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费零增长是否会成镜中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9:32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记者 黄苏娟 江苏省卫生厅日前提出省内的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今年要实现零增长。零增长?可能吗!面对“看病贵”“看病难”久拖不决而怨声载道的百姓,自然提出这样的疑问。然而,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广泛采访,初步了解到,截至目前,江苏省内大部分医院都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目标,这些医院在平均门诊人次费用方面不仅实现了零增长,甚至部分出现了负增
应该说门诊人次费用的下降,直接受益的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反映对于门诊费用的减少他们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有关专家说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措施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需要长抓不懈,聚沙成塔。 卫生厅:零增长大部分医院已实现 记者昨天从江苏省卫生厅获悉,对于实现年内门诊人次费用零增长这样的目标其实在今年年初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就已经提出来了,而且也只是江苏省自己的目标,在国内来说,也是属于比较先进的做法。 从今年1月份到9月份的统计发现,江苏大部分的医院都能实现平均门诊人次费用零增长,甚至有不少的三级医院已经实现了负增长。全省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增幅也在前三年平均增幅的基础上下降了2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一些医院之所以能够实现进一步落实平均门诊人次费用零增长,主要是因为医院能按照常见病、多发病“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疗规范去规范医院的医疗行为。同时,各级卫生部门也组织专家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用药、检查等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查处违反诊疗常规的医务人员。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还推行区域内同级医疗机构大型设备检查报告单共享制度、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抽查制度,在一定时限内,非因病人病情变化或因治疗需要,医疗机构不得重复检查。 另外,在用药方面,也能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办法》,目前已经在江苏全省范围内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监测网络,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药物滥用问题。 此外,在全省范围内已经推广开的处方和药品用量公开监控制度,并及时的对排名前几位的药品和单品种的药量进行控制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说,试行常见病用药协定处方,制定严格的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及超常预警制度,实行医生处方评价制度并定期公布。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科室、医生开方用药情况进行监测监督,加强对药品使用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药品使用中的不正常现象,遏制收受药品回扣行为。各医院可对药品用量和医生单品种用药量进行排位,对排在前几位的药品和医生的用药情况进行公示,选择重点对象进行警示教育,对用药明显不合理的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罚等。 南京第一医院:抑制增长需下猛药 南京医院大都完成任务 记者昨天采访多家医院了解到,虽然今年还没有结束,但是从前九个月的情况来看,南京地区的大部分医院都已经完成了任务。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医院目前已经达到了零增长的目标,去年平均门诊人次费用是160多元,但是今年前9个月的统计显示他们现在已经降到了140元以下。同样,南京鼓楼医院、中大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等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今年都已经实现了零增长。 南京市第一医院的潘淮宁院长告诉记者,卫生厅提出的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实现零增长的目标,医院在前九个月已经实现,并且还下降了0.17%,而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增幅在前三年平均增幅的基础上再下降2个百分点目标也达到了,从前九个月的情况来看,已经控制在1%以内了。 三点措施确保医院达标 “在大多数病人还在喊‘看病贵’的情况下,一院是如何做到平均门诊人次费用不增反降的呢?”记者问。据潘院长介绍,医院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取决于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医疗质量方面,医院对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进行了全程的监控。其次,是从考核的体系方面进行改善,做到门诊和住院一体化的目标。在门诊做了检查的,绝对不会再让患者在病房再做检查,避免了重复检查,同时为病人节约了时间,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当然也就节约了病人的费用。第三方面就是控制药占比,对医院的药品用量定期进行分析,对医生的处方也实行全程的监控。每月公布医院用量排名前10位的药品品种名单,要求科室进行分析和整改。每两个月公布全院药品使用(金额、数量)排名前10位的西药和前5位的中成药品种,并召集相关厂商代表开会,讲解有关政策和规定,对连续两次排名第一的药品予以暂停使用。医院定期公布药品使用量较大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医师名单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该院同时还建立了处方公示制,每月由信息科以科室为单位对门诊单张处方金额按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对排序在前1/3的处方进行分析,有问题的及时找相关医生谈话,加大对不合理大处方的查处力度。潘院长还告诉记者,“医院还专门组成检查组,对门诊及相关科室进行了二次现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医药代表在诊室与医生交谈现象进行了全院通报,批评了相关医生,并要求医药代表所属的企业第二天上交书面说明,限期整改,根据情节,医院对四家厂商实施警告,停用了两种药品。” 处理四起违规违纪行为 目前全院已经通报处理了四起违规违纪行为,其中两名医生因私转病人受到待岗处理,一名返聘医生也因私转病人被解聘,还有一名职工因违反劳动纪律及行风相关规定,被扣除当月全部劳务费。 潘院长指出,虽然今年还剩下两个多月了,但是他相信,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还会有所下降,因为从10月份开始,又有大批的药品降价,医疗服务价格也有所下降,所以老百姓看病的费用也会有所下降。 江苏确保“零增长”三举措 本报日前报道,据江苏省卫生厅的有关官员介绍,今年该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制定了多项举措,希望通过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扩大药品招标范围、规范诊疗行为等,将医疗费用真正降下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一是为乡镇医院培训技术骨干。“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薄弱、服务能力不强密切相关。