压降8000亿元。 “对于非标额度35%已经用完的商业银行而言,新规若出台他们将面临一定压力。如果投资资产中还含有一定比例‘非非标’,那么此次认定为‘非标’,未来就有超监管比例的危险。在过渡期内问题不大,但必须在剩下的一年多时间内迅速调整资产方向。”周毅钦认为,从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来测算,当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比例距35%的监管红线仍有一定空间。 未来非标将无法转成“非非标”,只有转成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一条路。王剑认为,从《认定规则》来看,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统称为“各种ABS”)可能会是较为主流的转标方式。这也会为金融机构(出表机构、投行等)带来业务机会,继续为理财、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输送可投资产。 增配权益投资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为应对收益率下滑,银行理财或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下功夫,做“固收+”策略,通过增加权益、转债、期货等品种增强收益。 谈及权益投资,一家股份制银行资管部投资人士表示,虽然未来理财收益率可能因此有所下降,但短期来看,银行还不会在权益投资上保持太大敞口。这是因为银行理财的传统客户还是偏向于保本。更长时间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起到隔离风险的作用,未来的大趋势肯定是逐渐增加权益投资占比。“我们行最近又发了不少股债混合型产品,比如投20%的股票,80%的债券;或者30%的股,70%的债。这种产品未来可能会发得更多。”他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部分银行成立了多只FOF类理财产品,且以混合类为主。据中国理财网信息,工商银行旗下有多款FOF类产品,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也推出了FOF类产品。 对A股市场而言,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带来可观增量资金。招商证券认为,无论银行理财子公司直接还是间接投资股票,都有利于提高机构投资者在A股中占比。[详情]

万亿资管如何过渡:非标认定从严 存量处置难度加大
万亿资管如何过渡:非标认定从严 存量处置难度加大

  原标题:非标资产认定从严,存量处置难度加大:万亿资管市场如何平稳过渡 资管新规之后,又一重要后续事项落地。日前,央行公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严格确定了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标准,认定口径更为严格。 “此次央行主动作为,对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的非标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期限是错配的,如果长期不监管,存在大量风险。另外,之前银行表外资产的杠杆可以无限放大,随着对非标认定更为严格,起着降低杠杆率的作用。”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上述《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银登中心、中证报价系统、理财直融工具、北金所、保交所平台的产品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多位人士称,非标转标难度加大,也将加剧存量资产的处置难度。 资产端承压 根据此次《征求意见稿》对标准化资产的认定,非标转标需要满足等分化可交易、流动性机制完善、合规交易场所交易等条件。 上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称,当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表外的非标转表内,需要计算风险资产和计提拨备,对银行的负债端影响非常大。尽管资管新规以来,各家银行已逐步推进非标业务调整,但还需要时间,如果操之过急,可能出现不良资产。 “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发展,通过一些列对非标的限制,银行把杠杆降下来了,减少了风险隐患,起着规范市场、引导市场的作用。”上述人士称。 “去年以来,非标限制增多,分支行自身缺资产等多种因素,导致非标供给不足。本次规定严格限制非标将进一步对资产端构成压力。资产端压力下,理财利率将继续缓步下行。由于高达100bp利差的存在,导致货基今年以来持续向货币类理财流转,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但未来两者利率有望逐步收敛,货基机构化、理财散户化。”华泰证券研究员张继强称。 “此次征求意见稿对非标规模的影响,主要集中于‘非非标’认定为非标。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理财直融工具投资占比,以及银登中心、北金所网站数据,预计该部分影响在5500亿-7500亿规模。”中信证券研究员肖斐斐认为,中长期看,非标受期限错配要求和净资本约束,预计银行理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标准化产品及多元化投资。 存量处置难度大 《征求意见稿》称,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过渡期内,可豁免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对于存量非标业务,过渡期内给予了豁免,而过渡期后,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非标业务处置的难点在于非标如何转标,非标问题资产的认定、转标资产的估值,如何转标等都是待解难题。另外,不少非标资产因为到期日较远,新产品承接困难,快速转标会对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不小的冲击。”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2020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银行的老资产存量过大,特别是非标资产存量过大,按原定的过渡期压降困难很大。当前,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有22万亿,要靠净值型产品筹集的资金去对接全部老资产不可行,由表内承接表外理财非常困难,提前收回的可能性也极小,而如果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多资产缺乏现金流,因此这条路也很难走通。 过渡期能否延长对理财和资管市场的运行有重大影响。“推测截至2020年过渡期结束,仍未到期的非标债权和存量理财产品,预期后续还会出台系统性安排保证平稳过渡。”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称。 债权类信托产品、商票何去何从 依据资管新规,债权类信托计划和保险资管债权投资计划、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债权融资计划等均属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本次《征求意见稿》仅明确规定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债权融资计划等5类特定化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却未提及债权类信托产品和商业票据的分类。 东方金诚非标产品部负责人谢延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可能是考虑到2019年2月银保监会信托部曾就信托公司发行公募信托在系统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债权类信托产品的分类给予模糊处理,并在上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第3条认定途径预留了一条通道,等待政策明朗和相关市场机制、规则清晰后再逐步纳入。考虑到现阶段公募信托产品仍存在发行渠道不足、期限错配、风险揭示不充分等诸多问题,其认为债权类信托产品在一定时期内仍应归属非标资产。 2019年8月,《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中对标准化票据给出了明确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受益凭证。上海票交所于2019年8月16日发布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截至2019年9月30日,已创设4期标准化票据,累计成功发行金额13.8亿元。 “随着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交易、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业票据可能会逐步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谢延松称,此前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定相对模糊、信息披露程度低、流动性较弱,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监管要求,存在较大的风险。此次《征求意见稿》虽然严监管的思路不变,但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的意愿,同时做出了过渡期安排,保证市场的平稳过渡,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留出了空间。 “商业票据此前在业内认为是标准化业务,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票据的专营机构、企业层面,打着创新的旗号,不断突破《票据法》中的底线。未来监管极有可能颁布新的规章规范市场。”上述全国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管表示。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详情]

