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之一——法国安盛,旗下的安盛(香港)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安盛”)事件持续发酵。[详情]
就200余名投保人购买安盛保险香港的一款投连险产品最终数亿保费“血本无归”的事件,香港保险监管局今日回应第一财经称,截至上月底已接获72宗相关投诉,并已转交香港保险经纪协会跟进。由于执法部分正就事件进行调查,保监局不宜作出评论。[详情]
“200位香港安盛的客户,被欺骗4亿港币”、“安盛保险,血本无归”、“投保香港安盛(AXA)保险血本无归!向安盛讨回公道!”投资者们在中国香港的街头拉起了横幅。据了解,投连险“爆雷”事件共涉及200多位投资人,损失高达4亿元港币!折合人民币近3.54亿元![详情]
近日,关于数百位投资人控诉香港安盛保险让其损失数亿港元的消息,快速发酵并受广泛关注。[详情]
近日,世界知名保险公司安盛保险爆出丑闻,对于旗下的不动产投资保险产品,安盛未经投资者允许,擅自改变IPS(Investment Policy Statement),转而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等高风险产品,导致投资失败,引起投资者的追责。从投资者的描述来看,安盛从KYC,合规到风控存在巨大问题, 不仅需要赔偿投资者损失,并且将会面临香港保监会的严惩。[详情]
原标题:你真的了解投资型保险吗?24人涉串谋诈骗与洗黑钱被捕,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来源:保险文化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闹得影响比较大的“香港安盛保险投连险一夜暴雷”的事情,很多投资者把矛头直接对准安盛,并投诉到香港保监局,安盛当时也积极协助警方进行立案侦查。 近日传来好消息,这个事件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该案定性为投资基金诈骗案,涉及被骗款项4.75亿港元,拘捕24人,包括13男11女,年龄在28岁至64岁之间,包括3名集团首脑,其中一人是执业律师及11名保险经纪人。 目前,有关调查行动仍在继续,并将与内地执法部门跟进,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员被捕。 安盛事件思考 由于大家或多或少看过各类媒体报道,这里不多赘述,简单的还原一下事件: 前两天,上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声称,因在香港购买安盛保险发行的 EVOLUTIONHKI F保险产品,在2018年年中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0%以上,在后续继续扣除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后,保单的净值为负数,据称造成了投资人高达4亿港币的巨额亏损。 投资者在暴雷之后前往香港安盛公司进行拉横幅维权互动,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通过回顾香港安盛事件实况,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受害者并不了解自己到底购买了一个什么品种的保险产品。并且按照一般常识,保险怎么会有亏损情况出现呢? 实施诈骗的四大手段 当时很多舆论把矛头指向安盛保险,安盛公司本身也觉得很无奈,一方面安抚舆论另一方面积极配合警方调查。那么这些人是怎么实施诈骗的呢? 1.说服内地人购买投连险:诈骗集团于香港控制一间保险经纪公司(Asia One 宏亚),而集团于开曼群岛成立涉案投资基金,以诱使受害者上当。集团早于2013年底开始行骗,于内地及香港约263名受害者,并指涉案投资基金为“跨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并说服对方购买“投资连结式保险”的基金,实际将受害人的保费投资到诈骗集团的基金中,合共损失约港币4.75亿元。 2.谎称每年9%~12%的收益:其实诈骗集团的基金并不是属于保险公司(跟安盛保险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独自注册基金,营销说是透过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投资诈骗集团的基金。 由于集团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专业投资者的认知难度。另外,保险经纪推销时声称基金有2~5年期的“闭锁期”,并谎称每年有9%~12%回报,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基金。 3.投资人的钱挪作他用:诈骗集团所获得的骗款,并非用作基金投金,至是存入主脑及成员的个人、公司银行及证券户口。骗款被用作经营借贷生意、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偿还贷款,以及给予内地推销中介的分红。 4.事情败露谎称基金大跌:到2018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3成,而诈骗集团亦于2019年2月开曼群岛申请基金清盘。其后诈骗集团回应保险公司及受害人查诸时,声称基金清盘因投资高风险产品而失利。其实被他们用于其它用途,钱根本没有进入基金账户。 不过好消息是,此次香港警方破获的4.75亿港元投资基金诈骗案,款项基本可以追回,目前已经冻结的资金达4.2亿港元,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和3.7亿港元物业,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覆盖投资人的损失。 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对于这一事件,安盛保险香港此前曾在声明中表示Evolution是一种投连险产品,投资风险需由客户自己承担。 投连险究竟是什么?撇开这起爆雷事件来谈,正常的投连险产品本身具有怎样的风险? 按照产品设计方式进行分类,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投连险具体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这些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由保险公司挑选并纳入投连产品基金清单。投保人的保费进入投连账户,在扣除各项费用成本之后,账户价值会根据所选投资组合的实际交易价值进行上下波动,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据了解,内地市场上并没有相当于Evolution这类开放式投连险产品。在内地,投连险产品提供的是由保险公司预先筛选和预先选择的相关资产,仅向客户提供非常有限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分红险是由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共享盈余、共担投资风险,万能险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保单持有人承担,而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自行承担。”香港精算视觉保险学会会长牟剑群分析指出。 既然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投连险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承担,那为何还有投资者会选择要承担风险的投连险呢? 牟剑群表示,这是因为投连险的预期投资回报比较高。“‘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可以说是一条‘铁律’。这一‘铁律’在保险产品收益的确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投保人而言,没有任何非保证成分的传统险收益通常是最低的,而没有任何保证成分的投连险预期收益通常是最高的。” 他认为,投连险本身就是不保本的,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确会出现账户价值清零的情况。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精算师娄道永也指出,产品本身并无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希望大家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钱最终投向哪里;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保险姓保,除了保障类保险,大家在买投资类保险的时候,也应该多关注“保底收益”,而不是“预期收益”。而到底保不保底,保底是多少,应该老老实实看合同,而不是只听一些业务人员的所谓“演示利益”。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个事件实际上和一些P2P、私募、信托的暴雷一样,除了其他各方的责任,投资者还是要为自己在投资时的不谨慎与贪图高收益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详情]
