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安排

  • 15日上午

  • 15日下午

  • 8:30–9:00

    签到

    9:00–9:30

    致辞

    9:30–9:45

    主旨演讲1——王信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9:45–10:00

    主旨演讲2——焦小平 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

    10:00-10:15

    主旨演讲3——陈洪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

    10:15-10:30

    主旨演讲4——李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10:30-0:45

    主旨演讲5——叶燕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

    10:45-11:00

    主旨演讲6——马险峰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11:00-11:20

    指数发布暨ESG系统发布

    11:20-11:30

    合作仪式

    11:30-12:20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年度成果发布

  • 12:20-12:30

    总结发言——王琳晶 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主任、天风证券执委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执行理事长

    14:00-15:00

    分论坛一 ——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绿色发展体系

    15:00-16:00

    分论坛二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

    16:00-17:00

    分论坛三—— 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7:30

    结束

现场图集

1/24

最新新闻

李高: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实践路径
李高: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实践路径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的年会,也是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的高层论坛。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利用今天的机会,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和各国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持续广泛的关注。习近平主席指出,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他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的,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在去年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又进一步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气候变化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发展方式的问题,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是我们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会议,他在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统筹谋划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还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治理污染一系列的挑战任务。尽管面临那么多的艰巨的挑战任务,我们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的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2018年我们国家碳排放的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45.8%,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了14.3%。这个成绩为我们实现“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对2030年国际治理目标作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初步扭转了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当然,要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且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 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将会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机制下,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产业、财政、金融、能源、投资、技术等各方面的政策协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融合,协同增效,凝聚更加广泛的政策合力。 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完成“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的目标。前面我已经说到了,当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当然也还有很多挑战。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全面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在“十四五”期间,还要进一步的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规划,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目前,有一项国际国内很关心的工作,就是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工作。这项工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对外宣誓的一项切身行动,也是使用市场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的推动中。我想在今年年底大家会看到我们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 在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引领和推动全球的气候治理进程。9月23号,也就是一周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将在纽约召开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我们也将积极的参会。同时将与新西兰共同牵头组织召开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峰会,这项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峰会的召开,来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提供政治推动力。目前,还在与各方共同的努力,争取在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解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遗留问题,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每年在气候变化的缔约方大会上,我们都会举办气候投融资的高层论坛,今年在圣地亚哥的缔约方会上还继续举办,也欢迎有关的部门、金融机构,包括国际同行积极参与,共同来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工作。 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世界各国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同时也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这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实际上“巴黎协定”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使资金的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路径的要求,我想这些都离不开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与我们的金融开展部门合作,在绿色信贷的框架下,推动开展了低碳信贷的相关工作。我们还在推动开展气候变化投融资体制机制试点,气候债券、气候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研究,也在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 2018年,在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从发改委整体转移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以后,推动了国家新一届的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成立,人民银行也成为了领导小组其中的一个组成单位,这是源于我们推动金融系统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的考虑。我想这样的安排,也为金融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更好的结合,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条件。 今年8月,我们还推动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这项工作也得到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司局的支持。专委会作为一个机构和平台,希望持续得到相关部委、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使得他能够更好的在气候投融资工作方面发挥一个有效的支撑和交流平台的作用。 实际上前面几位领导都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来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成果,我想我们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也为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也希望能够跟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一道,进一步的把气候投融资打造成我们绿色金融的突出亮点,也打造成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突出亮点。具体来讲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开展。 一是要加快构建气候变化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的建设,围绕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目标,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考虑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来研究出台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完善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同时推动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工作,组织研究和发布气候投融资重点支持项目的目录、技术标准,投融资指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我们自己的气候投融资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二是要加快启动气候投融资的地方试点,我们将以气候变化的目标引导,投资政策指导,强化政策支持为重点,加快启动第一批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试点地区政府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引导试点地方制定体现地方特色,能够解决当地突出问题和投融资的目标方案。