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富看病需求:不怕贵就怕去国营医院排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1:24 国际先驱导报 | |||||||||
谁能满足中国新富对医疗保健的个性化需求?西方私人医疗服务提供商们跃跃欲试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达巍 报道 作为一家大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庄先生说,他可以很轻松地花约56万元买一辆进口宝马车,或9.6万元买块“积家”(Jaeger-LeCoultre)金表。但去年初,当这位律师患上偏头痛时,他却不得不排着长队,忍受着粗暴的服务,到国营医院去看病。而费用仅仅是不到50元。
不惜支付高额年费 因为是有钱人,庄先生没有透露他的全名。他说宁愿多花点钱,也希望享受到方便舒适的医疗服务。去年底,他终于如愿以偿了:他申请了一份私人医疗保健计划。现在,他每年需要支付约29600元的年费,就能获得定期检查、预约私人医生,并可在必要时方便进入一些中国最好的医院──同大多数中国人就诊的国营医院相比,这一切都格外豪华。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国营医院中拥挤肮脏的诊室和潦草的检查曾经是中国人的唯一选择,无论对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都是如此。但现在,私立医院和私立诊所开始进入中国,向能够负担得起高额年费的会员提供医疗服务。 美国美中互利工业公司(Chindex International Inc.)首席执行长李碧菁(Roberta Lipson)说,越来越多中国成功人士希望获得国际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也准备为此付出昂贵的支出。该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经营着两家时髦精致的家庭医院。据李碧菁介绍,在北京的和睦家医院(Beijing United Family Hospital)于1997年开业,主要服务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和归国人员,其2200万美元的年收入中约有1/3以上来自于中国患者。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大部分的私立诊所和医院还不能进行心脏手术或癌症治疗等大病的服务。如果患上这种重病,即使是富人也仍要依赖国营医院。比如和睦家医院就只有50个床位,需要把心脑手术的患者推荐到本地的国营医院。 但对于腰包满满的中国新富们来说,私立医院有它独特的吸引力。 近日的一个下午,在北京某大型国营医院,数百人排着长队等在挂号窗口前。墙上的牌子标着价格:普通号1元,专家号10元。 在国营医院预约仿佛是件遥不可及的事。乘坐保时捷车,拎着Prada皮包的患者让他们的司机或助手彻夜在国营医院外排队。 而在某个下午,庄先生来到了预约好了的一家北京私立诊所,房间里面挂着法国油画的仿制品、摆着大屏幕平板电视,还有微型的“瀑布”。他说:“我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来挣更多的钱。” “中国病人”被宠坏了 美国某公司驻华办事处经理Cindy He今年34岁,是一位典型的中国高端医疗提供商的客户。她回忆起有一次她咽喉卡了鱼刺,到国营医院以8元多的价格就取出了鱼刺。2年前,当她发现下巴附近出了些小点,结果要等一个上午才能进行检查,并且在进到检查室后才发现,要当着其他患者的面接受检查。 因此,她决定试一下北京和睦家医院,尽管在这里看病的价格是国营医院的50倍以上。Cindy说:“不仅仅是我能承受这个价格,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在最近到医院看牙医时,她还碰上了一个中国明星。 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为6598亿元人民币,其中居民个人支付高达56%。在西方私人医疗服务提供商眼里,个人支付比例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华尔街日报》指出,随着中国政府放宽海外投资限制,私立医疗机构的机会不断涌现。 不光如此,外国公司还希望打开中国的私人医疗保险市场。已经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医疗保险公司(简称DKV)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私立医疗保险公司,该公司日前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其在中国市场的核心顾客群体首先是大城市中快速增长并富有健康意识的中产阶级。该公司认为,德国医保计划的医疗保险产品性价比高,且富个人化,方便中国中产阶级顾客在各自原先的保险基础上选择个人化的医疗保险。他们相信,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壮大,其市场空间也将持续扩大。 值得提及的是,一个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在国营大医院也有动辄100到300元的所谓专家门诊,这些可能是西方媒体没有注意到的,但可笑之处在于,作为这部分医疗服务的主要瞄准对象——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患者来说,他们并不买国营医院的帐。正如前文所说,他们会流向更高端的市场,只剩下普通老百姓因掏不起挂号费而望“诊”兴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