央行从严界定“非标”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央行从严界定“非标”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原标题: 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出炉。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是资管新规的重要细则文件,其列举了14项标准化资产,并对标准化资产的五大认定条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认定规则》阐明,之前部分属性较为模糊的业界所谓的“非非标”亦属非标。 上述配套细则将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配置行为产生影响,有利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尤其将推进信托行业加速转型。 10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实际上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信托公司也是应该启动非标转标的进程,逐渐将原来以非标为主的产品模式向净值化、标准化、基金化来转型。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托公司的专业、团队准备上的滞后等等,转型的步伐慢了一些。而商业银行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而这次的《认定规则》会加速信托行业的转型。” “非非标”成历史 《认定规则》是此前资管新规的配套措施。2018年4月,为了防范和化解不合规影子银行的巨大风险隐患,引导资管产品回归本源,酝酿许久的资管新规落地。 根据监管要求,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理财投资非标的难度。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需要做到期限匹配、不再多层嵌套。 此次《认定规则》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资管新规的五大认定标准进行扩充和细化;二是对目前市场关注的债权类资产属性划分进行明确;三是对未来其他资产申请标准化资产认定给出相关规定。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近日认为,作为资管新规核心问题之一,非标严格定义有利于防控金融风险。 其中,《认定规则》给出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白名单”: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超市场预期的是,央行严格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前期模糊不清的部分,银登中心、北金所、理财直融工具、中证报价系统、保交所的产品明确为“非标”。此前银登中心、北金所等相关产品一直被认为是“非非标”,随着这部分产品明确为非标,“非非标”将成为历史。 华创证券固收周冠南团队近期认为,对于传统“非标”资产而言,监管整改已执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认定新政并无相关影响;对于“非非标”,过渡期内区分“存量”与“新增”,即规则发布后就不能再新增“非非标”的期限错配,监管趋严,规模压缩;资产配置利好“标准化资产”,但短期影响较弱,重在长期机构投资偏好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等正规渠道的“非标转标”工具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银行理财影响有限 随着《认定标则》的出台,也将影响各金融机构对资产配置的调整。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债券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非标的主要通道是信托,这些产品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但银行理财有35%的非标配置限制,所以一些非标的信托产品去北金所、银登中心挂牌后变成所谓的非非标,银行就不受这个限制可以投。但现在非标认定新规堵住了北金所、银登中心等这类擦边球式的非标新增路径。” 根据国盛证券金融团队的测算,“非非标”产品共计1.8万亿元左右,包括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约2500亿元);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粗略估计约7500亿元);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无公开规模数据);中证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约5000亿元);保交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约3000亿元以内)。 上述产品并非全部由理财产品所持有。 近日,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指出,“非非标”认定为“非标”后,对银行理财业务带来的增量影响有限。数据显示,6月末,银行理财投向非标共计约4.3万亿元,极端情况下即便加上所有的非非标1.8万亿元,占理财产品总额(22万亿元)的比例约27%,距35%的监管要求上限仍有一定距离。 实际上,银行理财的转型早已开始。华东地区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这几年已经不再将非标作为资产扩张的主要路径,转型的力度很大,资产配置策略明确表现为‘非标转标、非信贷转信贷、表外转表内’,这次的《认定规则》对银行理财的影响并不大,这个细则的出现也不是很突然,在监管的整体思路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市场也没有很惊讶。”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以来,股份制银行理财规模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在压缩非标。 加速信托转型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信托机构。 华创证券固收团队认为,银行理财一方面将拉长负债久期,减少非标投资,满足资产匹配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可投标的减少会降低理财收益率,或促使银行理财进一步下沉信用资质或部分转向权益市场获取收益。信托及券商对非标的依赖会进一步下降,过去部分以非标投资为主的机构或面临转型,成为高收益债的潜在投资者。 《认定规则》将加速信托业转型。邢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信托公司转型较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观上,信托公司还是认为原有的非标型产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挖掘潜力,非标理财产品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资产端的供给来看都还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这种转型的迫切性在主观上不会很强,换句话说,有更熟悉的产品模式可以做,就不愿转向相对陌生的产品模式。同时,从信托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结构上,对标准化的产品还相对陌生。” “客观上,监管的要求在后来有所松动,弹性似乎大了一些,所以转型刚性也没有那么强烈。在标准化产品基础资产包的遴选、配置上来说,信托公司的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转型速度会有些滞后。”邢成指出。 对于市场认为“超预期”的部分,邢成认为:“相对于信托公司人才、物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准备而言,会觉得有些超预期,但实际上从内容上看就是监管规章的一个细则和落地细化,并没有说更严格。” 随着《认定规则》的出台,信托业的转型将会明显提速。[详情]