指导试点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发气候投融资业务创新模式,有效提升地方气候变化项目的筹资能力和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施。“十四五”是我们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期,也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我们将支持和鼓励部分地方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需要,开展达峰行动,指导地方和行业制定明确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达峰目标、路线图和实施方案。对实现达峰目标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加大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力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对推进国内低碳转型有帮助,也对我们国家实现2030年的目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会同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包括我们的投资主管部门,包括我们的财政主管部门,还有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与我们的金融机构一道合作,与地方来开展合作推动这项工作,使它能够成为在国际上有显示度、影响力的工作。 四是要不断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依托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多边平台和机构的影响力,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与各国政府、各级组织之间的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全球气候投融资治理体系,促进气候投融资政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推动更多气候友好型的项目在海外落地,积极开展多双边的气候投融资合作,引导其他国际资金参与中国境内气候投融资的活动,这个应该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希望与有关部门、有关机构,特别是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研究机构一道,共同的来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促进我们国家的低碳、环保、节能工作,推动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整个国家的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15日 23:01
马险峰: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七大进展及方向
马险峰: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七大进展及方向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央财经大学绿金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大家知道,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七部委于2016年的8月3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三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借此机会,我想就中国资本市场如何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交流。 过去三年来,资本市场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并把这项工作纳入证监会的日常发行审核工作且持续推进。证监会在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监管理念、制度设计、审核把控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环保问题的重点关注,2017和2018年来支持绿色能源、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近380亿元。 二是大力支持绿色债券发展。2016年3月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建立“绿色通道”,设计绿色债券统一标识,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工作。2017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发布多个绿色债券相关政策,逐步完善绿色债券的发行要求,鼓励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债券,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共发行1591亿元,2019年上半年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首次超过绿色金融债券,同比增长了900%以上。就综合试点企业的环境效益影响方面而言,过去三年来,绿色公司债券的募投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大约47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5.6万吨,氮氧化物5.4万吨,烟尘1.2万吨,应该说是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部分河道治理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河道泄洪能力有效提升,物种保护方面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三是以信息披露为抓手,鼓励并引导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12月以及2017年12月,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准则,逐步建立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8年5月,证监会党委提出要建立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制度。2018年9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强化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引领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和制定建立上市公司ESG报告制度规则,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义务的监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提升,2018年,在360多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名单中,超过90%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环境信息,且较之以前披露内容显著提升。在近3100家非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中,超过60%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相关的环境信息。 四是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截至到2018年底,投资于环保设备、工程与服务行业的私募基金合计1872支,基金规模达到8105亿元。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相关机构编制的可统计的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债券指数共有44条,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为主体的证券投资基金共计119支,规模近700亿元。 五是推动碳期货市场的建设工作。2015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广东自贸区建设相关方案中提出“研究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以来,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论证设立方案,并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初步形成了市场建设思路。 六是支持创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等地证监局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支持各试验区在挖掘绿色企业资源、支持绿色企业融资发展、引导绿色私募基金落地、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的探索。 七是加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与交流。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过程中,证监会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介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就。2018年证监会加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联络组及其指导小组,参与IOSCO新兴市场委员会可持续融资工作组;推动将“中法双方培育两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合作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列入第六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 相比较而言,绿色金融的相关制度在境外发达资本市场上,应该说起步比我们国家发展得早一些,特别是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碳期货市场建设及ESG投资领域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的发展经验,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下一步,我国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立足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相关绿色金融制度,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一是要综合考虑“财务重要性”和“影响显著性”原则,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境外ESG信息披露规则制定主要以“财务重要性”或者“影响的显著性”为主。欧盟的《非财务报告指令》也先后经历了以“财务重要性”为主,向以“影响显著性”为主的反复变更的情况。我国资本市场将综合考虑境内外投资者需求和公司影响外部性因素,借鉴国际ESG规则发展经验,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探索非重点排污单位上市公司的实质性ESG议题,鼓励资源性、差异性的ESG披露制度,有效落实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 二是持续推进碳期货市场的建设。国际碳市场发展经验表明,碳现货市场、碳期货及其衍生品市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碳市场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碳期货由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机制,市场流动性比较高,监管比较严格,形成的碳价格具有透明性、公允性等特点,能有效帮助企业锁定减排成本,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积极实现减排目标。我国也将持续跟踪碳现货市场发展情况,稳步推进碳期货市场的准备工作,适时推出碳期货和相关的衍生产品。 三是进一步培育责任投资者。近年来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倡议组织等机构的推动下,一些发达国家和组织从规范性的要求出发,建立和推动有关绿色投资管理指引的制定,特别是促进ESG投资原则的开展。2018年11月,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界定了绿色投资的内涵,树立了绿色投资行为规范。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实践情况,持续规范绿色投资领域的各个要素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发展新的ESG相关指数和指数基金,大力培育责任投资者,推动大型机构投资者积极开展责任投资和ESG投资。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15日 22:56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在京举办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在京举办

