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第一财经|2018年04月23日  03:52
易纲:中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易纲:中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央视新闻|2018年04月22日  11:19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第一财经|2018年04月23日  04:02
商务部:已收到美方希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
商务部:已收到美方希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

商务部网站|2018年04月22日  12:23
美国财长努钦:正考虑前往中国商谈贸易问题
美国财长努钦:正考虑前往中国商谈贸易问题

新浪美股|2018年04月22日  01:39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20日  09:26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20日  23:52
美官员表示将紧急立法 限制中方投资敏感技术领域
美官员表示将紧急立法 限制中方投资敏感技术领域

新浪综合|2018年04月20日  05:01
IMF:全球债务水平正处于历史高点 相当全球GDP225%
IMF:全球债务水平正处于历史高点 相当全球GDP225%

一财网|2018年04月20日  01:27
IMF: 全球金融中长期风险居高 鼓励中国继续去杠杆
IMF: 全球金融中长期风险居高 鼓励中国继续去杠杆

新浪财经|2018年04月19日  02:41
IMF警告贸易紧张有损全球经济:增长势头2020年后减弱
IMF警告贸易紧张有损全球经济:增长势头2020年后减弱

界面|2018年04月18日  14:56
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
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

中国新闻网|2018年04月18日  03:05

精彩瞬间

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于4月18日-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新浪财经作为独家中文网络合作伙伴全程为您报道。 [详情]

日程安排

最新新闻

IMF首席经济学家批评美国对削减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
IMF首席经济学家批评美国对削减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

   新华社华盛顿4月23日电(记者高攀金旼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23日批评美国政府对削减双边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指出贸易逆差减少并不等同于贸易福利增加,同时减少对某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不会改变美国总体贸易收支状况。 奥布斯特费尔德当天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说,那种相信“除非总出口超过总进口,否则一国将从贸易中失利”的观点是“由来已久的谬论”。将一国总体贸易顺差等同于贸易福利是错误的,将双边贸易逆差视为从贸易中失利更是错上加错。 文章指出,双边贸易结构反映基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劳动分工,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并非只来源于顺差。例如,美国进口铝产品导致了贸易逆差,但更便宜的进口铝材料会促进美国飞机出口。因此,限制铝产品进口不仅会伤害美国飞机出口,也会降低国际劳动分工的效率。 文章表示,虽然美国决策者试图通过谈判减少对墨西哥、韩国、中国等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但这并不能改善美国总体贸易收支状况。同时,随着美国推行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美国要减少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将变得更困难。 奥布斯特费尔德在文章中警告,过于关注双边贸易收支将会扭曲国际劳动分工和减少所有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益处。他建议美国采取夯实以规则为基础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多边策略,促进共同获益并避免贸易战。[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04月24日 12:40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来源:FT中文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未能针对不断升温的全球贸易紧张找到解决办法,美国告诉该机构:它必须“拿出担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减少中国和德国等国的巨大顺差。 上周六此轮会议落下帷幕之际,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纷纷表示担忧,称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会搅乱眼下依然强劲的全球经济。 南非储备银行(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行长、IMF管理委员会新主席莱塞杰-康亚戈(Lesetja Kganyago)表示,各国必须坚守约定的贸易规则,遏止当前一报还一报设立贸易壁垒的不良趋势。 “贸易冲突永远不会有赢家。大家都只会沦为输家,”他表示。此言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观点相抵触,后者夸口称,贸易战争是件好事,而且容易打赢。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贸易紧张归咎于持续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同时,身为IMF最大股东美国的代表,他告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和基金组织管理层:他们需要采取更加坚定的行动。 姆努钦告诉基金组织的管理委员会,IMF应该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告诉其世界各地的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他抱怨称,顺差迄今没有减少,似乎表明全球调整机制不起作用;他坚称,IMF必须做得更多。 “IMF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担当,发出一个更强有力的声音,并在成员国维持促进不公平竞争优势或导致失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外汇和贸易政策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指出问题,”他说。 IMF上次试图采取行动减少经常账户失衡是在2006年,当时它发起“多边磋商”,试图平衡贸易流动,但没有成功。 “我们敦促IMF在外部失衡问题上更有力地发表意见,包括为那些有巨大顺差的国家提供明确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更均衡的全球增长,”姆努钦表示。 IMF相当敏感,不愿公开批评其最大股东,但认为美国的减税措施将吸引更多进口,提高其贸易赤字。IMF管理委员会在公报中称成员国的财政政策需要“避免顺周期性……并确保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在可持续路径上”——这几乎是不加掩饰地点名美国。 拉加德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她提到有关各方对于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关切。“我们都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我的主要关切……是推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让它们升级到阻碍增长和稳定的地步。”[详情]

新浪美股综合 | 2018年04月24日 02:27
IMF会议全球金融领袖畅谈经济 不能因增长而高兴太早
IMF会议全球金融领袖畅谈经济 不能因增长而高兴太早

   北京时间4月22日,为期三天的IMF/世界银行春季会议落下帷幕。与会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释放出一个关键的信号,即不要因经济加速增长过早感到乐观。  这次会议的气氛很乐观。IMF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股市飙升,信贷息差收窄,市场波动性较低。 不过,IMF的政策小组警告称,其189个成员国不应该感到自满。在大多数富裕国家,由于通胀低于目标,生产率停滞不前,很多国家没有感受到强劲需求带来的好处,依然要努力实现经济复苏。 以下是此次华盛顿会议所讨论的内容: 商业情况依然照旧?  各国央行的官员们抓住机会,让投资者为货币政策收紧做好准备,因为他们预计,经济增长的改善最终将提振通胀。 前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席IMF会议。耶伦表示,她的最佳猜测是,物价很快将加速增长,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做出了同样的预测。  尽管耶伦承认,有理由担心缓慢的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但依然出现对此保持耐心的呼声。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他将继续实施旨在提振通胀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则表示,尽管有一些迹象表明,工资终于出现上升,目前还未达到目标水平。欧洲央行官员正忙于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在不危及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缩减刺激措施。 经济增长阴影依然存在 在所有关于加息和经济更强劲的讨论中,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的阴影仍挥之不去。 巴克莱首席执行官斯特利(Jes Staley)表示,金融市场的良性状况让他想起2006年的情况。当时,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唯一让人担心的是“缺乏恐惧本身”。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称,一些新兴市场资产可能定价过高。 令人惊讶的是,这是典型保守政策制定者发出的安慰。耶伦表示,美国的金融稳定风险依然温和,而黑田东彦和德拉基也表达了各自的信心,认为市场估值不高。如果他们错了,他们就会陷入困境,因为超低利率意味着,如果发生另外一次金融危机,他们缺乏足够的火力来保护他们的经济。  IMF主席拉加德敦促官员们现在采取行动,为下一场衰退建立缓冲。 政治因素依然影响经济发展 政治仍可能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距离IMF会议不到5英里的地方,墨西哥和加拿大官员正在吸收美国的强硬提议,最终可能破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对英国脱欧感到过于悲观,导致英国国内出现要求他辞职的呼声,不过他对此进行了反击。加泰罗尼亚可能仍在试图离开西班牙,而奥地利民族主义者在4月22日的选举后正接近掌权的目标。 拉加德表示,经济复苏的幅度约为全球产出的四分之三,但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提升。 特朗普政府花了九个月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并不认同IMF或者世界银行的观点。  美国政府对IMF进行了抨击,称其在评估美国经济时,没有将税收计划带来的财政刺激包括进去。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也表示,他希望让世界银行放弃政府的现金流支持。但世界经济论坛估计,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需要额外2.5万亿美元的资金。[详情]

汇通网 | 2018年04月23日 15:16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要求IMF帮助解决贸易失衡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未能针对不断升温的全球贸易紧张找到解决办法,美国告诉该机构:它必须“拿出担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减少中国和德国等国的巨大顺差。 上周六此轮会议落下帷幕之际,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纷纷表示担忧,称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会搅乱眼下依然强劲的全球经济。 南非储备银行(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行长、IMF管理委员会新主席莱塞杰-康亚戈(Lesetja Kganyago)表示,各国必须坚守约定的贸易规则,遏止当前一报还一报设立贸易壁垒的不良趋势。 “贸易冲突永远不会有赢家。大家都只会沦为输家,”他表示。此言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观点相抵触,后者夸口称,贸易战争是件好事,而且容易打赢。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贸易紧张归咎于持续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同时,身为IMF最大股东美国的代表,他告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和基金组织管理层:他们需要采取更加坚定的行动。 姆努钦告诉基金组织的管理委员会,IMF应该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告诉其世界各地的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他抱怨称,顺差迄今没有减少,似乎表明全球调整机制不起作用;他坚称,IMF必须做得更多。 “IMF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担当,发出一个更强有力的声音,并在成员国维持促进不公平竞争优势或导致失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外汇和贸易政策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指出问题,”他说。 IMF上次试图采取行动减少经常账户失衡是在2006年,当时它发起“多边磋商”,试图平衡贸易流动,但没有成功。 “我们敦促IMF在外部失衡问题上更有力地发表意见,包括为那些有巨大顺差的国家提供明确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更均衡的全球增长,”姆努钦表示。 IMF相当敏感,不愿公开批评其最大股东,但认为美国的减税措施将吸引更多进口,提高其贸易赤字。IMF管理委员会在公报中称成员国的财政政策需要“避免顺周期性……并确保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在可持续路径上”——这几乎是不加掩饰地点名美国。 拉加德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她提到有关各方对于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关切。“我们都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我的主要关切……是推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让它们升级到阻碍增长和稳定的地步。” 译者/和风[详情]

新浪美股综合 | 2018年04月23日 07:31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有迹象表明,美方进入了“胡萝卜与大棒”同挥舞的阶段:一方面对外宣称正在研判如何限制中资赴美投资;另一方面,美国财长姆努钦22日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记者会场合放风称,对两国未来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可能性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正在考虑赴华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2日对此回应称,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两位曾接近中美经贸谈判的资深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如果要避免贸易战,只有双方坐下来谈判这一条路。看来美方也意识到贸易战没有赢家,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是最佳选择。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意味着中美互相叫牌的争端结束,“也不会如此简单,会有个过程,先要看这一轮谈判结果如何。不排除从现在起到今年六七月份美方正式实施加征关税之前进行多轮谈判”。 《中美外商直接投资报告》作者、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 创始合伙人兼中国团队负责人荣大聂(ROSE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30年来中美拥有友好的伙伴关系,现在的状态则不尽如人意,“不过目前还不晚,需要双方都释放善意”。 中美谈判似有转机,但未进入务实阶段 就在前一周,已有多家美国媒体爆料称,特朗普政府将于本周公布对华1000亿美元商品增税名单,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人也证实,将权衡使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下称《紧急权力法案》),采取针对中企对美投资的限制性措施。 另一件同期发生的个案也有了转机,《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兴将有机会向美国商务部递交更多证据。1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因中兴曾向美国官员作虚假陈述,美国政府禁止中兴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期限为7年,这几乎让这家规模上千亿的中国科技企业立刻陷入困境。 虽然美方释放了双重色彩的信号,但前述人士均认为,还远未到能够务实谈论问题的阶段。 3月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以知识产权为由,依据“301调查”结果,宣布了三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即为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还授权美国财政部在60天内就此出台方案。随后,中美双方开始多轮隔空博弈。 前述一位观察人士称,目前难言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已经缓和。但另一位则分析称,估计美方也不想打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如果结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就更划不来了。这也是中方要努力避免的。当然如果这一轮就能谈成最好,对今年中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会是重大利好。“但愿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充分阐述各自立场,直到进入务实的讨价还价阶段,最终能够达成妥协,避免双输结果。” 姆努钦22日则称,目前他不能透露更多细节,也没有具体的对话时间表。年会期间,他会见了前来参会的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两人的会谈聚焦货币政策和金融合作,包括中国进一步向全球开放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市场。 IMF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 《紧急权力法案》限制中资对美投资 中美在过去的一周中密集过招,在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后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即宣布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17日,美国商务部再宣布两项措施:对产自中国的钢制轮毂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初裁从中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存在补贴行为。 如果上述“你来我往”仅为常规动作,美财政部则在19日透露了美国政府在限制中资对美投资方面的实际思路:美政府正在评估针对中国投资启动《紧急权力法案》的可能性。美国财政部分管国际市场和投资的助理部长塔尔伯特(Heath Tarbert)称,这是特朗普政府在“301调查”中的部分应对计划。 白宫经济顾问艾森史塔(Everett Eissenstat)表示,通过这一政策可以保护那些被美国视为“战略性”的技术。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曾证实,将推动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改革来收紧对中资赴美投资的限制。 塔尔伯特表示,在CFIUS改革和《紧急权力法案》问题上,美国财政部特地设立了两个分别的办公室,“正在明确考虑这两个问题”。 《紧急权力法案》可以赋予美国总统极大的权力,即在“不同寻常且巨大的危险”面前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之下,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征收关税,而且在该法案中,对“国家紧急状态”的定义非常模糊,历史上美国使用该法案对付了一些拉丁美洲国家。 荣大聂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并不像国际贸易中有WTO这样的仲裁机构,在直接投资领域,并不存在国际法律。 3月12日,博通(Broadcom)对高通(Qualcomm)总计1420亿美元的恶意收购,最终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终止了动议。多位在美从事跨境并购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这是一个显著的信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赴美投资的中资企业将遭遇越来越强的保护主义,风险和成本都会激增。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Stephen A. Orlins)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的时刻,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家安全等战略层面的问题。很多美国国会议员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未能履行所有条款,让美国失望,这导致美国在很多领域对中国的支持有所改变。欧伦斯表示,他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但恐怕在美国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荣大聂在4月18日的“2018年中美直接投资趋势”圆桌研讨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展望了2018年中美双向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他称,2018年的中美投资会因为美国政策环境而变得越来越困难,希望中美双边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都能得到进一步改观。美国政策制定者需要顾及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同时中国政府也要更加谨慎,以减少投资者对因政策风险而卖出资产的忧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前任贸易官员、乔治城大学贸易和商业外交副教授罗伯特·罗高斯基(Robert A. Rogowsky)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最坏状况,就是使用《紧急权力法案》。而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对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有好处。 美国政府支持CFIUS扩权 塔尔伯特还指出了另外一项重要措施,即美国财政部正在同美国国会一起努力,希望可以通过一部同CFIUS相关的法案,该法案目前被称为“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 塔尔伯特表示,为CFIUS扩权可以扩大对“敏感交易”的审查,同时又不会导致对所有交易的全面控制。 荣大聂列出了CFIUS扩权的四项重点:在FIRRMA中,对特定技术,若外资持股少于10%,也要被列入审查之中;同时对于“有敌意”国家要有特殊的审查;要对靠近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的房地产购买和租赁业务进行审查;稀释安全港(safe harbor)有关规定等。 这份新的FIRRMA中有可能会增加一份“特别关注国”(Country of Special Concern)名单,当第一财经记者表达担忧时,荣大聂表示,美国早就存在出口限制措施,其中就有名单和限制。 塔尔伯特表示,CFIUS有关立法并不会同美国出口限制措施相重叠,且“出口限制仍是在限制技术出口方面的有效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在中美出现贸易摩擦之前,中国对美投资已经锐减。根据荣鼎集团方面的报告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对美全新宣布的投资意向额同比减少了90%,实际完成的新投资交易额减少了74%。 同时,2018年1~2月,中国在美投资同比继续下滑,仅为12亿美元,且排队等候交易的投资交易量也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点:50亿美元。 荣大聂认为,2017年的骤降同中方控制非理性对外投资有关,CFIUS并不是主因;而今年则有可能出现反转(即CFIUS将起更大作用)。 常年在中美之间经手并购业务的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的主管合伙人罗斯(Lester Ross)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CFIUS虽然对华有所限制,但限制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么大。 罗斯表示,他去年经手的一个交易中,中方欲收购一个汽车类企业,该企业同时制造军用和民用汽车,且基本上就是在同一个工厂,但是最终还是做到把其一分为二,并最后得到了CFIUS的放行,“所以还是有可能做(交易的)。” 罗斯称,他也相信该法律会更加有限制性,“这份议案背后得到了两党的强烈支持。” 这是2007年以来,CFIUS首次面临改革。在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对峙的本届国会中,FIRRMA却罕见地得到两党支持。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CFIUS在2001至2016的年度报告,自2007年以来,中企收购美企的被审查案例和失败案例均逐年递增,而中企被审查交易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1.56%上升至2013年的21.6%。2012年和2013年中资受审查案件急剧增加,位列各国之首。 2017年最新发布的CFIUS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虽然投资都没有进入前十名,但中企在2015年连续第四年成为CFIUS审查最多的国家,在2015年,CFIUS审查了中企在美国的29起交易,这个数字在2014年还是24起。[详情]