原标题:安盛“爆雷”事件有新进展!24人涉串谋诈骗与洗黑钱被捕 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来源:国际金融报 安盛爆雷案有新进展!12月8日,中国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开展“峭锋行动”,破获一宗受害人逾260人、涉案金额4.75亿港元的投资诈骗案,24名诈骗集团骨干成员被捕,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安盛投连险爆雷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2月9日,香港警方召开记者会公布,破获一宗投资基金诈骗案,涉及被骗款项4.75亿港元,案件中共有263名受害人。警方于12月8日的“峭锋行动”中拘捕24人,涉嫌干犯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 2019年上半年,一封《投资人控诉安盛保险香港公开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来自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等地的数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投诉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的数亿港元保费亏空殆尽。 直到今日,投资人仍未拿回本金。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最新进展:24人涉诈骗和洗钱被捕 12月9日,香港警方宣布于8日以串谋诈骗和洗黑钱的罪名拘捕了24名诈骗集团骨干成员,包括13男11女,年龄在28岁至64岁之间,其中3名为集团主脑,包括一名执业律师,另11人属保险代理。警方在行动中还冻结了约4.2亿港元的资产,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和3.7亿港元物业。有关调查行动仍在继续,并将与内地执法部门跟进,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员被捕。 香港警方表示,商业罪案调查科自2019年1月起,接获一间国际保险公司及多名事主报案,指有诈骗集团利用该保险公司的投连险平台,于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向263名投资者销售一款含诈骗成分的“香港投资基金”,讹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基金以博取信任,并游说购买投连险,致事主损失达4.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 据悉,263名受害人中包括250名中国内地人、10名中国香港人及3名马来西亚人,部分为中产人士及退休人士,并非富裕的投资客,单个受害人的投资金额从2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不等。 警方虽然未直接点出该国际保险公司名称,但从涉案投资基金名称、案发时间、受害人情况信息可以看出,这一代号为“峭锋行动”的拘捕行动,对应的应是此前备受关注的安盛投连险爆雷一案。 事件回顾: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3成 2019年上半年,一封《投资人控诉安盛保险香港公开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来自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等地的数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投诉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的数亿港元保费亏空殆尽。 据相关投保人介绍,他们通过多家中介销售渠道接触到了香港安盛公司发行的Evolution保险产品,宣传其收益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过程中的增按服务,加之对百年安盛品牌的绝对信任,故而纷纷选择购买,投保金额从几十万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不等。 事实上,据警方介绍,涉案诈骗团伙一方面操纵一间香港保险经纪公司,另一方面在开曼群岛开设了投资基金。通过10多名保险经纪在内地及香港向受害人游说,购买了与上述基金连接的投连险,再将保费转移至诈骗团伙所操控的基金。保费也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证券账户,用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也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受害人在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3成。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当时基金声称是因为投资高风险资产失利,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才发现诈骗集团有偷窃基金资产的动作。 警方指出,由于涉事诈骗集团本身有资产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审查。至于基金成功登陆平台的原因,当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调查。 12月1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安盛投连险爆雷事件中的一位内地投资人,对方表示已经留意到此次拘捕行动,还是希望安盛方面早日能将本金退回。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前,安盛方面尚未作出进一步回应。 覆车之鉴:高收益一定伴随高风险 对于这一事件,安盛保险香港此前曾在声明中表示Evolution是一种投连险产品,投资风险需由客户自己承担。 投连险究竟是什么?撇开这起爆雷事件来谈,正常的投连险产品本身具有怎样的风险? 按照产品设计方式进行分类,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投连险具体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这些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由保险公司挑选并纳入投连产品基金清单。投保人的保费进入投连账户,在扣除各项费用成本之后,账户价值会根据所选投资组合的实际交易价值进行上下波动,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据了解,内地市场上并没有相当于Evolution这类开放式投连险产品。在内地,投连险产品提供的是由保险公司预先筛选和预先选择的相关资产,仅向客户提供非常有限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分红险是由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共享盈余、共担投资风险,万能险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保单持有人承担,而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自行承担。”《国际金融报》特约分析员、香港精算视觉保险学会会长牟剑群分析指出。 既然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投连险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承担,那为何还有投资者会选择要承担风险的投连险呢? 牟剑群表示,这是因为投连险的预期投资回报比较高。“‘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可以说是一条‘铁律’。这一‘铁律’在保险产品收益的确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投保人而言,没有任何非保证成分的传统险收益通常是最低的,而没有任何保证成分的投连险预期收益通常是最高的。” 他认为,投连险本身就是不保本的,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确会出现账户价值清零的情况。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精算师娄道永也指出,产品本身并无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希望大家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钱最终投向哪里;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详情]
