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不要忽视口腔保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0:36 文汇报 | |||||||||
老古话曾讲:“生个孩子掉颗牙”,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但一项对700名孕妇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性龈炎的发病率达到73.57%,而且,妊娠性龈炎的发病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项研究又表明,孕妇的口腔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健康。为此,今年全国爱牙日(9月20日)的主题就是孕妇口腔保健。 文/叶玮 倪娜
孕育新生命令人激动,过程却倍藏艰辛,为了给宝宝的未来打下最可靠的基础,每一个准妈妈都不敢马虎,但百密难免一疏,很多准妈妈常忽视了自身口腔健康对宝宝的影响。据美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引起牙周感染的细菌进入母亲血液,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发流产、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及胎膜早破。除了这些较严重的后果,怀孕期间即便只是牙齿酸痛或牙龈肿胀,也会为准妈妈带来不少烦恼和不便。 孕期常见的口腔疾病 牙本质敏感 孕初期,很多准妈妈容易恶心呕吐,再加上喜食甜酸食物,使牙釉质(即珐琅质)受到侵蚀,失去对牙本质的保护,从而使牙齿特别敏感,遇上冷、热、酸、甜的食物,甚至刷牙或使用牙线都会感到刺痛。 龋齿 准妈妈喜食甜食、进食不规律且频率升高,再加上身体不适、思睡懒动,对口腔卫生便有所大意;此外,孕期唾液分泌增加,使口腔呈酸性,这些都是准妈妈易患龋齿的原因。而由于龋齿能进一步引发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故而准妈妈切不可对龋齿听之任之。 妊娠性龈炎及妊娠性龈瘤 很多准妈妈发现,怀孕2-3个月,牙龈出血、浮肿会明显加重,有时甚至出现瘤样增生物,这很可能是妊娠性龈炎或妊娠性龈瘤的表现。虽然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与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密切相关,但激素并非决定因素,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这两种疾病是完全能被避免或控制的,即便病情已较严重,只要听从医生指导,于适当时机进行治疗,也是能够痊愈的。 智齿冠周炎 智齿即“尽根牙”,因不能正常萌出常导致周围软组织发炎,这在普通人中很常见,而准妈妈由于各种原因口腔卫生变差,发病率更高,轻者牙龈肿痛,重者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或发烧,不仅影响生活,也使准妈妈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胎儿的生长。 积极避免口腔疾病的困扰 怀孕前 作一次完善的口腔检查,学会有效的维护口腔卫生;洁治;拔除可能引发冠周炎的智齿;祛除不利于口腔卫生的残牙或不良修复体;治疗龋齿及其他口腔既存疾病。 怀孕期间 避免过多甜食,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或漱口水可防龋及改善牙本质敏感;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尽量选择简单的治疗方案;尽量避免拍X片,必须摄片时穿防护衣并盖住腹部;四环素会使宝宝的牙齿变色,口腔常用药甲硝唑(灭滴灵)可能致畸,都应避免在孕期使用,而口腔治疗用量的局部麻醉药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孕期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 0-3个月 胎儿尚不稳定、易流产,不建议进行口腔治疗,遇口腔急症仅作简单处理缓解症状。 4-6个月 是口腔治疗的安全期,可再行一次口腔检查;可接受洁治;只要确切执行消毒及相关措施,在此期进行补牙和根管治疗是安全的,若准妈妈对此感到忧虑或不安,可采取暂时性措施,待产后再彻底治疗;怀孕期间一般不建议拔牙,若因严重的急性炎症或迫切要求拔除智齿的,可在此期权衡利弊后,施行局部麻醉拔除。 7个月及以上 易受外界刺激发生早产,治疗时的卧姿还会使准妈妈下腔静脉受压引发躺卧性低血压,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如无法避免,建议治疗时朝左侧卧或偶尔变换姿势,治疗应简单。 其实,孕育新生命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口腔健康为代价,只要能做好预防,保持口腔卫生,准妈妈也一定能有健康洁白的笑容。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科医师) 母体的牙周疾病会影响胎儿 -文/顾晶晶 牙周病是人类疾病中分布最广泛、严重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牙周病主要包括慢性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两大类。慢性牙龈炎的患病率在70-90%,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均可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炎主要发生在成年以后,患病率在75%以上,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慢性牙龈炎并不必然发展成牙周炎,因此,对慢性牙龈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妊娠性龈炎是多发病 妊娠性龈炎是慢性牙龈炎中的一种类型,是孕妇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妊娠本身不会引起牙龈炎症,妊娠性龈炎患者一般在怀孕前已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牙龈炎,在妊娠期间症状加重,它可影响孕妇对食物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性激素与牙齿、牙周组织的关系密切,由于妊娠期间性激素的变化,可改变牙周组织对病原刺激物的反应性,加重牙龈的炎症变化,出现妊娠性龈炎或妊娠性龈瘤。妊娠性龈炎的发生率很高,往往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即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有时甚至是自发性出血。部分患者还可同时伴发妊娠性龈瘤,严重病例可因巨大的妊娠性龈瘤而妨碍进食。 1996年,我们曾对700名孕妇进行妊娠性龈炎的调查,其发病率为73.57%,并随妊娠月份的增加而增加。在这些患者中,有96%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尚未接受过有关口腔健康的启蒙教育,97%未接受过龈炎的治疗。而口腔卫生习惯良好及刷牙方法正确者,妊娠性龈炎的发生率明显较低。调查结果表明妊娠性龈炎的发病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口腔卫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牙周疾病影响胎儿 牙周疾病很容易发生低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据报道,在美国低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约占新生儿的十分之一,是先天异常婴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的婴儿)与正常婴儿相比,极易患神经发育性疾病和呼吸性疾病,更易出现行为问题(比如多动症等)。这是因为牙周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在众多的牙周致病菌中梭形杆菌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的,已经有学者从羊水中分离培养出该种细菌。经研究发现,有18.2%的低体重新生儿及早产病例与其母亲患有牙周疾病有关,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的危险率是牙周健康的孕妇的7.1倍。 鉴于怀孕与牙周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有责任告知孕妇,母体的牙周感染会给怀孕带来危险,并影响胎儿的健康。 牙龈出血应找医生 有人认为,牙龈出血是由于刷牙过重所致,因而减轻甚至停止刷牙;另有些人则认为是维生素缺乏,故盲目服用大量维生素,殊不知这样做只能延误及加重牙龈炎症。妊娠性龈炎的最佳治疗时期为妊娠中期,即妊娠4-6月之间进行,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局部治疗,并进行有关口腔的健康指导。比如我们提倡有效刷牙,但刷牙是否有效,患者自己难以判断,尤其在怀孕期间,口腔卫生的护理是有特别要求的,除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外,每天要刷牙3次,每次刷牙3分钟。又如,怎样配合使用漱口液、牙线、家用冲牙器等辅助洁牙器具,以清除牙缝隙内存留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等等。对一些体积较大妨碍进食的妊娠瘤,在情况允许下可做手术切除。分娩以后,患者还应去医院做正规治疗,并坚持至少每半年到一年请医生检查口腔及洁齿一次,清除牙结石,防治牙周疾病。若能在妊娠以前及时治疗原有的慢性牙周疾病,则可防止妊娠性龈炎的发生,确保母亲和胎儿的身体健康,为优生优育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