第一财经 | 2018年04月23日 04:02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当前贸易争端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应对未来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的发言中表示。 4月19日至21日,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例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37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先后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这是易纲当选中国央行行长以来第一次首次出席国际会议。他在会议发言中,首先通报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风险可控的形势;其次,表达了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最后,还传递出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加强财经合作的态度。 在会议期间,易纲密集会见了包括美联储主席在内的多国央行行长,其重点讨论的话题集中在经济形势、加强双边金融合作、加密货币等。 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系 易纲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继续向好,主要指标优于预期。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8%,消费增长强劲,企业利润改善。就业形势良好,物价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继续改善。 他在IMFC会议发言中继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稳中向好。经济增长更加追求质量,更趋平衡。金融部门整体稳健,风险可控。2017年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仅略有上升,公司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金融部门内部控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 对于当前贸易争端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易纲表示,“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应对未来挑战。” 易纲称,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惠及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日前中国宣布了一系列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到位。中国将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支持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倡导合作与对话。此外,中方呼吁各方展现合作精神确保按时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并愿继续加强同基金组织在能力建设领域的合作。 对于加强非洲合作的议题,易纲认为,鼓励私人部门以市场化方式在非洲国家开展投融资至关重要。考虑到在非投资项目普遍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建议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同时保证投融资的可持续性。人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在2014年成立了20亿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长基金,至今运作顺利。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中非发展基金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上述基金充分动员当地力量,较好保障了投融资的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中美贸易争端的紧要关头,中美两国央行行长的会面显得尤为关注。4月20日,易纲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例会系列会议期间,会见了美联储主席Jerome H。 Powell,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等交换了意见。 此外,他还先后会见了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瑞士财长Ueli Maurer和瑞士央行行长ThomasJordan、苏里南央行行长Glenn H。 Gersie、尼日利亚央行行长GodwinEmefiele、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i、阿根廷央行行长Federico Sturzenegger等人。 不仅如此,易纲还与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泛美开发银行行长Luis Moreno、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Suma Chakrabarti会面,并就加强双方合作等事宜交换意见。 各国关注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 此次华盛顿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全球经济形势与风险、加强合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和主要经济体快于预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所带来的风险引起了最多的关注。 4月19日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议围绕金砖国家务实财金合作议题,包括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金砖本币债券基金(BBF)、新开发银行和G20框架下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4月19日至20日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未来的工作(Future of Work)和加强与非洲合作(Compact with Africa)等议题。 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各方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复苏,但下行风险犹存。贸易保护主义和主要经济体快于预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关于未来的工作,各方一致认为要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共同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并就此分享了各自国家的经验。会议同意围绕税收、公共支出和支付转移、市场竞争、数据收集和统计四大政策领域,形成“政策建议清单”,递交7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关于加强与非洲合作,该倡议由2017年德国任主席国期间提出,旨在推动非洲国家完善政策框架,改善营商环境,撬动私人部门对非投资。各方普遍欢迎该倡议至今已经取得的进展,期待在投融资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4月20~21日召开的第37届IMFC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与风险、全球政策议程和基金组织改革等议题。 会议指出,全球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增长基础广泛,投资和贸易强劲回升是主要驱动因素,但经济下行风险不容忽视。金融脆弱性上升、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债务处于历史高位等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 会议呼吁各方应抓住当前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从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三方面着力保持经济复苏势头,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韧性。若通胀疲弱,则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宽松,待通胀升至目标区间再渐进退出。财政政策应保持灵活性以促进增长,必要时重建缓冲,避免顺周期性,确保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处于可持续水平。结构改革应旨在提高生产率、增长潜能和促进就业,从而使增长更加包容。[详情]

第一财经 | 2018年04月23日 03:52
拉加德呼吁通过对话和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拉加德呼吁通过对话和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记者 高攀 江宇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1日呼吁通过对话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当天结束第37届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公报警告说,金融脆弱性上升、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处于历史高水平的全球债务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 拉加德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IMF总裁,她的主要关切是在贸易摩擦升级到妨碍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之前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当被新华社记者问及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时,拉加德说,希望中美两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对话,同时可借助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机构发挥作用。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南非央行行长莱塞特亚·卡尼亚戈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社会保持贸易开放相当重要,各国应当继续利用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来应对全球挑战和解决争端。[详情]

新华网 | 2018年04月22日 14:48
欧央行决策者据称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再决定结束QE
欧央行决策者据称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再决定结束QE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据彭博援引知情的欧元区官员消息,欧洲央行决策者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份的会议再宣布如何结束购债项目。 因内部考量涉密而要求不具名的这些官员称,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希望有足够的时间来判断经济是否正在克服第一季度放缓。这可能意味着,有最新经济预测可以借鉴的6月会议或许太早了。 一些行长认为没有必要同时改变欧洲央行的利率指引,认为他们可以等等看市场对QE结束日期声明的反应;但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上述欧元区官员说,根本没有就利率策略进行任何正式讨论。 欧洲央行发言人拒绝置评。欧元短暂跌至两周来的最低水平;纽约时间下午12:48,欧元兑美元跌0.5%,至1.2288。 增长峰值 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周五在华盛顿出席IMF会议期间发布声明,承认欧元区经济放缓,但仍然乐观预计经济扩张将继续。 “尽管最新的经济指标显示增长周期可能已经过了顶峰,但预计增长势头将继续下去,”他说。 欧洲央行4月26日将召开政策会议,会后将有德拉吉的记者会。但当前几乎无人预期会有任何政策变化。本周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推迟了对管理委员会在政策正常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的时间预期。仅有36%的人预计结束QE的决定将在6月作出,而上个月有此预测的人数将近一半。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7月公布,另有大约四分之一预计9月公布。[详情]

新浪美股 | 2018年04月21日 01:48
世界银行:移动支付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世界银行:移动支付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世界银行于当地时间19日最新发布全球普惠金融指数(Global Findex),显示目前全球有约38亿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或移动支付账户,手机和互联网加快了全球金融普惠性的发展趋势。 世行特别提到,数字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在中国占比达57%,比2014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在将人口纳入正规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普惠金融让人民能够储蓄以应付家庭所需,借贷支持企业经营,或者作为应急缓冲资金。获得金融服务是减少贫困与不平等的关键一步,而手机拥有率和互联网上网率的新数据显示出利用技术实现普惠金融机会空前。” 数字金融交易量大增 全球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根据144个经济体民众使用金融服务状况编制的数据库,自2011年以来每三年发布一次。 根据今年的指数,全球有69%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或手机储蓄账户,2014年和2011年该比例分别为62%和51%。从2014年~2017年新开户成年人达5.15亿, 2011年以来新开户成年人为12亿。不过,在一些经济体成年人账户拥有率快速增加的同时,另一些经济体因性别或贫富差距等原因进展较慢。 此外,全球还有17亿无银行账户人口,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拥有手机,这将有助于他们获得金融服务。世行发现,数字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现金交易将人们纳入金融体系。例如,政府将工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直接发到账户上,可以令全球使用正规金融服务的成年人增加1亿,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增加9500万人。目前全球有2亿多无账户成年人在私营部门工作,工资用现金支付,还有2亿多人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只收现金。 区域差异较大 从区域来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移动支付推动了普惠金融。虽然在金融机构开户的成年人口比例没有变化,但移动支付账户比例相较于2014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21%。 自2014年以来,移动支付账户从东非扩大到西非及其他地区。该地区的8个经济体中,有至少20%的成年人只使用移动支付。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虽然账户拥有率并无变化,但数字化金融交易使用率呈增长趋势。目前该地区有71%的成年人拥有账户,与2014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例外,在2014年~2017年间开户比例上升了13个百分点,达49%。该地区性别不平等的情况较为少见,无论男女均可拥有账户。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拥有移动支付或购物账户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57%。 同期,在欧洲中亚地区,成年人账户拥有率从58%增加至65%。在有账户人口中,17%是为了接收政府付款而新开户。使用数字化支付或收款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14个百分点达到60%。报告称,普及政府养老金数字化支付可将无账户人口减少2000万人。 报告认为,在中东北非地区,在妇女中扩大普惠金融的机会尤其显著。目前该地区52%的男性拥有账户,而女性只有35%拥有账户,在各地区中性别差距最大。 同时,在南亚地区,有账户成年人口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70%。印度是这一进步的推动力,印度政府通过生物认证推广普惠金融的政策推动有账户人口比例上升到80%,其中妇女和较贫困人口增幅最大。[详情]

第一财经 | 2018年04月21日 00:27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IMF亚太部:近期担忧贸易战“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20晚,IMF亚太部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发布了对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的最新信息。亚太部总裁Changong Rhee表示,IMF预计今明两年的亚太经济增速将达到5.6%,相对去年十月的预测上调了0.1%,近期贸易战为亚洲经济形势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长期来看,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竞赛将成为亚洲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片来源:IMF) 亚太地区贡献了全球超过60%以上的经济增长,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IMF预计今明两年的亚太经济增速将达到5.6%,相对去年十月的预测上调了0.1%,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也上调了0.1%至6.6%,总体形势十分乐观,IMF对于中国目前采取的金融、房地产以及财政紧缩政策表示了认可。 目前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是亚太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很有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严重的打击。 发布会上Changong Rhee对记者表示,建议亚洲国家在处理贸易战等外部问题的同时,也要从本质上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对外共同维护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对内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引擎、发展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亚洲国家目前可以努力的方向。 亚太地区也同全球一样,面临着较高的中长期风险,中期风险包括全球金融状况的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的升高、内向型政策的转向;长期来看,包括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放缓、技术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因素都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风险,亚洲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生产力发展的速度难以赶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IMF表示,目前亚洲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着低通胀水平,但这主要是被短期因素驱动下形成的,要警惕其可能升高的风险。现阶段通货膨胀的过程已经变得越来越滞后,这意味着一旦通胀率升高,很有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IMF提醒亚洲各国要关注通胀可能升高的任何初始信号,加强货币政策框架和中央银行的沟通,以更好地预测通胀、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利用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控制过度信贷扩张,继续深化财政、金融、结构性改革。 IMF亚太部将在今年5月9日于香港发布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4月20日 23:52
IMF首席经济学家批评美国对削减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
IMF首席经济学家批评美国对削减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

   新华社华盛顿4月23日电(记者高攀金旼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23日批评美国政府对削减双边贸易逆差的错误认知,指出贸易逆差减少并不等同于贸易福利增加,同时减少对某些国家的贸易逆差不会改变美国总体贸易收支状况。 奥布斯特费尔德当天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说,那种相信“除非总出口超过总进口,否则一国将从贸易中失利”的观点是“由来已久的谬论”。将一国总体贸易顺差等同于贸易福利是错误的,将双边贸易逆差视为从贸易中失利更是错上加错。 文章指出,双边贸易结构反映基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国际劳动分工,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并非只来源于顺差。例如,美国进口铝产品导致了贸易逆差,但更便宜的进口铝材料会促进美国飞机出口。因此,限制铝产品进口不仅会伤害美国飞机出口,也会降低国际劳动分工的效率。 文章表示,虽然美国决策者试图通过谈判减少对墨西哥、韩国、中国等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但这并不能改善美国总体贸易收支状况。同时,随着美国推行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美国要减少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将变得更困难。 奥布斯特费尔德在文章中警告,过于关注双边贸易收支将会扭曲国际劳动分工和减少所有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益处。他建议美国采取夯实以规则为基础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多边策略,促进共同获益并避免贸易战。[详情]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来源:FT中文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未能针对不断升温的全球贸易紧张找到解决办法,美国告诉该机构:它必须“拿出担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减少中国和德国等国的巨大顺差。 上周六此轮会议落下帷幕之际,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纷纷表示担忧,称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会搅乱眼下依然强劲的全球经济。 南非储备银行(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行长、IMF管理委员会新主席莱塞杰-康亚戈(Lesetja Kganyago)表示,各国必须坚守约定的贸易规则,遏止当前一报还一报设立贸易壁垒的不良趋势。 “贸易冲突永远不会有赢家。大家都只会沦为输家,”他表示。此言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观点相抵触,后者夸口称,贸易战争是件好事,而且容易打赢。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贸易紧张归咎于持续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同时,身为IMF最大股东美国的代表,他告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和基金组织管理层:他们需要采取更加坚定的行动。 姆努钦告诉基金组织的管理委员会,IMF应该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告诉其世界各地的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他抱怨称,顺差迄今没有减少,似乎表明全球调整机制不起作用;他坚称,IMF必须做得更多。 “IMF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担当,发出一个更强有力的声音,并在成员国维持促进不公平竞争优势或导致失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外汇和贸易政策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指出问题,”他说。 IMF上次试图采取行动减少经常账户失衡是在2006年,当时它发起“多边磋商”,试图平衡贸易流动,但没有成功。 “我们敦促IMF在外部失衡问题上更有力地发表意见,包括为那些有巨大顺差的国家提供明确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更均衡的全球增长,”姆努钦表示。 IMF相当敏感,不愿公开批评其最大股东,但认为美国的减税措施将吸引更多进口,提高其贸易赤字。IMF管理委员会在公报中称成员国的财政政策需要“避免顺周期性……并确保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在可持续路径上”——这几乎是不加掩饰地点名美国。 拉加德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她提到有关各方对于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关切。“我们都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我的主要关切……是推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让它们升级到阻碍增长和稳定的地步。”[详情]

