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播

日程安排

09:30-09:40 开幕致辞
      中央统战部领导

09:40-10:30 主旨演讲:40 年,改革与开放
      拟邀嘉宾:
      刘士余 中国证监会主席
      王仲伟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
      廖 岷 中央财经领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
      朱鹤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辛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王陆进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
      宋 锐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10:30-12:00 主论坛:金融开放和数字化转型
      拟邀嘉宾:
      金立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屠光绍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陈四清 中国银行董事长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
      刘伟光 蚂蚁金服副总裁
12:00-14:00 午休

14:00-15:00 分论坛一:中国经济首席谈
      拟邀嘉宾:
      贾 康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陈兴动 法国巴黎银行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彭文生 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伍 戈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程 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任泽平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15:00-16:00 分论坛二:全球化与中国角色
      拟邀嘉宾:
      李 高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刘 浩 国家开发银行亚太部主任
      王彤宙 中国有色集团董事长
      黄海洲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
      滕建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
      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

16:00-17:00 分论坛三:改革与创新
      拟邀嘉宾: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贾瑞云 四川省攀枝花市委书记
      张 祺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杨华中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宿 华 快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李 骊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新新闻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夏宾)2018年行至尾声,中国“股债汇”三市迎来年终盘点之时。截至目前,今年A股和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弱,债市则迎来一波利好行情。 12月20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019年“股债汇”三市怎么走?中国新闻社20日在京举办“国是论坛2018年会”,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在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股市未来中长期走势是非常看好的。”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解释说,通过对过去百年美股和美国经济的分析可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20年里,美股回报非常的高,所以股市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而中国正处于“减速增质”的阶段,对于资本市场是非常利好的时机。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影响股市有两个因素,一是流通性,二是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对于2019年中国股市,从上述两个因素来看,预计上半年仍继续向下,但在年终随着经济企稳,股市在全年的投资机会下半年或大于上半年,但不排除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在上半年对结构性标的进行提前布局。 再看债市。伍戈说,若明年的名义GDP增速大概率是走低的话,债券收益率边际下行,债市延续债牛行情依然可期,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或许债券牛市还未结束。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货币政策只要有‘水’,债市是首先‘灿烂’的。” 人民币汇率在新一年又会表现如何?赵庆明认为,目前普遍看法是美元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甚至有预期明年有较大的跌幅,假设该情况发生,2019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不会很大,但目前来看贬值压力还是存在的。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表示,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这是基于明年大概率中国官方对于资本流动更严格的监控。(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1:58
赵庆明:明年进一步减税空间不大
赵庆明:明年进一步减税空间不大

       2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京表示,明年中国官方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比较小。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2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京表示,明年中国官方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财政减收,另一方面在于今年实际上已经做了比较大幅度的减税。考虑到财政支出的刚性,预计减税空间不大。 赵庆明是在当天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作如是表述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赵庆明表示,其团队今年年初的预测相对比较悲观,目前已公布的2018年中国经济宏观数据与其年初的预测相差不大。但失业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失业问题。如何标记、确认硬着陆,就业是关键指标。我国如果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其他的经济指标再好看可能也会出现硬着陆。且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通过一些调研发现,就业问题确实是不太理想。” 赵庆明进一步指出,应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今年下半年就有迹象出现,预计明年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就会进一步将影响显化;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是心理层面的。当前国内的部分金融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其实就是一系列悲观预期的影响。上述协议如果达成,有望改善针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是特别相信这一点,如果信心恢复了,我们宏观经济速度可能放慢一点,但是大家的感受会好一点。” 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言,赵庆明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存在下跌压力。主要原因在于明年年初中国的出口数据可能出现明显恶化,预计届时呼吁人民币贬值以缓冲出口压力的呼声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美元指数走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概率也不大,大概率是维持弱势。“当然,也不排除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复制2017年超预期走强的走势。”(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1:39
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把握好四种关系
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把握好四种关系