  9月15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中国建设银行联合主办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高层对话论坛在京举办。来自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大型央企的代表出席活动,围绕中国绿色金融的实践与中外绿色金融交流对话进行深入探讨。会上,绿金院还发布了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发展报告、环境权益市场报告、多边开发银行潜力报告、“一带一路”绿色城市交通融资研究等多份成果,展示了绿金院在绿色金融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金院理事长史建平,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总裁Robert Scharfe,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钢到会致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做主旨演讲。 史建平在致辞中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对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四个绿色金融未来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是要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需求,二是要促进市场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三是要保持绿色金融发展创新,四是要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 Robert Scharfe表示,过去的一年是绿色金融表现活跃的一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积极参与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绿色金融的发展。他同时也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尽快建立全球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绿色金融的主流化。 彭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产品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的一面旗帜。中国建设银行也将充分发挥海外资金平台全球联动优势,将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债券作为常态化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绿色金融项目。 王信做了题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和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世界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对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来讲,意义重大。在他看来,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三项原则,通过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焦小平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关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观点:一是不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市场情况或是政策支持方面来讲,绿色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二是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关注法治化、高效发展、财税政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问题;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从宏观层次、制度层次和国家战略方面推进有关工作。 陈洪宛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围绕绿色金融下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绿色金融发展要以绿色产业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更加强调对股权投资的支持;三是绿色金融的发展要加快标准统一工作。 李高在演讲中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工作。他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持续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取得了积极地成效,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气候投融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手段之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围绕加快构建气候变化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的建设、启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施、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助力国家转型发展。 叶燕斐指出,绿色金融在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国家产业转型和新动能的生成、改变金融机构理念、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绿色金融的下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应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推进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马险峰做了主题为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演讲。他介绍了资本市场推动绿色转型的七个方面工作,包括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绿色债券发展、鼓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碳期货交易所设立、支持创设绿色金融试验区、加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与交流。他同时指出,资本市场可以从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具体规则、持续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责任投资者三方面出发,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主任、天风证券执委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执行理事长王琳晶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对绿金院一年来工作的三点感想,包括学术性、实用性和社会性。他还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绿色标准统一、优化绿色金融扶持政策和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成立已有3年,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化智库,绿金院专注学术创新,重视国际交流与成果转化,致力于在多层次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绿金院院长王遥在工作总结和规划中表示,过去的一年,绿金院在研究方面持续发力,出版专著5部,参与编写著作4部,完成主要研究报告20余份,并成功申请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承担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委托的研究课题。并开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World Bank Group、欧洲投资银行、荷兰安智银行(ING)银行、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研究。与此同时,绿金院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工作和实现政策影响,并在组织建设、合作交流、传播推广及人才培养方面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会议期间,绿金院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9》《中国上市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2019》《2018中国环境权益市场报告》《亚洲可持续金融:亚洲绿色债券发行者如何更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多边开发银行在绿色“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绿色交通融资报告》《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2019养老金融报告》《绿色票据评价标准研究及推广实施路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中财大绿金院ESG数据库等成果。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史英哲、施懿宸,气候金融实验室负责人崔莹,国际合作部负责人Mathias Lund Larsen,“一带一路”实验室负责人Christoph Nedopil Wang,养老金融实验室负责人任国征现场发布了成果。 当天下午同期举行了三场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理事长安宜,原中国土木集团公司董事长、原中铁建投资部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吴万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宏海围绕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绿色发展体系进行探讨。 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执行董事、绿色交易所总裁Julie Becker,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Wolfram Erhard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可持续金融负责人、高级顾问Haje Schütte,中国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许晔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汇率利率策略总监季天鹤等专家共同研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话题。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苑志宏,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部副总裁赵永刚,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洪,嘉实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韩晓燕等专家则围绕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来自绿金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政府机关、大型央企、国内外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媒体的近300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15日 17:04
