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报料称,张先生买给孙子的棒冰里竟然有一大块玻璃片,孩子在吃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小块玻璃碴吞下,虽然没有造成意外,但厂方不承认问题的态度却让张先生怒不可遏。本报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兰州市卫生监督所对这起事件展开了调查。
棒冰里藏着玻璃条
27日下午3时许,记者见到了张先生所说的棒冰。只见一块足有10厘米长、1.5厘米宽、3毫米厚的玻璃条嵌在黄色的棒冰里,露出的部分有碎痕。“那是孙子咬的。”张先生说:“当时孩子咬下一块棒冰,然后囫囵咽了。孩子的奶奶发现棒冰有问题,没让孩子继续吃。我仔细一端详,发现竟然是块玻璃,可是孩子已经将咬下的部分玻璃咽下了肚。
厂里补偿“20根棒冰”
气愤的张先生立即找到出售棒冰的小卖部,店主黄先生马上与送货商取得联系,但送货商小王表示没办法,张先生只得通过电话与厂家取得联系。厂方负责人却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并且最多给张先生20根棒冰作为补偿。这让张先生更加气愤,随后,他在记者的帮助下与卫生监督部门取得了联系。
同类产品已没有库存
在卫生监督人员到来之前,厂家的两名工作人员找到了张先生,并且确认该棒冰是他们厂生产的。不久,兰州市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来到了小卖部,在提取了相关证据之后,来到了位于战备路的兰州五泉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执法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对该厂的生产环境和工艺程序进行了查看,发现该厂的生产很正规,一道道关卡不可能让那么大一块玻璃一路“闯关”。据悉,这种棒冰只在今年4月份生产了一个批次共1万根,目前已没有库存。
玻璃来源扑朔迷离
兰州市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在检查后要求厂方立即召回目前市场上滞留的全部“菠萝喳喳”牌棒冰,并开展自查自纠,尽快上报原因。该厂经理卢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厂方将在今日登门向张先生致歉,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全力妥善处理此事。她表示厂里的生产环境根本不与玻璃接触,对于玻璃的来源,他们会进行调查,若查不出玻璃来源,厂里将考虑报案,请警方介入调查。
本报记者 刘志广 李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