原标题:导致香港安盛产品一夜暴跌95%的24人被捕!涉及4亿金额! 来源:保险一哥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精算师 文中的安盛是香港安盛 不是大陆的安盛 安盛爆雷案最新进展:香港警方以‘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24人!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涉及的保险产品,是一种投资连结寿险产品,销售对象为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简称PI,一般对净资产要求为800万港币以上)。 安盛的这款Evolution产品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基金投资平台,可自由及独立地配置1000多种不同的资产,其中有一只基金HKIF出现了违约,导致投资了这只基金的账户价值一夜暴跌95%。HKIF的基金管理人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涉嫌欺诈活动。 01.拘捕24人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上年1月起收到一间国际保险公司和多名受害人报案,指一间诈骗集团涉使用涉事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在2013月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向263名受害人销售一款涉诈骗成分的‘香港投资基金’,令他们蒙受共4亿7千5百万元的捐失。 经深入调查后,警方昨日(8日)以拘捕一宗‘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24名集团骨干成员,包括13男11女,年纪介乎28岁至64岁,其中3名属集团主脑,包括一名执业律师,另11人属保险代理。行动中亦冻结约4.2亿元的资产,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和3.7亿元物业。 商业罪案调查科督察方瀚豪表示,诈骗集团控制一间保险经纪公司,亦在开曼群岛成立一款诱使受害人的投资基金,在2013年底透过操控保险公司的10多保险经纪,向内地和香港200多名受害人,讹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基金,以博取信任,并游说他们购买投连险。 受害人将保费投资在诈骗集团操控的基金后,保费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証券户口,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亦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受害人在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成3,及后在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进行一些动作偷窃基金的资产。 图片来源:香港商报,诈骗集团犯案流程 方瀚豪指,基金名下有约2亿元的物业,诈骗集团利用持有另一间外地成立公司发行价值约1,300万元可换股票据,透过自己和亲人操作以换取基金名下的资产,当基金宣布清盘后名下再没有资产,因此受害人蒙受高额损失。 02.投资连结寿险 安盛出现问题的产品,是投资连结寿险,区别于大部人选择的储蓄分红寿险。 前者是一个全球基金投资平台,安盛搭建了一个基金平台,做基金的审核,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货币基金和对冲基金等,符合资格的投资者(私募需要800万港币资产及以上)可以在平台上面进行投资,并可以无限次调整不同的基金而不需要额外收取认购费,投资团队大多为外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决策由客户来选择。 而储蓄分红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及其下属的资产管理团队管理的,投资决策由险资资管的团队来严格进行投资,风险偏好较低。 这次安盛的爆雷,跟销售误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爆雷的200多个客户都是通过第一亚洲及其相关公司进行销售的,销售过程集中围绕着基金收益进行,并未如实地告知客户。 其实投资到这个产品里的时候,是进入了一个基金平台,且安盛做的工作是私募基金准入审查,相当于安盛在这件事情中是作为一个私募的销售平台。 安盛香港曾发布过一份申明表示,Evolution是一个非保证的投连寿险产品,可选择挂钩的HKIF基金是由东航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这个基金可能涉嫌欺诈活动。 图片来源:安盛 综上: 1.安盛的准入和尽调标准存在漏洞; 2.销售误导是这件事情当中的核心导火索; 3.背后的销售公司第一亚洲和底层基金HKIF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实则是借助了保险公司的平台增信,销售了一款融资产品,而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底层爆雷了,追究责任起来出现了很大问题。 这是保险公司体系中的一个漏洞,但险资隔离性很强,并不会因为这类事情而导致传统的寿险公司资管产品受到拖累。[详情]
原标题:突发!逮捕24人,冻结4.2亿资产:香港安盛4亿爆雷事件最新进展! 来源:13个精算师 大家还记得,去年安盛4亿爆雷事件么? 案件有最新进展!! 昨日 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开展‘峭锋行动’,破获这宗受害逾260人的4.75亿港元投资诈骗案 ①拘捕13男11女 涉嫌‘串谋诈骗’及‘洗黑钱’ ②冻结4.2亿港元资产 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3.7亿港元物业 01 “安盛4亿暴雷”事件终定论 涉嫌‘串谋诈骗’,逮捕24人 已冻结4.2亿资产 昨日,警方开展‘峭锋行动’抓获24人 经深入调查,昨日警方展开名为‘峭锋行动’的拘捕行动,分别以涉嫌‘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13男11女(28至64岁)。 被捕的24人,包括2名海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1名香港执业律师及11名同一公司的保险经纪。 先告诉消费者:警方已经冻结4.2亿资产,263人受骗,250名内地人! 首先,回应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已冻结集团约4.2亿资产! 其中,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对11个物业(约值3.7亿元)进行财富调查,日后考虑进行冻结及充公程序。 此外,探员更检获计算机、手提电话及大量文件,以及约160万元现金。 该案中263人受骗,包括250名内地人、10名香港人及3名马来西亚人,他们包括家庭主妇、退休人士,以及社会中高层人士等。 至于,单一最大损失为2,000万元,最少为约20万元。 背后起因:HKIF基金价值大跌9成3,投资者拉横幅维权! 2019年6月,“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根据事件中投资者的描述以及”13精”对相关情况的了解,有数百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多年前经不同中介公司介绍,购买了安盛香港的一款名为Evolution的105投连险产品。 