  国开行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要把握好四种关系 中国新闻网 国家开发银行亚太部主任刘浩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国家开发银行亚太部主任刘浩20日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把握好四种关系。 刘浩表示,当前全球化遭受了一些逆风,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强。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不可逆转。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一带一路”精准发力和推动国际化合作提质升级的呼应关系。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系进入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新兴市场资金流出显著,贸易保护仍在加剧,国际形势愈加错综复杂。“一带一路”正式从快速发展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转变对开发性金融工作提出提质升级的迫切要求。 二是落实政策性任务和坚持商业化运作的辩证关系。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力量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关键性的作用进一步被强调。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项目推动仍需要金融机构进行多方支持,通过顶层设计、汇报沟通、政策和项目信息分享等手段,密切银政关系,增进高层共识。 三是推动业务的发展与严控金融风险进退关系。为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未来业务合作中要把风险和风险防范放到战略性安排中。 四是产品竞争和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承接关系。随着中外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定制化的要求提高,银行既有产品以及服务机制与企业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显现,应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响应速度、改善定价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刘浩表示,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开展新时期大国经济外交的道路伟大而曲折,涉及领域多、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回收周期长,收益相对不高、融资瓶颈突出。展望未来,开发性金融所独具的长期性、开发性、引导性优势将不断凸显,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利益与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积极贡献。 刘浩建议,开发性金融应该坚持金融定位,勇担“国之重器”这一使命;坚持做好顶层设计,以规划先行凝聚各方共识;坚持积极主动构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升级转化;坚持深化多双边金融合作,实现开放共赢;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开发性金融的服务效能。(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1:19
王彤宙:新一轮全球化对有色金属行业有三大机遇挑战
王彤宙:新一轮全球化对有色金属行业有三大机遇挑战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在20日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讲话。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在20日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谈及全球化时说,新一轮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中国企业唯有把握大势、知危图安,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胜势。 王彤宙说,从机遇角度看,全球化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有色金属行业企业面临着三方面机遇:一是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消费和贸易量均占世界40%左右,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具有巨大的国内需求空间;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低,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以铜为例,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精矿、粗铜、精铜的产能分别占全球16%、23%和19%;三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兴起,为钴、锂、铜、镍等有色金属品种提供了新的需求空间。 谈及挑战,他认为,一是资源所在国大多基础设施较差,相关配套产业基础薄弱;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优质矿产资源集中在国际大型矿业公司手中,中国企业作为新进入者获得优质资源项目的机会少、难度大;三是东道国资源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加大了境外资源开发和持续稳定经营的难度。 王彤宙表示,中国有色集团35年“走出去”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要把握好四个定位:一是作为我国对外国策的坚定执行者,要贯彻执行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原则、新政策;二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将中国优势与世界需求对接配置,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又要将中国需求与全球资源对接配置,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体现大国企业的责任担当,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四是加强合作,不仅中国企业之间要加强“走出去”合作,更要与外国企业加强合作,互惠互利,打造新全球化形势下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有色集团业务遍布80余个国家,拥有境外有色金属资源量2000多万吨,投资运营矿山8座、冶炼厂7座,拥有我国在境外的第一座大型铜矿山、第一座火法炼铜厂、第一座湿法炼铜厂。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承建了冶炼工程项目,合同额近1200亿元人民币;年均贸易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年均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截至目前,全集团30%的营业收入、40%的资产、70%的利润来自海外。 王彤宙介绍,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累计纳税超过7亿美元,捐助3000多万美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每年发布国别社会责任报告,依托在境外投资或捐赠的医院、职业技校、佛教学校等,加强民间交流,树立责任形象。(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1:00
谭天星: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29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新社20日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并在其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公布了评选结果。 十大国内经济新闻依次为: ——中国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机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中国宣布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国宣布扩大开放多项重大举措,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 ——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个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起征点调至每年6万元,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提出六大纾困举措。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美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娱乐圈被爆阴阳合同,艺人逃税遭查。 ——中国楼市进入“调控年”。仅今年前7个月,全国各地楼市调控达260次。 十大国际经济新闻依次为: ——中美贸易争端困扰全球经济。因担心中美贸易争端激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 ——比特币市值一年跌掉超80%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寒冬。 ——欧盟放行“脱欧”协议。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正式通过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 ——法国“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并蔓延至欧洲。“黄马甲”运动成为法国过去5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抗议示威运动,给法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同时,“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并有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的迹象。 ——5G争夺战白热化。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预计中国、韩国、阿联酋、日本等国家将在2019年、2020年推出5G,到2025年5G网络将会覆盖全球40%人口。 ——美联储多次加息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世贸组织改革各方激烈交锋。在WTO改革的优先事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目前各主要成员意见不一,WTO改革前景不明。 ——新兴市场货币危机连续爆发。 ——Facebook8700万用户数据被泄露。 ——美墨加重新达成自贸协定,“毒丸”条款引关注。美墨加日前达成新版贸易协定,其中规定一国如果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则另外两国有权退出。(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29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伍戈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20日在北京表示,因城施策的微调料将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不振,而房地产业拉动其它行业的效应显著。 伍戈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不振,房地产业的经济稳定器作用更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可能会出现在符合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出现微调。 12月18日下午,山东省菏泽市发布楼市新政,提出“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等政策。在经过媒体一整天的关注和发酵之后,19日,菏泽市住建局再度发声,确认取消限制存量住房转让期限的规定,并解释称这是顺应当地棚改安置居民过户存量住房的迫切愿望而颁布的政策。 除菏泽外,还有其他松绑楼市的政策出台。19日,广州取消部分“商住房”销售对象限制。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楼市调控继续加码的可能性很低,多个城市的微调宽松可能密集出现。 伍戈强调,房地产政策微调并不意味着房价一定会升高。除房地产政策外,他预测称,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将更积极,不排除降息的可能。(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18
中投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投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投副总经理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国新闻网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侯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王庆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20日在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表示,全球正在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参与其中,中国也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未来数字化的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刘珺认为,通常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其实“工业革命”一词在学术上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表达是“产业革命”。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全球正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有混合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亮点。 他认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有四个特点:一是基于系统,数字化时代不单是科技发挥作用,而应该是科技组合集成系统在发挥作用;二是通过科技赋能解决现实问题;三是本次产业革命的打开方式是经过缜密设计;四是未来数字化时代的价值锚定一定是基于社会责任,即科技让人类的福祉得到极大提升。 对于数字中国,多数民众的直观感受是数字量级的爆发性增长。刘珺表示,数字化中国仅是量级还不够,应包括“增量性创新”。他认为,创新分突破性创新和存量性创新,而增量创新对创新本身影响巨大。“中国的数字化随着在应用端的增量积累,在基础技术端将会有所突破。” 刘珺认为,下一步中国应在人工智能、芯片科技等基础性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首先,要有统一的数字化愿景,任何科技进步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其后才有方法论的跟进。如果目标仅是市场份额的扩大,最终会迷失科技本身作用于人类文明的目标。 “应纠正数字化过度关注高额财务回报指标的冲动”,刘珺表示,财务指标是通向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不是终极目标。“锚定价值目标基础之上,再多维度形成数字化中国的核心体系。” 谈及金融的本质问题。刘珺认为,开放是金融的本质之一,如果没有开放的本质要求,金融不可能形成目前的局面。随着新兴科技发展,金融正在去中介化,但是否还需要金融机构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刘珺表示,作为核心金融要素配置的载体,金融具有专业性。过去金融的专业性集中于货币、风险、信用等,下一步可能转向数字化。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刘珺认为,目前的数据被分割在不同平台和机构,所有的个人数据画像都是侧面的,只有数据真正“大”起来,只有基础设施真正构建起来,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只能是概念。 刘珺认为,中国的数据分割严重,高度分散,央行、监管机构、地方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市场都有数据,不同功能模块有纵向数据流,不同地区有横向数据流,纵横交错互不整合,数据孤岛和数据碎片现象普遍,“大数据”无从谈起。 此外,数据目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数据洁净度不高,数据标准跨部门、跨地区各自为政,造成数据挖掘和数据清洗难度极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工具的运用存在掣肘。数据孤岛跟数据碎片现象相对严重,大数据就无从谈起。数据有效集成是未来数据化时代的关键课题。 刘珺表示,金融体系数字化转型应有明确的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应有战略性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活动无法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系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金融IT数字化,是基于效率、基于公平、基于数据最终使用,还是基于数据最终结果,必须在顶层设计方面予以明确。”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答案。刘珺认为,首先要建统一的IT蓝图,宏观管理部门牵头明确大的IT架构及与之相关的数据标准、数据治理规则、系统交互规则等,让市场参与者有章可循。 二是将国产化提上议事日程,基础设施的独立性要渐进实现,主机系统和核心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要提上议事日程。“国产化的核心本质是指对整个主干系统跟基础设施关键环节要有相当的掌控能力”,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间,系统集成力远远强于以前我们所谓的生产能力。 三是系统化制定并颁布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推广和基础培训,并全面培养和储备人才。(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18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明年中国央行降息概率低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明年中国央行降息概率低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阮煜琳)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明年央行降息概率较低。 程实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不松”,从利率角度讲就是不能太松。预期明年美联储还会有两次加息,在此背景之下,如果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向下走的太多,会造成非常大的汇率压力和资本外流压力。 程实同时表示,也不认为明年中国央行会加息。 对中国股市,程实称,从中长期走势来看,未来中国股市是非常看好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质量在上升,股市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但确实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向上走,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程实表示,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中有进的迹象。 程实还表示,中国“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是“国与民”共进退。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整个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貌似受到更大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去产能、去杠杆造成的阶段性的结果。 “这是去产能伴生的结果”,程实说,因为去产能对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造成影响有结构性的差异,去产能有助于上游产业整个利润的改善,同时也会给下游产业带来一些压力,而上游产业基本上都是大型国企,民营经济基本上在下游产业。 程实说,从去杠杆的角度看,当前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腾挪空间没有国有经济强,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创伤,这是去产能和去杠杆伴生的结果。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进入下半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心的转移和一些新的政策出台,民营经济状况将有所好转。(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12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经济数字化变革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面对变革将何去何从?在此间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分论坛上,多家国内金融机构聚焦数字化转型,强调拥抱变化,积极创新。 在中国银行监事长王希全看来,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3%,占GDP比重超过了30%,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8亿人,网络购物的人数超过5亿人。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中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周万阜亦表赞同。周万阜表示,农业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探索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服务三农新模式,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去年以来,农业银行把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一号工程。农行近年来着力打造具有互联网融资、支付和电商三大功能的“惠农e通”平台,为广大农民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从去年下半年推出以来,农业银行的‘惠农e通’平台已经在全国2065个县应用推广,现有的覆盖率超过65%,发放贷款余额913亿元,创新扫描支付近20种支付方式,现已上线的商户突破285万户,交易金额5058亿元。”周万阜在会上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金融机构拥抱数字化转型、积极创新,除了与发展大势有关之外,跟其自身产业特色有关。金融既是一个配置资金产业,但也是一个信息产业。金融产品往往都是金融合约,合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权利义务信息,且往往具有跨期性,在未来可能出现违约,而违约恰恰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据此,金融数字化转型还有一层含义,即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提高金融合约的信息透明度,让参与的买卖双方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信息,对金融合约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更好的把控。 瀚德科技董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曹彤则认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度往往较高,如何在这个既定前提下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呢?在曹彤看来,关键就在于数字化、信息化,把信息、数据和信用这三者把桥给搭上。“中小微企业虽然风险高,但是哪个行业,哪个门类消失过?我们门口的水果店、理发店,它消失过吗?只是它的信息没有办法转成结构化的数据,数据没有办法转化成多元经营主体能接受的信用,是桥梁的问题。”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王希全认为,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构建包括移动银行、电子柜台、智能客服等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服务体系;以移动银行为核心优化整合银行的特色应用,构建场景服务;构建智能化的客户和产品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化的产品创新体系;构建一体化的、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银行业务架构;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对此,周万阜亦持类似意见。周万阜强调,银行应构建卓越的大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农村金融为例,数据化的时代,商业银行推进数据化农村金融创新,必须要打牢数据基础。考虑到农村的数据零散化、碎片化,很多的数据还难以直接应用。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通过线下推进农户整村进展与政府合作等方式,批量获得交叉印证农户的信息,构建高质量多维度的农村的数据体系。同时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村金融的精准营销、智能决策、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完)[详情]

