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石化上市对上证综合指数影响巨大

2001年07月10日 06:4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李清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引起了业界普遍关注。有关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石化经营状况较好,财务报表和年终报告都是很规范的,也是国内很少见的。

  此次A股发行本身并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多大影响,其对公司实质性的影响在于使公司开拓了海洋石油的勘探业务,使公司具备了大陆和海洋石油勘探的能力。同时,也会对下属子公司产生真正影响,例如,募集资金投向原油输送管道,将使公司在东部的下属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石化的核心力量,并加大公司在东部市场的竞争实力。中国石化的A股发行,还揭示了这样一个趋势:即行业面临大规模重组,小型化工加工企业将逐渐退出,它们或者被组合或者主动或被动改行。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中国石化本次发行上市后,将创A股发行量、集资额、总股本、上市后总市值等国内股市多项第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化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石化公司,旗下拥有多达11家直接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且多为中国石化的骨干企业。

  此前国内股市虽然也有上市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诸多事例,但无论从控股的家数还是规模来说,都根本无法与中国石化相比。中国石化上市后,可以预计,对与之相关的石化板块尤其是控股子公司,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在二级市场上将会出现比价效应和联动效应。一位基金公司行业研究专家认为,最近两年是中国石化历史上最好的年景。去年油价大幅上升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大,其息税前盈利的66%来自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务。今年油价比较稳,在很窄的区间内波动整理,公司上游业务将比较稳定。公司炼油业务将有较大增长,但由于其所占比例较小,故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不大;公司石化产品业务呈稳定发展趋势。公司自己预测的总体利润增长10-11%、每股摊薄收益0.21元,完成指标应该难度不大。

  专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石化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是原油和成品油、以及化工产品价格的变化。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拥有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并具有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结构优势,能有效抵御全球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中国石化综合一体化将有助于减少来自价格供应、需求和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实力。 随着拓展上游、提高下游、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中国石化将步入业绩平稳增长的阶段。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需求增加、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油品销售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和油气增长。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石化通过海外上市,引入国际化投资主体,按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完善了公司治理机构和股权结构。例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监事会制度,以保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创建了高级管理人员绩效奖励机制和期权激励等一系列新的薪酬制度等。但是,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又是从以前的行业性管理体制转化而来,内部整合尚需要花费很大力量。与国外同等规模的同类公司相比,中国石化人员多,人力成本高,开采成本也高。由于新星公司拥有的油气田均是新油气田,所以,收购新星将会降低公司开采成本。降低人力成本则会花很多时间。

  有专家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中国石化对上证综合指数影响巨大。他们分析说,中国石化上市后股价每涨跌0.50元,上证综指就要波动25个点左右。同时,中国石化的上市,将对石化板块和国企大盘股产生重大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石化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优质蓝筹股,极具投资价值,其价位中枢每年应有稳步的提高,作为中国石化的战略投资者和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长期持有并获取稳定的回报。

  专家们还认为,类似于中国石化这种经营范围广泛、运作规范、在国内影响巨大的超级大公司,其加盟中国证券市场,将极大地壮大市场中蓝筹股的实力。而作为一只超级蓝筹股,中国石化对稳定市场、促进市场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市场中的大型投资机构和即将推出的开放式基金,以及稳健的投资者等,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