作为一款投连险,该产品有上千支基金可供投资者选择,此次出现严重亏损的是其中一支叫做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香港投资基金,简称HKIF)的基金。 2018年年中,投资者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5%以上,扣除费用后保单净值为负,200多名投资了该基金的客户总损失高达4亿港币。 由此,这些投资者走上了漫漫维权之路,他们联合撰写的投资者情况说明书也成了此次事件引爆的导火线。 其实,安盛事件主要涉及到四方,分别是安盛保险香港、Asia One宏亚保险经纪、HKIF的基金管理公司、遭受损失的投保人。 02 再还原事件脉络 背后的“投连险”被操控 263名受害者,涉及4.75亿港元 操控保险经纪公司,向受害人讹称为一种投资连系性保险~ 涉案的诈骗集团背后操控一间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并在开曼群岛开设投资基金。 2013年底集团操控的保险经纪公司,有10多名保险经纪于内地及香港向263名受害人游说,购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 他们向受害人讹称为一种投资连系性保险,从而将保费转移至诈骗集团所操控的基金。 其实,诈骗集团的基金并不是属于保险公司,而是独自注册基金,游说消费者透过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投资诈骗集团的基金。 警方指,由于集团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专业投资者的认知难度。 另外,经纪推销时声称基金有2至5年期的‘闭锁期’,并讹称每年有9至12%回报,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基金。 犯罪集团,偷走基金资产买地产! 2018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成3,而诈骗集团亦于2019年2月开曼群岛申请基金清盘。 其后,诈骗集团响应保险公司及受害人查询时,声称基金清盘因投资高风险产品而失利。 经警方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偷走基金资产,如基金名下一幢价值港币约2亿元的物业。 具体的说,诈骗集团利用另一间内地成立的公司,发行约1,300万元‘可换股票据’,其后透过自己及亲人的操作,以该批可换股票据换取基金旗下的资产,包括本港一幢大楼,借此掏空公司资产。 综上所述,诈骗集团集资4.75亿港元,资金用作主脑及成员的私人及公司户口、借贷生意、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偿还贷款及给内地中介的分红。 所以,这起“安盛4亿暴雷”事件,其实是一个诈骗案件! 案件后续:还会有更多人被逮捕! 目前,全部被捕人士被扣留调查,不排除稍后会有更多人被捕。警方正考虑稍后会向物业进行冻结及充公程序。 此外,据了解被捕的保险经纪,并非保险公司的员工,只是介绍投资者购买投资保险计划。 警方指,由于涉事的诈骗集团本身有资产去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审查,至于基金成功登陆平台的原因,当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调查。 03 安盛事件 背后重要细节被集体忽视 其实,投连险产品投资成份远高于人寿保障,而相关基金主要针对专业投资者,本应由投资者选取合适服务。 没想到的是,诈骗集团成功游说受害人后,却由保险经纪代替受害人填写高风险声明的文件。 关于安盛4亿暴雷事件的是非曲直,甚至于关于投连险的详细解读,在之前的多篇文章我们都有解释过。 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①安盛事件满月,最重要细节被集体忽视! ②事出反常必有妖:“安盛4亿亏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希望大家知道,同是投连险在大陆与香港是不一样的。 因此,有意买保险的消费者,不要相信或假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的投连险产品是相同的,在购买前必须寻求专业及优质咨询服务,这也正是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的责任。 至此,去年4亿暴雷事件,也算有了正式的定论~ 小编,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大家可以看清楚,这个巨额诈骗案的经过,擦亮双眼,引以为戒! 最后说一下,本文中所指安盛为香港安盛~[详情]
原标题:涉案资金4.75亿 去年关联AXA安盛基金骗案今日告破! 来源:中环那些事 欢酱 骗案年年有,水落石出最为难得! 今日香港警方破获一起基金骗案,涉案基金高达4.75亿,共拘捕24人,其中包括执业律师及保险代理人。 案件中,诈骗集团透过AXA安盛旗下的投连险平台,吸引投资者选择香港投资基金,涉案受害者共计263人,其中250人来自内地。 2018年时,由于该基金产品价值大跌90%及申请清盘,涉案投资者们报警求助,此事件在去年被爆出,直至今日终于破案。 诸多不作为反映产品端倪 此次涉及的基金,来自号称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的安盛,是它发行的一款投连险Evolution。对于这个产品,损失惨重的苦主们其实早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表示,在持有该保险产品期间,安盛从未主动寄送过该保险产品运行情况的相关资料;每到产品的申购日,净值就会大幅度上升,而到赎回日,产品净值又会大幅度下跌,每当他们就此问题同安盛方面求证,却从来得不到安盛正面的回应和解释。 更重要的是,最初,投资者们看重此产品收益稳定、资金安全的特点,得知投资收益主要是来自在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中的增按服务,才将资金投入。可是后来,在投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该产品的投资方向改向了金融衍生工具,而这亦是导致“大幅度亏损”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投连险产品仅对专业投资人提供,在对投资人的专业审核未到位的情况下,安盛就构成了最终的投资行为,可以说难辞其咎了。 警方述案件实质 随着小编稍稍溯源一下,或许,对于此次案件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尴尬的局面,大家便心中有数了。 警方表示,本次案件的大致过程,主要是诈骗集团在开曼群岛成立一款诱使受害人的投资基金,在2013年底透过操控保险公司的10多名保险经纪,向其提供高额的佣金,要求他们向内地和香港200多名受害人讹称产品来自跨国保险公司以博取信任,但介绍产品期间则会推广另一个基金,亦会利用“伦敦金”“保本回报”等投资术语令受害人放下戒心购买基金。 而实质上,当受害人将保费投资在他们所操控的基金后,这些钱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了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证券账户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也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直到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超过9成,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当时基金解释因投资高风险资产,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偷窃基金的资产。 安盛当即发声明急澄清 案件发展至此,首要是要向安盛问责。但早在去年案件被爆出的阶段,安盛就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尽管表示会配合香港警方开展调查,但亦不忘适当地撇清同此基金产品的关系。 (安盛2019年时所发声明) 安盛当时指,Evolution这项产品是独立保险经纪分销的,由专业的投资者自由及独立地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因此安盛没有参与意见,此外,声明亦指出,客户在选择时就应该明白投资风险需要客户自己承担。 不过,在安盛的声明中,有一条的内容如下: “Worldwide Opportunities Fund SPC 旗下之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为约200位Evolution客户要求将该基金纳入其保单中。该基金价值近月经历显着跌幅并进行清盘。大部分投资该基金的客户由独立保险经纪Asia One代表。” 