中国新闻网 | 2018年12月20日 20:07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2019年“股债汇”前景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夏宾)2018年行至尾声,中国“股债汇”三市迎来年终盘点之时。截至目前,今年A股和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弱,债市则迎来一波利好行情。 12月20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019年“股债汇”三市怎么走?中国新闻社20日在京举办“国是论坛2018年会”,多位首席经济学家在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股市未来中长期走势是非常看好的。”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解释说,通过对过去百年美股和美国经济的分析可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20年里,美股回报非常的高,所以股市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而中国正处于“减速增质”的阶段,对于资本市场是非常利好的时机。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影响股市有两个因素,一是流通性,二是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对于2019年中国股市,从上述两个因素来看,预计上半年仍继续向下,但在年终随着经济企稳,股市在全年的投资机会下半年或大于上半年,但不排除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在上半年对结构性标的进行提前布局。 再看债市。伍戈说,若明年的名义GDP增速大概率是走低的话,债券收益率边际下行,债市延续债牛行情依然可期,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或许债券牛市还未结束。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货币政策只要有‘水’,债市是首先‘灿烂’的。” 人民币汇率在新一年又会表现如何?赵庆明认为,目前普遍看法是美元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甚至有预期明年有较大的跌幅,假设该情况发生,2019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不会很大,但目前来看贬值压力还是存在的。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表示,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这是基于明年大概率中国官方对于资本流动更严格的监控。(完)[详情]

赵庆明:明年进一步减税空间不大
赵庆明:明年进一步减税空间不大

       2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京表示,明年中国官方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比较小。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20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京表示,明年中国官方进一步减税的空间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财政减收,另一方面在于今年实际上已经做了比较大幅度的减税。考虑到财政支出的刚性,预计减税空间不大。 赵庆明是在当天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作如是表述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赵庆明表示,其团队今年年初的预测相对比较悲观,目前已公布的2018年中国经济宏观数据与其年初的预测相差不大。但失业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失业问题。如何标记、确认硬着陆,就业是关键指标。我国如果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其他的经济指标再好看可能也会出现硬着陆。且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通过一些调研发现,就业问题确实是不太理想。” 赵庆明进一步指出,应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今年下半年就有迹象出现,预计明年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就会进一步将影响显化;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是心理层面的。当前国内的部分金融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其实就是一系列悲观预期的影响。上述协议如果达成,有望改善针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是特别相信这一点,如果信心恢复了,我们宏观经济速度可能放慢一点,但是大家的感受会好一点。” 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言,赵庆明认为,短期人民币汇率存在下跌压力。主要原因在于明年年初中国的出口数据可能出现明显恶化,预计届时呼吁人民币贬值以缓冲出口压力的呼声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美元指数走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概率也不大,大概率是维持弱势。“当然,也不排除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复制2017年超预期走强的走势。”(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把握好四种关系
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把握好四种关系

  国开行刘浩: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需要把握好四种关系 中国新闻网 国家开发银行亚太部主任刘浩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国家开发银行亚太部主任刘浩20日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把握好四种关系。 刘浩表示,当前全球化遭受了一些逆风,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强。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不可逆转。新时期开发性金融服务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一带一路”精准发力和推动国际化合作提质升级的呼应关系。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系进入货币政策紧缩周期,新兴市场资金流出显著,贸易保护仍在加剧,国际形势愈加错综复杂。“一带一路”正式从快速发展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转变对开发性金融工作提出提质升级的迫切要求。 二是落实政策性任务和坚持商业化运作的辩证关系。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力量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关键性的作用进一步被强调。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项目推动仍需要金融机构进行多方支持,通过顶层设计、汇报沟通、政策和项目信息分享等手段,密切银政关系,增进高层共识。 三是推动业务的发展与严控金融风险进退关系。为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未来业务合作中要把风险和风险防范放到战略性安排中。 四是产品竞争和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承接关系。随着中外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定制化的要求提高,银行既有产品以及服务机制与企业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步显现,应进一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响应速度、改善定价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刘浩表示,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开展新时期大国经济外交的道路伟大而曲折,涉及领域多、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回收周期长,收益相对不高、融资瓶颈突出。展望未来,开发性金融所独具的长期性、开发性、引导性优势将不断凸显,必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利益与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积极贡献。 刘浩建议,开发性金融应该坚持金融定位,勇担“国之重器”这一使命;坚持做好顶层设计,以规划先行凝聚各方共识;坚持积极主动构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升级转化;坚持深化多双边金融合作,实现开放共赢;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开发性金融的服务效能。(完)[详情]