非标新政出炉整改压力复燃 定制发债需求或升温
非标新政出炉整改压力复燃 定制发债需求或升温

  原标题:非标新政出炉整改压力复燃 定制发债、公募委外需求或升温 在规避非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额度管制上大玩“文字游戏”的时代终结了。 10月12日,央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非标新政),进一步收紧了非标的定义口径,这也被视为是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的配套细则。 新政中,监管层采用穷举的方式将非标的范围局限在国债、央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债券公募基金等产品内,而此前的银行理财直接工具以及银登中心、北金所、中证报价系统、保交所挂牌登记的投资计划、收益凭证或资产支持计划等此前的“非非标”(不符合标准化资产定义但在结构安排下,未被计入非标的资产)则直接定性为“非标”。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措将让资管产品所拥有的35%非标额度面临更大的整改压力,非标转“非非标”模式遭遇封堵后,包括定制发债、公募委外等业务需求或将在资管机构间进一步回暖。 难再续的“非非标” 此次非标新政的收紧力度超预期的严厉。 此前诸多非标转“非非标”而来的北金所挂牌资产、私募ABS等属于“非非标”之列的资产被盖棺定论为非标,甚至被银监会曾官方认可不属于非标的“在银登中心完成转让和集中登记的资产”,也被重新明确为非标。 而最终可被豁免认定为非标的资产也仅剩下“存款”、“债券逆回购”和“同业借款”三项。 据中金公司估算,“非非标”规模约为2-3万亿元,而其作为标准化资产合法性的丧失,无疑将打击一些资管机构的非标转“非非标”业务。 “我们这几年一个主要的业务就是帮银行做银登的ABS,一旦没了‘非非标’的认定,银行需求不但会下降,这个业务的价值和需求也会大打折扣。”北京一家中小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不过在中金固收团队看来,“理财投资非标的整体规模在压降,‘非非标’范围的重新划定边际上影响不大。短期内不会导致理财机构有明显超标风险。” 非标新政也为标准化资产的“认可平台”预留了空间。根据规定,不满足标准化资产的,如果满足资管新规对于标准化资产的五项要求(可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且流动性机制完善;在国务院同意设立),则可由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向央行提交申请。 不过,国务院批文下设立的非商品及期货类金融市场只有银行间市场、上交所、深交所和新三板。有分析人士称,若新三板能围绕固收产品开发交易板块,也有望形成一个新的标准化资产池。 然而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新三板“兼职做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沪深属于证券交易所,债券也属于证券范畴,所以有了交易所债市。但新三板市场定位为‘股份’的转让系统,而不是证券或债券。”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指出,“而且银行间、交易所市场本身存在着历史原因造成的监管分割,如果新三板也加入,无异于是重复建设,创新一些与股权相关的结构化债券品种是有可能的,但业务上大规模向债券挺进并形成新的标准化资产场地的可能性非常小” 替代式需求何解 为考虑资管机构的适应能力,非标新政提供了过渡期安排,即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新政实施前持有的存量“非非标”,可豁免资管新规针对非标资产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等要求。 但目前不少资管机构已在如临大敌地思考应对策略。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非标转“非非标”的路径,通过较为简易的资产安排,即可实现“非非标”认定,以满足非标额度的腾挪。而在新的口径下,非标转“非非标”或将进一步向“非标转标”的模式过渡。 “无论利用银登中心还是北金所挂牌等方式,其都是在借用一个市场认可的资产流转平台来背书,让这个资产具有名义上的可转让性质,但实质上的风险定价、风险承担以及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与此前的非标资产无异,这就要求资管机构进一步改进‘转标’模式。”华南一家股份行资管部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趋势或将促使银行及资管机构推动非标向债券或场内ABS等产品类型转化。 “之前也有一些非标融资需求转化成了债券,一些信托收益权等非标资产用作了场内ABS的基础资产,但整体来说规模不大,因为相比之下非非标的展业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华东一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但在非非标之路被堵住后,债券和ABS就有可能成为非标需求转换的新方向。” “将非标需求转移到定制化的债券和ABS产品中,投资者、底层资产、期限可能都没变,唯一不同的就是披了一身债券的外衣。”上述资管人士称。 但也有固收人士认为,如果将非标的融资需求转化为几乎没有流动性的私募债,“非标转标”的象征意义仍然大于实际意义。 “非标还是标可能并不只是个定义,而是要衡量资产的实质风险承受和流动性状况,进而考虑到持有这类资产给资管产品带来的影响。”上海一家债券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如果投资的都是交易所的民企私募信用债,那么其流动性能力和传统的非标区别也不大,无非是一个新的且成本高一点的套利通道罢了。” 此外,公募委外等业务需求也有可能进一步抬升。这是因为据非标新政定义,“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亦属于被认可的标准化资产。 “之所以银行选择非标而不是标准化资产,原因在于非标的底层收益更高,如果不能通过非标来达成收益,那么通过MOM、FOF等公募委外方式追求超额收益则会成为一种可能,这也将引导债基持续做大,毕竟债基属于标准化资产也是一个新的提法,未来是否也会将理财子公司、信托等机构的公募产品纳入也有待观察。”前述资管人士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详情]

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征言:明确与非标资产界限
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征言:明确与非标资产界限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边万莉    每经编辑 卢九安     10月12日,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直接融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认定规则》第一条明确表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其中,“集中登记,独立托管”是指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要求,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此外,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主要是指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值得一提的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相关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过渡期内监管要求不变 据了解,不符合《认定规则》中所列条件的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除外。 具体来看,以下产品均属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详情]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 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原标题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征求意见明确标债认定路径  ⊙黄紫豪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黄蕾 “标”(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间的界限得到明确。 央行10月12日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列举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下称标债),明确了其他资产认定为标债的路径。该规则由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共同起草,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曾经备受关注的“非非标”,此次被明确为“非标”。但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内,这部分资产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的监管要求。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明确五项条件 提供标债认定路径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用列举法明确,标债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而其他债权类资产要被认定为标债,应当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满足第五项要求的机构,可向央行提出标债认定申请,央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在不干扰正常融资、不改变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又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 “非非标”明确为“非标” 过渡期内可豁免 值得指出的是,市场关注最多的“非非标”,此次被明确为“非标”。所谓“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相比百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规模,“非非标”并不多。据记者了解,截至6月末,“非非标”存量规模不到2000亿元,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估计只剩下不到几百亿元。 而且,这些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对于《认定规则》后新增的该类资产,则不予以豁免。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这一安排稳定了市场关于过渡期安排的预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这有助于稳定市场关于政策环境的预期,既没有制造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除此之外,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也均被认定为“非标”。 交易市场概念扩大 各类基础设施共同组成 资管新规中,明确认定为标债的具体条件包括“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此前,市场有声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在外汇交易中心、上交所、深交所交易的产品,才算作标准化资产? 对此,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详情]

央行正式划界标与非标 银行理财收益难言大幅下行
央行正式划界标与非标 银行理财收益难言大幅下行

  周艾琳 [ 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理财产品的余额为22.18万亿,理财投资的杠杆率为113.3%。 ] 10月12日,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发布,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这也是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规则》发布后,不乏观点认为其严格程度超出预期,这也主要由于《规则》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此前市场还预期上述二者能正式获得标债资产的身份认定,以此实现非非标转标。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资管人士认为《规则》“超预期”有些夸大,“其实《规则》和我们在1月见到的内部稿一模一样。对于非标的界定,央行已经征求了多轮意见,我们也对上述非标界定提了反馈意见,监管已有采纳。其实多数银行此前已经按最严格的标准来执行,因此此次的《规则》可以说也是在预期之中的。”某华东区股份行资管部研究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新规不算“大幅严于预期” 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提出了“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五大条件。 此次,《规则》在2018年4月的资管新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这五大条件。《规则》明确指出,下列资产属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各界认为较为严格的部分主要在于,定性银登中心、北金所与保险ABS为非标,非标转标难度进一步提升。“此前部分企业主体由于信贷额度或行业约束难以直接获得表内信贷支持,只能借助非标,在转标难度提升后,银行和理财等广义基金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对这些企业的融资。”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 此外,他也提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为非非标,但同业借款不在其中,可能被列入非标,影响金融机构对租赁公司、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资金融出,而这部分资金此前常以非标的形式流向城投等企业,城投融资因此也被间接限制。 但事实上,前述负责人对记者称,《规则》已经征求了多轮意见,且与年初的文件并无主要出入,银行等机构实则对此早有预期。同时,此次也实行新老划断,存量的北金所债券融资计划等“旧式”非非标(现被纳入非标)不受非标投资的监管限制规定,避免流动性风险。 理财收益难下、债市逢跌做多 尽管《规则》一出,各界都认为银行理财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下降,但机构人士认为,这一预期难成事实。 “现在同业存单、大额存款、储蓄式国债的收益率都在那儿摆着,不会超预期下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为提高产品收益以维系客户,在投资端维持了一定比例的杠杆水平。”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2019年6月末,非保理财产品的余额为22.18万亿,理财投资的杠杆率为113.3%。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行,且信用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银行理财为提高产品收益以维系客户,在投资端维持了一定比例的杠杆水平。 当然,鉴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限制,净值化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在久期和投资比重上存在限制,银行的非标持仓占比的确在下降。截至2019年6月末,银行理财持有非标债权的比重略下降至17.02%。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多年来,非标在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理财收益率有明显提升,非标投资是银行理财的传统优势。由于此次认定规则严格,“非非标”被明确为非标,且非标投资要求期限匹配及对理财子公司的资本占用较高,或导致理财收益率优势下降。“表外理财向股票、债券等标准资产转型方向明确,转型挑战加大。” 但他提及,这对银行业绩影响较小。2019年上半年,披露理财业务收入数据的上市银行理财业务收入对营收贡献占比普遍低于5%,均值仅1.7%。认定规则严格或对理财收益率有影响,进而对理财规模及业务收入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当前理财业务收入对银行营收贡献非常低,认定规则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小。 就债市影响而言,李奇霖认为,规则整体而言利好标债(信用债),虽能起到一定的信用收缩作用,但影响难测。此外,之所以说理财收益率难大幅下行,这也主要因为各界预计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短中期难大幅走低。上周以来,受海外收益率攀升、贸易谈判向好等影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173%。 “目前需要密切关注本周将公布9月和三季度宏观数据,全球通胀上行可能短期对收益率造成上行压力,但对银行等长期投资者而言,逢跌买入、加久期仍是可行的策略。”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详情]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出台 专家:非标清理不会一刀切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出台  专家:非标清理不会一刀切