IMF会议全球金融领袖畅谈经济 不能因增长而高兴太早
IMF会议全球金融领袖畅谈经济 不能因增长而高兴太早

   北京时间4月22日,为期三天的IMF/世界银行春季会议落下帷幕。与会的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释放出一个关键的信号,即不要因经济加速增长过早感到乐观。  这次会议的气氛很乐观。IMF上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股市飙升,信贷息差收窄,市场波动性较低。 不过,IMF的政策小组警告称,其189个成员国不应该感到自满。在大多数富裕国家,由于通胀低于目标,生产率停滞不前,很多国家没有感受到强劲需求带来的好处,依然要努力实现经济复苏。 以下是此次华盛顿会议所讨论的内容: 商业情况依然照旧?  各国央行的官员们抓住机会,让投资者为货币政策收紧做好准备,因为他们预计,经济增长的改善最终将提振通胀。 前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席IMF会议。耶伦表示,她的最佳猜测是,物价很快将加速增长,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做出了同样的预测。  尽管耶伦承认,有理由担心缓慢的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但依然出现对此保持耐心的呼声。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他将继续实施旨在提振通胀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则表示,尽管有一些迹象表明,工资终于出现上升,目前还未达到目标水平。欧洲央行官员正忙于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在不危及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缩减刺激措施。 经济增长阴影依然存在 在所有关于加息和经济更强劲的讨论中,金融危机和全球衰退的阴影仍挥之不去。 巴克莱首席执行官斯特利(Jes Staley)表示,金融市场的良性状况让他想起2006年的情况。当时,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唯一让人担心的是“缺乏恐惧本身”。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滕斯(Agustin Carstens)称,一些新兴市场资产可能定价过高。 令人惊讶的是,这是典型保守政策制定者发出的安慰。耶伦表示,美国的金融稳定风险依然温和,而黑田东彦和德拉基也表达了各自的信心,认为市场估值不高。如果他们错了,他们就会陷入困境,因为超低利率意味着,如果发生另外一次金融危机,他们缺乏足够的火力来保护他们的经济。  IMF主席拉加德敦促官员们现在采取行动,为下一场衰退建立缓冲。 政治因素依然影响经济发展 政治仍可能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距离IMF会议不到5英里的地方,墨西哥和加拿大官员正在吸收美国的强硬提议,最终可能破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对英国脱欧感到过于悲观,导致英国国内出现要求他辞职的呼声,不过他对此进行了反击。加泰罗尼亚可能仍在试图离开西班牙,而奥地利民族主义者在4月22日的选举后正接近掌权的目标。 拉加德表示,经济复苏的幅度约为全球产出的四分之三,但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未因此得到提升。 特朗普政府花了九个月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并不认同IMF或者世界银行的观点。  美国政府对IMF进行了抨击,称其在评估美国经济时,没有将税收计划带来的财政刺激包括进去。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也表示,他希望让世界银行放弃政府的现金流支持。但世界经济论坛估计,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需要额外2.5万亿美元的资金。[详情]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财长:IMF需采取更加坚定行动 解决贸易失衡

   美国要求IMF帮助解决贸易失衡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未能针对不断升温的全球贸易紧张找到解决办法,美国告诉该机构:它必须“拿出担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减少中国和德国等国的巨大顺差。 上周六此轮会议落下帷幕之际,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纷纷表示担忧,称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会搅乱眼下依然强劲的全球经济。 南非储备银行(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行长、IMF管理委员会新主席莱塞杰-康亚戈(Lesetja Kganyago)表示,各国必须坚守约定的贸易规则,遏止当前一报还一报设立贸易壁垒的不良趋势。 “贸易冲突永远不会有赢家。大家都只会沦为输家,”他表示。此言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观点相抵触,后者夸口称,贸易战争是件好事,而且容易打赢。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将贸易紧张归咎于持续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同时,身为IMF最大股东美国的代表,他告诉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和基金组织管理层:他们需要采取更加坚定的行动。 姆努钦告诉基金组织的管理委员会,IMF应该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告诉其世界各地的成员国减少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他抱怨称,顺差迄今没有减少,似乎表明全球调整机制不起作用;他坚称,IMF必须做得更多。 “IMF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拿出担当,发出一个更强有力的声音,并在成员国维持促进不公平竞争优势或导致失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外汇和贸易政策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指出问题,”他说。 IMF上次试图采取行动减少经常账户失衡是在2006年,当时它发起“多边磋商”,试图平衡贸易流动,但没有成功。 “我们敦促IMF在外部失衡问题上更有力地发表意见,包括为那些有巨大顺差的国家提供明确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更均衡的全球增长,”姆努钦表示。 IMF相当敏感,不愿公开批评其最大股东,但认为美国的减税措施将吸引更多进口,提高其贸易赤字。IMF管理委员会在公报中称成员国的财政政策需要“避免顺周期性……并确保公共债务与GDP之比在可持续路径上”——这几乎是不加掩饰地点名美国。 拉加德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她提到有关各方对于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关切。“我们都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我的主要关切……是推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让它们升级到阻碍增长和稳定的地步。” 译者/和风[详情]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中美释放重启谈判信号 美同时考虑加码限制中资

   有迹象表明,美方进入了“胡萝卜与大棒”同挥舞的阶段:一方面对外宣称正在研判如何限制中资赴美投资;另一方面,美国财长姆努钦22日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记者会场合放风称,对两国未来达成协议解决争端的可能性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正在考虑赴华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2日对此回应称,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两位曾接近中美经贸谈判的资深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如果要避免贸易战,只有双方坐下来谈判这一条路。看来美方也意识到贸易战没有赢家,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是最佳选择。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意味着中美互相叫牌的争端结束,“也不会如此简单,会有个过程,先要看这一轮谈判结果如何。不排除从现在起到今年六七月份美方正式实施加征关税之前进行多轮谈判”。 《中美外商直接投资报告》作者、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 创始合伙人兼中国团队负责人荣大聂(ROSE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30年来中美拥有友好的伙伴关系,现在的状态则不尽如人意,“不过目前还不晚,需要双方都释放善意”。 中美谈判似有转机,但未进入务实阶段 就在前一周,已有多家美国媒体爆料称,特朗普政府将于本周公布对华1000亿美元商品增税名单,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人也证实,将权衡使用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下称《紧急权力法案》),采取针对中企对美投资的限制性措施。 另一件同期发生的个案也有了转机,《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兴将有机会向美国商务部递交更多证据。1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因中兴曾向美国官员作虚假陈述,美国政府禁止中兴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期限为7年,这几乎让这家规模上千亿的中国科技企业立刻陷入困境。 虽然美方释放了双重色彩的信号,但前述人士均认为,还远未到能够务实谈论问题的阶段。 3月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以知识产权为由,依据“301调查”结果,宣布了三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即为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还授权美国财政部在60天内就此出台方案。随后,中美双方开始多轮隔空博弈。 前述一位观察人士称,目前难言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已经缓和。但另一位则分析称,估计美方也不想打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贸易战,如果结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就更划不来了。这也是中方要努力避免的。当然如果这一轮就能谈成最好,对今年中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会是重大利好。“但愿双方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充分阐述各自立场,直到进入务实的讨价还价阶段,最终能够达成妥协,避免双输结果。” 姆努钦22日则称,目前他不能透露更多细节,也没有具体的对话时间表。年会期间,他会见了前来参会的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两人的会谈聚焦货币政策和金融合作,包括中国进一步向全球开放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市场。 IMF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 《紧急权力法案》限制中资对美投资 中美在过去的一周中密集过招,在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销售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后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即宣布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17日,美国商务部再宣布两项措施:对产自中国的钢制轮毂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初裁从中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存在补贴行为。 如果上述“你来我往”仅为常规动作,美财政部则在19日透露了美国政府在限制中资对美投资方面的实际思路:美政府正在评估针对中国投资启动《紧急权力法案》的可能性。美国财政部分管国际市场和投资的助理部长塔尔伯特(Heath Tarbert)称,这是特朗普政府在“301调查”中的部分应对计划。 白宫经济顾问艾森史塔(Everett Eissenstat)表示,通过这一政策可以保护那些被美国视为“战略性”的技术。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曾证实,将推动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改革来收紧对中资赴美投资的限制。 塔尔伯特表示,在CFIUS改革和《紧急权力法案》问题上,美国财政部特地设立了两个分别的办公室,“正在明确考虑这两个问题”。 《紧急权力法案》可以赋予美国总统极大的权力,即在“不同寻常且巨大的危险”面前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之下,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征收关税,而且在该法案中,对“国家紧急状态”的定义非常模糊,历史上美国使用该法案对付了一些拉丁美洲国家。 荣大聂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并不像国际贸易中有WTO这样的仲裁机构,在直接投资领域,并不存在国际法律。 3月12日,博通(Broadcom)对高通(Qualcomm)总计1420亿美元的恶意收购,最终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终止了动议。多位在美从事跨境并购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这是一个显著的信号,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赴美投资的中资企业将遭遇越来越强的保护主义,风险和成本都会激增。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Stephen A. Orlins)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极其艰难的时刻,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家安全等战略层面的问题。很多美国国会议员认为中国加入WTO后未能履行所有条款,让美国失望,这导致美国在很多领域对中国的支持有所改变。欧伦斯表示,他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但恐怕在美国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荣大聂在4月18日的“2018年中美直接投资趋势”圆桌研讨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展望了2018年中美双向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他称,2018年的中美投资会因为美国政策环境而变得越来越困难,希望中美双边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都能得到进一步改观。美国政策制定者需要顾及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同时中国政府也要更加谨慎,以减少投资者对因政策风险而卖出资产的忧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前任贸易官员、乔治城大学贸易和商业外交副教授罗伯特·罗高斯基(Robert A. Rogowsky)曾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最坏状况,就是使用《紧急权力法案》。而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对中国本身的发展也有好处。 美国政府支持CFIUS扩权 塔尔伯特还指出了另外一项重要措施,即美国财政部正在同美国国会一起努力,希望可以通过一部同CFIUS相关的法案,该法案目前被称为“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 塔尔伯特表示,为CFIUS扩权可以扩大对“敏感交易”的审查,同时又不会导致对所有交易的全面控制。 荣大聂列出了CFIUS扩权的四项重点:在FIRRMA中,对特定技术,若外资持股少于10%,也要被列入审查之中;同时对于“有敌意”国家要有特殊的审查;要对靠近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的房地产购买和租赁业务进行审查;稀释安全港(safe harbor)有关规定等。 这份新的FIRRMA中有可能会增加一份“特别关注国”(Country of Special Concern)名单,当第一财经记者表达担忧时,荣大聂表示,美国早就存在出口限制措施,其中就有名单和限制。 塔尔伯特表示,CFIUS有关立法并不会同美国出口限制措施相重叠,且“出口限制仍是在限制技术出口方面的有效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在中美出现贸易摩擦之前,中国对美投资已经锐减。根据荣鼎集团方面的报告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对美全新宣布的投资意向额同比减少了90%,实际完成的新投资交易额减少了74%。 同时,2018年1~2月,中国在美投资同比继续下滑,仅为12亿美元,且排队等候交易的投资交易量也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点:50亿美元。 荣大聂认为,2017年的骤降同中方控制非理性对外投资有关,CFIUS并不是主因;而今年则有可能出现反转(即CFIUS将起更大作用)。 常年在中美之间经手并购业务的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驻北京代表处的主管合伙人罗斯(Lester Ross)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CFIUS虽然对华有所限制,但限制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么大。 罗斯表示,他去年经手的一个交易中,中方欲收购一个汽车类企业,该企业同时制造军用和民用汽车,且基本上就是在同一个工厂,但是最终还是做到把其一分为二,并最后得到了CFIUS的放行,“所以还是有可能做(交易的)。” 罗斯称,他也相信该法律会更加有限制性,“这份议案背后得到了两党的强烈支持。” 这是2007年以来,CFIUS首次面临改革。在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对峙的本届国会中,FIRRMA却罕见地得到两党支持。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CFIUS在2001至2016的年度报告,自2007年以来,中企收购美企的被审查案例和失败案例均逐年递增,而中企被审查交易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1.56%上升至2013年的21.6%。2012年和2013年中资受审查案件急剧增加,位列各国之首。 2017年最新发布的CFIUS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虽然投资都没有进入前十名,但中企在2015年连续第四年成为CFIUS审查最多的国家,在2015年,CFIUS审查了中企在美国的29起交易,这个数字在2014年还是24起。[详情]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易纲国际首秀:中国支持多边主义 倡导合作与对话

   “当前贸易争端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应对未来挑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的发言中表示。 4月19日至21日,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例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第37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先后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这是易纲当选中国央行行长以来第一次首次出席国际会议。他在会议发言中,首先通报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风险可控的形势;其次,表达了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最后,还传递出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加强财经合作的态度。 在会议期间,易纲密集会见了包括美联储主席在内的多国央行行长,其重点讨论的话题集中在经济形势、加强双边金融合作、加密货币等。 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系 易纲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继续向好,主要指标优于预期。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8%,消费增长强劲,企业利润改善。就业形势良好,物价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继续改善。 他在IMFC会议发言中继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稳中向好。经济增长更加追求质量,更趋平衡。金融部门整体稳健,风险可控。2017年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仅略有上升,公司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金融部门内部控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 对于当前贸易争端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易纲表示,“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扩大开放,应对未来挑战。” 易纲称,今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惠及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日前中国宣布了一系列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到位。中国将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支持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倡导合作与对话。此外,中方呼吁各方展现合作精神确保按时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并愿继续加强同基金组织在能力建设领域的合作。 对于加强非洲合作的议题,易纲认为,鼓励私人部门以市场化方式在非洲国家开展投融资至关重要。考虑到在非投资项目普遍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建议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同时保证投融资的可持续性。人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在2014年成立了20亿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长基金,至今运作顺利。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中非发展基金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上述基金充分动员当地力量,较好保障了投融资的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中美贸易争端的紧要关头,中美两国央行行长的会面显得尤为关注。4月20日,易纲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例会系列会议期间,会见了美联储主席Jerome H。 Powell,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等交换了意见。 此外,他还先后会见了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瑞士财长Ueli Maurer和瑞士央行行长ThomasJordan、苏里南央行行长Glenn H。 Gersie、尼日利亚央行行长GodwinEmefiele、克兰央行行长Yakiv Smolii、阿根廷央行行长Federico Sturzenegger等人。 不仅如此,易纲还与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泛美开发银行行长Luis Moreno、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Suma Chakrabarti会面,并就加强双方合作等事宜交换意见。 各国关注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 此次华盛顿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中,全球经济形势与风险、加强合作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和主要经济体快于预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所带来的风险引起了最多的关注。 4月19日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议围绕金砖国家务实财金合作议题,包括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金砖本币债券基金(BBF)、新开发银行和G20框架下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4月19日至20日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未来的工作(Future of Work)和加强与非洲合作(Compact with Africa)等议题。 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各方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复苏,但下行风险犹存。贸易保护主义和主要经济体快于预期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关于未来的工作,各方一致认为要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共同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并就此分享了各自国家的经验。会议同意围绕税收、公共支出和支付转移、市场竞争、数据收集和统计四大政策领域,形成“政策建议清单”,递交7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关于加强与非洲合作,该倡议由2017年德国任主席国期间提出,旨在推动非洲国家完善政策框架,改善营商环境,撬动私人部门对非投资。各方普遍欢迎该倡议至今已经取得的进展,期待在投融资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4月20~21日召开的第37届IMFC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与风险、全球政策议程和基金组织改革等议题。 会议指出,全球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增长基础广泛,投资和贸易强劲回升是主要驱动因素,但经济下行风险不容忽视。金融脆弱性上升、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债务处于历史高位等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 会议呼吁各方应抓住当前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从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三方面着力保持经济复苏势头,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韧性。若通胀疲弱,则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宽松,待通胀升至目标区间再渐进退出。财政政策应保持灵活性以促进增长,必要时重建缓冲,避免顺周期性,确保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处于可持续水平。结构改革应旨在提高生产率、增长潜能和促进就业,从而使增长更加包容。[详情]