王彤宙:新一轮全球化对有色金属行业有三大机遇挑战
王彤宙:新一轮全球化对有色金属行业有三大机遇挑战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在20日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讲话。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彤宙在20日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谈及全球化时说,新一轮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中国企业唯有把握大势、知危图安,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胜势。 王彤宙说,从机遇角度看,全球化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有色金属行业企业面临着三方面机遇:一是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消费和贸易量均占世界40%左右,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具有巨大的国内需求空间;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低,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以铜为例,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精矿、粗铜、精铜的产能分别占全球16%、23%和19%;三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兴起,为钴、锂、铜、镍等有色金属品种提供了新的需求空间。 谈及挑战,他认为,一是资源所在国大多基础设施较差,相关配套产业基础薄弱;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优质矿产资源集中在国际大型矿业公司手中,中国企业作为新进入者获得优质资源项目的机会少、难度大;三是东道国资源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加大了境外资源开发和持续稳定经营的难度。 王彤宙表示,中国有色集团35年“走出去”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要把握好四个定位:一是作为我国对外国策的坚定执行者,要贯彻执行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原则、新政策;二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将中国优势与世界需求对接配置,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又要将中国需求与全球资源对接配置,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体现大国企业的责任担当,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四是加强合作,不仅中国企业之间要加强“走出去”合作,更要与外国企业加强合作,互惠互利,打造新全球化形势下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有色集团业务遍布80余个国家,拥有境外有色金属资源量2000多万吨,投资运营矿山8座、冶炼厂7座,拥有我国在境外的第一座大型铜矿山、第一座火法炼铜厂、第一座湿法炼铜厂。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承建了冶炼工程项目,合同额近1200亿元人民币;年均贸易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年均进口额超过10亿美元。截至目前,全集团30%的营业收入、40%的资产、70%的利润来自海外。 王彤宙介绍,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累计纳税超过7亿美元,捐助3000多万美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每年发布国别社会责任报告,依托在境外投资或捐赠的医院、职业技校、佛教学校等,加强民间交流,树立责任形象。(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谭天星: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谭天星: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谭天星: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20日在北京称,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应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吸收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 12月20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图为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在开幕式上致辞。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谭天星在当天举行的中新社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谋求自我发展的同时积极回馈世界,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谭天星表示,当前改革开放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逼人,中国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他表示,改革要积极顺应时代大势,推动进一步开放、融通、创新,走向更加包容、普惠、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要坚定不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开国门搞建设,吸收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 谭天星强调,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要善于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稳中求进;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争取国际社会一切进步、友好力量的支持,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完)[详情]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新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新社20日评出2018年十大国内和国际经济新闻,并在其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公布了评选结果。 十大国内经济新闻依次为: ——中国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机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中国宣布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中国宣布扩大开放多项重大举措,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 ——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个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起征点调至每年6万元,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提出六大纾困举措。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美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 ——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娱乐圈被爆阴阳合同,艺人逃税遭查。 ——中国楼市进入“调控年”。仅今年前7个月,全国各地楼市调控达260次。 十大国际经济新闻依次为: ——中美贸易争端困扰全球经济。因担心中美贸易争端激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 ——比特币市值一年跌掉超80%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寒冬。 ——欧盟放行“脱欧”协议。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正式通过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 ——法国“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并蔓延至欧洲。“黄马甲”运动成为法国过去5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抗议示威运动,给法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同时,“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并有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的迹象。 ——5G争夺战白热化。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预计中国、韩国、阿联酋、日本等国家将在2019年、2020年推出5G,到2025年5G网络将会覆盖全球40%人口。 ——美联储多次加息搅动全球资本市场。 ——世贸组织改革各方激烈交锋。在WTO改革的优先事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目前各主要成员意见不一,WTO改革前景不明。 ——新兴市场货币危机连续爆发。 ——Facebook8700万用户数据被泄露。 ——美墨加重新达成自贸协定,“毒丸”条款引关注。美墨加日前达成新版贸易协定,其中规定一国如果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则另外两国有权退出。(完)[详情]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券商首席:因城施策的微调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 伍戈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20日在北京表示,因城施策的微调料将是明年房地产政策关键。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不振,而房地产业拉动其它行业的效应显著。 伍戈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不振,房地产业的经济稳定器作用更为重要。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可能会出现在符合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出现微调。 12月18日下午,山东省菏泽市发布楼市新政,提出“取消新购住房限制转让措施”等政策。在经过媒体一整天的关注和发酵之后,19日,菏泽市住建局再度发声,确认取消限制存量住房转让期限的规定,并解释称这是顺应当地棚改安置居民过户存量住房的迫切愿望而颁布的政策。 除菏泽外,还有其他松绑楼市的政策出台。19日,广州取消部分“商住房”销售对象限制。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意味着未来楼市调控继续加码的可能性很低,多个城市的微调宽松可能密集出现。 伍戈强调,房地产政策微调并不意味着房价一定会升高。除房地产政策外,他预测称,为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将更积极,不排除降息的可能。(完)[详情]