  原标题: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专家:非标资产清理不会“一刀切”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 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相关认定规则备受市场期待,10月12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发布。 此前,资管新规对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列出了5项条件:一是等分化,可交易;二是信息披露充分;三是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四是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五是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认定规则》细化了资管新规关于标债资产的上述5项要求及相关认定标准,并在过渡期安排、监管要求等政策导向上,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认定规则》将部分前期市场普遍关心、性质模糊的金融产品明确为非标资产,包括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以及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 事实上,对于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权融资计划等非标资产,市场前期已有共识。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绝大多数市场机构已经主动按照要求调整不合规资管业务、压降非标资产规模。但是,对于上述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金融产品,由于未被列入原银监会《理财业务统计表》(G06表)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当中,所以被市场称作“非非标”。 接近央行的相关专业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认定规则》将这些“非非标”明确为非标资产,有利于稳定市场关于非标资产范围的预期。 同时,《认定规则》对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管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即“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豁免了非标资产有关监管要求,这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 “上述产品明确为非标,但并不代表这些机构不能再做新的标准化产品。”上述人士说。 根据《认定规则》,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前述5项条件。符合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认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上述人士说,在不干扰正常融资、不改变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又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至于近期票交所推出的标准化票据是否属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上述人士表示,票据是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一个工具,标准化票据是按照上述5项标准来做的基于票据底层资产之上的证券资产。不过,业界对票据理财等有不同看法和声音,因此这次暂时没有放进《认定规则》。 对于市场前期讨论较多的“非标转标”,该人士认为,这一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旧合同已经签订了,对接的是非标,不可能贴个标“转标”。但是,如果发行新的符合上述5项要求的标准化产品接续旧的,这是有可能的。 从资管新规的角度来看,非标资产主要在透明度方面不是标准化的。事实上,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也并没有限制投资非标,而是设置了投资比例上限。这是为了在宏观上避免资管产品都走非标所带来的透明度的缺失,最终是为了提高资管领域里的透明度和净值化程度。在投资非标方面,《认定规则》与前期政策是一致的,既没有进一步紧缩,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利与弊,标债透明度高、转让方便;非标收益高,但没法转让。监管政策并未强制非标资产进行转标,而是将投资标债资产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上述人士表示。[详情]

央行明确标债与非标界限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央行明确标债与非标界限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原标题:明确标债与非标界限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答记者问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 10月12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就相关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出台《认定规则》的背景是什么?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有关要求,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问:《认定规则》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法治化原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指导意见》框架下对5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 第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问:标债资产认定的范围是怎样的?具体如何操作? 答:《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明确由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对相关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 问:如何理解交易市场与申请标债资产认定的基础设施机构的关系? 答:《指导意见》中明确的5项具体条件中包括了“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其中,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问:如何理解《认定规则》中的过渡期安排? 答: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详情]

"标债"认定规则出炉 推动市场平稳过渡

  1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 多位专家表示,对标债与非标的详细界定为有效执行资管新规提供了基本保障。《认定规则》从严认定非标债权,进一步彰显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资管行业发展的决心。而《认定规则》明确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短期对金融市场影响不大。 明确“标债”范围 《认定规则》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认定规则》强调,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人民银行从市场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利与弊,并未强制非标资产进行转标,而是将投资标债资产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 清除模糊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认定规则》还对市场机构比较关心、性质模糊的一些债权类资产的属性进行了明确,成为本次《认定规则》的一大看点。 《认定规则》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此次《认定规则》明确这些“非非标”为非标,从严界定了非标资产。 “非非标”有豁免期 不少研究人士表示,尽管《认定规则》从严界定了非标资产,但对存量的“非非标”资产留足了缓冲空间,在确保严格限制非标资产新增的大方向下,避免了存量一刀切导致的短期波动。 研究人士表示,对于传统非标资产,各方之前有共识,相关机构业务整改已在推进,这次《认定规则》的主要看点是对“非非标”资产的属性进行了明确,进一步表达监管规范“影子银行”,重塑资产管理行业的决心。不过,对于存量的“非非标”资产,《认定规则》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给予豁免,进一步降低了对市场的潜在冲击。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则不予以豁免。[详情]

