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租直升机抢运文胸 欧洲市场缺中国衣服(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0:07 环球时报 | |||||||||
8月25日中午,中欧贸易官员就中国纺织品积压欧盟港口难以入关的问题展开了紧急磋商。有贸易专家指出,此次磋商的焦点将集中在是扩大今年的配额还是借用明年的配额上。 自6月份欧盟对来自中国的10类纺织品重新实行配额限制以来,约有价值4300万欧元、按订单发往欧洲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积压在欧洲各港口无法入关,欧洲的零售企业因此蒙受了很大损失,纺织品配额问题再次成为中欧媒体关注的焦点。几天前,甚至有媒体报道,欧
法国:市面平静,店里缺中国货 8月23日,记者来到巴黎一家大型商贸中心,特意观察这里众多服装店内商品的产地和单价,其中扎拉服装连锁店是重点。因为,法国全国服装连锁店委员会主席奥迪耶,在要求欧盟灵活执行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制度和呼吁允许法国提前使用明年的部分额度时,曾特别提到该连锁店。他此前称,法国的贝纳通、扎拉等服装连锁店目前均面临无货可进的尴尬处境。 来到扎拉服装店,记者只发现2种款式陈旧的单价为24.5欧元的中国产女式春秋季薄套衫和寥寥几种单价在30—80欧元的中国产男女式夹克衫,原先“中国制造”的标牌现在大多被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等国的产地所取代。店内虽然装点考究,但货架上的商品种类明显不如上次光顾时繁多。在采访要求被拒后,记者随即拨通了该公司总部的电话。听到中国记者采访的大致内容,接电话的女士礼貌地婉言谢绝。 据法新社报道,目前在海关等待进入欧盟的中国套衫、男裤和女式衬衫已分别为5860万、1650万和27万多件,其中法国商家有40个集装箱的约100万件以上的纺织品积压在海关,价值在500—600万欧元。另据报道,积压在法国北部港口勒阿弗尔和比利时北部港口的集装箱多达数千只。法国一家大型进口代理商称,其为一个60立方米的集装箱支付的滞留费每天高达近600欧元,而通过空运的中国商品在空港的滞留费还要更贵,每公斤要0.25欧元。 英国:商家对无货可卖很担心 这几天正是英国人进行夏季最后大采购的日子,夏季服装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最低点,顾客在店堂里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不少夏装已经卖光,夏装柜台也眼看被秋冬服装取代。与此同时,英国若干大报都报道了由于欧盟分配给中国的纺织品配额满了,大批秋冬服装积压在港口不能进入英国的消息,并且由此推断,英国商家两星期内就会出现无货可卖“空柜台”的局面。英国零售业专家说,这是“二战以来服装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它平日销售的衬衫、长裤和文胸等服装大量来自中国。8月23日,记者走访了伦敦一家玛莎店,看到店员们正在往货架上挂秋装,当被询问生意是否受到了中国服装无法入关的影响时,店员和经理都不愿多说。查查报纸才知道,多数英国时装连锁店都拒绝公开评论这场危机,一家连锁店的发言人解释说:“我们不希望令消费者感到惊慌。如果大街上的每家商店都将这场危机公开,将令消费者退避三舍。”不过,消费者真的不知情吗?记者询问了一个正在买衣服的名叫埃米莉的女孩,问她是否知道服装正面临短缺的威胁,埃米莉说:“当然知道,要是中国衣服一直进不来,也许商店里衣服就会变贵,所以今天才要出来逛街。” 实际上,从撒切尔首相时代以来,随着英国制造业的萎缩,像样的服装制造业英国几乎没有了,但它却是纺织品消费大国,服装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法国、意大利等服装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为保护自己的服装业要求欧盟对中国服装设定进口配额,英国人却要跟着受损失,心有不甘是显而易见的。英国媒体近日几乎齐声声讨,政界和商界人士也都纷纷呼吁欧盟调整现行限制。 比利时:未来影响尚不明朗 8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步行街,街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7月大减价的时期已过,但街上的服装店里依然非常热闹。记者走进专卖女式服装的“JENNYFER”连锁店。店里不多的几个服务员正忙着将一摞摞的衣服从仓库往外搬。货架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式衣服,多为夏装,而价钱大约只有平常的一半,显然这家店正在甩卖夏装。 记者与一位销售经理攀谈,她说这家连锁店在全球有300多家店,销售的服装中大约60%来自中国。当问及中国货卖得怎么样时,她说中国货质量好,价钱又便宜,一直卖得很好。相比之下,来自土耳其、摩洛哥等地的产品价钱就要贵一些。 记者看到店里的付款台前排起了长队,问她是否有可能因为欧盟的配额问题缺货时,她说目前看似乎还比较乐观,但未来怎么样就不清楚了。 中小企业:面临巨额损失 对于大型服装连锁店来说,由于有着全球供应链,面对欧盟的纺织品配额限制,尚可在短期内周转。但对那些规模不大,供应链不是很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情况很不乐观。欧洲商业联合会的一位贸易专家对本报记者说,欧洲服装进口商一般提前一年下订单,也就是说今年冬季要卖的商品在去年冬天就下了单子。圣诞节前后是服装销售的“黄金季节”,许多进口商紧赶慢赶,希望在9月份之前将圣诞节要卖的货品上齐。如今到港产品入不了关,要想在短期内从别处提货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更是不太可能。据这位贸易专家预测,中国纺织品受阻海关,将对欧洲零售与进口商至少造成数亿欧元的损失,许多中小企业将因此倒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代表欧洲零售商与进口商利益的欧洲商业联合会加大了游说力度。8月23日,该组织召集欧洲各地的零售商与进口商代表,开了一整天的紧急会议,会后发表了声明,敦促欧盟对欧洲进口商在对华纺织品设限规定正式生效之前订购的中国货放行,以尽可能减少损失。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想尽一切办法抢在配额到期之前拿到中国货。8月22日一早,丹麦一家女式内衣销售商,就不惜血本,租用了一架直升机,将所订购的4.5万件文胸抢运到手。据这家销售商的老板说,这4.5万件文胸用的是“圣诞节颜色”,准备“过年”期间销售,“我是拿到了需要的货,但其他人还在受苦受难。” 的确,来自荷兰的“生命线”公司就没那么幸运。这家规模不大的进出口公司老板凡贝克先生对本报记者说,他的公司自1984年开始与中国做生意,如今85%的进口都来自中国。由于运到的产品在港口被扣,他的公司大约会损失5至6万欧元,这笔费用包括产品本身价值与在港口滞留6周的费用。他告诉记者,与一位同行相比,自己这些损失还不算什么。这位同行共有8万件中国货在港口被扣,价值50多万欧元。 凡贝克先生说,如果欧盟不采取积极行动,或与中国方面的紧急谈判不能取得进展,进口商们将面临巨额的损失:其一,要为不能按时供货而向零售商提供违约赔偿,违约金数额从产品价值的20%至100%不等;其二,每天要为货物滞留港口交费,大约每个集装箱每天需要支付约600欧元;其三,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买主,为了避免支付“保管费”,进口商们只好选择销毁这批货,因此又要支付额外的“销毁费”。“如果是这样的结果,我那位同行必破产无疑!”凡贝克先生这样说。 尽管瑞典、丹麦、英国与荷兰等反对设限的欧盟国家最近加强了声音,但中国纺织品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目前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想趁机填补中国因配额限制无法出口留下的空当。有专家表示,针对目前的形势,中国的纺织品厂商须有清醒的认识,加快步伐进行产业转型,如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推广自有品牌,有条件的还可与欧美的销售商合资办厂等。惟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记者 宋文 徐春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