史建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四个关键问题
史建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四个关键问题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长史建平在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罗伯特﹒沙夫先生,彭钢董事长,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 很高兴与各位在这金秋时节相聚于此,见证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发展,探讨绿色金融议题,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在此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于长期支持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已经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协调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长期需要遵循的发展导向和实践指引。其中,绿色金融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专注于绿色金融领域研究的创新型、国际化智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创建以来,伴随着中国绿色金融的成长,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开放的学术理念,务实的研究态度,希望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创新成果,达成政策影响和实践效果,积极为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贡献智库的力量。 今天,已经是我第四次在此,通过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庆、学术年会的平台与各位一道探讨绿色金融发展的议题。在此我想与各位分享我对绿色金融的一些观点和问题,为今天的活动抛砖引玉。 一是如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需求的问题。绿色金融的核心是通过金融手段,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外部性的内部化,也就是解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思想当中“就是”的问题。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最关键的一点,需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政策强度,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和绿色金融发展标准、法规、制度的完善,促进治理端口的前移,形为支持和发展成更多绿色金融可以应用的领域和场景,使绿色金融的发展具备长期的政策稳定性。 二是如何促进市场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问题。我们在市场中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绿色金融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核心是让绿色金融的实践主体能够明确感到做绿色金融能够得到尊重和回报吗,可供解决的方案包括从政策层面基于更多的实质性激励;在市场层面培育更多的责任投资者;树立发展绿色金融的标杆和典型提升声誉效应等。总而言之,如何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寓义于利”是我们未来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如何保持绿色金融发展创新的问题。我想其中一点关键,是推动绿色金融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当前,绿色金融在全球作为新发事物,还不为人们所了解,通过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廓清概念、消弭信息误差,促发更多主体发展积极性。同时,推动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绿色金融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成果转化模式,让绿色金融的学术理论研究工作“有序推进”“有的放矢”。 四是如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的问题。一方面,政府与企业、金融机构间应该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形成机制化的平台,加强能力建设。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对话也应进一步加强,推动高水平的绿色金融交流,为全球共同发展绿色金融寻找“共同语言”,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协同效应、辐射效应和共振效应。此外,对于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介与推广也应加强。依托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精准的国际国内传播手段,宣介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凝聚发展绿色金融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氛围。 生态兴则文明兴。未来,我们愿与各位共同努力,通过绿色金融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能够在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时记起我们的努力。 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15日 16:12
彭钢: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彭钢: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钢在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史建平副校长、罗伯特﹒沙非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及建行欧洲感谢并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出席本次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同时也感谢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及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8月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寻求可持续发展,必要稳固其根基,疏通其源头,习总书记发展绿色金融的精神和决心日益深入人心。有专家将2016年定为中国的绿色金融元年,自这一年起,绿色金融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际都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而言,中国的绿色金融 “自上而下”的特征更为明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习总书记强调“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在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的今天,金融创新对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性、持续性、活跃性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稳增长”的迫切需要,是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银行绩效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并“发展绿色金融”。未来10年内,我国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投资需求将急剧增加,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其中金融机构需要发挥的巨大作用当仁不让。绿色发展将成为绿色金融的直接受益者,反过来绿色发展也在积极的推动着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的一面旗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规模增长迅速,在全球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仍然主要依靠于绿色信贷,而绿色信贷毕竟独木难支,未来我们有必要在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多种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做大文章。 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把服务大众、促进民生、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建设银行海外资金平台全球联动融资的优势,未来将把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作为常态化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绿色金融项目。 作为建行集团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行欧洲”)秉承集团精神,借助集团优势,自2017年起始终关注着绿色债券的发行以及欧洲地区绿债市场的动向。2018年4月,建设银行总行明确将首笔绿债发行作为建设银行当年重要战略任务,2018年5月建行欧洲成立了绿债发行准备工作小组,制定债券发行的计划与日程,与外部律师沟通,与同行会谈交流,针对相关问题逐一研究,寻求解决方案。2018年9月,建设银行在境外发行的首笔5亿欧元绿色债券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成功正式挂牌交易。70%以上为欧洲投资人,获得了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得了卢森堡财政部的支持和肯定。2019年5月建设银行与卢森堡证交所签署《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提升了我行在债务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绿色”成为我国当今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崇自然的经济体系才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才是绿色发展;保障绿色发展,实现合理回报的金融才是绿色金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虽然面临挑战,但不可否认,这必将是大势所趋,也必然会大有可为。 本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的召开,可以说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中央政府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地利,是指老百姓对美丽环境、美好生活强烈的向往和诉求;人和,是指我们各位政府部门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金融界精英的积极和热情参与。 本届论坛将以“绿色金融发展”和“国际市场对话”为核心,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的核心精神为指导;希望能够通过热烈并具有创新性的探讨集大家之所长,融精英之智慧于一炉,在助推绿色金融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感谢各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金融同僚们对绿色金融课题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9月15日 15:58