为此,江苏省卫生厅规定,在城市,我省城市卫生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优先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造与建设,二、三级医院药品收支结余部分的10%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二是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药价太高是导致老百姓感觉“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药价,江苏省卫生厅要求,全省县及县以上政府、国有企业(含控股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要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参加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机构采购药品80%以上的品种纳入集中招标,集中招标采购的金额不低于当年药品采购金额的80%。同时推行以剂型为单位进行招标。 三是着力减少大处方、乱检查等加重患者负担的行为。省卫生厅明确表示要加大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规范医疗行为,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据悉,江苏前段时间开展的南京地区卫生行业纠风专项整治工作并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原定于8月11日至9月20日进行的自查自纠阶段被延期。同时,省卫生厅专门向全省发出《严禁医院资金分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的意见》,要求取消医院内部奖金分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的做法,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另外该意见还强调,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强医务人员到院外开展医疗服务的管理,原则上一周外出开展医疗服务累计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 基本医疗免费是最终目的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洪福院长指出,卫生主管部门出台这样的规定,推行相关的监管方法,确实已经达到这样的目标了。也可以这样讲,目标的实现肯定可以使患者的医疗费用有所下降。但是应该看到,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根本的解决市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医疗体制存在缺陷,现在有50%的病人不敢去看病,因为没有钱,还有很多的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前,大家所讨论的市场化的道路明显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只会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看不起病。他个人认为,医疗改革最终应该走的是公益化的道路,老百姓的基本医疗保险应该由政府买单。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由于某一方面的原因造就的。目前政府主观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解决,当然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应该说降低医院的门诊人次费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市民反映“零增长”没感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反映并没有感到看病的钱少花了,医院“看病贵”仍是许多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有关人士指出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少数医院片面追求利润,利用政策的漏洞采取“对策”,将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解或转化到住院患者身上造成的。以下是福建媒体报道的医院牟取暴利的种种手段,江苏有关医院应引以为戒。 手段之一是多通道开药。自来水公司的谢女士到某省医院就诊,医院让其一天三次挂号看门诊,先后开具一张糖尿病处方、一张高血压处方以及一张益肝灵保肝处方,三通道用药共计1077.83元。谢女士说她当时就提出了疑问,但是医生说对她有好处,她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此外,有些医院为了多赚钱,钻现有医保政策空子,对享受公务员医疗待遇的患者不怕多开药,就怕药开不够。特别是对有特殊慢性病患者,往往采用两个特殊病种加一个普通门诊三通道同时开药,而且重复大量开具非治疗性药物。 手段之二是小病大医。由于住院治疗费用标准远远高于门诊次均费用标准,实行医疗费用零增长后,一些医院为增加创收,将本来在门诊完全可以治疗的病人收治入院,降低入院标准,造成小病大治。患者张某,因为腹泻、腹痛入院,检查发现有胃溃疡,本来完全可以在门诊治疗,却被收治入院,当班医生还振振有辞地说是门诊费用不够用,只好收治入院。一刘姓参保患者因为头晕在门诊就诊,自己不想住院,经治疗医生反复劝说才同意入院,入院当天光各种检查费用就花了1500元。还有一名省公安厅的林姓患者,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脸部挫伤,被收住院6天,共用5种抗生素药,其中用去舒血宁20支,肌苷14瓶,共花医疗费用3160元。 手段之三是超负荷检查。有些医院为了创收,对住院患者开足马力做各种检查,让其费用达到住院最高收费标准。一陈姓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左肺炎、帕金森症等入住某院,住院不足一个月,先后进行了四次肺部CT检查和一次脑部CT检查。有的医院对无大病的患者,收住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一陈姓患者,有多年心血管病史,福州某三甲医院将其收住院,4天没进行一天治疗,却对其进行了一次大体检,花费数千元。还有的医院让病人先拍X光片,后进行CT检查,再做MRI检查。 不规范的医疗行为确实让一些医院谋得了丰厚的利润。据透露,福建省省一级的各大医院每年纯利润都在数千万元以上。某三甲医院原来年收入8000万元,在短短四五年内,年收入翻了5番,去年全院收入达到了4个亿,而这样惊人的利润增长速度竟是在医院没有增加床位数、没有增加医护人员力量、没有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发生的,远比国内优质上市企业的利润高得多。难怪有人称医院是当今社会最暴利的行业之一。 消费者为何对药品降价没感觉(新闻链接) 10月10日,22种药品再次降价。记者了解到,8年来的十几次降价,药品总共降了340亿元,但患者要负担的费用却以每年不低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上升。所以,有关人士认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是得从源头抓起,医疗体制、医保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说没感觉不是没根据的。记者了解到,2001年到2004年间,药品价格指数每年以1%至3%的幅度在下降,但患者要负担的费用却以每年不低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上升。 卫生部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持续增长,其中药费年均增长5.7%、检查治疗费年均增长20.9%;住院费用持续增长,其中药品费用年均增长6.4%、检查治疗费年均增长13.2%。医药收费的持续上涨过快,与药品价格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直接有关,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造成全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的后果。 为何如此,记者请教了一位对医药行业颇有研究的学者,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告诉记者,两大原因不可忽视:首先,政府定价的药品只有1000多种,仅占所有药品的10%左右,每次降价,只是在这10%中选取十几二十种做价格调整。对于少数长期服用某种药品的患者或比较懂药的人可能会有明显感觉,而对大多数普通患者来说,的确不易明显察觉。 其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该学者指出,这几年的事实证明,哪种药上了国家的降价名单,就意味着它离消失不远了。药价降了,医院获得的加价少了、医生可拿的回扣也少了,医院和医生就会选择不进、不开这种药。而药厂,如果药卖不出去或利润微薄,就会选择停止生产该药,或者改变包装,药品成分稍做变化,以新药推出。这些做法无疑让药价成了“空降”,患者自然是得不到降价带来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