拉加德呼吁通过对话和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拉加德呼吁通过对话和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记者 高攀 江宇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1日呼吁通过对话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机构解决贸易摩擦。 IMF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当天结束第37届部长级会议后发表公报警告说,金融脆弱性上升、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处于历史高水平的全球债务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威胁。 拉加德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IMF总裁,她的主要关切是在贸易摩擦升级到妨碍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之前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当被新华社记者问及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时,拉加德说,希望中美两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对话,同时可借助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机构发挥作用。 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主席、南非央行行长莱塞特亚·卡尼亚戈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社会保持贸易开放相当重要,各国应当继续利用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来应对全球挑战和解决争端。[详情]

欧央行决策者据称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再决定结束QE
欧央行决策者据称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再决定结束QE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据彭博援引知情的欧元区官员消息,欧洲央行决策者认为有余地等到7月份的会议再宣布如何结束购债项目。 因内部考量涉密而要求不具名的这些官员称,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希望有足够的时间来判断经济是否正在克服第一季度放缓。这可能意味着,有最新经济预测可以借鉴的6月会议或许太早了。 一些行长认为没有必要同时改变欧洲央行的利率指引,认为他们可以等等看市场对QE结束日期声明的反应;但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上述欧元区官员说,根本没有就利率策略进行任何正式讨论。 欧洲央行发言人拒绝置评。欧元短暂跌至两周来的最低水平;纽约时间下午12:48,欧元兑美元跌0.5%,至1.2288。 增长峰值 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周五在华盛顿出席IMF会议期间发布声明,承认欧元区经济放缓,但仍然乐观预计经济扩张将继续。 “尽管最新的经济指标显示增长周期可能已经过了顶峰,但预计增长势头将继续下去,”他说。 欧洲央行4月26日将召开政策会议,会后将有德拉吉的记者会。但当前几乎无人预期会有任何政策变化。本周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推迟了对管理委员会在政策正常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的时间预期。仅有36%的人预计结束QE的决定将在6月作出,而上个月有此预测的人数将近一半。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7月公布,另有大约四分之一预计9月公布。[详情]

世界银行:移动支付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世界银行:移动支付加快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世界银行于当地时间19日最新发布全球普惠金融指数(Global Findex),显示目前全球有约38亿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或移动支付账户,手机和互联网加快了全球金融普惠性的发展趋势。 世行特别提到,数字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在中国占比达57%,比2014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在将人口纳入正规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普惠金融让人民能够储蓄以应付家庭所需,借贷支持企业经营,或者作为应急缓冲资金。获得金融服务是减少贫困与不平等的关键一步,而手机拥有率和互联网上网率的新数据显示出利用技术实现普惠金融机会空前。” 数字金融交易量大增 全球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根据144个经济体民众使用金融服务状况编制的数据库,自2011年以来每三年发布一次。 根据今年的指数,全球有69%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或手机储蓄账户,2014年和2011年该比例分别为62%和51%。从2014年~2017年新开户成年人达5.15亿, 2011年以来新开户成年人为12亿。不过,在一些经济体成年人账户拥有率快速增加的同时,另一些经济体因性别或贫富差距等原因进展较慢。 此外,全球还有17亿无银行账户人口,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拥有手机,这将有助于他们获得金融服务。世行发现,数字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现金交易将人们纳入金融体系。例如,政府将工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直接发到账户上,可以令全球使用正规金融服务的成年人增加1亿,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增加9500万人。目前全球有2亿多无账户成年人在私营部门工作,工资用现金支付,还有2亿多人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只收现金。 区域差异较大 从区域来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移动支付推动了普惠金融。虽然在金融机构开户的成年人口比例没有变化,但移动支付账户比例相较于2014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21%。 自2014年以来,移动支付账户从东非扩大到西非及其他地区。该地区的8个经济体中,有至少20%的成年人只使用移动支付。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虽然账户拥有率并无变化,但数字化金融交易使用率呈增长趋势。目前该地区有71%的成年人拥有账户,与2014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例外,在2014年~2017年间开户比例上升了13个百分点,达49%。该地区性别不平等的情况较为少见,无论男女均可拥有账户。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拥有移动支付或购物账户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57%。 同期,在欧洲中亚地区,成年人账户拥有率从58%增加至65%。在有账户人口中,17%是为了接收政府付款而新开户。使用数字化支付或收款的成年人比例增加了14个百分点达到60%。报告称,普及政府养老金数字化支付可将无账户人口减少2000万人。 报告认为,在中东北非地区,在妇女中扩大普惠金融的机会尤其显著。目前该地区52%的男性拥有账户,而女性只有35%拥有账户,在各地区中性别差距最大。 同时,在南亚地区,有账户成年人口比例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70%。印度是这一进步的推动力,印度政府通过生物认证推广普惠金融的政策推动有账户人口比例上升到80%,其中妇女和较贫困人口增幅最大。[详情]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IMF:近期担忧贸易战 “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IMF亚太部:近期担忧贸易战“未富先老”成中长期主要风险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20晚,IMF亚太部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发布了对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的最新信息。亚太部总裁Changong Rhee表示,IMF预计今明两年的亚太经济增速将达到5.6%,相对去年十月的预测上调了0.1%,近期贸易战为亚洲经济形势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长期来看,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竞赛将成为亚洲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片来源:IMF) 亚太地区贡献了全球超过60%以上的经济增长,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IMF预计今明两年的亚太经济增速将达到5.6%,相对去年十月的预测上调了0.1%,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也上调了0.1%至6.6%,总体形势十分乐观,IMF对于中国目前采取的金融、房地产以及财政紧缩政策表示了认可。 目前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是亚太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很有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严重的打击。 发布会上Changong Rhee对记者表示,建议亚洲国家在处理贸易战等外部问题的同时,也要从本质上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对外共同维护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对内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引擎、发展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亚洲国家目前可以努力的方向。 亚太地区也同全球一样,面临着较高的中长期风险,中期风险包括全球金融状况的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的升高、内向型政策的转向;长期来看,包括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放缓、技术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因素都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风险,亚洲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困境,生产力发展的速度难以赶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IMF表示,目前亚洲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维持着低通胀水平,但这主要是被短期因素驱动下形成的,要警惕其可能升高的风险。现阶段通货膨胀的过程已经变得越来越滞后,这意味着一旦通胀率升高,很有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IMF提醒亚洲各国要关注通胀可能升高的任何初始信号,加强货币政策框架和中央银行的沟通,以更好地预测通胀、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利用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控制过度信贷扩张,继续深化财政、金融、结构性改革。 IMF亚太部将在今年5月9日于香港发布最新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全球债务处历史高位,IMF呼吁各国应未雨绸缪
全球债务处历史高位,IMF呼吁各国应未雨绸缪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扩张的甜蜜期,然而比起去年,全球央行货币紧缩的预期更加强烈,因而如此防范正常化进程中可能暴露的脆弱性则成了当务之急。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年会期间,IMF的《财政监测》(Fiscal Monitor)报告提及,全球债务已处于历史高位,2016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64万亿美元的峰值,相当于全球GDP的225%。与 2009年的高峰相比,前全球债务又增加了GDP的12%。 IMF呼吁各国把握当前的经济扩张窗口期,“各国应着手重建财政缓冲、改善政府收支并实现稳定的公共债务。在经济上行时加强财政缓冲,为经济最终低迷时提供财政支持留出余地,防止财政脆弱性在金融环境恶化时成为压力的来源。”IMF财政事务部门主任维托·加斯帕(Vitor Gaspar)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也对记者提及,“美国税改一直到2020年前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增加1.2%的GDP增长,这也会为全球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 但是,IMF指出,美国经济正接近充分就业,且正在实施财政刺激,未来3年内的总赤字将维持在1万亿美元(GDP的5%)以上。美国应当重新调整财政政策,确保政府债务与 GDP 之比在中期内下降。 全球债务创历史高位 目前,全球债务处于历史高位,持续近十年的量化宽松(QE)、低利率政策无疑资深了信用扩张、加杠杆、过度风险承担的行为,在经济扩张的同时脆弱性也在不断积聚。 IMF认为,在全球债务的激增中,公共债务起了重要作用,这既是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崩溃与政策反应的体现,也反映了2014 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以及新兴市场及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支出快速增加的影响。 平均而言,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已达到了 GDP 的106%,这在二战以来尚属首次;在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经济体,债务与GDP 之比平均达到50%,达到了 20 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时的水平;对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而言,债务占 GDP 的平均比率一直在迅速增加,到2017年已经超过 40%。此外,这些债务中有近一半是非优惠性的,因此这些国家的利息负担与税收收入之比在过去 10 年翻了一番。在所有的国家,债务变动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基本赤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基本赤字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所幸,与2008年相比,如今银行系统的韧性和资本充足率都大大改善,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加斯帕告诉记者。 IMF提及,高企的政府债务和赤字仍令人担忧。那些政府债务高企的国家很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环境突然收紧的影响。它们可能无法进入市场融资,经济活动也会受到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巨额债务和赤字将限制政府的能力,使其无法在经济下滑时出台有力的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 因此IMF也呼吁,建立财政空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私人部门债务达到历史高位且还在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一些国家的私人债务过高,可能面临着出现急剧且成本高昂的去杠杆过程。 历史经验表明,薄弱的财政状况会加深经济衰退程度并延长其持续时间(如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况),这是因为政府无力推出足够的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 之所以此次IMF尤其强调要加强缓冲,是因为全球融资环境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收紧趋势。“尽管当前货币环境仍然较为宽松,但部分国家开始货币紧缩,持续了10年的QE可是逆转,央行已经明确向市场沟通了其正常化进程,未来的道路是波折的,波动率会上升,近几个月市场已经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未来可能还会加剧。”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托比亚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对记者表示。 各国应按需调节财政 为此,IMF建议,现在应充分利用经济活动的周期性上行,采取果断措施,积累财政缓冲。随着经济增长回归潜在水平,财政刺激会变得失效(无法提升潜在增速),而财政整顿的成本也在下降,从而能够更容易地实现从财政扩张向财政整顿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增加缓冲将有助于保护经济:既可以创造财政空间、在经济衰退时支持经济活动,又可以降低全球金融环境突然收紧时出现融资困难的风险。一般来说,各国应让自动稳定器(即税收和支出,它们与产出和就业同步变动)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努力确保赤字和债务进入稳定的下行通道,以实现中期目标。 IMF加以各国应根据各自经济的周期状况和可用的财政空间,对调整的规模和步伐进行校准,避免过度拖累经济增长。如果经济达到或接近潜在产出,且债务与 GDP 之比较高,则应实施财政调整。 其实,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如今美国经济正接近充分就业,且正在实施财政刺激,未来 3 年内的总赤字将维持在 1 万亿美元(GDP的5%)以上。各界也担忧,这种极其顺周期的财政刺激政策是否会导致经济过热、加速美国扩张周期的见顶。 加斯帕也告诉记者,美国应当重新调整财政政策,确保政府债务与 GDP 之比在中期内下降。“我们预计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GDP在2018-2023都会下降,但唯独除了美国,这就是因为其税改政策以及潜在的财政支出扩张方案。美国未来可能会出现债务积压,预计其债务/GDP会从当前的108%上升到2023年的117%。” IMF也提及,一些国家的财政空间较为有限,除了基于支持中期增长的政 策来开展整顿、降低财政风险外,别无选择。少数发达经济体拥有充足的财政空间, 其经济也达到或接近潜在水平,因此有能力利用财政政策来促进实施有利于增长的结构性改革。 此外,近期油价突破了70美元/桶,且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升,这使得众多商品生产国持续复苏。不过IMF也建议,大宗商品出口国也应继续调整,确保其支出与中期的收入前景相一致,以应对未来货币收紧背景下商品价格或遭遇冲击的可能情景。[详情]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9日晚,IMF主席拉加德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上与彭博创始人、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进行了对话。布隆伯格表示, 贸易战和其他许多社会问题一样,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最受伤害的将是贫困人群,我们总在谈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然而每一次受伤都是这部分人。 (摄/魏天谌) 前一天,在彭博和美国中国总商会联合举办的国际金融和基础设施论坛上,布隆伯格也刚刚致辞表示:“美国政府领导人正在酝酿新的贸易政策,这些计划可能会损害我们的经济,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创新发展停滞,收紧美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关系。美中两国利益密切相关,并相互在对方的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双方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贸易战。” 拉加德在当天的媒体发布会上也明确表态,单边贸易限制已经被证明对经济没有帮助,甚至可能会削弱人们的信心。IMF呼吁各国不要采取极端手段,共同解决分歧,IMF也会为189个成员国创造对话和合作平台。 关于目前的贸易局势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拉加德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解释道,根据IMF的测算,目前的争端对于GDP的影响并不大,但将对投资者信心形成巨大打击。由于贸易战为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们不知道如何把握他们的供应链等重要问题,因此降低了他们投资的动机。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就是投资。 拉加德谈起了她几周前在中国博鳌论坛的经历,肯定了中国目前准备采取的开放的贸易措施,IMF将密切关注未来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 在每次IMF和世行年会举行期间,各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领导人都会在这里聚集。拉加德表示,本次年会就是这些国家一齐实现多边合作、解决贸易争端的好机会,她不认为任何一个财长希望世界经济增长碰到障碍,而贸易和投资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加德相信每位财长都会看到这一点,抓住这次机会展开友好谈话。 (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拉加德对话彭博创始人:贸易战最伤害贫困人群 北京时间4月19日晚,IMF主席拉加德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上与彭博创始人、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进行了对话。布隆伯格表示, 贸易战和其他许多社会问题一样,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最受伤害的将是贫困人群,我们总在谈论如何帮助贫困人群,然而每一次受伤都是这部分人。 (摄/魏天谌) 前一天,在彭博和美国中国总商会联合举办的国际金融和基础设施论坛上,布隆伯格也刚刚致辞表示:“美国政府领导人正在酝酿新的贸易政策,这些计划可能会损害我们的经济,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创新发展停滞,收紧美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关系。美中两国利益密切相关,并相互在对方的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双方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贸易战。” 拉加德在当天的媒体发布会上也明确表态,单边贸易限制已经被证明对经济没有帮助,甚至可能会削弱人们的信心。IMF呼吁各国不要采取极端手段,共同解决分歧,IMF也会为189个成员国创造对话和合作平台。 关于目前的贸易局势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拉加德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解释道,根据IMF的测算,目前的争端对于GDP的影响并不大,但将对投资者信心形成巨大打击。由于贸易战为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们不知道如何把握他们的供应链等重要问题,因此降低了他们投资的动机。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就是投资。 拉加德谈起了她几周前在中国博鳌论坛的经历,肯定了中国目前准备采取的开放的贸易措施,IMF将密切关注未来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 在每次IMF和世行年会举行期间,各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领导人都会在这里聚集。拉加德表示,本次年会就是这些国家一齐实现多边合作、解决贸易争端的好机会,她不认为任何一个财长希望世界经济增长碰到障碍,而贸易和投资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加德相信每位财长都会看到这一点,抓住这次机会展开友好谈话。 (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美官员表示将紧急立法 限制中方投资敏感技术领域
美官员表示将紧急立法 限制中方投资敏感技术领域

