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肖建军:QFII真的不合时宜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06日 11:01 新浪财经 | ||||||||
因为QFII从12月1日就开始实施,本周媒体上报道最多的就是QFII开始启动的信息,如上交所到欧洲推介QFII、四大银行备战QFII等,但市场中人却基本对QFII避而不谈。近期的冷淡和前期股市下跌中对QFII的看空联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QFII选在现在推出,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如何看待管理层推出QFII的时机选择呢? 管理层推出QFII制度的背景是1)对外开放和加入WTO的承诺;2)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
对于有些分歧,如目前是否已具备推行QFII的基本条件,实施思路和操作方案是否可行,显然是见仁见智的。但是管理层选择在股市持续下跌,多项政策利好都没有显著见效的情况下,将QFII与外资购并国有股、法人股两大对外开放政策一起推出,市场的理解是管理层除了兑现入世的承诺以及达到前面阐述的引入QFII的目的以外,还有另外两个考虑:一是救市,一是借助于外资解决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遗留问题和新股全流通问题。 一年多以来,为了恢复投资信心,扭转股市的颓势,管理层反复强调股市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好呵护股市走强,但都没有取得成效。因此投资者对于管理层出人意料地"提前"推出QFII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理解为新的救市措施。而QFII的推出与恢复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向外资转让的政策联袂出台,市场由去年管理层允许非上市外资股上市流通推测,这是管理层借向外资转让实现全流通和解决遗留问题的新尝试。一时间市场传言四起,迫使管理层不得不一再辟谣。 因此,QFII推出后的股市下跌,并非投资者对于QFII政策本身的理解有变化,而是对管理层试图以此救市效果的不认可,或者是对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担忧。笔者认为,能否达到救市目的也许是未知数,但将QFII与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联系起来,只能说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导致投资信心严重不足,毕竟管理层多次强调了会慎重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太可能贸然推出市场不能接受的任何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方案,国有股向外资转让还是符合不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精神的。 至于另外一个问题,QFII实施以后,是否只有股价大幅下跌,完成价值回归以后才会吸引国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笔者认为也不尽然。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需要证券市场承担很重的融资任务,如何保证股市的稳定发展促进融资功能的正常发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QFII的实施必须股市先调整到位才能上涨,管理层就可能不会积极推动这一制度的实施了。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 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 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51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 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