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曝光台 > 正文
 

PE保鲜膜仓促上阵质量堪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18:31 新闻晚报

  本报记者 钱俊毅 见习记者 吕剑波

  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部分PVC(聚氯乙烯)保鲜膜含(DEHA)增塑剂,遇油脂或高温时,有害物质易释放后进入食物,危害人体健康,故停止生产和销售。同时,禁止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禁令一出,超市、卖场纷纷改用PE(聚乙烯)保鲜膜。面对PVC膜腾出的舞台,PE膜能否一登场就博个“满堂彩”?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抽查PE保鲜膜质量,其中近一半可能难以达标。

  两“黄”变一“红”,PE曾退场

  地处金桥的上海市塑料制品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PE保鲜膜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3年前,阿拉跟农工商合作过,但最后还是退出了。”聊起PE保鲜膜,整整和它打了20多年交道的所长助理邬强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他告诉记者,当初,农工商NO.118店负责人瞧出了PVC膜存在的隐患,和研究所商议,把PE膜请进超市,还挂出“绿色环保包装”的招牌。可新举措试行没几天,供应商就量出了“黄牌”:PE膜防雾性能太差,遇冷遇热结起的“水雾”没法消散,顾客连包的是啥都瞧不清楚,怎么肯掏出钞票呢?

  苦思冥想良久,老邬找出应对之法,他在PE保鲜膜里添加了PVC中含有的抗露剂,虽然因为加工温度关系,“秘方”无法达到最大效力,水雾要过一阵才能消失,但算是涉险过关。

  几天后,供应商们掏出第二张“黄牌”:PE保鲜膜粘性太差,包装东西费时费力,人工支出过高。“这确实是个硬伤。”老邬说,因为自粘性弱,封口难,在同样时间里,用PE膜包食品要比PVC膜的效率低一半,“可材质上的属性是难改变的。”

  既然拿不出变通之法,两张“黄牌”变成一张“红牌”,PE保鲜膜只能黯然离场。

  阵中缺兵将,PE难补缺

  时过境迁,虽然如今PE保鲜膜成了“新宠”,但不少厂家还是乐不起来。

  一位姓林的生产商透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需要2万吨的保鲜膜,而正规厂家的年生产能力不到1万吨,仅就上海而言,一家大卖场1个月的用量就要3吨,如今数十家一起换装,仅凭四五家生产商数十吨的能量完全应付不及。

  同时,由于长时间小批量生产,PE保鲜膜的规格多是30厘米宽的“家庭装”,而超市、卖场需要35、40、45厘米等不同型号,难怪林老板感叹,这几天,不少超市向他订货,“尺寸断码,产量不足,新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又没法立刻上马,我就想赚钞票也赚不着啊。”

  伪劣者屡现,PE添新伤

  正规企业既然没办法迅速占得市场,不少“脑筋活络”的“野路子”倒是看准了这“捞一票”的机会。

  一位深谙此中玄机的刘先生说,近些时候,上海及周边地区一下子冒出了不少生产PE保鲜膜的小厂,他们从正规厂家买来PE保鲜膜做样品,噱噱客户,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

  刘先生说,沪上正规企业采购的原料多是上海石化食用级Q200聚乙烯,而那些小厂为了省铜钿,居然用起了农业级或工业级原料,这些聚乙烯里含有抗氧剂、开口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更可气的是,这些地下工厂竟还在保鲜膜的厚度上动起脑筋。刘先生说,PE保鲜膜的正常厚度应在1.1丝米(1丝米=0.1毫米),但有些厂家的“大兴货”只有0.6丝米。“薄如蝉翼”的“蹩脚货”哪经得起高温烘烤,一进

微波炉就破了相,面孔上被“烫”出一个个洞,那融化下来的“毒汁”便乘势钻入喷香的
美食
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