中投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投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投副总经理刘珺:数字化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中国新闻网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侯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王庆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20日在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表示,全球正在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参与其中,中国也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未来数字化的中国应在基础技术层面有所突破。 刘珺认为,通常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其实“工业革命”一词在学术上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表达是“产业革命”。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全球正经历第四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有混合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亮点。 他认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有四个特点:一是基于系统,数字化时代不单是科技发挥作用,而应该是科技组合集成系统在发挥作用;二是通过科技赋能解决现实问题;三是本次产业革命的打开方式是经过缜密设计;四是未来数字化时代的价值锚定一定是基于社会责任,即科技让人类的福祉得到极大提升。 对于数字中国,多数民众的直观感受是数字量级的爆发性增长。刘珺表示,数字化中国仅是量级还不够,应包括“增量性创新”。他认为,创新分突破性创新和存量性创新,而增量创新对创新本身影响巨大。“中国的数字化随着在应用端的增量积累,在基础技术端将会有所突破。” 刘珺认为,下一步中国应在人工智能、芯片科技等基础性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首先,要有统一的数字化愿景,任何科技进步一定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其后才有方法论的跟进。如果目标仅是市场份额的扩大,最终会迷失科技本身作用于人类文明的目标。 “应纠正数字化过度关注高额财务回报指标的冲动”,刘珺表示,财务指标是通向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但不是终极目标。“锚定价值目标基础之上,再多维度形成数字化中国的核心体系。” 谈及金融的本质问题。刘珺认为,开放是金融的本质之一,如果没有开放的本质要求,金融不可能形成目前的局面。随着新兴科技发展,金融正在去中介化,但是否还需要金融机构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刘珺表示,作为核心金融要素配置的载体,金融具有专业性。过去金融的专业性集中于货币、风险、信用等,下一步可能转向数字化。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刘珺认为,目前的数据被分割在不同平台和机构,所有的个人数据画像都是侧面的,只有数据真正“大”起来,只有基础设施真正构建起来,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只能是概念。 刘珺认为,中国的数据分割严重,高度分散,央行、监管机构、地方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市场都有数据,不同功能模块有纵向数据流,不同地区有横向数据流,纵横交错互不整合,数据孤岛和数据碎片现象普遍,“大数据”无从谈起。 此外,数据目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数据洁净度不高,数据标准跨部门、跨地区各自为政,造成数据挖掘和数据清洗难度极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工具的运用存在掣肘。数据孤岛跟数据碎片现象相对严重,大数据就无从谈起。数据有效集成是未来数据化时代的关键课题。 刘珺表示,金融体系数字化转型应有明确的顶层设计。数字化转型应有战略性规划,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活动无法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系统。“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金融IT数字化,是基于效率、基于公平、基于数据最终使用,还是基于数据最终结果,必须在顶层设计方面予以明确。”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答案。刘珺认为,首先要建统一的IT蓝图,宏观管理部门牵头明确大的IT架构及与之相关的数据标准、数据治理规则、系统交互规则等,让市场参与者有章可循。 二是将国产化提上议事日程,基础设施的独立性要渐进实现,主机系统和核心操作系统的国产化要提上议事日程。“国产化的核心本质是指对整个主干系统跟基础设施关键环节要有相当的掌控能力”,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间,系统集成力远远强于以前我们所谓的生产能力。 三是系统化制定并颁布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推广和基础培训,并全面培养和储备人才。(完)[详情]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明年中国央行降息概率低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明年中国央行降息概率低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阮煜琳)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明年央行降息概率较低。 程实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不松”,从利率角度讲就是不能太松。预期明年美联储还会有两次加息,在此背景之下,如果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向下走的太多,会造成非常大的汇率压力和资本外流压力。 程实同时表示,也不认为明年中国央行会加息。 对中国股市,程实称,从中长期走势来看,未来中国股市是非常看好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质量在上升,股市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但确实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向上走,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程实表示,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经济增长质量呈现稳中有进的迹象。 程实还表示,中国“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是“国与民”共进退。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整个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貌似受到更大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去产能、去杠杆造成的阶段性的结果。 “这是去产能伴生的结果”,程实说,因为去产能对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造成影响有结构性的差异,去产能有助于上游产业整个利润的改善,同时也会给下游产业带来一些压力,而上游产业基本上都是大型国企,民营经济基本上在下游产业。 程实说,从去杠杆的角度看,当前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腾挪空间没有国有经济强,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创伤,这是去产能和去杠杆伴生的结果。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进入下半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心的转移和一些新的政策出台,民营经济状况将有所好转。(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业内聚焦金融数字化转型:拥抱变化 积极创新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经济数字化变革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机构面对变革将何去何从?在此间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分论坛上,多家国内金融机构聚焦数字化转型,强调拥抱变化,积极创新。 在中国银行监事长王希全看来,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3%,占GDP比重超过了30%,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8亿人,网络购物的人数超过5亿人。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中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周万阜亦表赞同。周万阜表示,农业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探索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服务三农新模式,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去年以来,农业银行把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一号工程。农行近年来着力打造具有互联网融资、支付和电商三大功能的“惠农e通”平台,为广大农民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从去年下半年推出以来,农业银行的‘惠农e通’平台已经在全国2065个县应用推广,现有的覆盖率超过65%,发放贷款余额913亿元,创新扫描支付近20种支付方式,现已上线的商户突破285万户,交易金额5058亿元。”周万阜在会上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金融机构拥抱数字化转型、积极创新,除了与发展大势有关之外,跟其自身产业特色有关。金融既是一个配置资金产业,但也是一个信息产业。金融产品往往都是金融合约,合约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权利义务信息,且往往具有跨期性,在未来可能出现违约,而违约恰恰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据此,金融数字化转型还有一层含义,即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提高金融合约的信息透明度,让参与的买卖双方能够更加深入了解信息,对金融合约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更好的把控。 瀚德科技董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曹彤则认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度往往较高,如何在这个既定前提下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呢?在曹彤看来,关键就在于数字化、信息化,把信息、数据和信用这三者把桥给搭上。“中小微企业虽然风险高,但是哪个行业,哪个门类消失过?我们门口的水果店、理发店,它消失过吗?只是它的信息没有办法转成结构化的数据,数据没有办法转化成多元经营主体能接受的信用,是桥梁的问题。”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王希全认为,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构建包括移动银行、电子柜台、智能客服等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服务体系;以移动银行为核心优化整合银行的特色应用,构建场景服务;构建智能化的客户和产品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化的产品创新体系;构建一体化的、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银行业务架构;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对此,周万阜亦持类似意见。周万阜强调,银行应构建卓越的大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农村金融为例,数据化的时代,商业银行推进数据化农村金融创新,必须要打牢数据基础。考虑到农村的数据零散化、碎片化,很多的数据还难以直接应用。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通过线下推进农户整村进展与政府合作等方式,批量获得交叉印证农户的信息,构建高质量多维度的农村的数据体系。同时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村金融的精准营销、智能决策、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完)[详情]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 中国新闻网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王庆凯)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20日在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表示,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不会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中国有意愿通过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合作,完善现有国际秩序。 他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创新方面有巨大潜力。要发挥海外华人资源,他们是联结东西方的纽带,推动全球化治理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全球各地有6000多万海外华人,海外华人总资产介于2000亿-3000亿美元。 其中,东南亚的华人在经贸、服务、银行业和地产业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外华人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华人经济网络。 王辉耀认为,由于地缘、文化与价值观等原因,亚洲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绝佳起始点。 王辉耀认为,中国还可以建立相关国际电子商务组织,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合作。今年11月11日,中国两大购物平台淘宝和京东在一个购物节的销售额度就超过500亿美元,中美IT巨头的合作将促使双方共赢、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还可以发起人才组织,协调国际人才流动,增进国际合作。发起全球智库组织,共同应对全球问题。 中美相互依存,未来两国关系依然可期。王辉耀认为,中国绝不会成为霸权主义国家。中国长期坚定不移地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开放、活跃、包容的全球经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完)[详情]

夏乐:预计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
夏乐:预计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

