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大肆进军沪深基金 坐庄赚钱技巧非常巧妙

2001年03月23日 09:56  人民网 

  日前媒体公布了中国保监会放宽中国平安[微博]保险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连结类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投资比例的消息。根据保监会的有关批复,这3家保险公司投资连结类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100%。但很多人总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基金业绩那么好,却一直走贴水行情?为什么基金的贴水幅度如此之大,保 险公司还急于扩大入市比例?为什么都说保险公司入市后成了最大的庄,但我们每天看到的基金波动区间仍只在2分钱?保险公司那么多资金买了基金,怎么还不见基金涨,是不是要赔死了?于是有人提出了为保险的投资基金买份保险的说法。

  保险公司买的基金为何总不涨?从基金盘口上看,有部分大机构,主要是保险公司,在买二、买三与卖二、卖三价位上挂着巨单,相对垄断或控制交易。哪个投资者急着想套现,对不起,你只好往下压低一分钱卖;哪位投资者急着想买基金,对不起,你也只能抬高一分钱去买。而基金来回手续费加起来才千分之五,不足一分钱,对保险公司这样的机构而言,赚半分也好、赚一分也罢,怎么都是赚,赚2分就有1%以上的收益率。如此操作,日复一日,长年累月下来收益也蛮可观的。这是基金二级市场的新现象。

  如何改变目前基金的报价方法,抑制大机构的“夹板”交易?有人想把基金的价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比如1.485到1.486,这样部分大机构就不好赚了。因为差价所得还比不上手续费,但是这样对交易系统又提出了要求。

  曾几何时,股民为引进保险公司这样的机构投资者而欢呼,市场各方对保险公司寄予厚望,保险公司也踌躇满志。但理想归理想,通过一些公开的报道或市场分析,保险资金在成为基金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后,的确有部分保险机构拿相当筹码做差价,相对高点抛出,相对低点回补。分红除权后,基金并没有出现市场一致希望的填权走势,相反却走出一波持续数月的中级贴权行情,极大地损害了基金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给坚信投资理念的基金持有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保险公司持有巨额筹码,但受规则的限制,交易非常规范,一般采取被动式的交易策略。场外的大机构,不是不知道基金的价值,而是不肯进场为保险公司抬轿,因而双方就僵在里面。因此,基金的流动性与交易的活跃程度越来越差,大基金的行情很难启动。只有遇到中报、年报、分红题材时,大基金才被动地动一动,随即归于沉寂。说句直白的话:保险公司希望基金能贴水交易。“为保险的投资基金买份保险”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什么样的投资能比贴水基金更保险呢?!保险公司在基金的贴水交易问题上,似乎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导致基金一潭死水,流动性与交易的活跃程度越来越差,投机游资兴趣大减,正常市场所需要的投机润滑剂极度缺乏,使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逐渐远离基金,而宁肯去ST、PT个股上玩刺激。从基金业的大背景考虑,上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金的大发展。

  由于现有基金大比例贴水,使得后续的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发行遇到严重阻碍。这种阻碍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

  (1)开放式基金面临尴尬。开放式基金的首次申购价是面值加上一定手续费。现有封闭式基金大比例贴水,使得开放式基金的吸引力大减。(2)新的大型封闭式基金无法发行,14%的贴水率使得按面值发行的后续封闭式基金失去意义。(3)小基金扩募受阻,小基金要按1.01元定向增发扩募,但整体基金大比例贴水,发行难度加大。1999年12月24日基金景福发行之后,整整一年零两个月,大型基金发行工作停顿了,在此期间,没有发行一只大型基金,只有老基金的清理规范,共有11只老基金转制上市,总规模不过55亿元。

  由于大幅贴水,大型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凸显无疑,部分基金就算立即清盘,其清算后的剩余价值可能都大大高于现在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出于资金的安全考虑,希望基金维持大比例贴水状态,为后续的资金进入基金市场提供低廉的筹码,看来保险公司主要不想通过二级市场的差价来实现收益,而更倾向于基金的分红。如果倾向于长期持股,当然是长期持续贴水最有利、最安全。(阿立)

  《国际金融报》(2001年03月23日第六版)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