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是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硕果仅存的重要剧作家。他1957年完成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有趣的是品特始终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属荒诞派的范畴,而自称是“威胁戏剧”的创始人
□ 周江林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这又是出人意外的一位人物(尤其对中国公众而言),因为我们历来关注被炒得很热的艺术可以理解的大师,而品特却总是说“不!” 据称,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中对授奖于冷门的品特争议不小,最后以一位赌气的院士因不满品特当选而宣布退院而收场。
“威胁戏剧”的创始人
品特先生从不相信这个世界是能够有什么靠得住的,一般人一旦拥有这样的信念后,他会选择一项瞬间激烈的“事业”来对抗无时不在的恐惧感:暴怒或毁灭。然而,奇怪的是品特却以一种非常的不稳固为基础,存在下来。
在《情人》中,一个中产阶级的幸福家庭,丈夫和妻子相敬如宾,每日丈夫上班,妻子理家,生活安逸而舒适。但当丈夫与妻子彬彬有礼吻别后,故事也随之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丈夫所谓上班,其实是去妓院和妓女幽会,而妻子呢,也忙于在家接待她的情夫,如此周而复始。丈夫可以转换为情人,妻子可以变化成妓女。丈夫和妻子只是人们彼此的面具,而在骨子里,他们的面貌才是真实的。
曾有人问品特:“品特先生,你在剧本中想说明什么?”他回答道,“黄鼠狼钻到了酒柜里。”他进一步说,“我深知任何一个陈述都至少具有24种可能的面貌,这取决于你当时的角度甚至取决于天气。我发现,一个明确的陈述从来不会保持原意,从来不会就此穷尽。”
这个随口乱说的品特是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硕果仅存的重要剧作家。他1957年完成第一部戏剧作品后,曾被推上荒诞派戏剧的第五六把交椅。但有趣的是品特始终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属荒诞派的范畴,而自称自己是“威胁戏剧”的创始人。
诺贝尔给予他的结论是,通过“简单的日常絮叨碎语,揭示隐含其中的跌宕起伏,并闯入被压抑者内心深处封闭的空间”。
他的作品可粗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涉及房间的普遍象征意义和各色各样的外来威胁,房间代表安全,这类剧作的格调尽管有不祥的含义,但基本上是戏剧,因此,它们被名为“威胁戏剧”;第二类,从《通宵玩乐》起直到《地下室》,多是心理剧,越来越注重描写人格,表现了对人格本性及其存在都不可能形成可靠的观念;第三类,从《茶会》后,观点较为客观和外在,越来越深地涉及回忆的主题,回忆就像这样一种东西,它使人们连接在一起或使他们分离,或使他们衰弱,或使他们坚强。
看他的戏像是在玩塔罗牌
品特1930年10月10日生于伦敦东区哈克尼镇的一个葡萄牙犹太家庭,父亲是女装裁缝,他整个的青少年时期,都在不富裕的阴影下度过。二战时,他被送往乡下避难。一直到14岁,家人才将他带回伦敦,抵达当天却目击炸弹在头顶飞过的恐怖。18岁时,他就读于皇家艺术学院,因为戏剧见解和学院中的师生不同,假装神经崩溃而退学。
1948年品特拒绝服兵役,他随身带着牙刷,甚至为坐牢做好准备。他认为,我没义务为战争去送死。后来父亲花了很大的一笔钱,才使他免于进监狱。1954年,他采用大卫·巴伦的艺名,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并于1957年开始他的创作生涯。1970年代起,他开始做导演工作,1973年成为英国国立皇家剧院的副导演。