评论:非标资产从严认定超预期 利好直接融资市场
评论:非标资产从严认定超预期 利好直接融资市场

  原标题:非标资产从严认定超预期 利好直接融资市场 来源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之一,《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千呼万唤始出来。《规则》在“资管新规”中对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五大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界定标准,并列举了主要的标债资产和非标资产。 从业内对《规则》的反应看,界定标准超预期从严是普遍感受。诸如理财中心的理财直融工具、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等“非非标”资产转为标债资产,此前被市场寄予厚望。但这些分类受争议的资产最终被划入“非标”,也让部分业内人士直呼“幻想破灭”。 不过,尽管从金融机构角度看,非标超预期从严界定会进一步增加非标转标压力,但监管部门也在通过过渡期内予以豁免的方式降低对机构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个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大力发展标债资产投资是国际资管行业的主流方向。因为非标资产的透明性和流动性相对较差,从严界定债权类资产分类,利于引导国内资管行业加大对债券、股票等标债资产的投资,进而利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同时,在“资管新规”所制定的原则性划分标准基础上细化标债资产认定规则,利于统一大资管行业对各类债权类资产的划分标准,避免过去存在的各个子行业因界定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监管套利,真正实现监管标准统一,促进资管行业回归本源。 对于非标资产的超预期从严界定,也有业界担忧会造成信用收缩,对部分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与当前稳增长的逆周期调节基调不一致。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作为资管行业的制度性基础政策,《规则》的制定准则应本着跨越经济周期波动、着眼于行业长期规范发展的角度,不能被眼前的宏观政策调控周期所“限制”;另一方面,我国稳增长的宏观政策调控工具箱较为丰富,政策回旋余地大,随着全面降准、专项债新政等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渐次落地,稳增长效果将逐渐显现,未来《规则》出台对于信用收缩的实际影响尚难量化。[详情]

非标认定标准明确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将出
非标认定标准明确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将出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备受业内关注的非标资产有了明确定义,其市场发展也将进一步规范。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认定规则》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即业内所称的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文件,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认定规则》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五个条件,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认定规则》也对此前一些市场机构非常关注、但性质模糊的金融资产的“是否是非标”进行了认定。如,《认定规则》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从过往实践经验看,这些交易产品由于监管机构不统一、地方监管部门认定尺度松紧不一,部分曾一度被认定为“标准化资产”。本次明确规范为“非标”代表监管标准认定趋严,某种程度上也符合市场大多数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认定规则》也明确了过渡期安排,即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详情]

标债资产认定标准出炉:明确北金所等债权资产是非标
标债资产认定标准出炉:明确北金所等债权资产是非标

  标债资产认定标准出炉:比较严,明确北金所等债权资产是非标 备受关注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正式有了具体的认定标准和规则。 10月12日,一行两会一局公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该文件被认为是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什么是标准化债权? 在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中规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因此,市场等待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规则多时。 《认定规则》规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上述列举的资产也是当下市场公允的标准化资产。 细化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 《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则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 “坚持法治化原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指导意见》框架下对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 “资管新规中就已经对标准化债权作出了认定条件,但五个条件并不具有实操性,所以一直在等及央行对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整体看,五个条件的细化是比较严格的,正式发文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某股份制银行资管部人士表示。 根据《认定规则》,其他债权类资产要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五大条件,分别是: (一)等分化,可交易。《认定规则》规定,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二)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发行文件中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等偿付投资者,或以破产隔离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并至少包含发行金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利率确定方式、期限、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等要素。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今后如果符合上述第五项相关要求的机构,可向央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 非标资产范围厘定 《认定规则》明确,不符合《认定规则》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所列条件的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除外。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指出,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为非非标,但同业借款不在其中,可能被列入非标,影响金融机构对租赁公司、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和AMC等机构的资金融出,而这部分资金此前常以非标的形式流向城投等企业,城投融资因此也被间接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认定规则》明确银登中心等多个监管部门直属机构的债权也被严格定义为非标。 《认定规则》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李奇霖认为,定性银登中心、北金所与保险ABS为非标,非标转标难度进一步提升。此前部分企业主体由于信贷额度或行业约束难以直接获得表内信贷支持,只能借助非标,在转标难度提升后,银行和理财等广义基金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对这些企业的融资。 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保持不变 《认定规则》资管新规过渡期,也就是至2020年底前的非标资产认定给出了规则。 央行明确,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称,认定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资管新规最重要的后续事宜落地,对金融机构适时调整资产结构、规范市场生态,均有较强的正面意义。 李奇霖表示,规则整体而言利好标债(信用债),虽能起到一定的信用收缩作用,但影响难测,因此前部分机构在趋严的监管压力下已经谨慎。对以非标为主要业务的信托机构,未来需进一步加大在负债端的管理与营销,强化直销。[详情]

非标认定规则发布:影响几十万亿大资管市场
非标认定规则发布:影响几十万亿大资管市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在哪里? 刚刚!央行给出了界定。 10月12日下午,央行官网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制定规则。 该规则将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对几十万亿涉及到非标资产的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大资管市场。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答记者问。 基金君进行整理,主要有以下六大关键点: 关键点一、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 根据《认定规则》,央行拟明确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主要为: 一、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 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二、同时符合以下五大条件的其他债权类资产: (一)等分化,可交易。 (二)信息披露充分。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关键点二、部分机构 可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明确由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对相关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关键点三、非标债权类资产的认定 非标债权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 1、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 2、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 3、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 4、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 5、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 6、其他未同时符合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 关键点四、待明确的非非标 根据《认定规则》,不符合上述三大条件的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除外。 关键点五、过渡期内的安排 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即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可豁免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 关键点六、交易市场概念扩大 资管新规中,明确的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具体条件包括“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此前,市场有声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在外汇交易中心、上交所、深交所交易的产品,才算做标准化资产? 对此,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附件1: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直接融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现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制定本规则: 一、本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二、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二)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发行文件中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等偿付投资者,或以破产隔离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并至少包含发行金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利率确定方式、期限、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等要素。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三、符合本规则第二条第五项所列相关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四、不符合本规则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所列条件的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除外。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五、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指导意见》及本规则相关要求不一致的,以《指导意见》和本规则为准。 附件2: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答记者问 一、制订出台《认定规则》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有关要求,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二、《认定规则》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第一,坚持法治化原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指导意见》框架下对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 第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三、标债资产认定的范围是怎样的?具体如何操作?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明确由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对相关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 四、如何理解交易市场与申请标债资产认定的基础设施机构的关系? 《指导意见》中明确的五项具体条件中包括了“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其中,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五、如何理解《认定规则》中的过渡期安排? 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 编辑:吴羽 [详情]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原标题:标债资产认定规则意见稿出炉!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来源: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朱丹丹 北京报道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出炉! 10月12日,央行网站发布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等。 对此,央行表示,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直接融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据了解,上述《认定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至于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称,该《认定规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框架下对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上述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进一步表示。 事实上,去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方面,该《新规》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核心要素,提出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等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压缩非标存量规模。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当时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非标具有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透明度较低,流动性较弱,规避了宏观调控政策和资本约束等监管要求,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影子银行特征明显。 今年2月份,时任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就曾透露,人民银行正在制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认定规则,会在存量非标转标等方面妥善处理。 此外,在合理设置过渡期方面,《资管新规》将过渡期将延长至2020年年底,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对过渡期结束后仍未到期的非标等存量资产也作出妥善安排,引导金融机构转回资产负债表内,确保市场稳定。 而上述《认定规则》也指出,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亦指出,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详情]

