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一个中产张迷的幸福与狂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5:34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黄振伟

  一个朋友得知我要在张爱玲去世十周年之际写一篇文章纪念她时,非常郑重地向我推荐了一个资深的“张迷”,并一再强调,“你一定要见见他,只有见了他,你才能了解张爱玲是多么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见了,结果使我大吃一惊。

  我原以为这位“张迷”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小资,出人意外的却是一个快四十岁的大男人。他家宽敞客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张爱玲的各个时期的照片,让我有一种错觉,好像走进了张爱玲博物馆。他是做金融的,家中却没有一本金融方面的书,在那个古朴的书架上,竟然塞满了200多种张爱玲的各种版本的书。

  问到为什么收这么多版本时,他笑着说;“没什么理由,就是喜欢。”他耿耿于怀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藏到一篇张爱玲的手写稿。“哪怕一篇

散文的手写稿都行,我想那感觉就跟张爱玲面对面聊天应该是一样的,我一定幸福死了。”他说这话时,眼睛都在放光。

  谈起对张爱玲的喜爱,他告诉我,15年前,他第一次读到张爱玲的《传奇》时,就被张爱玲的文字击穿了心灵。

  当时,他对张爱玲还十分陌生,以为是本通俗小说,可一夜看下来,他没想道世上还有如此凄美绝望的文字,他完全被震撼了。他不只是同情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而是仿佛突然间理解了人生中的绝望与残酷。这本书让他牢牢地记住了张爱玲:一个能把人生写得如此绝望的女作家。

  后来,他逐渐读了张爱玲的所有的书,不仅喜欢上了张爱玲的文字,更喜欢上了张爱玲这个人,他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张爱玲的崇拜者。

  他喜欢张爱玲几乎到了极致,除了阅读张爱玲的文字能给他带来莫大的享受之外,乐趣还可以来自关于张爱玲的一切。他热衷于搜罗有关张爱玲的一言一行,而且爱屋及乌,但凡与张爱玲有关的人的情形,他都想知道。

  他几乎每天都要到网上的各种“张迷客厅”去转转,与网友聊聊张爱玲,哪怕只有五分钟。每半个月,他就要与他认识的各种年龄段的“张迷”们聚一次,每次聚会,大家都感到很幸福。

  几年前台湾《联合文学》曾举办过一个活动——“谁最像张爱玲?”一是看长相,参加者将自己的照片寄去由评委评判;二是看文章,看谁所写的文章最像出自张爱玲的手笔,最后的获胜者就是大家公认的最权威最幸福的“张迷”了。他明知自己与张爱玲有着不可逾越的性别差异,但还是寄去了自己的照片积极参与。

  他这两天的计划是带着妻子和小孩去上海的张爱玲故居一游,这已是第三次去游故居了,“就像去看一个老朋友,不去看会想。”因为是张爱玲离世十周年,他这次想把他的“凭吊”之旅延长,从上海取道香港,到有张爱玲故迹的地方去走走,然后再去美国张爱玲曾经生活过地方去看看,这是他许久以来就想实现的心愿。

  采访结束后,他送我到公寓楼外时,神秘地告诉我,在他的影响下,他爱人现在也是“张迷”了,甚至还留起了张爱玲的发型,虽然有点胖,但夏天还是坚持穿旗袍。我险些大跌眼镜。

  归途中,望着北四环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我有点儿伤感地想到,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上,在那么多“张迷”的怀念中,张爱玲应该是一个最幸福的人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