       20日,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称,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张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夏宾)相比今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贬值4000个基点,明年人民币汇率怎么走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20日,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称,2019年人民币汇率会有反弹,这是基于明年大概率中国官方对于资本流动更严格的监控。 夏乐表示,对资本项目采取较严格控制可使得中国自身利率的变化不完全随着美国利率来变化,美国可加息,反而中国可降息,在货币政策方面降息还是中国刺激经济很重要的武器。 对于其他资产,夏乐认为,2019年中国股市表现不会太差,而房地产市场若真的放开的话也会有反弹,“历史上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牛市永远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只要你敢把房地产市场放开的话肯定会有反弹,当然反弹的程度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剧烈。” 对于明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表现,夏乐表示,中国官方存在政策空间,政府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刺激经济,且目前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政策趋向,以此把经济增速保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谈及近期官方频频出手解决民企难题,夏乐认为,民营企业目前确实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这是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赵锡军:中国金融业开放进入新阶段 要有新认识
赵锡军:中国金融业开放进入新阶段 要有新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20日参加中新社在北京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20日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上说,中国金融业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因此要有新认识。 赵锡军说,中国金融开放四十年,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取得了全面进步。 “从原来我们被动适应国际金融体系,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到现在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确立和建设,这中间取得非常大的进步”,赵锡军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成员,人民币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货币,成为五种主要定价货币之一。 赵锡军说,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正在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活动,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或提供投融资服务。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业,都可以看到外国、外资金融机构的身影。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企业也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赵锡军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的金融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要有新的认识。 赵锡军认为,中国金融业进入开放新时代,要服务于经济的变化和经济的开放,服务于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全球服务链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产业链、服务链和供应链上游,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 另外,当前中国金融业不断开放,参与到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国金融风险的来源和风险的影响因素也在不断扩大,不断丰富。赵锡军认为,为应对这种风险,要在开放的同时,更加重视金融在风险配置能力方面的建设。前期金融业更多考虑到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和建设,而忽略了或者没有同步考虑到风险配置能力建设问题。(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证监会首席律师: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监管提更高要求
证监会首席律师: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监管提更高要求

   20日,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在京表示,外国投资者机构参与度的提高,对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20日,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在京表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明显加快,外国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等方式,加大力度投资境内的证券市场,近期多家外国控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获批。外国投资者机构参与度的提高,对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焦津洪是在当天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作如是表述的。 焦津洪指出,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已居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建设来看,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1998年的,可以叫做前证券法阶段。焦津洪认为,这一时期资本市场刚刚建立,主要是靠地方和部门制定的一些法规性文件,包括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但是没有专门的证券法。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5年,可以叫做旧证券法阶段。焦津洪认为,1998年我国制定第一步证券法,确立了股票发行的核准制、分业经营管理等证券市场的资本制度,2003年制订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这样以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证券法律体系初步的建立起来,初步搭建起来。 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以来,可以叫做新证券法时期。焦津洪认为,2005年我国对证券法和公司法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根据市场发展的一些新的形势,拓宽了市场创新的空间,完善了证券公司监管和风险处置客户资金的存管上市公司收购等一系列的制度。此后证监会以此为契机,对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先后推动制订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期货交易法律条例等法规,重新制定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国家针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最新情况,先后完善了刑法相关规定,也就是刑法修订案六和刑法修订案七,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由公司法、证券法、投资基金法、期货条例等900多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较为完备的证券法律体系。 焦津洪进一步指出,总结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经验,一方面是大胆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另一方面是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学习、试错,努力找到一条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一致、又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径。 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例,焦津洪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与司法部门一道,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建立了调解、仲裁、监管、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和救济模式,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 焦津洪认为,回顾28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历程,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当前中国已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 面对新挑战,焦津洪认为,下一步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修订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最急迫的任务是加快证券法、公司法以及刑法等法律的修订,为正在实施的一系列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和开放,提供强有力和持久的法律保障。证监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立法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中国银行监事长: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国银行监事长: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夏宾)20日,中国银行监事长王希全在北京出席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时表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王希全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一条高速发展的复兴之路,部分产业领域已领先全球,数字化产业发展更是位居前列。据统计,中国零售电商交易额占全球比例已超40%,移动支付业务总额是美国10倍以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王希全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务模式经历了从柜面银行、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的变革,这都是基于时代和客户的需要,也是基于银行自身改革的需要。 另一方面,银行是天然的大数据中心,银行业的基因就是数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对数据的应用还较低,据统计,传统国际金融机构对数据的利用率只有约30%左右。 王希全说,若能进一步把数据从被动存储到主动获取,从处理好自身数据到全面应用社会数据,从自己使用数据到提供给全社会使用数据的话,必将为银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全新面貌。 王希全透露,未来,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将聚焦构建可持续运作的创新体制机制,引入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将营业收入的1%作为科技创新研发,并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以内,实现科技背景人才超10%,同时在海内外重点地区建立58家总行级的产品创新基地。(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聚焦改革开放需把握好四个坚持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聚焦改革开放需把握好四个坚持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发表演讲 侯宇摄侯宇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赵冰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聚焦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方向、关注民生、放眼世界和科学方法。 赵冰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国务院参事室在组织开展建言献策中同政、产、学、研有着良好的合作,聚焦改革开放,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要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助力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 二是坚持关注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聚焦人民的新需求、新期待,以人民得到实惠为标准,瞄准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了解民之所困,提改革所用之策,出台更多实质性政策。体现人文关怀和民生的温度,着力解决好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放眼世界。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是改革的外部动力。要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需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扩大利益交汇点,深挖合作潜力,实现合作共赢。 赵冰说,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合规性问题,既要重视当地相关法律和规则,也要重视国际通用的商业规范,同时还要建立机制完善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切实提升风险意识、安全保障、纠纷化解、风险缓释等风险防控能力,使企业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立得住。 四是坚持科学方法。改革开放需要不断探索推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其一,要准确把握规律,把握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关系,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的关系。其二,增强法治思维,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衔接,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使改革于法有据。其三,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打好组合拳,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总体效果。 赵冰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在变化,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正在解决之中,利用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情,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金立群:亚投行成员已经遍布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
金立群:亚投行成员已经遍布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

  金立群:亚投行的成员已经遍布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来源:澎湃新闻 经过两年筹建、三年运行,亚投行至今已经有五年的历史。 12月20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北京钓鱼台宾馆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亚投行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的举措。 金立群 资料图 金立群强调,亚投行成立三年来,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皆给予亚投行3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给予亚投行零风险的权重。 金立群介绍,亚投行的成员已经遍布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前不久亚投行理事会批准6个新成员,亚投行的成员数量从57个创始国上升到93个。截至目前,亚投行已累计批准项目投资75多亿美元,如果按20%的投入就是5倍撬动资本金来算,总共撬动了350亿美元的总投资。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六个地区13个国家,覆盖了交通、能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带动各类公共和私营资本,近400亿美元进入相关基础投资的项目。 “我最近两个月连续去了非洲三次,北非的国家基本全都加入了。”金立群强调说,非洲也有很多国家正在考虑申请加入,所以亚投行不仅促进亚洲的经济发展,对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共赢互利合作也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2017年5月,亚投行和世界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和中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金立群认为,这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项目信息沟通与对接,加强能力建设。 关于备受关注的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关系,金立群称,亚投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创立均源于中国,但都属于世界,这两个倡议都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倡议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现实性举动。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详情]