资管业重磅:“非标”界定标准明确 理财收益或承压
资管业重磅:“非标”界定标准明确 理财收益或承压

  资管业重磅!“非标”界定标准明确,超预期严格,理财直融工具、同业借款等划为非标,理财收益或承压 来源:证券时报 10月12日,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发布,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10日。 《认定规则》一经发布,在业内引起最大关注的,莫过于其中对“非标”资产的罗列,尤其是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此前市场还预期银登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北金所的债券融资计划能够正式获得标债资产的身份认定,以此实现非非标转标,现在这条路子也被堵住了,有业内人士甚至点评为“幻想破灭”。 先看《认定规定》中的几项重点规定: 1、除了公认的几类金融产品种类属于标债资产外,《认定规则》对于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债资产,提出需同时满足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等五大条件,这五大条件与资管新规给出的原则性要求一致。 2、明确标债资产的认定需要向央行提出申请,申请主体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 3、明确提出以下几类债权资产为非标资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标债资产认定五大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4、设置过渡期安排,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 看点一:打破幻想 银登中心、北金所等债权资产认定为非标 ▲▲▲ 《认定规则》不仅对标债资产的认定明确提出需同时满足五大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资管新规发布后市场分歧较大的部分债权类资产究竟该算“非标”还是“标”给出明确界定。 “银登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这类债权类资产在资管新规发布前没有明确算作非标资产,以往业内都把它们看作是’非非标’,市场上对于资管新规发布后对其认定就较为模糊,大家一直在等监管部门的正式界定。业内之前也有期待这类资产能被’正名’为标债资产,但《认定规则》明确把它们划为非标资产,还是有些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打破了很多人的幻想。”北京一资管行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 对于非标的认定业内反映不一,有的认为超出市场预期,但有的认为虽然标债资产的认定标准设置的更为严格,但高门槛的界定利于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上海一股份行资管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表示,《认定规则》对标债资产的认定范围比之前更严格,但此前一些非标资产、非非标资产透明度不高,对于一些界定模糊的资产不少机构甚至对外自己宣称都是标债资产,行业标准的统一性较差,这并不符合资管行业净值化转型的大方向,《认定标准》能够以更严格的标准明确界定标债资产,实际上利于资管行业回归本源。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监管部门在起草标债资产的认定标准时,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认为,银登中心及北交所等机构类债权被定义为非标,是监管部门从严规范直属机构,利于促进直接融资的健康发展。此外,资管新规的措施实施需基于对非标的严格定义,因此,作为资管新规的核心问题之一,非标的严格定义有利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看点二:银行理财投资同业借款、协议存款将受影响 ▲▲▲ 《认定标准》指出,本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以下五大条件是在资管新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一)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二)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发行文件中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等偿付投资者,或以破产隔离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并至少包含发行金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利率确定方式、期限、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等要素。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多位受访人士反映,《认定规则》除了对诸如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债权融资计划等过去被看作是“非非标”的债权资产明确划入非标外,也对一些过去市场分歧较大、未有明确界定类别的资产做出“身份确认”,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同业借款和协议存款。 “同业借款和协议存款在这两年是银行理财投资占比比较高的类别,此前业内没有统一定性,有的认为应算作非标,有的认为应算做标,按照《认定规则》给出的标债资产界定的五大条件看,这类资产应该算作是非标,这将对银行理财中非标占比会有影响。”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该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在探索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初期倾向于发行一年期以内的定期开放型理财产品,因为这类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正好可以配置期限同样多在一年期以内的同业借款或协议存款,后者不仅收益率相对较高,而且按照摊余成本估值法看可以保持理财产品净值的稳定。但《认定规则》若把同业借款和协议存款算作非标的话,未来就会影响银行理财对这类资产的配置。 看点三:标准化票据发展迎空间 ▲▲▲ 债权类资产究竟该算做非标还是标,对资管行业的投资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按照资管新规,非标投资更为严格,尤其是不允许期限错配对资管产品投资限制较大。除不允许期限错配外,资管新规对于投资非标的占比也设定了红线要求。相比之下,标债资产则不受期限错配、投资占比限制等要求。 虽然《认定规则》对不少此前界定模糊的资产明确定义为非标资产,但票交所的标准化票据应该符合标债资产的标准,这也为将来资管产品投资标准化票据提供空间。实际上,标准化票据诞生之初,就是按照资管新规对标债资产的原则性要求所设计的。 2019年8月,票交所发布的《关于申报创设2019年第1期标准化票据的公告》中对标准化票据给出了明确定义。有业内分析认为,标准化票据的创设,可以让一家金融机构在持有一定数量的同一承兑人的票据(银票或者商票皆可,贴现或者未贴现都行)后,通过创设标准化票据,直接对接全市场的资金,提升票据的流转度。 值得注意的是,《认定规则》也为票交所作为标债资产认定的申请主体留了口子。央行有关负责人称,资管新规中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五项具体条件中包括了“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其中,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看点四:严格界定资产类别将对理财收益率、产品久期产生影响 ▲▲▲ 尽管《认定规则》对标债资产设定了超预期的严格认定条件,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对资管行业的影响可控。 “自资管新规发布后,业内对于一些认定标准存疑的资产,在投资时已经较为谨慎了,更何况《认定规则》还设定了过渡期内豁免的安排,所以整体看对于资管投资转型的压力可控。”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认定规则》中指出,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银登中心10月12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非保本理财规模平稳,理财净值化在快速推进,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是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截至2019 年6 月末,非保本理财资金投向存款、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6.87%。其中,债券资产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55.93%。 不过,对标债资产的严格限制,将进一步加大资管产品资产端的配置压力,银行理财收益率、产品久期也会随之受影响。华泰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去年以来,非标投资限制增多,银行分支行受自身缺资产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非标资产供给不足。本次规定严格界定资产分类,将进一步对理财资产端构成压力。资产端压力下,理财利率将继续缓步下行。由于高达100bp利差的存在,导致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持续向货币类理财产品流转,这种趋势仍将继续,但未来两者利率有望逐步收敛。随着利率水平的降低,居民对长久期产品的接受度在提升,银行理财会通过多发行长久期产品加以应对,进而提升非标投资能力。[详情]

