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百姓期待 厂家叫苦 医院叫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23:59 CCTV《经济信息联播》 | |||||||||
对老百姓来说, 药品降价当然是好事,但是对近十年时间里的十六次降价,大家又好象普遍感觉效果不明显。降价的空间到底还有多大,国内药品生产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吃不消了。 “能感觉到看病比原来便宜一些吗?” (市民摇头)“感觉得出来,但是不是特别明显。”
医院是我国最大的药品销售者,超过80%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虽然国家规定,医院对药品的加价率不得超过15%,但医院加价率超过15%是公开的秘密。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 2003年,卫生部门所属医疗机构全年药品购进额为970亿元,销售额1414亿,差价444亿,加价比率可见一斑。 药厂不能失去医院,所以国家每次降低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药厂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出厂价。过去近十年间国家对药品降价16次,降掉了300个亿,大部分由制药企业买了单。 (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震文)“因为药品降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来源,这么多次政策性强制性降价以后,现在也感到很大的生存压力。”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 朱长浩)“就象过去历次降价一样,它造成的后果是要么这个药品的销售是下降的。 药价为何居高不下,医院自然成为众矢之的。不过医院方面也有自己的苦衷。 武警总医院副院长 杨造成 真正药品贵,不在医院。药品降价,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我认为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药品降价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7%;财政拨款等约占5%。在财政补贴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药品销售收入自然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多开药、开贵药实际上也就成了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特殊经营机制与补偿机制的直接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