宋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
宋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

   宋锐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表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宋锐表示,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一共是269件,行政法规750多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与此同时,我国的立法事业也掀开了崭新一页。 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不断完善外,40年来,中国立法体制不断完善发展。宋锐表示,建国之初,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对现行宪法、立法法、地方组织法,以及相关法律的一系列修改完善,中国立法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发展。当前的立法体制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包括省级人大和所有设区的市级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 同时,宋锐指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体制也不断地健全完善,包括建立完善三审制,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制度,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制度等。如:2005年物权法草案首次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2012年修改劳动合同法,一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将近57万条,创新记录。 宋锐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不断丰富发展。 在立法与改革的关系上,宋锐指出,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立法为改革开放提供根本法制保障。36年前,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行现行宪法,这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引领改革开放的总章程。现行宪法先后经过五次修改,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不断发展。 二是立法引领推动改革开放。如1979年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有关外资一系列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决心,也为吸收和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立法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成果,比如1988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首次修改,一条是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另一条是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它是适应当时私营经济蓬勃发展,适应城市开发区建设以及房地产建设的需要,而作出的修改。 四是立法鼓励先行先试,保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推进。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共做出了二十多件有关的授权决定或者改革决定,内容涉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行政体制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等,通过立法为先行先试提供法律依据。(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税务总局副局长介绍当前税收改革发展的四个重点
税务总局副局长介绍当前税收改革发展的四个重点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瑞标在“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发言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瑞标20日在北京表示,税收改革发展在当前一段时期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围绕减税降负深入推进税制改革,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鼓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公平公正,深入推进税收法治建设,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着力构建完备的税收法定规范体系,高效的税收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税收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税收法治保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完善执法监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满足纳税人对税收公平正义的关切和期待。 ——便民利民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规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大力压缩办税环节,节减办税资料,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电子税务局,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打造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智能、更加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持续增进纳税人的获得感。 ——服务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国际税收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衔接,永不止步服务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税收政策协调与征管协作,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等多边机制,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为多元的方向迈进。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税收秩序中,充分发挥中国参与者、推动者乃至引领者的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和开发利益,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不断改善。 当天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时代·改革开放”在北京举行。出席此次年会时,孙瑞标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增强。税制改革稳步前行,征管体制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大国税务责任担当不断提升。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的纳税指标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6位,其中纳税次数排名上升23位,列世界第15位;纳税时间排名上升43位,列世界第53位。 目前我国的税收协定网络已经延伸到了11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与25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金砖国家建立了税务局长定期会晤机制,“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机制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公开发布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效的税收服务支持。 他强调,40年税收改革的基本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四个贯穿始终,一是坚持把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二是坚持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穿始终,三是坚持把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贯穿始终,四是坚持把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贯穿始终。(完)[详情]

金立群:亚投行已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
金立群:亚投行已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

  12月20日,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亚投行已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据此计算撬动总投资达350亿美元。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20日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亚投行已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据此计算撬动总投资达350亿美元。 “亚投行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措。”金立群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说,亚投行开业运营近3年来,在治理结构、政策标准、运营模式等方面体现出国际性、规范性和高标准,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均给予亚投行3A信用等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给予亚投行零风险权重。 近日,亚投行宣布其理事会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成员总数扩大到93个。金立群表示,亚投行成员遍布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亚投行的信心,是给中国主导创办的亚投行投出的一张信任票。 他介绍说,亚投行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为重点,不断加大对成员国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六个地区的13个国家覆盖交通、能源、电信、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带动各类公共和私营资本近400亿美元进入相关基础投资项目。 谈及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时,金立群说,“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均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二者都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形势下,中国倡议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的现实性举动。 去年5月,亚投行会同世界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与中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项目信息沟通与对接,加强相关能力建设。 针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金立群指出,亚投行将与其他国际组织加强务实合作,在规模体系、项目融资、能力建设、环境与社会政策、债务可持续性、争端解决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方开展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保障。 金立群进一步表示,对亚投行参与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来说,“数量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要讲质量”。他说,亚投行对每一个项目都要以高标准支持,从而增加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 “只要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做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定将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福祉。”金立群说。(完)[详情]

海关总署副署长:中国外贸总额40年增长198倍
海关总署副署长:中国外贸总额40年增长198倍

  海关总署:中国外贸总额40年增长198倍 1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20日在北京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98倍,成为拉动世界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现在,每5分钟就有2.9亿元(人民币,下同)货物进出中国关境。 邹志武在当天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称,得益于改革开放,过去40年中国外贸出现了“奇迹式的增长”,年均增速达14.5%。目前中国有1400个商品出口份额居全球第一,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的人数将近2亿,外贸占全球贸易比重从不到0.8%提高到超过11%。 他表示,现在每5分钟就有2.9亿元货物进出中国关境,四艘国际船舶离岸或离港,9架国际航线飞机起飞或降落,1120个集装箱,5492个快件,8655件物品离开或到达,206万个集成电路,1.7万个液晶显示板,1万部手机,88台金属加工机床离开中国关境,3.4万件化妆品,一万吨铁矿沙,4300吨原油进入中国国境。 邹志武称,目前中国外贸已经成为引领拉动世界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中国外贸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邹志武称,近十年中国外贸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中国创造”身影日渐显现。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取代纺织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中国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占中国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从外贸主体来看,1992年前中国外贸经营的主体仅有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993年民营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邹志武称,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由5360亿美元增长到158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年均增速。 邹志武表示,今后海关总署将深入推进关检融合,打造更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体制和机制,推进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详情]

海关总署:中国外贸总额40年增长198倍
海关总署:中国外贸总额40年增长198倍

   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发言。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20日在北京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98倍,成为拉动世界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现在,每5分钟就有2.9亿元(人民币,下同)货物进出中国关境。 邹志武在当天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称,得益于改革开放,过去40年中国外贸出现了“奇迹式的增长”,年均增速达14.5%。目前中国有1400个商品出口份额居全球第一,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的人数将近2亿,外贸占全球贸易比重从不到0.8%提高到超过11%。 他表示,现在每5分钟就有2.9亿元货物进出中国关境,四艘国际船舶离岸或离港,9架国际航线飞机起飞或降落,1120个集装箱,5492个快件,8655件物品离开或到达,206万个集成电路,1.7万个液晶显示板,1万部手机,88台金属加工机床离开中国关境,3.4万件化妆品,一万吨铁矿沙,4300吨原油进入中国国境。 邹志武称,目前中国外贸已经成为引领拉动世界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中国外贸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也在提高。邹志武称,近十年中国外贸从高速发展阶段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中国创造”身影日渐显现。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取代纺织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中国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占中国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从外贸主体来看,1992年前中国外贸经营的主体仅有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993年民营企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邹志武称,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由5360亿美元增长到158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年均增速。 邹志武表示,今后海关总署将深入推进关检融合,打造更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体制和机制,推进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详情]