标债认定从严:模糊地带清除 中长期影响资产配置
标债认定从严:模糊地带清除 中长期影响资产配置

  原标题:深度|标准化债权认定从严:模糊地带清除 中长期影响资产配置 市场千呼万唤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终于出台。 10月12日,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记者采访了多位资管业从业人士,普遍认为,文件对这一业内一直颇为关注的政策感受是“严格”。“总体上是坚持了从严的原则,也表明了监管坚持了资管新规转型的方向和原则,并没有变化。” 就整个文件而言,其实是“松紧结合”除了对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认定部分较为严格外,也有一些部分是有所放松的,或者说是补全了漏洞,“以前没有特别区分货币市场工具如存单、存款、拆借、回购的属性,导致这些资产从定义上被算作非标,实际执行上难度很大,如今做了特别区分,补全了之前的漏洞。这对市场而言是有利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 总体影响上来看,由于新老划断,对存量没有影响,主要是中长期对未来资管产品的资产配置影响较大。 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严格 《指导意见》首先明确界定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概念:本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此外,文件规定,符合所列相关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并列出了五条要求: 一,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二,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留有可申请认定为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口子,这些要求还是比较明确的,也很严格,具体操作中也不会有太多可规避的空间。”银行资管人士表示。 多位资管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根据这份文件的内容来看,标准化债权的认定是坚持了“从严”的口径,总体上看是很严格的,很多之前处于“模糊地带”的资产,即“非非标”的概念,不少机构此前预期将来是可视作标准化债权的资产,在非标转型的过程中一度将其视作“转标”的途径。比如银登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北金所债权转让计划等被认定是“非标”。 具体规定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简称“银登中心”)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即“非标”。 “模糊地带”清除 此前,资管新规发布后,部分银行抓紧时间通过银登中心、北金所等平台转让非标资产。 一位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银登中心、北金所的“非标转标”,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部分银行觉得这可能是转标的一个途径,大规模去做,但这一块应该还是算“非标”。 “没有擦边球了,”一位资管人士表示,之前北金所债权计划是模糊地带,比如有的中小银行把它当标准化产品,存有一丝希望把这类资产界定为非标。这一非标转标路径被堵住之后,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非标转标路径可能只有资产证券化(ABS)和发债,票交所的“标准化票据”也可能是方向。 对于资产证券化,部分底层资产较好、有稳定现金流较强的非标项目,通过对资产估值、评级、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评估等系统性工作,经由ABS完成“非标转标”。 对于“标准化票据”,2019年8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创设标准化票据,目前已经创设四期标准化票据,包括锦州银行、江苏银行等。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票据可增加中小银行承兑的票据流动性,本质上类似票据支持证券(票据ABN),通过票据受益权转让,增加票据的流动性,但票据资产权利还是会被记在最后转出人。 标准化票据的操作流程是,由存托机构归集承兑人等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近的票据,组建基础资产池,进行现金流重组后,以入池票据的兑付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面向银行间市场的等分化、可交易的受益凭证。存托机构由上海票据交易所担任;标准化票据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在票据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 新老划断 存量不受影响 虽然对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认定坚持了从严的原则,但是,考虑到机构和市场的接受度、可操作性性,以及资管业务的顺利转型过度,在这份文件中一方面是对资产认定上留有一定空间,另一方面在执行上,监管确定按照新老划断的原则。 文件规定,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影响上来看,对存量业务没有影响,主要是对未来的增量业务影响较大。按照净值化产品管理要求,将来如何将这些资产装入净值化产品当中去,未来需要大力研究”,一位股份行资管部总经理对记者说。 曾刚认为对市场的短期影响不大,长期而言,对资管产品的配置是一大挑战,现在的标准化资产数量有限、收益率较低,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将来新增部分业务的投资可能比较紧缺,资产紧缺又可能导致收益率下降,但这就都是中长期的影响。[详情]

拟划清标准化债权与非标界限 央行等发布征求意见稿
拟划清标准化债权与非标界限 央行等发布征求意见稿

  原标题:【重磅】拟划清标准化债权与“非标”界限 央行等四部门发布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非标”的认定终于迎来关键性一步。 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官网发布消息,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实际上,自从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后,关于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的认定方面,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当时,资管新规中表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办法》)等重要文件中,对于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非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于此次《认定规则》,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判定的五项规则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其他满足规则的资产交易市场可提交申请,纳入标债(私募摘取)范畴,预留了政策空间。” 其次,定性银登中心、北金所与保险ABS为非标,非标转标难度进一步提升。此前部分企业主体由于信贷额度或行业约束难以直接获得表内信贷支持,只能借助非标,在转标难度提升后,银行和理财等广义基金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对这些企业的融资。 “规则整体而言利好标债(信用债),虽能起到一定的信用收缩作用,但影响难测,因此前部分机构在趋严的监管压力下已经谨慎。对以非标为主要业务的信托机构,未来需进一步加大在负债端的管理与营销,强化直销。”李奇霖称。 什么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认定规则》指出,本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二)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发行文件中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等偿付投资者,或以破产隔离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并至少包含发行金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利率确定方式、期限、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等要素。 (三)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四)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五)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符合第五项所列相关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什么是“非标” 不符合上述所列条件的债权类资产,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存款(包括大额存单),以及债券逆回购、同业拆借等形成的资产除外。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同时,在此次《认定规则》中,对非标资产设置了过渡期要求。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指导意见》(备注:也即“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指导意见》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新老划断,存量的北金所债券融资计划等“旧式”非非标(现被纳入非标)不受非标投资的监管限制规定,避免流动性风险。”李奇霖表示。 资管新规及理财新规对投资“非标”要求 关于资管行业的重要文件中,对于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非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资管新规”中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理财新规”中规定: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确保理财产品投资与审批流程相分离,比照自营贷款管理要求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并纳入全行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二)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单一债务人及其关联企业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不得超过本行资本净额的10%; (三)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也不得超过本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 《理财子公司办法》规定: 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 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为理财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或权益类资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 在不久前,9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起草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净资本管理办法》),对标准化债权和非标的认定标准也有不同:将标准化资产的风险系数设置为0,非标资产的风险权重设置为1.5%-3%。 广发银行资管部陈芳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净资本管理办法》明确了标准化投资业务不受净资本约束,对非标资产设定较高的风险系数,突出体现了监管鼓励标准化投资的导向。“监管对理财非标设置限制包括:规模占比上限35%、较高风险系数1.5-3%,更重要的是非标不得错配,对非标类资产的投资研究、风险定价、资金募集等均提出更高要求。”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政策区分自有资金投资和理财产品投资,通过限定投资范围和调节风险权重,有意约束非标业务。[详情]