品特的第一个剧作《生日晚会》在伦敦公演时,几乎没有一个评论家能理解它,由于他第一个独特的电视剧《通宵玩乐》观看率达到空前的纪录,他戏剧方面的才能才被大伙儿不加考虑地接受,这就是流行的口味。从一个最遭受误解的英国剧作家变成了最红的剧作家,这既令人奇怪又令人鼓舞。
在独幕剧《房间》里,半寸的光影,就足以表现一个人物的不同心情。这就是品特的高招。卡车司机和妻子露斯吃早饭,房东闯进,怀疑自己的母亲和姐姐都是犹太人。有人来租房,露斯听后大惊,说这房自己和丈夫正住得好好的。地下室走出的盲黑人对露斯的一切了如指掌,但露斯却竭力否认认识他,并请求他别再来纠缠。卡车司机突然归来,将盲黑人击倒。最后,露斯被丈夫的暴行吓傻了眼睛。
品特非常不信任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观众。他认为,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习惯这样的事实:评论界和公众对戏剧的反应追随着一条飘忽不定的温度曲线。剧作家的危险在于:他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成为陈旧的趣味和期待趋向的牺牲品。
品特善用象征手法,在舞台上出现的各种衣物、摆设和小道具都有强烈的隐喻色彩,形成了品特的道具品牌,如水锅、水桶、电炉等。另外,他的语言对话简约幽默,并常常通过“停顿”来制造悬念,加强暗示。所以看品特的戏很像是玩塔罗牌占卜游戏,在神秘的期待中感悟人生的变幻莫测,足够刺激。
说起《看房人》还有一段故事。一次在德国演出时,剧终后主角向观众鞠躬,不料却引来大喝倒采,而演员也很顽固,你越喝倒彩越向你鞠躬致谢,这样观众情绪越激昂。演员共谢幕34次,只有2人留在剧院,他们还在那里喝倒彩。
婚外恋诽闻与《背叛》
自1965年的《归家》后,品特再也没有写过长篇的剧作,他专门为电影事业作贡献,其中著名的电影是《法国中尉的女人》。
创作《背叛》时,品特年已48岁。BBC电视二台女主播琼·芭克威尔早年背井离乡,在异地寻找新生活。她自修语音课程改掉了家乡口音,还摆脱了父母的左倾政治信仰。她交了几个男友、酗酒、抽雪茄烟、参加话剧演出,结了两次婚,有两个孩子。这样的经历和个性对品特无疑是一把刀子,划开了他的生活,两人发生了七年的婚外恋。1977年,品特与妻子离异,惹来不少诽闻,最终他与女主播还是以分手告终。耿耿于怀的品特因这段恋情写了《背叛》,她一直没有告诉他,她丈夫不仅知道这桩婚外恋情,而且还接受了这一事实。从品特的角度来看,她其实对他有所欺骗和背叛。
品特容易发怒(天才戏剧家的特性?),不太令人喜欢。有时,他还是个醉汉,当他的老友导演彼得·赫尔在公众场合说出事实,品特很恼火,与他翻脸。1980年他与女作家安东尼娅·弗雷泽结婚,媒体当时嘲笑他们俩的结合是组成了一个“讨论小组”。
越老越可爱
自20世纪70年代后,品特的剧作篇幅逐渐变得短小,更为政治化,看起来像某种寓言。他的激进言行也常见于英国媒体。“我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政治形势方面,而且我认为现在的政治形势非常令人担心。”
1985年品特跟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造访土耳其,并与许多被政治压迫的受害者见面。在美国大使馆的一项向米勒致敬的活动中,品特并没有跟其它客人寒喧,反而谈论被压迫者的性器官遭受电击的事情,结果他被赶出大使馆外。
2003年,他出版了一册以反对伊拉克战争为主题的诗集。2004年11月,他参加了一个企图弹劾英国首相的政治运动,在演讲中他称美国“被一帮罪犯控制着”,而布莱尔是一个“被他们雇佣的基督教打手”,一个战犯。他的代价是,品特做了一次癌症大手术,他重返公众生活后,又继续猛烈抨击美国的外交。
他花了近一年时间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写成《背叛》,显然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对人们的时间观念进行试验,以及出于对那个女人的一次追忆。他划分了九场戏剧动机,然后以颠倒的顺序将它们表现出来。品特越老越可爱的地方正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