李高: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实践路径
李高: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实践路径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的年会,也是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的高层论坛。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利用今天的机会,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和各国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持续广泛的关注。习近平主席指出,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他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的,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在去年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又进一步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气候变化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发展方式的问题,在资源环境约束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是我们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会议,他在会议上强调,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统筹谋划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还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治理污染一系列的挑战任务。尽管面临那么多的艰巨的挑战任务,我们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的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2018年我们国家碳排放的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45.8%,我们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了14.3%。这个成绩为我们实现“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对2030年国际治理目标作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初步扭转了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当然,要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且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 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将会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机制下,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以及产业、财政、金融、能源、投资、技术等各方面的政策协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融合,协同增效,凝聚更加广泛的政策合力。 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完成“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的目标。前面我已经说到了,当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当然也还有很多挑战。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全面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在“十四五”期间,还要进一步的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规划,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到实处。 目前,有一项国际国内很关心的工作,就是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工作。这项工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对外宣誓的一项切身行动,也是使用市场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正在积极的推动中。我想在今年年底大家会看到我们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 在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引领和推动全球的气候治理进程。9月23号,也就是一周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将在纽约召开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我们也将积极的参会。同时将与新西兰共同牵头组织召开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峰会,这项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峰会的召开,来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提供政治推动力。目前,还在与各方共同的努力,争取在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解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遗留问题,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每年在气候变化的缔约方大会上,我们都会举办气候投融资的高层论坛,今年在圣地亚哥的缔约方会上还继续举办,也欢迎有关的部门、金融机构,包括国际同行积极参与,共同来推动气候投融资的工作。 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世界各国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同时也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这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实际上“巴黎协定”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使资金的流动符合温室气体低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路径的要求,我想这些都离不开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与我们的金融开展部门合作,在绿色信贷的框架下,推动开展了低碳信贷的相关工作。我们还在推动开展气候变化投融资体制机制试点,气候债券、气候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研究,也在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 2018年,在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从发改委整体转移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以后,推动了国家新一届的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成立,人民银行也成为了领导小组其中的一个组成单位,这是源于我们推动金融系统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的考虑。我想这样的安排,也为金融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更好的结合,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条件。 今年8月,我们还推动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这项工作也得到了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司局的支持。专委会作为一个机构和平台,希望持续得到相关部委、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使得他能够更好的在气候投融资工作方面发挥一个有效的支撑和交流平台的作用。 实际上前面几位领导都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来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成果,我想我们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也为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也希望能够跟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一道,进一步的把气候投融资打造成我们绿色金融的突出亮点,也打造成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突出亮点。具体来讲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开展。 一是要加快构建气候变化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的建设,围绕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目标,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考虑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来研究出台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完善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同时推动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工作,组织研究和发布气候投融资重点支持项目的目录、技术标准,投融资指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我们自己的气候投融资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二是要加快启动气候投融资的地方试点,我们将以气候变化的目标引导,投资政策指导,强化政策支持为重点,加快启动第一批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工作。鼓励和引导试点地区政府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引导试点地方制定体现地方特色,能够解决当地突出问题和投融资的目标方案。指导试点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发气候投融资业务创新模式,有效提升地方气候变化项目的筹资能力和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施。“十四五”是我们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期,也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我们将支持和鼓励部分地方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需要,开展达峰行动,指导地方和行业制定明确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达峰目标、路线图和实施方案。