非标资产清理不一刀切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将出炉
非标资产清理不一刀切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将出炉

  原标题:重磅│非标资产清理不会“一刀切”,“非非标”明确为“非标”!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将出炉! 都知道资管新规严格规范资管产品投资“非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那么,受鼓励的“标”(标准化债权类)到底有哪些? 央行12日下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认定规则》),列举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明确了其他资产认定为标债的路径。该规则将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 曾经市场广泛关注的“非非标”,则被明确为是“非标”。所谓“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当然,这些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标准化资产明确 此前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 那么到底什么是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用列举法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 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其实,这部分内容也已经是市场早就公允认定的标准化资产。 其他资产“盖戳”标债需符合五要求 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2、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 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满足第5项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 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在不干扰正常融资、不改变市场标准的情况下,《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 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 “非非标”被明确为“非标” 但是可豁免监管要求 值得指出的是,此前市场关注最多的“非非标”,此次被明确为“非标”。 所谓“非非标”,是指虽然是非标准化资产,但是根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包括《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等),不计入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相比较于百万亿级的理财市场规模,“非非标”并不多,初步估算,截至6月末“非非标”存量不到2000亿元,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估计只剩下不到几百亿元。 当然,这些存量“非非标”,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惯例、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对于《认定规则》后新增的该类资产,则不予以豁免。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这一安排稳定了市场关于过渡期安排的预期,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 除此之外,从更大的范围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也被认定为“非标”。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各方均较为认可将上述产品定性为“非标”资产。 交易市场概念扩大 资管新规中,明确的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具体条件包括“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此前,市场有声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只有在外汇交易中心、上交所、深交所交易的产品,才算做标准化资产? 对此,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稳定市场对政策环境的预期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央行在制定《认定规则》时,充分考虑了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实体经济融资的困难、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及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等因素,旨在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目前来看,《认定规则》政策出台效果总体正面,市场机构均支持尽快出台。 《认定规则》有助于稳定市场关于政策环境的预期。《认定规则》与前期已经发布的资管新规相关文件保持一致,既没有制造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对市场影响相对较小。[详情]

华泰证券:央行严格定义非标 有利于金融防风险
华泰证券:央行严格定义非标 有利于金融防风险

  原标题:华泰证券:央行严格定义非标,有利于金融防风险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央行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对非标的监管陆续强化,资管新规对非标进行了严格限制,如其中对期限错配的规定要求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理财投资非标的难度;规范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一层嵌套的规定使得此前设计结构复杂的非标资产监管强化。资管新规的措施实施需基于对非标的严格定义,因此,作为资管新规的核心问题之一,我们认为非标的严格定义有利于切实防控金融风险。[详情]

四部门: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固定收益证券
四部门: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固定收益证券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 赵白执南)中国人民银行官网12日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指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详情]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原标题: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消息,央行12日下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答记者问时指出,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规则》指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规则》指明确,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记建档或招标方式非公开发行,发行与存续期间有2个(含)以上合格投资者,以票面金额或其整数倍作为最小交易单位,具有标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 2、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和发行人在发行文件中约定信息披露方式、内容、频率等具体安排,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发行文件中明确发行人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或金融工具等偿付投资者,或以破产隔离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并至少包含发行金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或利率确定方式、期限、发行方式、承销方式等要素。 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构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采用询价、双边报价、竞价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机构、承销商等积极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务。买卖双方优先依据历史成交价格或做市机构、承销商报价确定交易价格。若该资产无历史成交价格或报价,可参考其他第三方估值。提供估值服务的其他第三方估值机构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处理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估值质量,并公开估值方法、估值流程,确保估值透明。 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答记者问。 《认定规则》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第一,坚持法治化原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指导意见》框架下对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 第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标债资产认定的范围是怎样的?具体如何操作? 上述负责人指出,《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明确由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对相关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 如何理解交易市场与申请标债资产认定的基础设施机构的关系? 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中明确的五项具体条件中包括了“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其中,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如何理解《认定规则》中的过渡期安排? 上述负责人指出,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 原标题: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来了!标债资产认定公开征求意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详情]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央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来源:央行官网 一、制订出台《认定规则》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有关要求,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规则》),拟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下分别简称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发展。 二、《认定规则》的起草思路是什么? 第一,坚持法治化原则,根据当前证券法公募债券应经证券监管部门审批、私募债券具有一定政策空间的基本法律框架,确定了除现有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外,其他标债资产应明确为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的私募债券的基本思路,并借鉴国内外私募债券发展经验,在《指导意见》框架下对五项标债资产认定标准进行细化。 第二,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是否进行标债资产认定充分尊重相关市场参与者及基础设施机构意愿,并规定在过渡期内保持对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三、标债资产认定的范围是怎样的?具体如何操作?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市场需要,为各类债权类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标债资产认定路径,提升债券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具体看,《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 《认定规则》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明确由为债权类资产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机构作为申请主体,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债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认定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及有关规定对相关债权类资产进行认定。 四、如何理解交易市场与申请标债资产认定的基础设施机构的关系? 《指导意见》中明确的五项具体条件中包括了“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其中,交易市场是一个综合性、包容性的概念,是由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以及金融产品工具等共同组成的集合。 具体来说,如果某类债权类资产通过标债资产认定,那么提出申请的基础设施机构将成为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也需要遵循债券市场的法规制度。 五、如何理解《认定规则》中的过渡期安排? 在《指导意见》过渡期内,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前存量的“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对于发布后新增的,不予以豁免。[详情]

央行: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 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
央行: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 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

  原标题:央行: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 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非标资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 赵白执南)央行网站1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时表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新增的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标债资产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详情]

标债认定来了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标债认定来了 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原标题:标债认定来了!资管新规重要配套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丹丹)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直接融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央行12日下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 《认定规则》指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同时符合五个条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为其提供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机构,已纳入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按照分层有序、有机互补、服务多元的原则与债券市场其他基础设施协调配合,相关业务遵循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统一规范安排。” 《认定规则》详细解释。 符合上述相关要求的机构,可向人民银行提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申请。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上述五个条件及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认定规则》还明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贷资产流转和收益权转让相关产品,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债权融资计划,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凭证,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以及其他未同时符合本规则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为单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的各类金融产品,是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认定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规定与资管新规及《认定规则》相关要求不一致的,以资管新规及《认定规则》为准。 【相关新闻】 人民银行:尽量避免由于标准化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 人民银行12日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认定规则》的起草思路是坚持法治化原则,并尽量避免由于标债资产认定造成市场大幅波动。[详情]

专题评论加载中...

微博/微信扫一扫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