   相关阅读: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摩擦: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决心 高通就收购恩智浦半导体重新向中国商务部提出申请 人民日报海外版谈贸易争端:遏制我发展 与你斗到底 环球时报社评:制裁中兴 美国公司必将跟着一起痛 真正的出路:重读任正非2012实验室讲话 全面封杀中兴,美国下了好大一盘棋! 美官员表示将紧急立法 限制中方投资敏感技术领域 新浪财经讯 4月19日彭博报道,财政部国际事务办公室助理秘书希思·塔伯特(Heath Tarbert)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美国财政部正在考虑紧急立法,从而遏制中国在美国对敏感技术领域的投资。 投资限制将是特朗普总统在惩罚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计划中的最新举措。在上月美国政府公布其针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调查结果后,特朗普曾让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考虑对中国公司进行投资限制。 塔伯特周四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财政部目前正在推动国会立法,扩大其审查外国投资的权力。[详情]

IMF:全球债务水平正处于历史高点 相当全球GDP225%
IMF:全球债务水平正处于历史高点 相当全球GDP225%

  IMF:全球债务水平正处于历史高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份报告显示,全球债务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总体债务走势不错,但各国政府仍应采取行动减少负债。 据IMF 4月份公布的的财政监测报告,2016年全球债务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6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25%,这一水平的债务比2009年的历史最高点还高12%。 IMF财务主管Vitor Gaspar表示,债务调查报告结果意味着各国政府应该削减公共债务水平并建立缓冲机制来应对“将来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挑战”。Gaspar 说道:“现在的时机正好,你还有机会建立相应机制来缓冲未来潜在的冲击,让应急机制变得充满弹性。” 另外IMF还表示,发达经济体的债务水平远远超过新兴市场的债务水平。据报告显示,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债务占其GDP的105%。 IMF称,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债务平均占GDP的50%左右,而低收入国家债务则占其GDP 40%以上。 IMF预测,除美国外的发达经济体的债务与GDP的比率预计将在2023年底时下降。由于国会通过的支出计划和最近的减税,美国的债务占GDP比例预计将从2017年的108%上升到2023年的117%。 此外,本月早些时候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近几个月来,由于股市波动加剧,短期金融稳定风险“有所增加”。 加剧的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被视为短期风险增加的来源。IMF指出,迄今为止,关于贸易和采取的行动的讨论增加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的估值状况已经调整,全球财务状况比六个月前稍微紧张一些,但总体而言,仍然相对平稳, 该报告还建议全球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形势依然良好,但“未来发展之路可能会出现颠簸。”[详情]

IMF:中国去杠杆初现成效 资管新规将重塑百万亿市场
IMF:中国去杠杆初现成效 资管新规将重塑百万亿市场

  IMF:中国去杠杆初现成效,资管新规将重塑百万亿市场 周艾琳 4月18日,IMF最新发布了《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IMF认为,尽管当前全球流动性环境仍然宽松,但未来货币紧缩已经是大趋势,对于过去几年因加杠杆、信用扩张而积聚了脆弱性的国家,应该要利用当前的窗口期降低自身脆弱性、防范风险。 此外,IMF花了大篇幅分析了中国的影子银行。IMF表示,中国银行系统规模高达250万亿元,达到GDP的3倍, 而其又与表外投资工具紧密相连,投资标的包括银行存款、债券、非标信贷资产等,这些未受到充分监管的投资工具对过去几年推动中国信贷繁荣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在金融机构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投资网络。IMF认为中小银行风险敞口较大,因为这些投资工具占到了它们总资产的1/5~1/3。 不过,IMF也肯定了中国过去两年去杠杆取得的进展,并认为2018年即将推出的资管新规将重塑中国资管行业,“除了限制投资工具的杠杆率和复杂程度,银行还将逐步‘缩表’,打破刚性兑付,有效地将一半的类存款产品转为类似共同基金的形式。”IMF同时提醒称,中国银行业未来仍需应对资本金压力。 资管新规重塑行业 4月18日,接近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资管新规正在走内部程序,没有听说推迟,具体将于4月底或5月初推出。 此前,有境外媒体报道称,因在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之际,决策者的重点转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已推迟公布资管新规。“此消息是空穴来风。”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 IMF认为,资管新规将重塑中国行业全貌,目前我国的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据称百万亿元。此前第一财经也报道称,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有不少修改,主要是让新规更严谨更有操作性,但大原则不会放松,例如打破刚兑、实行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等内容。“新老划断”的过渡期应该会有适当延长。但核心不是延长多少时间的问题,而是如何将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变相的账外经营不能再继续了。 IMF此前就在其评估报告中表示,中国的银行在利率仍受管制时,通过创新发行理财产品来满足储户的收益率要求,理财资金被投向债券和非标准化信贷资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日趋复杂,融资期限显著缩短。 同时,各种嵌套、通道等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例如证券公司发行的资管产品与银行发行的类似产品(如理财产品)受到不同的监管。“这种复杂性部分源于监管套利,即相似产品受到不同监管,而在一些情况下风险发生转化,就使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难以‘看穿’。”IMF提及。 为此,资管新规强调了去嵌套、去通道。业内人士也认为,嵌套和通道其实是分成三种不同的目的:1、监管套利,即纯粹为了规避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或避免资本计提,这类应该坚决取缔;2、投资交易目的,由于资管行业参与者的行业身份同,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准入,为了实现投资交易的目的,不得不借助通道。如果新规能给予各行业公平的待遇,通道也就自然没了;3、投资专长不同,因此可能需要借助MOM和FOF,来拓展自己投研能力所不及的资产,或投向无法进入的海外市场,这类通道未来仍可能会存在。 眼下,为了应对资管新规,中国各家上市银行理财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2017年全年,五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总体仍在增长,但股份制银行的理财规模下降明显,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的降幅更是接近20%。不仅如此,随着资管新规的日渐临近,银行更是寄望于成立资管子公司,独立经营理财业务。 银行仍存资本金压力 IMF也认为,尽管中国去杠杆初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银行同业、理财、表外等影子银行乱象收紧,这就使得资本压力凸显。 IMF提及,积极的一面在于,监管收紧降低了银行对高风险、短期融资的依赖度,理财产品规模下降,降低了银行脆弱性。中小银行短期融资规模开始下降,中国银行业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敞口增速从2016年的80%大跌至2017年的不足20%,银行持有的同业资产也大幅下降。 不过,IMF认为,风险在于,银行对于投资工具敞口仍然较大,且银行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在下降,未来非标回表等压力可能加剧资本金压力,多数中小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压线”,拨备前利润也在持续下滑。 此外,随着监管的收紧,货币市场利率急剧上升,导致公司债的信用利差走扩,对于信用资质较差的发行人尤其不利。同时,中小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其对于短期非存款融资的依赖度仍较高,小银行的短期批发性融资仍较缓冲资本的规模翻倍。 不过,中国各大银行业已经开始积极“补血”。4月17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非公开发行A股方案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核准,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近期,监管对于银行补充资本的文件接连下发,3月12日,银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工具创新。此前,2月27日,央行已就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布2018年公告第3号,由此打开了新型资本补充工具的闸门——资本补充债券。 早前,银行拨备新规也正式下发,明确符合条件的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由2.5%调整为1.5%~2.5%,此举部分旨在缓解银行资本金压力。 防范全球流动性收紧 此次,IMF也对于未来各国央行收紧货币的前景提出了重点关注。报告提及,高风险的信用扩张往往发生在金融条件较为宽松的时候,尤其是危机后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了近十年,各界开始担心杠杆的积聚。 鉴于未来的前景,IMF此次也建议各国要防范于未然,对于中国而言,在如今的窗口期仍加速推进去杠杆,其实也是“天晴修屋顶”的体现。 报告提及,随着美联储持续推进正常化进程,新兴市场资金会持续回流美国,IMF预计2020年美国利率将上升至3.6%,届时新兴市场资金流可能会每年平均减少400亿美元。当然,这仍是正常化进程平稳推进的情景,即投资者风险规避的情绪没有显著上升。 “如果政策收紧伴随着风险规避情绪激增,那么资本外流幅度可能会增加至每年600亿美元。如果国家无法利用平静期缓解自身的脆弱性,那么当全球环境收紧导致资本流动逆转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侵害。”报告称。 此外,IMF也认为,那些采用固定汇率的国家很容易受到加息的负面冲击,对其增长和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同时,一旦货币收紧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走弱,大宗商品生产国也可能受到影响。[详情]

IMF:巴西经济增速加快 但仍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IMF:巴西经济增速加快 但仍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学家近日指出,尽管随着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复苏,今明两年巴西的经济增长将超出预期,但巴西经济的表现仍将远低于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和2019年两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将分别达到2.3%和2.5%。这两个数字均比今年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公布的数据高0.4个百分点。 “在2015到2016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后,巴西的经济在2017年重新出现了1%的增长。并且,随着私人消费以及投资数额的增长,2018年和2019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将分别达到2.3%和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报告中写道。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明两年巴西经济的预测比今年年初要好得多,但与巴西本国的经济学家的预测相比,他们预测的增长幅度依然非常谨慎。 根据巴西中央银行近日公布的经济报告,巴西经济学家认为,2018年和2019年两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将分别达到2.76%和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还预计,2018和2019年全球的经济增长幅度将达到3.9%,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将达到4.9%和5.1%。这也意味着,尽管巴西的经济增长幅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但与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详情]

世行年会:中国已成为提升信任度标杆
世行年会:中国已成为提升信任度标杆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华盛顿4月18日电(记者 董乐铄)当地时间4月1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春季年会的一场讨论中,中国成为提升信任度的标杆被屡屡提及。爱德曼公关公司的全球首席运营官Matthew Harrington说,根据今年发布的2018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中国第一次跃升至最受信任的国家第一名。 据了解,在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和企业4个维度的综合调查方面,中国的信任指数最高,为78,远超平均水平,尤其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84。他表示,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讲话,清晰地传达了中国将要做什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信任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Laura Tyson教授也表示,中国实现了30年的持续经济增长,使数亿人脱离贫困并实现中产生活,政府传达出的清晰信息,使这些更容易实现。同时,专家们也对于美国民众对美国机构特别是政府的信任度大幅下滑表示忧虑。[详情]

风险资产价格高企 IMF警告全球金融风险升温
风险资产价格高企 IMF警告全球金融风险升温

   IMF警告称,风险资产价格出现飙升,这种情况让人回想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的情况。 IMF警告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威胁 4月18日,IMF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示,全球金融稳定的下行风险在过去6个月有所增加。经历多年的低利率和市场动荡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出现积累,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发展道路崎岖不平,经济增长可能面临风险。 IMF表示,2月份美股的抛售没有造成全球金融系统的重大动荡,但投资者不应对此过于放心。 随着后期信贷周期动态的出现,风险资产的估值仍处于扩张状态,让人回想起金融危机前的时期。这使得市场暴露于急剧收紧的金融状况之下,可能导致风险溢价的突然解除和风险资产的重新定价。 根据IMF的数据,各种资产的价格都存在泡沫。相对于世界各地的基本面来说,股票的价格是高的,特别是美股。公司债券估值也有所上升,因为有迹象表明,信用评级较低的公司对杠杆贷款的需求出现了过热迹象。 IMF发出以上警告时,正值其189个成员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华盛顿召开年度春季会议。随着美国股市下跌10%,人们对全球经济的强劲程度持怀疑态度,全球股市在1月底和2月初出现大幅回调。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艾德里安(Tobias Adrian)在报告附带的前言中表示:“管理利率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将是一个棘手的任务。这需要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进行仔细的沟通,从而降低骤然收紧金融状况带来的风险。” 艾德里安还表示,最近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这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不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扩大可能最终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损害。 IMF指出,投资者目前没有对未来几年通胀大幅上升的风险进行定价,令市场容易受到通胀意外变动的影响。 艾德里安还指出,加密货币的出现是金融系统脆弱性的一个新来源。他还表示,投资者在这些资产中所持有的杠杆头寸可能会带来风险,而这些资产只是数字化形式而已。他表示,在加密货币交易中也存在基础的薄弱环节,以及欺诈和高波动性的风险。 IMF表示,尽管自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的抗压能力有所增强,但对各国来说,在经济衰退后继续推行改革是很重要的。[详情]

IMF和世行2018春季年会召开
IMF和世行2018春季年会召开

  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于4月18日-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新浪财经作为独家中文网络合作伙伴全程为您报道。[详情]

IMF: 中美日名列最大债务国 美国债务将继续增高
IMF: 中美日名列最大债务国 美国债务将继续增高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晚,IMF发布最新一期财政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债务水平已经达到164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是全球GDP水平的225%,其中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债务占全球债务的一半以上,远超过这三个国家的产出占全球产出的比重。中国在全球债务增长中占据了43%的比重。 其中公共债务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都处于历史高位。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债务与GDP比率达到105%以上,达到二战以来的历史新高;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率则在50%左右,仅低于1980年代时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IMF) IMF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只要各国政府履行目前的政策承诺,有三分之二的国家的债务与GDP比率将会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但唯一的例外就是美国。新出台的税改方案和两年预算协议为经济带来了额外的财政刺激,这些措施将导致未来三年美国总体赤字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GDP的5%。美国的债务水平预计将从2017年GDP的108%增加到2023年的GDP的117%。如果税改法案持续有效,公共债务将攀升至更高。 此前在上周刚刚举行的美国朗迪峰会上,美国著名老牌网贷机构Lending Club首席执行官Scott Sanborn就在演讲中表示: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失业率和生活成本飙升,但收入水平却没有提升,住房成本上升了13万亿美元,车贷、信用卡贷款分别上升了1万亿美元,储蓄方面却存在巨大缺口。债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57%的美国人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能力,45%的人举债度日,其中50%的人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甚至有一定比例的人走向自杀。 世界经济论坛(WEF)预测,至2050年全球将面临退休储蓄400万亿美元的短缺,其中美国占137万亿美元,中国占119万亿美元。 而美国社会保障局估计,这个缺口可以通过马上增加2.58个百分点的税收或减少16%的福利来解决;但如果政府等到2034年,则需要增加3.58个百分点的税收,或减少21%的利益。如果缺口最终被证明比预期的还要大,成本自然会更加高昂。 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在债务增长中基本不占任何比重,但IMF表示根据其债务可持续性分析表明,40%的低收入国家目前正处于高风险或已经陷入债务困境,债务水平虽然总体不高,但在五年内翻了一倍,增速惊人;由于高通胀现象的存在,这些国家的利息负担在过去十年也翻了一倍。 IMF敦促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其税收能力,使他们能够履行偿债义务,并使为实现包括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在内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支持。(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IMF警告全球债务风险攀升 敦促建立财政缓冲机制
IMF警告全球债务风险攀升 敦促建立财政缓冲机制