那么,这个Asia one又是什么来头? 所谓“第一亚洲” 前科不少 Asia One,又称“宏亚”,其母公司便是第一亚洲。第一亚洲为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公司旗下业务板块丰富,涉及农地买卖、借贷、保险、日本楼房投资、餐饮特许经营,产业分布可以说是相当多元。 那么第一亚洲是由谁执掌?根据香港本地媒体早前报料,根据巴拿马文件显示,第一亚洲的背后股东为一对80后兄弟申焯栢及申伟基(又称“申氏兄弟”)所持有。 据悉,早在十多年前,申氏兄弟就活跃在投资领域,经常炒卖物业及土地,每次转手赚逾百万元,又共同拥有多个尖沙咀商厦物业,保守估计总市值近2600万,可谓十分“有头脑”。 再回到安盛声明中提到的,大部分投资该基金的客户都由Asia one代表,那么作为母企的第一亚洲在此次案件中必然难逃干系。 要说这第一亚洲的料,此前也没有被少爆,就说这申氏兄弟的弟弟申伟基,自身身份是律师,2019年曾以独立身份参选区议会,为经民联前成员。 (申伟基) 根据之前号称另一个热门逃税天堂巴哈马爆出的揭秘文件显示,申伟基曾透过离岸公司“荣山”,以4元的代价购入4幅新界山地的地皮,再将土地业权拆分,卖给了500多名来自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投资者,近几年来套现近亿元。而至于所涉及的土地,到今天仍属于农业用途,仍未有见到任何要成为住宅的规划及发展迹象。 大家或许也应该猜到,这个“荣山发展有限公司”的幕后持有人正是申氏兄弟的弟弟申伟基。“荣山”的母公司也正式“第一亚洲”。[详情]
原标题:你真的了解投资型保险吗?24人涉串谋诈骗与洗黑钱被捕,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来源:保险文化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闹得影响比较大的“香港安盛保险投连险一夜暴雷”的事情,很多投资者把矛头直接对准安盛,并投诉到香港保监局,安盛当时也积极协助警方进行立案侦查。 近日传来好消息,这个事件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该案定性为投资基金诈骗案,涉及被骗款项4.75亿港元,拘捕24人,包括13男11女,年龄在28岁至64岁之间,包括3名集团首脑,其中一人是执业律师及11名保险经纪人。 目前,有关调查行动仍在继续,并将与内地执法部门跟进,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员被捕。 安盛事件思考 由于大家或多或少看过各类媒体报道,这里不多赘述,简单的还原一下事件: 前两天,上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声称,因在香港购买安盛保险发行的 EVOLUTIONHKI F保险产品,在2018年年中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0%以上,在后续继续扣除账户建档费、管理费等费用后,保单的净值为负数,据称造成了投资人高达4亿港币的巨额亏损。 投资者在暴雷之后前往香港安盛公司进行拉横幅维权互动,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通过回顾香港安盛事件实况,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受害者并不了解自己到底购买了一个什么品种的保险产品。并且按照一般常识,保险怎么会有亏损情况出现呢? 实施诈骗的四大手段 当时很多舆论把矛头指向安盛保险,安盛公司本身也觉得很无奈,一方面安抚舆论另一方面积极配合警方调查。那么这些人是怎么实施诈骗的呢? 1.说服内地人购买投连险:诈骗集团于香港控制一间保险经纪公司(Asia One 宏亚),而集团于开曼群岛成立涉案投资基金,以诱使受害者上当。集团早于2013年底开始行骗,于内地及香港约263名受害者,并指涉案投资基金为“跨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并说服对方购买“投资连结式保险”的基金,实际将受害人的保费投资到诈骗集团的基金中,合共损失约港币4.75亿元。 2.谎称每年9%~12%的收益:其实诈骗集团的基金并不是属于保险公司(跟安盛保险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独自注册基金,营销说是透过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投资诈骗集团的基金。 由于集团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专业投资者的认知难度。另外,保险经纪推销时声称基金有2~5年期的“闭锁期”,并谎称每年有9%~12%回报,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基金。 3.投资人的钱挪作他用:诈骗集团所获得的骗款,并非用作基金投金,至是存入主脑及成员的个人、公司银行及证券户口。骗款被用作经营借贷生意、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偿还贷款,以及给予内地推销中介的分红。 4.事情败露谎称基金大跌:到2018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3成,而诈骗集团亦于2019年2月开曼群岛申请基金清盘。其后诈骗集团回应保险公司及受害人查诸时,声称基金清盘因投资高风险产品而失利。其实被他们用于其它用途,钱根本没有进入基金账户。 不过好消息是,此次香港警方破获的4.75亿港元投资基金诈骗案,款项基本可以追回,目前已经冻结的资金达4.2亿港元,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和3.7亿港元物业,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覆盖投资人的损失。 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对于这一事件,安盛保险香港此前曾在声明中表示Evolution是一种投连险产品,投资风险需由客户自己承担。 投连险究竟是什么?撇开这起爆雷事件来谈,正常的投连险产品本身具有怎样的风险? 按照产品设计方式进行分类,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投连险具体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这些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由保险公司挑选并纳入投连产品基金清单。投保人的保费进入投连账户,在扣除各项费用成本之后,账户价值会根据所选投资组合的实际交易价值进行上下波动,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据了解,内地市场上并没有相当于Evolution这类开放式投连险产品。在内地,投连险产品提供的是由保险公司预先筛选和预先选择的相关资产,仅向客户提供非常有限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分红险是由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共享盈余、共担投资风险,万能险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保单持有人承担,而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自行承担。”香港精算视觉保险学会会长牟剑群分析指出。 既然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投连险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承担,那为何还有投资者会选择要承担风险的投连险呢? 牟剑群表示,这是因为投连险的预期投资回报比较高。“‘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可以说是一条‘铁律’。这一‘铁律’在保险产品收益的确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投保人而言,没有任何非保证成分的传统险收益通常是最低的,而没有任何保证成分的投连险预期收益通常是最高的。” 他认为,投连险本身就是不保本的,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确会出现账户价值清零的情况。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精算师娄道永也指出,产品本身并无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希望大家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钱最终投向哪里;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保险姓保,除了保障类保险,大家在买投资类保险的时候,也应该多关注“保底收益”,而不是“预期收益”。而到底保不保底,保底是多少,应该老老实实看合同,而不是只听一些业务人员的所谓“演示利益”。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个事件实际上和一些P2P、私募、信托的暴雷一样,除了其他各方的责任,投资者还是要为自己在投资时的不谨慎与贪图高收益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详情]
