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笑谈公款出国 称洋奶牛已经熟悉中国官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7:3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毛建国 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海淀团团会上,有代表建议到以色列考察节水滴灌技术,市长王岐山笑说“没必要”,还举了个例子: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官员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见1月16日《京华时报》)
这当然是个笑话。可这笑话听来苦涩,且令人深思。 如今,一批批的出国考察团,花着大把大把的公款,走遍世界各地,个个“肩负重任”,似乎“名正言顺”。可实际上,其中有多少考察是真正物有所值?有几个取回了“真经”?没人说过。也没人算过这些出国考察的成本与收益的比例是多少。 必要的出国考察可以开拓眼界,取长补短。怕就怕一些人出国考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借公费考察之名行旅游之实罢了。既走了为公考察之过场,又领略了异域风光,美酒佳肴想必也尝了个够,可谓“公私兼顾”,“名利双收”。 如此浪费国家钱财、徒有虚名的出国考察,是一种变相的腐败。我不相信,一行官员浩浩荡荡来到国外奶牛场,听了几句介绍,就能取到“牛经”了?要取经,网上的资料多得是,途径绝不止出国考察一种。即使真有实地考察之必要,只需派若干专业人士前往即可,大没必要辛苦众多官员。“洋奶牛都认识中国人”的笑话很“经典”,但愿它能让某些人清醒。形式主义、浪费公款的出国考察,该收一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