对实现达峰目标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加大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力度,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对推进国内低碳转型有帮助,也对我们国家实现2030年的目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会同我们的金融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包括我们的投资主管部门,包括我们的财政主管部门,还有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与我们的金融机构一道合作,与地方来开展合作推动这项工作,使它能够成为在国际上有显示度、影响力的工作。 四是要不断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依托我国主导和参与的多边平台和机构的影响力,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与各国政府、各级组织之间的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全球气候投融资治理体系,促进气候投融资政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推动更多气候友好型的项目在海外落地,积极开展多双边的气候投融资合作,引导其他国际资金参与中国境内气候投融资的活动,这个应该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希望与有关部门、有关机构,特别是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研究机构一道,共同的来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促进我们国家的低碳、环保、节能工作,推动我们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助力整个国家的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马险峰: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七大进展及方向
马险峰: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七大进展及方向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央财经大学绿金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大家知道,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七部委于2016年的8月3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三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借此机会,我想就中国资本市场如何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交流。 过去三年来,资本市场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并把这项工作纳入证监会的日常发行审核工作且持续推进。证监会在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监管理念、制度设计、审核把控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环保问题的重点关注,2017和2018年来支持绿色能源、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近380亿元。 二是大力支持绿色债券发展。2016年3月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建立“绿色通道”,设计绿色债券统一标识,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工作。2017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发布多个绿色债券相关政策,逐步完善绿色债券的发行要求,鼓励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债券,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交易所绿色公司债券共发行1591亿元,2019年上半年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首次超过绿色金融债券,同比增长了900%以上。就综合试点企业的环境效益影响方面而言,过去三年来,绿色公司债券的募投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大约47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5.6万吨,氮氧化物5.4万吨,烟尘1.2万吨,应该说是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部分河道治理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河道泄洪能力有效提升,物种保护方面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三是以信息披露为抓手,鼓励并引导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12月以及2017年12月,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准则,逐步建立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8年5月,证监会党委提出要建立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制度。2018年9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强化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引领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和制定建立上市公司ESG报告制度规则,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义务的监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不断提升,2018年,在360多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名单中,超过90%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环境信息,且较之以前披露内容显著提升。在近3100家非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中,超过60%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相关的环境信息。 四是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截至到2018年底,投资于环保设备、工程与服务行业的私募基金合计1872支,基金规模达到8105亿元。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相关机构编制的可统计的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债券指数共有44条,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为主体的证券投资基金共计119支,规模近700亿元。 五是推动碳期货市场的建设工作。2015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广东自贸区建设相关方案中提出“研究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以来,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论证设立方案,并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初步形成了市场建设思路。 六是支持创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等地证监局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支持各试验区在挖掘绿色企业资源、支持绿色企业融资发展、引导绿色私募基金落地、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的探索。 七是加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与交流。在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过程中,证监会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介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就。2018年证监会加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联络组及其指导小组,参与IOSCO新兴市场委员会可持续融资工作组;推动将“中法双方培育两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合作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列入第六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 相比较而言,绿色金融的相关制度在境外发达资本市场上,应该说起步比我们国家发展得早一些,特别是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碳期货市场建设及ESG投资领域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的发展经验,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下一步,我国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同时立足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相关绿色金融制度,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一是要综合考虑“财务重要性”和“影响显著性”原则,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境外ESG信息披露规则制定主要以“财务重要性”或者“影响的显著性”为主。欧盟的《非财务报告指令》也先后经历了以“财务重要性”为主,向以“影响显著性”为主的反复变更的情况。我国资本市场将综合考虑境内外投资者需求和公司影响外部性因素,借鉴国际ESG规则发展经验,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则,探索非重点排污单位上市公司的实质性ESG议题,鼓励资源性、差异性的ESG披露制度,有效落实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 二是持续推进碳期货市场的建设。国际碳市场发展经验表明,碳现货市场、碳期货及其衍生品市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碳市场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碳期货由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机制,市场流动性比较高,监管比较严格,形成的碳价格具有透明性、公允性等特点,能有效帮助企业锁定减排成本,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积极实现减排目标。我国也将持续跟踪碳现货市场发展情况,稳步推进碳期货市场的准备工作,适时推出碳期货和相关的衍生产品。 三是进一步培育责任投资者。近年来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倡议组织等机构的推动下,一些发达国家和组织从规范性的要求出发,建立和推动有关绿色投资管理指引的制定,特别是促进ESG投资原则的开展。2018年11月,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发布了《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界定了绿色投资的内涵,树立了绿色投资行为规范。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实践情况,持续规范绿色投资领域的各个要素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发展新的ESG相关指数和指数基金,大力培育责任投资者,推动大型机构投资者积极开展责任投资和ESG投资。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在京举办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在京举办