原标题:安盛“爆雷”事件有新进展!24人涉串谋诈骗与洗黑钱被捕 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来源:国际金融报 安盛爆雷案有新进展!12月8日,中国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开展“峭锋行动”,破获一宗受害人逾260人、涉案金额4.75亿港元的投资诈骗案,24名诈骗集团骨干成员被捕,约4.2亿港元资产被冻结。 安盛投连险爆雷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2月9日,香港警方召开记者会公布,破获一宗投资基金诈骗案,涉及被骗款项4.75亿港元,案件中共有263名受害人。警方于12月8日的“峭锋行动”中拘捕24人,涉嫌干犯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 2019年上半年,一封《投资人控诉安盛保险香港公开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来自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等地的数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投诉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的数亿港元保费亏空殆尽。 直到今日,投资人仍未拿回本金。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最新进展:24人涉诈骗和洗钱被捕 12月9日,香港警方宣布于8日以串谋诈骗和洗黑钱的罪名拘捕了24名诈骗集团骨干成员,包括13男11女,年龄在28岁至64岁之间,其中3名为集团主脑,包括一名执业律师,另11人属保险代理。警方在行动中还冻结了约4.2亿港元的资产,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和3.7亿港元物业。有关调查行动仍在继续,并将与内地执法部门跟进,不排除有更多涉案人员被捕。 香港警方表示,商业罪案调查科自2019年1月起,接获一间国际保险公司及多名事主报案,指有诈骗集团利用该保险公司的投连险平台,于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向263名投资者销售一款含诈骗成分的“香港投资基金”,讹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基金以博取信任,并游说购买投连险,致事主损失达4.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 据悉,263名受害人中包括250名中国内地人、10名中国香港人及3名马来西亚人,部分为中产人士及退休人士,并非富裕的投资客,单个受害人的投资金额从2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不等。 警方虽然未直接点出该国际保险公司名称,但从涉案投资基金名称、案发时间、受害人情况信息可以看出,这一代号为“峭锋行动”的拘捕行动,对应的应是此前备受关注的安盛投连险爆雷一案。 事件回顾: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3成 2019年上半年,一封《投资人控诉安盛保险香港公开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来自中国内地、马来西亚等地的数百位安盛保险投保人,投诉香港安盛保险公司涉嫌违规操作,致使投保人的数亿港元保费亏空殆尽。 据相关投保人介绍,他们通过多家中介销售渠道接触到了香港安盛公司发行的Evolution保险产品,宣传其收益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过程中的增按服务,加之对百年安盛品牌的绝对信任,故而纷纷选择购买,投保金额从几十万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不等。 事实上,据警方介绍,涉案诈骗团伙一方面操纵一间香港保险经纪公司,另一方面在开曼群岛开设了投资基金。通过10多名保险经纪在内地及香港向受害人游说,购买了与上述基金连接的投连险,再将保费转移至诈骗团伙所操控的基金。保费也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证券账户,用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也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受害人在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3成。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当时基金声称是因为投资高风险资产失利,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才发现诈骗集团有偷窃基金资产的动作。 警方指出,由于涉事诈骗集团本身有资产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审查。至于基金成功登陆平台的原因,当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调查。 12月1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到安盛投连险爆雷事件中的一位内地投资人,对方表示已经留意到此次拘捕行动,还是希望安盛方面早日能将本金退回。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前,安盛方面尚未作出进一步回应。 覆车之鉴:高收益一定伴随高风险 对于这一事件,安盛保险香港此前曾在声明中表示Evolution是一种投连险产品,投资风险需由客户自己承担。 投连险究竟是什么?撇开这起爆雷事件来谈,正常的投连险产品本身具有怎样的风险? 按照产品设计方式进行分类,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分为: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投连险具体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投连险时会被要求选择一支或几支基金构成一个“投连账户”,这些基金通常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运营,由保险公司挑选并纳入投连产品基金清单。投保人的保费进入投连账户,在扣除各项费用成本之后,账户价值会根据所选投资组合的实际交易价值进行上下波动,高收益和高亏损的风险并存。 据了解,内地市场上并没有相当于Evolution这类开放式投连险产品。在内地,投连险产品提供的是由保险公司预先筛选和预先选择的相关资产,仅向客户提供非常有限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从风险的承担角度来看,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分红险是由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共享盈余、共担投资风险,万能险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保单持有人承担,而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自行承担。”《国际金融报》特约分析员、香港精算视觉保险学会会长牟剑群分析指出。 既然传统险的风险完全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投连险的风险完全由保单持有人承担,那为何还有投资者会选择要承担风险的投连险呢? 牟剑群表示,这是因为投连险的预期投资回报比较高。“‘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可以说是一条‘铁律’。这一‘铁律’在保险产品收益的确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投保人而言,没有任何非保证成分的传统险收益通常是最低的,而没有任何保证成分的投连险预期收益通常是最高的。” 他认为,投连险本身就是不保本的,甚至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的确会出现账户价值清零的情况。投连险的投保人作为受害者,虽然可能遭遇了诈骗而本金全损,但是对于自己在投资时受到高收益诱惑而做出的欠妥投资决定,毋庸置疑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精算师娄道永也指出,产品本身并无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希望大家从这次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了解清楚产品的情况,钱最终投向哪里;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详情]
