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小贴士 > 正文
 

入睡起床警惕心梗发作魔鬼时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5:42 大洋网-广州日报

  8月18日,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家里因为心脏病发而离开了人世。正值壮年的高秀敏就这样突然离去,留给人们的除了遗憾,还有对心脏病这一“无形”杀手的恐惧。有报道指,高秀敏与一个多月前同样突然死亡的著名电影演员古月一样,都是死于急性心肌梗塞。那么在医学如此昌明的今天,急性心肌梗塞到底该怎么预防呢?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中年人心梗发病突然死亡率高

  说起心肌梗塞,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六七十岁老人才会出现的疾病。然而,据广州市红十字会

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吴同果主任介绍,近年来,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而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中,40~50岁的中年人占了相当一部分。而更让医学专家担忧的是,“中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来得更突然,而且死亡率更高。”

  吴主任告诉记者,人之所以会出现心肌梗塞,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内膜出现了缺损,然后,血管内膜里的一些脂质就会在缺损的地方沉积。沉积到一定程度后,血管内膜就会形成一个斑块,这个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堵塞血管,使心脏缺血,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而死亡———这就是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理。

  吴主任说,这种情况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但他们的疾病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随着斑块在血管内占据面积的增大,血管日益狭窄,心绞痛等症状也会逐渐出现。所以,不少老年人都会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常年病号。

  然而,其实如今不少中年人的心脏血管内也已悄然发生了这种病变,但由于他们血管内斑块占据的位置还不多,所以很多人几乎没有症状。“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地方,”吴主任说,“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很多中年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病。他们血管里的斑块如果突然间脱落,塞住了血管,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他们根本意识不到可能是致命的急性心肌梗塞,往往错过了就医、抢救的时机,所以死亡也来得特别突然。”

  “三高”、“四老”人警惕魔鬼时间

  从医生们临床总结的经验来看,两大类人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高危人群,医生们将此简单归纳为“三高”人和“四老”人。

  所谓“三高”人,指的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四老”人指的则是老领导、老教授、老板和老人。吴主任指出,这两大类人平时就应该积极治疗原有的基础性疾病,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警惕心肌梗塞急性发作的“魔鬼时间”

  此外,这两大类人还要特别警惕心肌梗塞急性发作的“魔鬼时间”。吴主任告诉记者,医学界普遍认为,有上述特征的中老年人,在入睡到起床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人体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体内迷走神经的活动占优,而当人睡醒后,则是交感神经占优。因此,人从睡眠状态转入清醒状态有一个交接的阶段,这时机体各脏器的适应性较差,再加上睡眠期间人体比较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所以这时是最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所以,很多中老年人经常会在半夜起床上厕所、清晨起床等时间内发生急性心梗,就是这个原因。

  为此,吴主任建议那些有心梗高危因素的人,临睡前最好喝一杯水,在睡眠到起床之间注意“三个三分钟”:醒来后先在床上静躺三分钟;起床后在床上静坐三分钟;下床后停三分钟再活动。“让这三个三分钟帮助机体逐渐适应从静止到活动的转变,有助于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心梗一小时内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在高秀敏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媒体在报道中指出,高秀敏是在睡梦中不知不觉中死亡的。吴主任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如果高秀敏真的死于急性心肌梗塞,那么她必定有一个痛苦的挣扎过程。据吴主任介绍,大约有6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发作前的几天会出现短暂的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症状,部分病人的不适还会出现在咽喉部或者胃部。这时,如果自己恰好又属于“高危”人群的范围,则要高度警惕了。应该尽早到医院的心脏专科求诊。

  同时,专家还建议有“高危”人群的家庭,应该备一些心脏病的急救药,例如硝酸甘油的气雾剂,在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对着口腔喷两下,可以帮助缓解血管的痉挛,扩张血管,为病人争取更多抢救的时间。

  爱问(iAsk.com)
  心梗 相关网页约15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