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崔永平:只手演绎皮影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 16:27 《财经时报》

  难以想象这位只有一只手能够活动的花甲老人办这个博物馆是怎样的艰辛。他的每一个皮影都凝聚着无尽的心血,每一个皮影所折射出的苍凉都使人们对这古老的艺术国粹产生了无尽的景仰

  □ 本报记者 于贞志

  见到崔永平颇费周折,我没有想到中国唯一的一家皮影艺术博物馆位置却这么偏僻。看见崔永平我很惊讶,他的右手完全不能动,说话都很吃力,但是多年的中风没有摧垮这位老人,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一定要让皮影这一国粹流传后代。

  崔永平讲话还是磕磕绊绊,几乎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他的爱人,著名的一级演员王淑琴,在一旁补充着他的话,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深情可见一斑。

  崔永平热情地请我参观了他的皮影博物馆,这个位于通州马驹桥金桥花园的,由一栋居民楼一层的三套居室改造成的博物馆,面积只有250平方米。博物馆藏有皮影作品3万余件,其中包括明、清、民国以及抗战时期的皮影作品,来自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不同的地区,大部分皮影是崔永平自己设计制作的。

  皮影最初的雏形是剪纸,最早出现在汉朝,有文献资料可证。晋代的《搜神记》一篇文章中载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的记载。文中所述的帷幕灯影场面,应该是影戏艺术的雏形。影戏虽然分由真人成影的人影戏、用双手表演的手影戏和用平面偶人表演的皮影戏,但都同源于幕影表现的原理。一直到宋朝都是剪纸,后来才发展成皮影的。

  崔永平原为北京皮影剧团的一级演员,他在国外演出期间,看到中国的东西在中国没有专门的博物馆,东西却都摆在外国的博物馆里,真是痛心,立志要办一个我们自己国家的皮影博物馆。他想,皮影的历史一定要留在后代,要让全世界都承认皮影是电影的鼻祖。

  文革时期很多的皮影被烧了,崔永平仅留下一件师傅做的皮影。后来的都是他自己做的或者购买收藏的。他还记得师傅问他“皮影有史吗?”,“没有”他回答,师傅接下来说“你来写啊”,他永远记在了心里。为了收藏皮影,崔永平走遍了大江南北。

  1992年的12月底,年关的演出比较忙,他累得晕倒了,不吃不喝整整昏迷了13天,当时医生已经判了他的死刑,说即使醒过来也是一个

植物人。后来他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5个月后靠轮椅能够活动,那时他完全不能说话,手不能动,他的心里那个急啊!他想,我不能倒下,一定要把他所学的皮影、他的经验、他的知识保留下来。

  为了练习说话他就在家门口摆了个公用电话摊,希望与人交流。他依然坚持工作,一只手也要耍皮影,后来就不吃药了,要把吃药的钱省下来,多做个皮影。真是要非常感谢香港的钟老板,当这位老板听到他的事迹非常感动,多年来一直免费供应他吃药,可以说博物馆能有今天,钟老板也是功不可没的。

  现在他的皮影博物馆面积有250平方米,建这个博物馆真可谓是千辛万苦,经费都是他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这里的门票收入并不高,他也没想过要靠门票赚钱,只是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皮影,他要给喜欢皮影的人一个交代。

  皮影博物馆内收藏的皮影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又有童话和寓言故事。在馆内的一面墙壁上,还展出了崔永平在非典时期创作的500个皮影头像,按生、旦、净、丑的次序来陈列。此外,博物馆中还有皮影制作工序的介绍、皮影艺术展示、皮影的历史资料、演出道具、剧本以及皮影戏现场表演等。

  看着这一切,我们惊叹着,难以想象这位只有一只手能够活动的花甲老人办这个博物馆是怎样的艰辛。崔永平告诉我,由于他的右手不能写字了,他就练习用左手,整个博物馆里所有的藏品说明都是他自己用左手一笔一划写下来的。每一个皮影都凝聚着老人无尽的心血,每一个皮影所折射出的沧桑都使人们对这古老的艺术国粹产生了无尽的景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