  IMF警告全球债务风险攀升 新华社华盛顿4月18日电(记者高攀金旼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财政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公共和私人债务总额创下历史新高。IMF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利用当前经济回升的机遇窗口削减债务和赤字,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债务问题。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公共和私人债务总额达到16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5%,比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还高出12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各国公共债务上升是全球债务增长的重要原因。目前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占其GDP的平均比重为105%,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新兴经济体公共债务占其GDP的平均比重接近50%;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公共债务占其GDP的平均比重也已超过40%。 IMF表示,高额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令人担忧,因为政府债务高企的国家很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环境突然收紧的影响,同时高额债务也会限制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周期的能力。 随着多数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加强,IMF敦促各国政策制定者采取果断行动削减债务和赤字,建立财政缓冲机制,避免在经济活动回升的情况下实施不必要的财政刺激。[详情]

IMF: 全球金融中长期风险居高 鼓励中国继续去杠杆
IMF: 全球金融中长期风险居高 鼓励中国继续去杠杆

  IMF: 全球金融中长期风险居高 鼓励中国继续去杠杆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晚,IMF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表示,全球金融状况尽管仍然支持着经济增长,但已有所收紧。短期风险略有增加,而中期风险则继续保持高位。经济顾问Tobias Adrian在报告发布会上对新浪财经表示,去年IMF对于中国的改革成果进行了评估,中国的一系列去杠杆化改革进程已经取得成效,目前中国债务水平的增速已经放慢,但总体水平仍然很高。 (图片来源:IMF) 本次报告和昨天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本基调一致。IMF认为近几月来全球金融稳定的短期风险已经增加,由于贸易政策的紧张形势以及2月美国的闪崩,近期股票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但短期内相对宽松的金融状况仍旧能够继续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但在长期低利率的背景下,中长期的金融脆弱性仍然居高。 金融脆弱性的增加也将未来的全球经济增长置于风险之中。IMF表示根据他们的预计,在极端情形下未来三年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IMF在发布会中重点谈到了三点脆弱性:一是风险资产估值居高,二是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可能面临来自全球金融状况突然收紧的意外打击,三是非美国银行存在结构性美元流动性错配的问题。 报告也谈到了近来热度不减的数字货币话题。IMF认为数字货币背后的核心技术或许可以提高当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但必须警惕其中潜在的欺诈、安全漏洞、运营失败等问题。目前数字货币规模有限,仅占G4四大央行资产负债表总额的3%左右,能够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还很小,但不排除未来风险增加的可能性。 报告中着重讨论了中国的金融稳定性问题,认可中国政府目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中国的金融风险,但脆弱性依然很高。进一步的监管行动至关重要。 经济顾问Tobias Adrian在发布会上对新浪财经表示,去年IMF对于中国的改革成果进行了评估,中国的一系列去杠杆化改革进程已经取得成效,目前中国债务水平的增速已经放慢,但总体水平仍然很高。报告中也详细提到,风险投资产品中使用杠杆和流动性转换在中国仍然普遍存在,风险存在于现有金融体系的隐形角落中。 尽管中国去杠杆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增长率从2016年的年平均下降幅度约为80%下降到2017年底的不足20%,银行对其他银行发行的投资产品的持有量也大幅下降。但金融稳定风险仍然居高,尤其是中小银行尤为脆弱,许多商业银行的缓冲资本仍旧十分薄弱。 关于最近的中美贸易局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Tobias Adrian也在现场对媒体表示,紧张的贸易格局为金融市场创造了许多不确定性,制造了许多担忧,但目前市场总体情况还比较乐观。 IMF敦促主要央行能够继续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呼吁各国政府在危机到来之前尽快部署审慎政策工具,履行监管改革议程。(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IMF:到2023年美国的债务状况将比意大利还糟
IMF:到2023年美国的债务状况将比意大利还糟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到2023年,美国债务与GDP的比率预计将扩大至116.9%,而意大利将缩小至116.6%;就财政负担而言,美国也将“领先”莫桑比克和布隆迪;日本债务与GDP的比率为全球最高,预计将连续第六年收窄,但到2023年仍居首位,达到229.6%。 IMF的报告再度引起人们对于美国债务问题的担忧。去年美国政府通过的减税政策涉及1.5兆亿美元,3月美国政府又批准了1.3万亿美元的政府开支议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一年之后,美国债务规模增长一万多亿,美国全国债务规模首度超过21万亿美元大关。 此外,IMF还对全球债务问题发出警告。目前全球债务高达164兆亿美元,超过十年前金融危机时期的高位。 这价值164兆亿美元的债务主要来自三个国家:美国、日本和中国。IMF的财政事务主管Gaspar指出,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计划减少债务的发达国家。他认为,美国的减税政策将加剧美国的债务,而目前美国政府的赤字已占全国收入的5%,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他说, “我们敦促决策者在经济活动已经加速的情况下,避免提供不必要的刺激经济的顺周期政策。”  IMF指出,全球债务现在是每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两倍多,占全球GDP总值的225%,现在比上一个债务高峰期——2009年的债务水平高出12%。 IMF呼吁,目前私人与公共版块均迫切需要减少负债,改善全球经济韧性,并为应对将来的危机提供更强大的抵抗能力。[详情]

IMF:贸易冲突成全球增长首要风险
IMF:贸易冲突成全球增长首要风险

   IMF:贸易冲突成全球增长首要风险 贸易限制和反制措施可能削弱市场信心,并提前让增长脱轨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闫磊 金旼旼 综合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7日至18日发布数份重要经济报告,预计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都将达到3.9%,但警告高债务、货币政策收紧、风险资产估值依然居高等风险将长期影响经济增长,而贸易冲突更可能令全球增长脱轨。 全球增长预期不变但面临风险 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增速达3.8%,创下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报告预计,今明两年全球增速都将进一步提升至3.9%,与今年1月的预测值相同。 在报告中,IMF预计,2018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为2.5%,其中美国经济增速为2.9%,欧元区经济增速为2.4%,日本经济增速为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8年增速预计为4.9%,其中,中国经济增速为6.6%。 去年全球经济增长表现出“基础广泛”的特点:全球三分之二的经济体在2017年经济增速高于2016年,这些国家的经济产出占全球总产出的比例达四分之三。 IMF分析显示,去年全球经济增速加快的原因主要是投资和贸易的快速增长。IMF称,在连续两年疲软之后,全球贸易在2017年实际增长率高达4.9%,远高于2016年的2.3%;并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速更快,2017年增速达6.4%,高于2016年的2.2%。 但IMF也注意到,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可能将受到日渐激烈的贸易冲突影响。 “世界经济持续展现出广泛动能。但在这一积极背景下,同样广泛的贸易冲突前景却呈现出不和谐图景。”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警告说,“贸易限制措施和反制措施可能削弱信心,并提前让全球增长脱轨。” IMF最新展望报告说:“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对跨境贸易强行施加广泛障碍,将不仅直接损害经济活动,还将削弱信心。” 在今年即将召开的IMF春季会议上,贸易问题预计将是主导话题。 保护行为无助于解决贸易失衡 对于发源于美国的贸易保护行为渐多,IMF称这些行为无法改善美国贸易逆差局面,呼吁各方通过多边行动化解贸易冲突。 奥布斯特费尔德表示,近期面临的贸易紧张局势由美国挑起,但对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却收效甚微,因为美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总支出持续大于总收入。 并且,美国近期出台的减税和加大财政开支举措反而会扩大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和2017年10月的上一份报告相比,如今IMF预计,2019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将增加1500亿美元。 奥布斯特费尔德分析近期贸易保护主义成因时谈到,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就业和工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加上中位水平工资的增长长期欠佳,公众对经济一体化好处的乐观态度受到侵蚀。许多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益。 “这些趋势在更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变革而非贸易引起的,即使是在贸易抵制情绪不强的国家,公众也普遍怀疑政策制定者促进强劲和包容性增长的能力。” 要解决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奥布斯特费尔德认为,应当通过多边行动,顺差国和逆差国都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让他们的支出和收入相符。他强调解决不对等贸易行为,也有赖于可靠和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而这一机制植根于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框架。 IMF称,2016年的研究表明,关税和其他壁垒使所有国家的进口物价上涨了10%,五年后将使全球经济产出和消费降低大约1.75%,长期将拉低近2%。在这种情况下,五年后全球贸易将萎缩15%,长期将下降16%。 多重风险给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IMF18日警告说,虽然相对宽松的金融条件在短期内有助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但常年低利率政策所累积的金融脆弱性可能会使前方的道路崎岖不平,并使增长面临风险。 IMF当天发布半年度《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和去年10月上一份报告发布时相比,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短期风险略有增加,同时中期风险则继续保持高位。报告警告说:“由于金融条件宽松,中期经济增长的风险仍远高于历史标准。”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托比亚斯·阿德里安当天说,最新报告讨论了全球所面临的三大金融脆弱性问题:风险资产估值依然居高、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可能受到全球金融条件突然收紧冲击、非美国银行存在结构性美元流动性错配。 关于近年来市场热炒的加密资产,最新报告认为,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有可能提高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效率,但同时受到欺诈、安全漏洞和运营失败的影响,而且牵涉非法活动。 IMF认为,目前加密资产似乎并未造成金融稳定风险,但是如果它们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却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那么它们就可能造成这种风险。 对于其他威胁全球经济的风险,奥布斯特费尔德介绍称,全球经济长期前景较为疲弱。发达经济体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和生产率增长缓慢等问题,可能无法回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人均增长率水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一些非大宗商品出口国有可能实现与危机前可比的长期增长率,但许多大宗商品出口国不会这么幸运,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前景有所改善。这些国家需要促进经济多元化,以提高未来的增长和增强抗冲击能力。 而其他非经济风险,例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冲击等也构成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并且IMF警告说,这些风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例如贸易战风险可能会增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详情]

全球债务总量创164万亿美元新高 中国增长占四分之三
全球债务总量创164万亿美元新高 中国增长占四分之三

  金融危机“宿醉”效应未散 全球债务总量创164万亿美元的纪录新高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彭博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债务规模已经膨胀至创纪录的164万亿美元,这一趋势可能令各国更难应对下一次经济衰退,或是在融资状况收紧时更难偿还债务。 IMF周三发布半年度财政监测报告称,2016年全球公共和民间部门债务膨胀至全球GDP的225%,2016年是IMF提供的最近一个年份的数据。前期高点出现在2009年。 “164万亿是一个庞大的数字,”IMF财政事务部门负责人Vitor Gaspa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谈论未来面临的风险时,其中一定会包括公共和民间部门债务水平的高企。” 全球的负债压力令IMF原本对全球经济的乐观展望蒙上阴影,目前全球经济处在2011年以来的最强上行态势之中。周二,IMF预计2018年和2019年经济扩张3.9%,同时预计随后几年全球经济可能受到货币政策收紧和美国财政刺激的利好效应消退的影响。 民间部门债务的飙升(尤其是在中国),正在推动债务积聚。IMF称,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民间债务的增长当中,中国占到了近四分之三。 金融危机令全球银行体系逼近崩溃边缘,也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十年后的今天,世界仍在从巨额债务的“宿醉”中逐步复苏,而IMF的数据则明确揭露了债务规模之大。为促进增长,各国政府增加支出,各家央行也使用购债等非传统的方式来放宽融资环境。[详情]

IMF警告全球金融风险升高
IMF警告全球金融风险升高

   新华社华盛顿4月18日电(记者 金旼旼 高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8日警告说,虽然相对宽松的金融条件在短期内有助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但长期低利率政策累积的金融脆弱性可能会使前方的道路崎岖不平,并使增长面临风险。 IMF当天发布半年度《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和去年10月上一份半年度报告发布时相比,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短期风险略有增加,同时中期风险则继续保持高位。 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托比亚斯·阿德里安当天说,最新报告讨论了全球面临的三大金融脆弱性问题:风险资产估值依然居高、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可能受到全球金融条件突然收紧冲击、非美国银行存在结构性美元流动性错配问题。 关于近年来市场热炒的加密资产,最新报告认为,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有可能提高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效率,但同时加密资产受到了欺诈、安全漏洞和运营失败的影响,而且牵涉到非法活动。 IMF认为,目前加密资产似乎并未造成金融稳定风险,但是如果它们的使用日益广泛却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那么就可能造成这种风险。[详情]

IMF副总裁: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当务之急
IMF副总裁: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当务之急

  IMF副总裁张涛: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当务之急 新华社华盛顿4月17日电(记者高攀金旼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17日在华盛顿表示,在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下,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经济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张涛当天在有关全球经济的媒体吹风会上说,当前全球经济正呈现广泛范围内的强劲增长,面临一个“阳光期”;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一些国家财政刺激政策进一步消退,主要央行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全球利率水平将不断回升,金融条件将进一步收紧,加之地缘政治和贸易争端引起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的“阳光期”或将伴随更多“乌云”。 张涛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三大当务之急,首要任务是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他表示,目前多边贸易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存在风险。他强调,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贸易限制和贸易保护主义会损害所有人利益,尤其是那些低收入人群,而最大的输家将是全球经济。 张涛敦促所有国家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对话合作与贸易伙伴建立建设性关系来解决分歧,同时解决各国国内影响跨境贸易和投资的问题。 张涛表示,第二大当务之急是进一步防范财政与金融风险。经历过去十年宽松的金融环境后,2016年全球公共与私人债务已上升到164万亿美元的历史高水平,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5%。 他警告,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正在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很多经济体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对工资和通胀上涨的预期都在升高。如果金融市场宽松状况突然反转,利率上升将会使政府、企业、家庭等各方债务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张涛表示,第三大当务之急是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具有包容性,让经济增长惠及所有人群。他指出,许多经济体面临中产人群收入下降、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等问题,同时技术进步导致一些就业岗位消失,跨境贸易使得一些就业岗位出现跨境转移。因此,各国应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采取相应的结构性政策措施来解决就业问题。[详情]

IMF警告贸易紧张有损全球经济:增长势头2020年后减弱
IMF警告贸易紧张有损全球经济:增长势头2020年后减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全球经济目前仍处于上升期,但增长势头两年后可能减弱。 在周二(4月17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8年、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维持在3.9%不变,这将成为2011年全球经济最快增长。不过,IMF同时预期称,2020年以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走软”。 IMF列出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数个因素,包括保护主义日益增长,政治和贸易紧张升级,以及对全球经济融合的支持日益减少。报告补充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还将受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疲软限制。 “贸易限制和反限制的前景可能会削弱信心,过早地破坏增长,”IMF首席经济学家奥柏斯特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在世界银行与IMF春季年会之前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 奥柏斯特菲尔德表示,IMF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并未将贸易紧张增加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他说,贸易紧张带来的后果足以引发全球经济下行。 IMF在今年1月的报告中做出了类似预测,称随着美国、欧盟、中国的经济逐渐冷却下来,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在未来几年开始萎靡。 奥柏斯特菲尔德还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对降低美国整体贸易和经常账户赤字于事无补,因为赤字状况更多与美国人的总支出超过其总收入有关。 IMF还将2018年、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维持在为6.6%和6.4%。今年1月,IMF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速分别上调0.1个百分点,以反映外部需求前景的改善。 2018年、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从今年1月的上调0.2个百分点上调至2.9%和2.8%。IMF称,美国经济短期内将从减税中受益,但减税的影响将很快消失。“美国税改将从2020年开减少动力,”报告称。 报告预期2018年日本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1.7%放缓至1.2%,日本经济长期以来受劳动人口老龄化及人口下降制约。 IMF将欧元区19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的2.2%上调至2.9%,这将成为2007年来最佳表现,欧元区经济预期将从持续的低利率中受益。[详情]