  9月15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中国建设银行联合主办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高层对话论坛在京举办。来自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大型央企的代表出席活动,围绕中国绿色金融的实践与中外绿色金融交流对话进行深入探讨。会上,绿金院还发布了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发展报告、环境权益市场报告、多边开发银行潜力报告、“一带一路”绿色城市交通融资研究等多份成果,展示了绿金院在绿色金融研究方面的前沿成果。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金院理事长史建平,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总裁Robert Scharfe,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钢到会致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做主旨演讲。 史建平在致辞中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对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四个绿色金融未来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一是要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需求,二是要促进市场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三是要保持绿色金融发展创新,四是要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 Robert Scharfe表示,过去的一年是绿色金融表现活跃的一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卢森堡证券交易所积极参与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绿色金融的发展。他同时也希望,通过加强合作,尽快建立全球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绿色金融的主流化。 彭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产品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的一面旗帜。中国建设银行也将充分发挥海外资金平台全球联动优势,将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债券作为常态化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绿色金融项目。 王信做了题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进展和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世界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对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来讲,意义重大。在他看来,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三项原则,通过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焦小平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关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观点:一是不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市场情况或是政策支持方面来讲,绿色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二是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关注法治化、高效发展、财税政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问题;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从宏观层次、制度层次和国家战略方面推进有关工作。 陈洪宛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围绕绿色金融下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绿色金融发展要以绿色产业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更加强调对股权投资的支持;三是绿色金融的发展要加快标准统一工作。 李高在演讲中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工作。他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持续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取得了积极地成效,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气候投融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手段之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围绕加快构建气候变化投融资政策标准体系的建设、启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施、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助力国家转型发展。 叶燕斐指出,绿色金融在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国家产业转型和新动能的生成、改变金融机构理念、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绿色金融的下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应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推进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马险峰做了主题为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演讲。他介绍了资本市场推动绿色转型的七个方面工作,包括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绿色债券发展、鼓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碳期货交易所设立、支持创设绿色金融试验区、加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与交流。他同时指出,资本市场可以从研究制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具体规则、持续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责任投资者三方面出发,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主任、天风证券执委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执行理事长王琳晶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对绿金院一年来工作的三点感想,包括学术性、实用性和社会性。他还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绿色标准统一、优化绿色金融扶持政策和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成立已有3年,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化智库,绿金院专注学术创新,重视国际交流与成果转化,致力于在多层次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绿金院院长王遥在工作总结和规划中表示,过去的一年,绿金院在研究方面持续发力,出版专著5部,参与编写著作4部,完成主要研究报告20余份,并成功申请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承担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委托的研究课题。并开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World Bank Group、欧洲投资银行、荷兰安智银行(ING)银行、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研究。与此同时,绿金院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工作和实现政策影响,并在组织建设、合作交流、传播推广及人才培养方面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会议期间,绿金院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9》《中国上市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2019》《2018中国环境权益市场报告》《亚洲可持续金融:亚洲绿色债券发行者如何更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多边开发银行在绿色“一带一路”中的角色》《“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绿色交通融资报告》《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2019养老金融报告》《绿色票据评价标准研究及推广实施路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中财大绿金院ESG数据库等成果。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史英哲、施懿宸,气候金融实验室负责人崔莹,国际合作部负责人Mathias Lund Larsen,“一带一路”实验室负责人Christoph Nedopil Wang,养老金融实验室负责人任国征现场发布了成果。 当天下午同期举行了三场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国家开发银行贷委会专职委员卢汉文、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理事长安宜,原中国土木集团公司董事长、原中铁建投资部副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吴万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宏海围绕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绿色发展体系进行探讨。 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执行董事、绿色交易所总裁Julie Becker,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Wolfram Erhard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可持续金融负责人、高级顾问Haje Schütte,中国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许晔法国巴黎银行环球市场部汇率利率策略总监季天鹤等专家共同研讨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话题。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苑志宏,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部副总裁赵永刚,江苏银行绿色金融与PPP事业部副总经理王洪,嘉实基金研究部ESG研究主管韩晓燕等专家则围绕ESG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来自绿金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政府机关、大型央企、国内外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媒体的近300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史建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四个关键问题
