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广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080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 10: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080元

白云区太和镇兴丰村里建起了崭新的楼房。杨勤摄(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数字看广州农业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0元,比2000年的6086元增36.8%,年均递增6.5%。

  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0%,去年达到4217元,占农民收入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9.5%增长到60%。

  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0.44亿元,比2000年的163亿元增26.1%,年均递增4.7%。

  □本报记者 周祚 叶卡斯 通讯员 穗宣 杨春林

  以占全省6%的耕地面积,创造了占全省10%的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0元,比2000年的6086元增36.8%,年均递增6.5%……“十五”期间,广州以中心镇建设带动农村的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进程,从而走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广州特色之路。

  “三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州227万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福利政策的实现。“十五”期间,广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稳步增加,增长速度分别为5.9%、6.4%、5.1%、8.1%和6.9%,年均增长6.5%,2005年达到7080元,在全国大城市中继续保持前列。农民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0%,去年达到4217元,占农民收入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9.5%增长到60%。

  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0.44亿元,比2000年的163亿元增26.1%,年均递增4.7%;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广州蔬菜业、花卉业、牛奶业等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名第一,荔枝排名第二。

  广州农业不仅为近227万农民提供了居住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为全市居民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广州每年生产蔬菜348.9万吨、水果48.9万吨、生猪215万头、禽鸟1.3亿只、水产品38.8万吨、牛奶4.7万吨,不仅能够满足广州市民消费需求,部分优质农产品还出口港澳地区和欧美、日本等国家。

  农业对二、三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江南蔬果、黄沙水产、广州花博园、嘉禾生猪四大中心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市场规模、交易量等位居全国同类市场的前列;广州的蔬菜、水产品、观赏植物、生猪的交易价格更已成为全国性的指示价格。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是广州农业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广州

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分别达到3家和8家,去年实现销售产值52亿元,带动农户21万户(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带动农户增收1.45亿元。市级以上都市农业示范区增加到20个。建设了10个蔬菜基地、5个水产基地、8个水果基地、5个花卉标准化示范区和5000亩鲜切花生产基地。

  广州的农业区域布局不断完善,基本完成了第一圈层畜牧产业转移和二、三圈层优势产业基地布局,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蔬菜生产集约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菜场有155个,面积达7万多亩;连片20亩以上的水果规模生产基地有4300多个,总面积达50多万亩。

  科技兴农在农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州是全省率先进行农业现代

化工作试点的城市,在全省和全国率先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花卉业大力推广了先进技术,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全国花卉四大主产区之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由“九五”期末的4.6万亩,增加至13.4万亩,年均增长30.6%。

  广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级、区县级监测中心、基地、批发市场四级农业标准与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逐步完善。全市共有369个生产基地、185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分别有78个和66个,农产品年均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

  “十五”期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00多亿元,出口4.83亿美元。

  中心镇: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

  建设中心镇,是广州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目前,中心镇正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全市16个中心镇和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对二、三产业和人口集聚作用初步显现,在2004年完成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上,2005年再实现转移就业6.74万人。

  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行政村已实现了通水泥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农村“五通”工程正继续向中心镇的自然村延伸,拓宽了农民致富路。在不久的将来,中心镇居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居民一般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

  广州还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2004年率先实现全面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乡镇个数由66个减少为35个,有效节约了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成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