IMF副总裁张涛:贸易战最大输家是全球经济
IMF副总裁张涛:贸易战最大输家是全球经济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上午,IMF副总裁张涛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与中国媒体见面时表示,贸易战最大的输家就是全球经济,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下的第一大当务之急;按照IMF推演的情形,假如贸易战真的爆发了,从第五年起,每年全球经济都将损失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GDP。 张涛表示,IMF曾在2016年对贸易限制的情形进行过推演。如果全球贸易被广泛征收10%的关税,从第五年起,每年全球的GDP将下降约1.75%,相当于每年损失了一个澳大利亚的GDP,如果考虑到消费者信心受损等其他因素,损失可能更高;而低收入人群将受到最大的影响。 因此,张涛总结道,远离和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下的第一大当务之急。 张涛的观点基本符合IMF在本次年会上刚刚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主旨。报告在再次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9%的同时,重点谈到了贸易局势的恶化 可能损害市场情绪,破坏全球供应链,减慢新技术的传播,降低消费者的福利和全球生产力,同时阻碍投资。当危机或意外来临时,贸易壁垒的增加使各个国家难以达成协作,无法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张涛提到进一步防范财政与金融风险是当下另一个当务之急。目前全球债务水平达到146万亿美元,为当前全球GDP水平的225%,比十年前上升了42%,其中主要来自于私人债务的增长,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占了全球总债务的决定性比重,而新兴经济体虽然比重不高,却增速惊人。高额债务为全球经济埋下了潜在危机。IMF呼吁各国政府尽早建立政策缓冲,控制债务水平。 另外,实现包容性增长也是另一件比较迫切的任务。张涛提到,目前许多国家面临中产阶级收入下降的情形,收入不平等性正在扩大,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又碰上技术进步和跨国贸易带来的副作用,受到波及的人群未能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张涛建议各国发挥好服务业贡献经济增长的潜力,在运输、通讯、电商等领域提高劳动生产力,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和潜能。(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
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

  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3.9% 中新社华盛顿4月17日电 (记者 刁海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速将达到3.9%。这一预测如果成为现实,将是全球经济自2011年以来出现的最快增长。 资料图:全船装载着58558.239吨汽油的“金妮(GINNY)”号油轮离泊大连港新港码头,这是大连港开港以来最大的一船出口成品油,刷新单批次最大出口成品油记录。文/杨毅文 图/史琼琳 报告称,全球经济自2016年中期以来持续回升,美国、中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等经济体在2017年增速加快,增长率均超过预期。此外,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增长表现持续改善。据此,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延续广泛、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数据上看,在2018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2.9%,比去年增长0.6%;中国预计将达到6.6%,比去年下降0.3%;欧元区将达到2.4%,比去年增长0.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将提升0.1个百分点,达到4.9%。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回升的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就应做好准备应对困难时期。为此,各国不仅需要以谨慎和前瞻性的方式管理货币和财政政策,还需要密切关注金融稳定状况,实施必要的税收政策。 对于贸易保护问题,报告表示,潜在贸易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并且有冲突加剧的风险。报告指出,二战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多边贸易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贸易体系曾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但该体系目前却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17日在IMF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持续升级的贸易摩擦将严重影响信心,从而使尚处于复苏初期的全球经济偏离轨道。 奥布斯特费尔德称,贸易战不会有任何赢家。他认为,有关国家仍有机会利用现有多边机制解决贸易问题,避免局势升级。(完)   [详情]

IMF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 但放缓的种子已经埋下
IMF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 但放缓的种子已经埋下

  IMF料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 也警告称经济放缓的种子已经埋下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4月18日彭博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在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将延续2011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也警告说,增长放缓的种子或许已经埋下。 IMF周二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维持在3.9%,与1月份时所作预期相同,但因美国的减税政策生效而提高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展望。 对于更长期的增长前景,IMF的预期较为悲观,认为随着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美国财政刺激的影响消退,以及中国逐步放缓的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减弱。 “未来两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会放缓,” 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一旦产出缺口弥合,受到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低迷的阻碍,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都将恢复到远低于危机前平均水平的潜在增长率。” IMF警告称,如果各国采取针锋相对的贸易制裁措施,可能导致经济增长脱轨。 “潜在贸易战的第一枪现在已经打响,”IMF首席经济学家Maurice Obstfeld在报告的前言中表示。他重申了IMF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出的警告,即全球贸易秩序处于“被撕裂”的危险之中。 他表示:“如果美国的财政政策导致其贸易逆差增加,而欧洲和亚洲又没有行动减少顺差,那么冲突可能会加剧。” 广泛复苏 IMF表示,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2.9%、2.7%,都比1月份时的预测高0.2个百分点 。 IMF修订后的美国经济预测考虑了12月通过的减税政策以及1.3万亿美元支出法案的影响。不过,该基金表示,由于预算赤字上升以及财政刺激计划到期,2022年以后的增长将低于预期。 IMF还上调了欧元区经济预测,预计2018年增长2.4%,比1月时的预测提高了0.2个百分点。IMF对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保持不变,仍为2%。 该基金表示,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6.6%,2019年增长6.4%。两个预测均与三个月前相同,并且是在数据显示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6.8%的同一天发布的。 IMF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继续从投资和制造业拉动向消费和服务业驱动转型,不过,债务增长给中国的中期前景蒙上了阴影。[详情]

IMF:贸易战打断改革进程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危险
IMF:贸易战打断改革进程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危险

  IMF:贸易战打断改革进程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危险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17日晚,IMF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在报告和IMF经济顾问莫里斯·奥伯斯费尔德的发布演讲中,大篇幅谈到了目前中美贸易战是全球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潜在贸易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二战以来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目前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贸易战的风险打断了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改革进程,也无法改变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目前的赤字现状,唯有坚持多边体系合作才能保证全球经济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 (摄/魏天谌) 奥伯斯费尔德在演讲中表示,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当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建设性经济改革的时候,贸易战带来的风险打断了这些国家迫切的改革进程。 而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IMF认为现在的贸易争端在这个经济扩张时期看起来有些矛盾,发达经济体坐享了开放投资和贸易带来的经济扩张成果,但这成果却由于就业和工资两极化趋势的形成不被大多数人共享,再加之中位数工资的小幅增长,许多人认为自己并没有从中受益。 这个趋势主要是由技术变革而不是贸易导致的。甚至在一些贸易争端不明显的国家,公众对于政策制定者实现强劲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能力也存在着广泛质疑。选民们的消极情绪引发了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进一步破坏一系列超出贸易政策以外的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面对技术变革,IMF建议各国政府应当保持经济增长,扩大经济增长成果惠及的人群,通过人力投资、改善工人的不安全感等办法从本质上解决技术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贸易争端只会阻碍这个重要进程,而不是推进它。 与去年10月的预测相比,IMF将2019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预计又提高了1500亿美元。IMF认为美国自今年3月起发布的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并不能从本质上有力改变美国的赤字现状,而包括税改、预算案在内的最新财政政策也将进一步扩大赤字。 报告中反复强调,当前贸易限制和报复的升级是全球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潜在贸易战的第一枪已经打响。如果美国的财政政策导致其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欧洲和亚洲不缩减顺差,那么冲突可能加剧。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贸易体系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起来,并促进世界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目前却面临着崩溃的危险。 在先前发布以创新活动和技术知识跨境传播为主题的第四章节中,报告再次提到,现在中国和韩国在一些领域跻身世界技术领先地位,可能给其他国家(包括老牌高收入的创新型国家)带来积极影响;而国际贸易和竞争能够促进全球知识扩散,从而提供了全球化造福所有国家的重要渠道。从这个角度讲,限制贸易以支持政治上偏护的经济部门,这种做法最终将损害生产率增长。 此外,报告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计上调到了3.9%,显著高于去年10月的预测。主要原因是欧元区、日本、中国和美国增长都在加快,去年的增长率普遍高于预期;另外,大宗商品出口国有所复苏。除中国外,其他几个新兴经济体今年的经济表现也将好于我们之前的预测,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墨西哥和欧洲新兴经济体。贸易和投资增长仍是推动全球经济回升的重要因素。  奥伯斯费尔德在发布会上总结道:全球增长正在回升,但有利的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就应做好准备应对。为此,不仅需要以谨慎和前瞻性的方式管理货币和财政政策,还需要密切关注金融稳定状况,以及实施必要的结构性和税收政策以提高潜在产出,开展人力投资,确保经济增长成果得到广泛分享。尽管每个国家自身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但在贸易、减轻全球失衡、网络安全、气候等若干问题上的多边合作仍至关重要。 尽管做好了悲观预期,IMF仍旧对全球贸易的前景保持乐观。奥伯斯费尔德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IMF针对贸易战已经做过了一些推演,证明贸易战可能引发的最坏情形将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后果,但是IMF并不认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目前看来,只要各方能够认识到继续维持多边主义机制的重要性、意识到发展自由贸易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重大意义,就不会使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IMF停止上调全球增速预期 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6.6%
IMF停止上调全球增速预期 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6.6%

   过去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接连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尽管如今全球经济扩张持续,但IMF此次并未继续上调,并认为全球经济中期仍存在下行风险。 4月17日21时,IMF最新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WEO),维持全球经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3.9%的预测,与今年1月持平;分别上调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2个百分点至2.9%和2.7%;上调欧元区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2.4%,维持2019年2%的增速预期;维持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6.6%和6.4%的预期。 IMF认为,去年全球经济增速上升至3.8%,而今年将实现3.9%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复苏所驱动,且新兴市场和欧元区持续复苏,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状况随着商品价格上涨而改善。不过,IMF也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在中期下降至3.7%,尤其是当周期性上升动能和美国财政刺激都实现后,发达经济体的前景可能受到抑制,因为潜在增长率在下降。 IMF还提及,目前全球融资条件相较于历史水平仍然宽松、通胀压力不大,这样的环境容易催生加杠杆的行为,增加金融脆弱性。因此,IMF建议各国应该趁着现在的窗口期增加缓冲垫,应对未来的经济下行,强化金融韧性以抵御金融市场的下行风险,并强化国际合作。 全球经济扩张持续 尽管IMF此次并没有继续上调增速预期,但全球经济扩张的态势并没有逆转。 全球贸易在2017年强劲复苏,实际增速高达4.9%,主要反映为此前深受商品暴跌打击的商品出口国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发达经济体也开始加大投资、国内需求逐步上升。在新兴市场,中国去年全年的出口势头强劲。 之所以IMF此次再度提升美国增速预期,主要和美国经济活动强劲以及税改驱动增长有关。尤其是更低的公司税可能会刺激投资增速,同时固定资产支出费用化扣除,加快了资本品的扣除速度,并可以直接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使得企业在投资当年即可全额抵税,减少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金的支出,缓解企业前期纳税的负担,为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有利于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加快固定资产投入与研发投入,也有利于为员工涨薪、分派股息等等。 不过,众多机构也认为,在经济扩张周期的晚期采取如此顺周期的政策(减税),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过热、加速周期见顶,并恶化财政状况。十年减税1.5万亿美元的的巨额财政刺激,其“挥霍”程度创1945年以来第三高峰,仅次于两次严重衰退期。 瑞银证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塞斯(Seth Carpenter)此前对记者表示,税改的通过将为美国GDP增速贡献25个基点,他上调了美国2018年增速预期至2.4%。但他也表示,税改将加剧美国债务负担,且拉动企业投资支出的程度仍有待观察。而IMF在1月时同样提及,税改可能会在2022年以后对美国经济形成拖累。 IMF预计,新兴市场中期增速将维持在接近2018~2019年的水平,商品出口国持续复苏,印度经济增速的增长可能抵消中国经济的小幅放缓。 金融脆弱性上升 在全球经济扩张持续的同时,经历了今年2月的美股闪崩,全球金融市场的脆弱性进一步暴露。 IMF提及,目前融资条件仍然宽松、通胀压力不大,这样的环境容易催生加杠杆的行为,增加金融脆弱性。一旦全球融资条件收紧,就会打击市场信心和增长。尤其是美国税改等顺周期性的政策虽然暂时支持增长,但最终仍会逆转。其他风险包括内向型的政策,这会伤及全球贸易,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所幸,目前距离全球央行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仍有一段窗口期。2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维持在1.6%,欧元区核心通胀率上升至1.1%,而日本则维持在0.4%的水平,仍仍远远低于2%的目标。不过,英国是一个例外,其核心通胀率在2月已经触及2.4%,不过仍低于2017年的水平,由于脱欧导致英镑暴跌,这也产生了一定的通胀压力。此外,多数发达经济体的薪资增速不温不火,这也减轻了央行加速紧缩的压力。 IMF称,美联储预计今年再加息两次,欧洲央行从今年1月开始将月度购债规模从600亿欧元减半至300亿欧元,英国央行在去年11月加息50个基点,加拿大在今年1月加息1.25%。幅度仍然温和。 尽管2月股市巨震,且3月因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市场剧烈波动,“但资本市场估值仍然高于去年9月,波动率也已经下降,期限结构走好,股市的溢出效应基本可控,公司信用利差也较窄,较去年8月没有太大的变化。”IMF表示。 中国收紧影子银行 对于中国而言,尽管持续推进去杠杆进程,但此次IMF仍然维持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6%的预测。 一直以来,IMF始终建议中国控制信贷过快扩张,此次其也肯定了中国抑制影子银行的举措。早在今年1月,IMF就认为,中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利好中长期发展。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8.2%,较上月下降0.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3万亿元,同比下降37.22%。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记者,国内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的政策立场依然延续,3月表外融资大幅压缩2500亿元,同比少增超过1万亿元。同期,社融口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则下降了140亿元,说明表外融资向表内转移并非易事。表内贷款新增主要体现在短期贷款,而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新增都明显回落说明以上两部门在持续去杠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8%,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但略低于去年同期6.9%的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但由于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幅回落导致GDP平减指数明显下降,一季度GDP名义增速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至10.2%。 章俊表示,从支出法结构来看,消费对GDP拉动与去年一季度持平于5.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上升0.8个百分点至2.1个百分点,而净出口从去年一季度的正向拉动0.3个百分点,转为负向拉低0.6个百分点,反映去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的重要因素开始明显减弱。 他也表示,鉴于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和表内新增信贷下降,对信贷依赖较大的基建投资可能会继续低迷,而居民部门去杠杆也将影响房地产去库存,加上需求不明朗降低了企业投资意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详情]

今年华盛顿春季会议能否取得积极成果?
今年华盛顿春季会议能否取得积极成果?