史建平: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四个关键问题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长史建平在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罗伯特﹒沙夫先生,彭钢董事长,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 很高兴与各位在这金秋时节相聚于此,见证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发展,探讨绿色金融议题,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在此我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于长期支持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已经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协调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长期需要遵循的发展导向和实践指引。其中,绿色金融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专注于绿色金融领域研究的创新型、国际化智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创建以来,伴随着中国绿色金融的成长,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开放的学术理念,务实的研究态度,希望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创新成果,达成政策影响和实践效果,积极为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贡献智库的力量。 今天,已经是我第四次在此,通过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庆、学术年会的平台与各位一道探讨绿色金融发展的议题。在此我想与各位分享我对绿色金融的一些观点和问题,为今天的活动抛砖引玉。 一是如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需求的问题。绿色金融的核心是通过金融手段,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外部性的内部化,也就是解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思想当中“就是”的问题。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最关键的一点,需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政策强度,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和绿色金融发展标准、法规、制度的完善,促进治理端口的前移,形为支持和发展成更多绿色金融可以应用的领域和场景,使绿色金融的发展具备长期的政策稳定性。 二是如何促进市场发展绿色金融的动力问题。我们在市场中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做绿色金融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核心是让绿色金融的实践主体能够明确感到做绿色金融能够得到尊重和回报吗,可供解决的方案包括从政策层面基于更多的实质性激励;在市场层面培育更多的责任投资者;树立发展绿色金融的标杆和典型提升声誉效应等。总而言之,如何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寓义于利”是我们未来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如何保持绿色金融发展创新的问题。我想其中一点关键,是推动绿色金融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当前,绿色金融在全球作为新发事物,还不为人们所了解,通过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廓清概念、消弭信息误差,促发更多主体发展积极性。同时,推动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绿色金融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成果转化模式,让绿色金融的学术理论研究工作“有序推进”“有的放矢”。 四是如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的问题。一方面,政府与企业、金融机构间应该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形成机制化的平台,加强能力建设。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对话也应进一步加强,推动高水平的绿色金融交流,为全球共同发展绿色金融寻找“共同语言”,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协同效应、辐射效应和共振效应。此外,对于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介与推广也应加强。依托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广泛、精准的国际国内传播手段,宣介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凝聚发展绿色金融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良好氛围。 生态兴则文明兴。未来,我们愿与各位共同努力,通过绿色金融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能够在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时记起我们的努力。 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彭钢: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彭钢: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9年9月15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正式举行,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钢在会上发表致辞。 以下为致辞内容: 尊敬的史建平副校长、罗伯特﹒沙非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及建行欧洲感谢并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出席本次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同时也感谢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绿色证券委员会及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8月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寻求可持续发展,必要稳固其根基,疏通其源头,习总书记发展绿色金融的精神和决心日益深入人心。有专家将2016年定为中国的绿色金融元年,自这一年起,绿色金融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内到国际都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而言,中国的绿色金融 “自上而下”的特征更为明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习总书记强调“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在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共识的今天,金融创新对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性、持续性、活跃性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稳增长”的迫切需要,是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银行绩效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并“发展绿色金融”。未来10年内,我国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投资需求将急剧增加,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其中金融机构需要发挥的巨大作用当仁不让。绿色发展将成为绿色金融的直接受益者,反过来绿色发展也在积极的推动着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的一面旗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规模增长迅速,在全球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仍然主要依靠于绿色信贷,而绿色信贷毕竟独木难支,未来我们有必要在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多种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做大文章。 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把服务大众、促进民生、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建设银行海外资金平台全球联动融资的优势,未来将把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作为常态化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绿色金融项目。 作为建行集团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行欧洲”)秉承集团精神,借助集团优势,自2017年起始终关注着绿色债券的发行以及欧洲地区绿债市场的动向。2018年4月,建设银行总行明确将首笔绿债发行作为建设银行当年重要战略任务,2018年5月建行欧洲成立了绿债发行准备工作小组,制定债券发行的计划与日程,与外部律师沟通,与同行会谈交流,针对相关问题逐一研究,寻求解决方案。2018年9月,建设银行在境外发行的首笔5亿欧元绿色债券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成功正式挂牌交易。70%以上为欧洲投资人,获得了2倍以上的超额认购,得了卢森堡财政部的支持和肯定。2019年5月建设银行与卢森堡证交所签署《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提升了我行在债务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绿色”成为我国当今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崇自然的经济体系才是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才是绿色发展;保障绿色发展,实现合理回报的金融才是绿色金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虽然面临挑战,但不可否认,这必将是大势所趋,也必然会大有可为。 本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19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与国际市场对话高层论坛”的召开,可以说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指中央政府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地利,是指老百姓对美丽环境、美好生活强烈的向往和诉求;人和,是指我们各位政府部门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金融界精英的积极和热情参与。 本届论坛将以“绿色金融发展”和“国际市场对话”为核心,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的核心精神为指导;希望能够通过热烈并具有创新性的探讨集大家之所长,融精英之智慧于一炉,在助推绿色金融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感谢各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金融同僚们对绿色金融课题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点击查看: 新浪财经ESG频道&系列指数 [详情]

专题评论加载中...

微博/微信扫一扫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