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娱乐 > 正文
 

港府200亿港元下海 香港迪斯尼乐园开门爆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22:28 《财经时报》

  单以香港迪斯尼乐园直接收益论,港府仅有32.5亿港元被算作57%的股权投资,其超过200亿港元投入,似乎大部分都打了水漂。港府通过将项目建设列入公共事业开支,“地块自造自买,贷款自借自还” 的复杂设计,即满足了迪斯尼的大胃口,又一举说服立法会,通过没有直接收益的庞大预算

  □ 本报见习记者 伯倩

  内地“黄金周”到来时,香港迪斯尼乐园遇到大麻烦:排队人龙太长,游园面积太小。赶在“黄金周”前的2005年9月12日,总投资近250亿港元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开门迎客。

  大麻烦足够让香港政府(以下简称港府)长出一口气。要知道,在1999年,香港

迪斯尼乐园项目让港府动用了十分之一的财政预算,其间争论成潮,而眼下这个爆棚场面的到来,让所有争议暂时烟消云散。

  港府开先河运作商业项目

  这是顶尖高手设计出的案例,次级债、股权、地转股等诸多精巧设计埋在其中,而收益结构又复杂无比。以公共事业开支承担商业项目的破题手段,亦开港府治理的先河。

  具体操盘的人叫卢维思,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口才绝顶。1999年卢任香港旅游事务专员,经过一个彻夜的谈判,他领导的谈判团队征服了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下简称美国迪斯尼)。

  卢只是药引,真正打动美国迪斯尼,放弃新加坡、上海等拟合作城市的,是港府超过200亿港元的项目投资计划,而美国迪斯尼公司仅仅出资24.5亿港元,就将联营公司43%股权揽入怀中。

  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所有者是一家联营公司,全称为“香港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股东为港府和美国迪斯尼公司。其中,港府注资32.5亿港元,占57%股份。但是,除在联营公司的出资,港府承担所有基础建设费用,加上股本投资,单方面投入高达224.5亿港元。

  这里面,仅有32.5亿元被算作57%的股权投资,另有40亿元——便宜得惊人的土地作价,将在漫长的25年里,通过“地转股”设计,逐步让港府增持至75%的股权,享有投资收益。

  建设资金来源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建造迪斯尼乐园的投资,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保住此项目落户香港,又不至于吓退美国迪斯尼,港府在建设投资来源上做出了许多精巧安排。其中角色转换之频繁,角色重叠之迷乱,绝非一眼可以看穿。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路径,也证明港府不愧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看家人。

  其基本手段是:把基础设施建设和迪斯尼乐园项目分开计算,通过联营公司,达到令港人满意的投资结构和令迪斯尼满意的实际利益结构。

  香港迪斯尼乐园首期建设共花费141亿港元,其投资主体为港府和美国迪斯尼组成的联营公司,资金来源于公司股本和借债。

  其中,股本来自港府和美国迪斯尼的注资,共57亿港元;而债项包括两笔贷款,一笔为港府25年期56亿港元贷款(从构成香港政府投资收益主体的资本投资基金中拨款),加上利息共约61亿港元;另一笔为港府牵线的当地银团15年期21亿港元贷款(为首的摩根大通亚太主席是港府金融秘书),加上利息共约23亿港元。

  这些费用还不包括土地和基础建设费用。按照协议,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均由港府提供,港府为此支出136亿港元。加上政府贷款和股本投资,港府共支出224.5亿港元。

  利润分成

  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支出的大头。填海工程和基础建设工程(包括用水,码头,消防等设施及服务)共计114亿港元,而通达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地铁专列耗资22亿港元。而这些投入除了40亿港元的土地作价之外,都没有在联营公司中获得收益。

  迪斯尼公司绝非软柿子,将一口吃掉近6成的利润。其作为管理方获得税前盈利的2-8%管理费,作为专利所有方获得专利费,约为总收入的5-10%,作为投资方获得税后利润的43%分红。

  港府在答记者问时称,“港府和迪斯尼公司在此项目中以不同的角色进行投入和取得利益。港府的股本投资获得了相应的股权,贷款利率虽以最优惠利率为基准有所减免,但是不算低”,土地投入40亿港元换到了附属股份,基础建设投资“不管如何未来总会支出”,交代得很体面。

  角色之惑

  香港迪斯尼乐园之所以能够分开计算投入,关键在于:港府亲自下海,将本属于迪斯尼乐园项目下的基础投资,列入公共事业支出。

  坊间曾有争议,港府下海,有悖政府不直接参与具体商业运作的传统。而港府也考虑,在日后将香港迪斯尼乐园私有化(转给私人公司),退出商业项目。

  几近完美的资本安排使得投入各有归宿,看来都可以取得回报,使得港府及迪斯尼公司和项目之间的关系看似明朗。然而,迷乱的角色转换之间,迪斯尼公司获得了不菲的彩礼。

  美国迪斯尼用专利和无形资产——获得了相当稳定的税前收益,不用交16%的企业利得税(即所得税)。保守假设每年有游客600万人,每人消费500港元(含门票),年收入达30亿港元,迪斯尼可以每年得到至少3亿港元的固定收入,如果公司永续经营,取保守的10%贴现率,这笔收入现值可达30亿港元。恰如迪斯尼的一贯风格,靠固定收入就能收回成本。

  而港府打破一贯的独立传统,下海操作迪斯尼项目,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通过角色转换,又平白给了美国迪斯尼许多好处。

  以56亿港元的港府贷款为例,其实相当于次级债,即借贷人偿还要后于

商业银行贷款。为减轻香港迪斯尼乐园的还款压力,双方定于乐园开业10年后开始偿债(开业前建设期就已5年)。港府的贷款,由港府和美国迪斯尼的联营公司共同承担,而在这15年后,随着港府在联营公司内通过“地转股”不断增持股份,美国迪斯尼所需负担的债务比重,已经很小。

  至于港府期待的大便宜,是税收和GDP增长,只有税收是港府可以指望的,而这些都风险甚大,依赖于乐园的具体经营情况。如果计入投资风险因素,此项目的净现值(评估项目可行性)就会大打折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