原标题:导致香港安盛产品一夜暴跌95%的24人被捕!涉及4亿金额! 来源:保险一哥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精算师 文中的安盛是香港安盛 不是大陆的安盛 安盛爆雷案最新进展:香港警方以‘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24人!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涉及的保险产品,是一种投资连结寿险产品,销售对象为专业投资者Professional Investor,简称PI,一般对净资产要求为800万港币以上)。 安盛的这款Evolution产品相当于搭建了一个基金投资平台,可自由及独立地配置1000多种不同的资产,其中有一只基金HKIF出现了违约,导致投资了这只基金的账户价值一夜暴跌95%。HKIF的基金管理人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涉嫌欺诈活动。 01.拘捕24人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上年1月起收到一间国际保险公司和多名受害人报案,指一间诈骗集团涉使用涉事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在2013月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向263名受害人销售一款涉诈骗成分的‘香港投资基金’,令他们蒙受共4亿7千5百万元的捐失。 经深入调查后,警方昨日(8日)以拘捕一宗‘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24名集团骨干成员,包括13男11女,年纪介乎28岁至64岁,其中3名属集团主脑,包括一名执业律师,另11人属保险代理。行动中亦冻结约4.2亿元的资产,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和3.7亿元物业。 商业罪案调查科督察方瀚豪表示,诈骗集团控制一间保险经纪公司,亦在开曼群岛成立一款诱使受害人的投资基金,在2013年底透过操控保险公司的10多保险经纪,向内地和香港200多名受害人,讹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基金,以博取信任,并游说他们购买投连险。 受害人将保费投资在诈骗集团操控的基金后,保费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証券户口,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亦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受害人在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9成3,及后在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进行一些动作偷窃基金的资产。 图片来源:香港商报,诈骗集团犯案流程 方瀚豪指,基金名下有约2亿元的物业,诈骗集团利用持有另一间外地成立公司发行价值约1,300万元可换股票据,透过自己和亲人操作以换取基金名下的资产,当基金宣布清盘后名下再没有资产,因此受害人蒙受高额损失。 02.投资连结寿险 安盛出现问题的产品,是投资连结寿险,区别于大部人选择的储蓄分红寿险。 前者是一个全球基金投资平台,安盛搭建了一个基金平台,做基金的审核,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货币基金和对冲基金等,符合资格的投资者(私募需要800万港币资产及以上)可以在平台上面进行投资,并可以无限次调整不同的基金而不需要额外收取认购费,投资团队大多为外部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决策由客户来选择。 而储蓄分红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及其下属的资产管理团队管理的,投资决策由险资资管的团队来严格进行投资,风险偏好较低。 这次安盛的爆雷,跟销售误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爆雷的200多个客户都是通过第一亚洲及其相关公司进行销售的,销售过程集中围绕着基金收益进行,并未如实地告知客户。 其实投资到这个产品里的时候,是进入了一个基金平台,且安盛做的工作是私募基金准入审查,相当于安盛在这件事情中是作为一个私募的销售平台。 安盛香港曾发布过一份申明表示,Evolution是一个非保证的投连寿险产品,可选择挂钩的HKIF基金是由东航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这个基金可能涉嫌欺诈活动。 图片来源:安盛 综上: 1.安盛的准入和尽调标准存在漏洞; 2.销售误导是这件事情当中的核心导火索; 3.背后的销售公司第一亚洲和底层基金HKIF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实则是借助了保险公司的平台增信,销售了一款融资产品,而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底层爆雷了,追究责任起来出现了很大问题。 这是保险公司体系中的一个漏洞,但险资隔离性很强,并不会因为这类事情而导致传统的寿险公司资管产品受到拖累。[详情]
原标题:突发!逮捕24人,冻结4.2亿资产:香港安盛4亿爆雷事件最新进展! 来源:13个精算师 大家还记得,去年安盛4亿爆雷事件么? 案件有最新进展!! 昨日 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开展‘峭锋行动’,破获这宗受害逾260人的4.75亿港元投资诈骗案 ①拘捕13男11女 涉嫌‘串谋诈骗’及‘洗黑钱’ ②冻结4.2亿港元资产 包括500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3.7亿港元物业 01 “安盛4亿暴雷”事件终定论 涉嫌‘串谋诈骗’,逮捕24人 已冻结4.2亿资产 昨日,警方开展‘峭锋行动’抓获24人 经深入调查,昨日警方展开名为‘峭锋行动’的拘捕行动,分别以涉嫌‘串谋诈骗’及‘洗黑钱’罪名拘捕13男11女(28至64岁)。 被捕的24人,包括2名海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1名香港执业律师及11名同一公司的保险经纪。 先告诉消费者:警方已经冻结4.2亿资产,263人受骗,250名内地人! 首先,回应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已冻结集团约4.2亿资产! 其中,包括5,0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对11个物业(约值3.7亿元)进行财富调查,日后考虑进行冻结及充公程序。 此外,探员更检获计算机、手提电话及大量文件,以及约160万元现金。 该案中263人受骗,包括250名内地人、10名香港人及3名马来西亚人,他们包括家庭主妇、退休人士,以及社会中高层人士等。 至于,单一最大损失为2,000万元,最少为约20万元。 背后起因:HKIF基金价值大跌9成3,投资者拉横幅维权! 2019年6月,“四亿安盛保险一夜亏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根据事件中投资者的描述以及”13精”对相关情况的了解,有数百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多年前经不同中介公司介绍,购买了安盛香港的一款名为Evolution的105投连险产品。 作为一款投连险,该产品有上千支基金可供投资者选择,此次出现严重亏损的是其中一支叫做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香港投资基金,简称HKIF)的基金。 2018年年中,投资者发现该保险产品净值一夜之间暴跌95%以上,扣除费用后保单净值为负,200多名投资了该基金的客户总损失高达4亿港币。 