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更大规模普惠性减税降负措施
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更大规模普惠性减税降负措施

  税务总局副局长: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普惠性减税降负措施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瑞标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上发言介绍当前一段时期要突出做好的重点工作时表示,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 根据中新社提供的国是论坛2018年会新闻直播,孙瑞标在论坛上说,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围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收改革发展将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一层一层夺取新的佳绩。当前一段时期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围绕减税降负深入推进税制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鼓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公平公正,深入推进税收法制建设,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着力构建完备的税收法定规范体系,高效的税收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税收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税收法制保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完善执法监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满足纳税人对税收公平正义的关切和期待。 三是便民利民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规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大力压缩办税环节,节减办税资料,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电子税务局,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打造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智能、更加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持续增进纳税人的获得感。 四是服务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国际税收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衔接,永不止步服务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税收政策协调与征管协作,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等多边机制,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为多元的方向迈进。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税收秩序中,充分发挥中国参与者、推动者乃至引领者的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和开发利益,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不断改善。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详情]

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普惠减税降负措施
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普惠减税降负措施

  税务总局: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减税降负措施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瑞标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上称,下一步税收工作重点是, 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减税降负措施;聚焦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税收信息化服务;推进国际税收服务合作,深化国际税收协调。 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王晓晖: 感谢邹署长的精彩演讲,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刚才邹署长用一系列重磅和精彩数字为我们诠释了中国跟世界的关系。下面我们有请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瑞标先生发言,他的题目是《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税收是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是热点中的热点,下面我们听孙局长的发言。 孙瑞标: 尊敬的谭部长、章社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的国是论坛,与大家一起交流感悟我国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 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以不懈奋斗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书写了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税收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而改革发展。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增强。 一是税制改革稳步前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陆续颁布一系列涉外税收法律法规,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一举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上缴利润制度,揭开了改革的新篇章。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货物劳务税体系,统一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进入新世纪,全面取消农业税,实现了企业所得税等所有税制的内外资统一,开展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启动了营改增试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制改革进入快车道,营改增全面推开,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个人所得税实现分类税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转换。目前我国的税种稳定在18个,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462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4万亿元,增长了300倍,已初步构建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现代税制体系。 二是征管体制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征管体制先后经历了两分一合三次改革,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两部利改税使税收从利润中分离出来,税务机构从财政中分设出来,第二次是1994年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税务机构,带来国家财力的稳步壮大,第三次是今年3月以来,实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合并国税地税机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将由税收部门统一征管,进一步增强了税务部门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目前随着计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增值税管理系统全面推广,互联网加税务行动计划稳步实施,税收征管体系正朝着优质高效统一的目标不断迈进。 三是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四十年来税务部门逐步树立起现代纳税服务理念,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税收管理向税收治理,注重执法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型。税收营商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的纳税指标排名较去年上升了16位,其中纳税次数排名上升23位,列世界第15位,纳税时间排名上升43位,列世界第53位。 四是大国税务应该不断提升,40年来税务部门主动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国际税收领域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深度参与,地位日益提升。目前我国的税收协定网络已经延伸到了11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与25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金砖国家建立了税务局长定期会晤机制,“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机制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公开发布84个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指南,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效的税收服务支持。 以上四个方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税收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回顾四十年不平凡的改革历程,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税收改革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了税制体系,为体现计划经济体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了税收征管体制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三是实现了税收职能作用和经济财政范畴向国家治理范畴的根本转变。四是实现了国际税收地位由观望者追随者,向参与者贡献者的根本转变。 四十年税收改革的基本经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四个贯穿始终,一是坚持把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二是坚持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穿始终,三是坚持把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贯穿始终,四是坚持把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贯穿始终。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的要求,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围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收改革发展将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一层一层夺取新的佳绩。当前一段时期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围绕减税降负深入推进税制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研究推出新一轮更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的减税降负措施,进一步促进税负公平,鼓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公平公正,深入推进税收法制建设,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着力构建完备的税收法定规范体系,高效的税收法制实施体系,严密的税收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税收法制保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完善执法监督,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实到位。满足纳税人对税收公平正义的关切和期待。 三是便民利民深入推进税收营商环境规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大力压缩办税环节,节减办税资料,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电子税务局,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打造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智能、更加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持续增进纳税人的获得感。 四是服务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国际税收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外开放战略的衔接,永不止步服务于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税收政策协调与征管协作,推动一带一路税收合作等多边机制,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为多元的方向迈进。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税收秩序中,充分发挥中国参与者、推动者乃至引领者的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和开发利益,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不断改善。 女士们、先生们,税务部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巩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之不易的成果,立足税收,继续做好各方面工作,营造更加公平规范和谐,以及更加富有竞争力的税收环境,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改革发展新的更大奇迹而不懈努力,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详情]

“国是论坛2018 年会:改革和开放”将于12月举行
“国是论坛2018 年会:改革和开放”将于12月举行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8 年会:改革和开放”于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 国是论坛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围绕“三重”——领导人重要经济活动、重大经济政策和重要经济社会热点,搭建“三大平台”。 ——公共政策解读平台。主要在重大经济政策出台、重大会议召开、重要统计数据发布等关键时点,第一时间邀请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专家学者,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做好权威解读,在较高层次、较广人群中扩大影响力,推动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认知和认同。 ——经济思想众筹平台。主要围绕各界关注的重大经济社会热点,邀请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智库和专家学者以及业界权威人士,聚焦专题,深度碰撞,形成前瞻性政策建议。 ——多媒体整合传播平台。和主流媒体和重要新媒体平台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浪、腾讯等主要媒体深度参与,进行全方位持续报道。 一年多来,国是论坛举办近20 场专题论坛和一场年会。包括:东欧中亚的“中国式关系”;拉美之旅:增长与发展的考量;入世:15 年的变与革;聚焦达沃斯: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亚太经贸关系的未来;就业季·创业季,谁更难;金砖国家峰会前瞻;毕业生,拿什么欢迎你;中美贸易争端背后的较以及每季度一次的经济形势分析会。其中,“2017 年会:新时代·新经济”在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举行,邀请了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中投公司副总刘珺等数十位重量级嘉宾与会,相关观点被境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详情]

往届回顾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