  黄永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 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央行行长们本周将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华盛顿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年度春季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世界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刚刚经历了去年最好的增长年,而目前正处境艰难的背景下举行的。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的贸易争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本次会议的焦点,其他可能的议题包括世界经济前景、叙利亚战争、央行加息、大技术公司的规制,以及性别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等。虽然春季会议未必能成为解决诸多问题的论坛,但它或许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矛盾的后果及可能的补救办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上周在香港的演讲为本周会议设定了基调。 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或将放缓。去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几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人们普遍对全球经济前景充满担忧,犹如惊弓之鸟。拉加德上周在香港指出,随着美国减税政策的刺激和中央银行加息步划的加快,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另外,源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果更多国家也对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人口迁移设置壁垒,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中美经贸争端将在会议议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拉加德上周在香港警告道,某些国家对其竞争者加收惩罚性关税而导致世界贸易体系崩溃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集体决策失败”。她呼吁,“在不采取特别措施的情况下解决分歧”。拉加德指出,贸易不平衡是由一个国家的花费高于其收入的事实造成的;美国是可以通过逐步削减公共开支和增加收入来帮助解决贸易失衡。她希望中美贸易争端能在WTO框架下解决,但她对这种前景并不乐观。中美贸易摩擦本质上是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矛盾。 俄罗斯和西方因叙利亚冲突出现新的冷战前景令人忧虑。本月13日,美国会同其传统盟友,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这场战争将是本周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式议程之外最严重的议题之一。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对中东石油供应受到破坏的前景感到恐慌,油价已上涨至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点。这场战争未经联合国授权,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先后对三份叙利亚化武问题决议草案表决均未获得通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场战争也反映了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矛盾,它提醒人们,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无法有效摆脱战争威胁和穷兵黩武,增强全球多边治理体系具有现实紧迫性。 全球大技术公司在社会中的作用将引起关注。前不久,脸谱网(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美国参议院回答数据滥用问题后,本次年会将再次审视全球科技公司的规制之路,主要是针对拥有垄断地位的全球科技公司,比如脸谱网和谷歌。全球科技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脱离了政府法规监控的无政府主义发展。在脸谱网数据泄露问题暴露之后,政府实施立法监控的时刻已经到来。本次年会上,拉加德将主持一场题为“数字化和新繁荣时代”(Digitalisation and the new gilded age)的小组讨论,世界银行行长将举行一场演讲,讨论技术如何帮助弥合贫富国家之间的鸿沟,与会者将讨论“现在是否是‘信任破裂’(trust busting)的新时代”,以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预见的“技术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等议题。 美国通货膨胀及其加息政策的全球影响将引来积极讨论。美国上个月通货膨胀上升率是一年来最快的,源于工资大幅上涨导致公司提高价格。价格出现强劲拉升可能促使美联储以比预期更快的步划提高利率,今年可能还会加息三次,以防止通胀螺旋上升。 两性不平等和和贫富差距问题也将受到高度关注。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过伴侣或其他人的性暴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密切关注如何改革税收和支出政策,以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并提出促进包容性增长的新途径。 总之,我们所处的世界依然充满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战争、债务和不平等等,人们非常期待本次年会能就以上问题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以“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在多个场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呼吁各方携手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先进理念,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方案”备受各方期待,激荡起了全球的广泛共鸣。“中国方案”的早日生根必将造福于世界人们。[详情]

中国投票权将升至5.7% 但世行可能减少对华贷款
中国投票权将升至5.7% 但世行可能减少对华贷款

  中国投票权将升至5.7%,但世行可能减少对华贷款 冯迪凡 4月16日开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下称“世行”)春季会议上,预计各方将解决因特朗普政府从中作梗而已拖延一年之久的对世行增资问题。 据外媒报道,世行行长金墉与美国财长姆努钦达成协议,即世行将改变贷款模式,向更贫困的国家提供贷款,以换取美方对其130亿美元增资计划的支持。而其结果是,中国未来从世行获得的贷款将减少。 与此同时,作为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将由目前的4.45%提高到5.7%,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目前美国拥有世行16%的投票权,日本拥有6.84%左右的投票权。 未来减少对华贷款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将在4月16日开幕的前述会议上,表达对世行增资的支持,其条件是世行改革其贷款规则。姆努钦将在参会时正式做出上述表态。 世行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 此次预计世行股东将向IBRD注资75亿美元,向IFC注资55亿美元,美方则将给予支持。 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方就在批评世行的借贷方式,抱怨世行将大量贷款发放给外汇储备充足的中国,而这一批评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达到了顶峰。 简而言之,美国不认为世行应该继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等收入国家进行大规模放贷,而为逼迫世行改变思路,特朗普政府一直表示,除非世行作出改变,否则美国将拒绝支持世行的总体增资计划。 世行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是IBRD最大贷款国,IBRD对中国承诺贷款额达24亿美元,约占IBRD贷款11%。 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戴维·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就一直指责世行向中国等收入较高的国家提供贷款,称它们应该“毕业升级”到非优惠贷款行列中去。 “如世行不将这些国家升级,那些在发展需求方面更大的国家得到的资金就更少了,且股东资本的负担也过重。”马尔帕斯在2017年的一次国会听证中表示。 然而金墉并不这么看。在金墉看来,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等收入国家提供贷款更有利于巩固世行的未来和世行在这些国家的发言权。 此前,世行原计划在2017年的IMF与世行秋季会议上与各成员国达成增资协议,金墉还在2017年的秋季会议上对此做了大篇幅阐述。 金墉当时指出,面对巨额发展需要和高涨的期望,需求是巨大的。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IBRD的贷款组合几乎翻了一番,IFC的贷款组合扩大了三倍,在过去10年股权投资组合扩大了五倍。 如果我们不增加财力,IBRD就不得不将年度贷款承诺额大幅缩减1/3,IFC也不得不减少在IDA借款国和脆弱及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投资以及股权投资,使其无法具有在世界最艰难的环境中创造市场的能力。他表示,增加了资本,世行才能履行承诺,建立一个财力雄厚、有能力满足借款国愿望的世行集团。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反对之下,该计划未能执行。最终世行和IMF联合发展委员会不得不在公报中表示,世行董事会预计在2018年4月会议上就这些措施做出决定。 此次,世行将进行改革,其中中国等成员国将进入新的贷款分级,意味着这些国家在世行的贷款利息将上升。 不过,美国财政部前官员、现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莫里斯(Scott Morris)表示,此次争取到增资仍是金墉的胜利,而世行方面也不会立刻停止对中国等国家提供贷款。 如果此次世行改革成功,这将是世行股东最后一次向世行注资。此前世行186个成员国在2010年对世行注资862亿美元。 金墉曾描述了世行的改革方向。他表示,需要以一种新方式实现发展融资最大化,即通过系统地吸引私营部门投资,使其惠及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 他表示,世行制定了吸引私营部门融资的共同原则,而20国集团(G20)也批准了这些原则。这是管理层与理事会密切合作的一个杰出典范,推动了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融资最大化不是基于意识形态,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发展挑战的万应灵药,而是一个基于证据的模式,籍此世行提出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为人民办事所需要的资源达到最大化,同时又使公共债务负担最小化?金墉指出,发展融资最大化意味着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既让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又让国家利用这些资源达到发展目标。 中国投票权将提高到5.7% 作为世行改革的一部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有望继续上升,从目前的4.45%上升至5.7%。不过美国目前仍拥有唯一的一票否决权。 2010年世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之后,中国已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位于美国与日本之后。在2010年的这一轮调整后,世行将欧洲部分老牌国家的投票权转移给中国、印度与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具体而言,调整后,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了4.42%,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美国维持了15.85%的投票权,日本则从7.62%减少到6.84%,相当于约十分之一的投票权,成为丧失投票权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欧洲老牌强国投票权受到削弱:德国的投票权从原来的4.35%减少到4.00%,法国从4.17%减少到3.75%,英国也从4.17%减少到3.75%。 当时的世行行长佐利克表示:“投票权改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映新的多极化的全球经济现实,发展中国家是这个现实中关键的全球性角色。” 此外,各方还在这次改革中达成协议,即每五年审核IBRD和IDA的持股状况,并承诺随着时间推移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之间的投票权平等。[详情]

IMF:中国研发投入或赶超美国 对华贸易不损害美利益
IMF:中国研发投入或赶超美国 对华贸易不损害美利益

  新浪财经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将于美东时间4月17日至22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IMF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部分章节概要。在第四章中,IMF表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前沿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未来将成为全球知识技术输出的重要源头,同时IMF否定了美国对华贸易将损害美国知识产权的说法,反而认为对华贸易的不断增长对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效应。 报告显示,中国和韩国现已成为全球前沿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未来很有可能这两个新兴创新型国家将对传统创新型国家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在若干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中,中国和韩国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前五名的领先水平,无论是就国家研发总投入和国际专利的数量来说,中韩两国都名列前茅,其中中国在电子和光纤设备领域的发展最为突出。 报告认为,过去中韩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通常扮演的是接受者的角色,但凭着各大发达经济体发展速度的减慢和中韩两国迎头赶上的势头,未来中韩将成为全球知识技术输出的最重要源头。随着中国和韩国在探索科技前沿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人们可以期待这些后起之秀对传统的科技强国产生积极的影响;除了以往的贸易收益渠道之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将为全球化带来一个互惠互利的重要源泉。 根据图表,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研发投资规模已从约等于美国5.7%的水平跃升至81%以上。2015年,中国的研发开支总额为3770亿美元,美国为4630亿美元。如果两国保持2010年至2015年期间的增速,那么中国的研发开支有望在今年或明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 (图片来源: IMF报告) 数据显示,在1995至2014年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拥有的国际专利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左右,这五个国家的研发投入也占决定性比重,但近年来速度明显放缓,且生产率增长几乎停滞。因此,即使是这些发达经济体也非常需要来自新兴经济体更多科技创新的刺激。 (图片来源:IMF报告) 与此同时,中韩两国专利文献引用的数量也逐渐赶上了欧美和日本,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两国创新力上的显著提升。 关于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的争端,特朗普政府认为对华贸易强制美国对中国进行知识产权转移,损害了美国的利益,IMF在报告中反对了这一说法,认为在过去二十年中对华贸易的不断增长对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效应,改变了从前的国际竞争格局,减少了大多数行业的全球市场集中度,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创新力的提升。与中国的贸易促进了中国国内创新和技术扩散,提高了全球知识的利用效率。 报告中同样就中国近年的专利激励政策发表了评论,提到最近中国专利激增的部分原因来自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专利激励政策,相关的财政及其他奖励措施降低了获取专利的成本,间接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收益,因此促进了中国专利的爆发式增长。一些想法在其他国家可能无法获得专利,但现在在中国却可以。中国现在的专利数量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相当,但如果考虑到其中的质量,中国专利在全世界的份额将会大大降低。 IMF将在4月17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全部内容,届时将对中美两国贸易关系乃至全球经济形势的发表全面详细的形势分析,新浪财经作为独家中文网络合作将全程为您报道。(新浪财经 魏天谌 发自华盛顿)[详情]

IMF揭示美国经济政策问题
IMF揭示美国经济政策问题

  本报华盛顿4月12日电(记者胡泽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其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分析章节,认为发达经济体过度重视制造业岗位没有必要,就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并不一定会阻碍其内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提升。分析认为,IMF的这一最新研究发现有助于揭示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特朗普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恢复美国制造的重要性,并计划拿出一系列关税政策,以保护美国制造业。但IMF认为,经济活动的转变是结构转型自然进程的一部分。随着富裕程度提高,人们会进行更多的服务消费,例如医疗和金融服务消费。IMF同时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该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加强了技术的跨境传播。《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3日 22 版)[详情]

IMF总裁拉加德:摒除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IMF总裁拉加德:摒除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11日,刚刚参加完“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香港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摒除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拉加德此次是应香港大学邀请,在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的活动上发表演讲。拉加德在演讲中表示说,在过去几十年间,正是多边贸易主义改变了整个世界,让全球一半人口摆脱赤贫,但现在支撑全球贸易的规则可能会被保护主义力量撕裂,这将是不可原谅的集体性政策失败。她强调说,当前全球经济的首要任务是要摒除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拉加德:各国政府应摒除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历史证明进口限制将损害所有人利益,特别是那些贫困的消费者,它不仅导致商品更昂贵,选择更有限,还会妨碍贸易在促进生产和传播新技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应对宏观经济失衡的问题上,拉加德指出,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加关税,而是应该实施包括财政工具或结构性改革等在内的政策。她建议建立前瞻性的贸易倡议,减少贸易壁垒,建立更顺畅的贸易制度,在不采取特殊措施的情况下解决分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将致力提供一个对话与合作的平台。[详情]

央行郭树清书记会见IMF总裁拉加德:谈及金融稳定问题
央行郭树清书记会见IMF总裁拉加德:谈及金融稳定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郭树清书记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会见了来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双方就中国银行业发展状况、金融稳定及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详情]

世行上调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6.5%
世行上调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6.5%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2日路透社称,世界银行周四上调了2018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预期,但称该地区经济体或需采取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更大力度的财政缓冲,以预防短期风险。 世行表示,预计2018年发展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EAP)经济增长6.3%。该行10月时预测为增长6.2%。EAP地区包括中国在内。 世行还将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6.4%上调至6.5%,因2017年增长快于预期。 该行表示,中国经济继续从依赖投资转向依靠国内消费,政策更加注重放慢信贷扩张和提高增长质量。 此前一天,亚洲开发银行(亚行)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详情]

IMF总裁:全球贸易体系有被撕裂的风险
IMF总裁:全球贸易体系有被撕裂的风险

  本文源自:中金网摘要: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执行理事Christine Lagarde日前在香港大学的亚洲全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发表的一项演讲中表示,在上一代人时间里改变了世界的全球化体系目前有着被彻底破坏的风险,全球正在向保护主义激烈转变。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执行理事Christine Lagarde日前在香港大学的亚洲全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发表的一项演讲中表示,在上一代人时间里改变了世界的全球化体系目前有着被彻底破坏的风险,全球正在向保护主义激烈转变。“那个建立在规则以及责任共享基础上的体系目前有着被撕裂的风险”,Lagarde说,指的是在全世界帮助了数百万人脱贫的多边贸易秩序。“这将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集体的政策错误”。Lagarde的危机感来自近来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争威胁。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钢铁和铝征收了高额关税,并针对中国的多项出口商品施加关税,而中国以及包括欧盟在内的其它贸易伙伴立即回应以报复措施或者谴责。贸易针锋相对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两大经济体已宣布了数千亿美元的针对对方关键出口产品的关税,专家称这样针锋相对的对峙局面将削弱经济增长,危害就业。尽管实际的关税还没有落实,但市场已对两国的贸易嘴仗十分敏感。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经济学家已警告全球关税的变化会导致世界贸易收缩3%,并引起全球经济增长下降1%。“政府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Lagarde说,“历史证明进口限制会伤害每个人,特别是较贫穷的消费者”。Lagarde表示国家有着通过检验自身行为改善贸易体系的责任。特朗普对中国的不满基于知识产权盗窃以及其它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指控,而美国总统在这一点上并没有错。中国在知识产权盗窃方面一向有着不光彩的记录,并且有着为许多境外投资者和美国制造商所诟病的限制和歧视政策。Lagarde表示,中国应进行关键的改革,包括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减少偏袒国有企业的政策扭曲。增长的“强劲上扬”Lagarde继续对全球增长表示乐观,指出基于大多数经济体积极的增长展望,全球经济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强劲的上扬趋势”。“存在着新的紧急性,因为不确定性已急剧升高——从贸易紧张关系,到财政和金融风险,再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她说道。IMF将于4月20-22日举行2018年度春季会议(Annual Spring Meetings)。[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