由此,这些投资者走上了漫漫维权之路,他们联合撰写的投资者情况说明书也成了此次事件引爆的导火线。 其实,安盛事件主要涉及到四方,分别是安盛保险香港、Asia One宏亚保险经纪、HKIF的基金管理公司、遭受损失的投保人。 02 再还原事件脉络 背后的“投连险”被操控 263名受害者,涉及4.75亿港元 操控保险经纪公司,向受害人讹称为一种投资连系性保险~ 涉案的诈骗集团背后操控一间香港的保险经纪公司,并在开曼群岛开设投资基金。 2013年底集团操控的保险经纪公司,有10多名保险经纪于内地及香港向263名受害人游说,购买属于跨国保险公司旗下的基金。 他们向受害人讹称为一种投资连系性保险,从而将保费转移至诈骗集团所操控的基金。 其实,诈骗集团的基金并不是属于保险公司,而是独自注册基金,游说消费者透过保险公司投连险平台,投资诈骗集团的基金。 警方指,由于集团涉及不同海外公司,加大非专业投资者的认知难度。 另外,经纪推销时声称基金有2至5年期的‘闭锁期’,并讹称每年有9至12%回报,诱骗受害者购买高风险基金。 犯罪集团,偷走基金资产买地产! 2018年7月,有受害人发现基金价值大跌9成3,而诈骗集团亦于2019年2月开曼群岛申请基金清盘。 其后,诈骗集团响应保险公司及受害人查询时,声称基金清盘因投资高风险产品而失利。 经警方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偷走基金资产,如基金名下一幢价值港币约2亿元的物业。 具体的说,诈骗集团利用另一间内地成立的公司,发行约1,300万元‘可换股票据’,其后透过自己及亲人的操作,以该批可换股票据换取基金旗下的资产,包括本港一幢大楼,借此掏空公司资产。 综上所述,诈骗集团集资4.75亿港元,资金用作主脑及成员的私人及公司户口、借贷生意、购买物业及赎回楼宇按揭、偿还贷款及给内地中介的分红。 所以,这起“安盛4亿暴雷”事件,其实是一个诈骗案件! 案件后续:还会有更多人被逮捕! 目前,全部被捕人士被扣留调查,不排除稍后会有更多人被捕。警方正考虑稍后会向物业进行冻结及充公程序。 此外,据了解被捕的保险经纪,并非保险公司的员工,只是介绍投资者购买投资保险计划。 警方指,由于涉事的诈骗集团本身有资产去支持其基金,故初步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审查,至于基金成功登陆平台的原因,当中涉及公司程序,仍有待调查。 03 安盛事件 背后重要细节被集体忽视 其实,投连险产品投资成份远高于人寿保障,而相关基金主要针对专业投资者,本应由投资者选取合适服务。 没想到的是,诈骗集团成功游说受害人后,却由保险经纪代替受害人填写高风险声明的文件。 关于安盛4亿暴雷事件的是非曲直,甚至于关于投连险的详细解读,在之前的多篇文章我们都有解释过。 大家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①安盛事件满月,最重要细节被集体忽视! ②事出反常必有妖:“安盛4亿亏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希望大家知道,同是投连险在大陆与香港是不一样的。 因此,有意买保险的消费者,不要相信或假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的投连险产品是相同的,在购买前必须寻求专业及优质咨询服务,这也正是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的责任。 至此,去年4亿暴雷事件,也算有了正式的定论~ 小编,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大家可以看清楚,这个巨额诈骗案的经过,擦亮双眼,引以为戒! 最后说一下,本文中所指安盛为香港安盛~[详情]
原标题:涉案资金4.75亿 去年关联AXA安盛基金骗案今日告破! 来源:中环那些事 欢酱 骗案年年有,水落石出最为难得! 今日香港警方破获一起基金骗案,涉案基金高达4.75亿,共拘捕24人,其中包括执业律师及保险代理人。 案件中,诈骗集团透过AXA安盛旗下的投连险平台,吸引投资者选择香港投资基金,涉案受害者共计263人,其中250人来自内地。 2018年时,由于该基金产品价值大跌90%及申请清盘,涉案投资者们报警求助,此事件在去年被爆出,直至今日终于破案。 诸多不作为反映产品端倪 此次涉及的基金,来自号称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的安盛,是它发行的一款投连险Evolution。对于这个产品,损失惨重的苦主们其实早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表示,在持有该保险产品期间,安盛从未主动寄送过该保险产品运行情况的相关资料;每到产品的申购日,净值就会大幅度上升,而到赎回日,产品净值又会大幅度下跌,每当他们就此问题同安盛方面求证,却从来得不到安盛正面的回应和解释。 更重要的是,最初,投资者们看重此产品收益稳定、资金安全的特点,得知投资收益主要是来自在港物业的租售和二手房屋买卖中的增按服务,才将资金投入。可是后来,在投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该产品的投资方向改向了金融衍生工具,而这亦是导致“大幅度亏损”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投连险产品仅对专业投资人提供,在对投资人的专业审核未到位的情况下,安盛就构成了最终的投资行为,可以说难辞其咎了。 警方述案件实质 随着小编稍稍溯源一下,或许,对于此次案件为何会发展到如此尴尬的局面,大家便心中有数了。 警方表示,本次案件的大致过程,主要是诈骗集团在开曼群岛成立一款诱使受害人的投资基金,在2013年底透过操控保险公司的10多名保险经纪,向其提供高额的佣金,要求他们向内地和香港200多名受害人讹称产品来自跨国保险公司以博取信任,但介绍产品期间则会推广另一个基金,亦会利用“伦敦金”“保本回报”等投资术语令受害人放下戒心购买基金。 而实质上,当受害人将保费投资在他们所操控的基金后,这些钱并非用来运作基金,而是转到了诈骗集团主脑和成员的银行和证券账户来运作集团的借贷生意,也会购买物业、赎回楼宇按揭、偿还楼宇贷款,以及用作内地中介分红。 直到2018年7月开始打算赎回基金时发现,涉事基金价值大跌超过9成,2019年2月,基金宣布破产,当时基金解释因投资高风险资产,其后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诈骗集团偷窃基金的资产。 安盛当即发声明急澄清 案件发展至此,首要是要向安盛问责。但早在去年案件被爆出的阶段,安盛就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尽管表示会配合香港警方开展调查,但亦不忘适当地撇清同此基金产品的关系。 (安盛2019年时所发声明) 安盛当时指,Evolution这项产品是独立保险经纪分销的,由专业的投资者自由及独立地选择与其保单挂钩的资产,因此安盛没有参与意见,此外,声明亦指出,客户在选择时就应该明白投资风险需要客户自己承担。 不过,在安盛的声明中,有一条的内容如下: “Worldwide Opportunities Fund SPC 旗下之Hong Kong Investment Fund SP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为约200位Evolution客户要求将该基金纳入其保单中。该基金价值近月经历显着跌幅并进行清盘。大部分投资该基金的客户由独立保险经纪Asia One代表。” 那么,这个Asia one又是什么来头? 所谓“第一亚洲” 前科不少 Asia One,又称“宏亚”,其母公司便是第一亚洲。第一亚洲为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公司旗下业务板块丰富,涉及农地买卖、借贷、保险、日本楼房投资、餐饮特许经营,产业分布可以说是相当多元。 那么第一亚洲是由谁执掌?根据香港本地媒体早前报料,根据巴拿马文件显示,第一亚洲的背后股东为一对80后兄弟申焯栢及申伟基(又称“申氏兄弟”)所持有。 据悉,早在十多年前,申氏兄弟就活跃在投资领域,经常炒卖物业及土地,每次转手赚逾百万元,又共同拥有多个尖沙咀商厦物业,保守估计总市值近2600万,可谓十分“有头脑”。 再回到安盛声明中提到的,大部分投资该基金的客户都由Asia one代表,那么作为母企的第一亚洲在此次案件中必然难逃干系。 要说这第一亚洲的料,此前也没有被少爆,就说这申氏兄弟的弟弟申伟基,自身身份是律师,2019年曾以独立身份参选区议会,为经民联前成员。 (申伟基) 根据之前号称另一个热门逃税天堂巴哈马爆出的揭秘文件显示,申伟基曾透过离岸公司“荣山”,以4元的代价购入4幅新界山地的地皮,再将土地业权拆分,卖给了500多名来自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投资者,近几年来套现近亿元。而至于所涉及的土地,到今天仍属于农业用途,仍未有见到任何要成为住宅的规划及发展迹象。 大家或许也应该猜到,这个“荣山发展有限公司”的幕后持有人正是申氏兄弟的弟弟申伟基。“荣山”的母公司也正式“第一亚洲”。[详情]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