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规定干部进村一律实行“零接待”政策(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 08:31 中国消费网 | |||||||||||
邱 炯绘 对确需在村里进行的公务接待,由乡镇统一安排,费用由乡镇承担
本报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曾华锋报道:“‘零接待’让我们村干部如释重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听闻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乡镇公务接待严格实行村级零接待制度的暂行规定》,山丹县一位村支书说。和他一样感到欣慰的,还有甘肃省1万多个行政村的干部。 “零接待”制度明确要求,行政村一律不得开支公务接待费,不得以任何名义用公款宴请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赠送礼品和安排其他消费活动。对确需在村里进行的公务接待,由乡镇统一安排,费用由乡镇承担。而乡镇要办好机关食堂,乡镇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本着从简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杜绝铺张浪费。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村级组织财力极为有限,素有“苦瘠甲天下”之说。调查显示,在全省村级组织中,集体积累在1万元以下的村和“空壳村”占到56.6%,有10万元以上积累的仅有3%。这两年,村级组织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记者在甘肃农村采访时发现,上级工作人员到村里检查工作之后吃喝一顿几乎是“惯例”,要么是乡镇政府“做东”,要么是村里“做东”。不管村里条件多艰苦,烟酒肉食是不能少的。接待完后有时还送一些土特产。其实,来吃饭的上级干部并不多,大部分是陪吃的,有时一桌就是十几个。一个村一年吃掉三五千元很平常,有的甚至达两三万元。对庞大的接待费用,农民反映强烈。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韩忠信说:“规范乡镇公务接待工作,全面实行村级‘零接待’制度,是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减轻农村基层和农民负担,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密切党和农民群众血肉联系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稳定发展,事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除了对村级提出明确要求外,甘肃省还要求干部在下乡时要主动管好自己的“嘴”和“手”。凡是到村一级检查指导工作,不得接受公款宴请、礼品馈赠及其他消费活动;不得由村承担任何会议或公务活动的相关费用;不得到村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任何费用。驻村或包村干部需在当地用餐的,一律按实际用餐费用交纳伙食费。 为了保证“零接待”制度的落实,甘肃省要求市(州)、县(市、区)、乡(镇)每半年向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部门报告一次执行情况,以便监督和检查。 敦煌农村“零接待”已实行近5年,效果不错(延伸报道) 甘肃敦煌市自2001年底起就开始实行农村“零接待”制度。该市吕家堡乡雷家村党支部书记沈忠告诉记者,他上任前,村里每年的接待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他上任后,削减接待费,每年控制在4000元以下。敦煌市全面实行“零接待”制度后,村干部好似有了“尚方宝剑”。上级工作人员一检查完工作就“撤退”,不再大吃大喝。“从2002年起,我们没有花一分钱接待费,也没有因此向农民要过一分钱。农民们都很高兴,说既节省了开支,又端正了党风。” (编辑:谭捷)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