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饭吃饱了又想打假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18:30 《时代信报》 | |||||||||
“假冒伪劣这些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坐不住,不打不舒服”——这些年来,“英雄主义”的个性,依然刻在叶光的骨子里。 信报记者 邓萍/文 黄伟/图 公司开在小院里
叶光把公司开在江北建新北路一个积满落叶的破旧院子里。 快到中午了,院子仍然寂静无声。倒是叶光租的三间房还有些生气:他的QQ啾啾地响着,时刻提醒他收信息;一个女职员在他的柜子里翻找“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的获奖证书,有家长来给孩子领奖;一个助手站在他对面,和他商量马上要启动的火锅调配师大赛如何请评委。 这三间房浓缩了叶光的两个公司,一个是商务咨询公司,一个是广告公司。两个公司有6个人,做商务咨询的有两个,打假的两个,做文化产业的两个。近段时间他在策划火锅调配师大赛,临时又聘请了3个人。比赛正在报有关部门批准,一旦批不下来,这三个人只得辞退,公司实在没地搁人。叶光把这叫精兵简政,就像他这三间房,一季度租金才3000元,水电费还不用管,这可是开公司的最底成本了。 “散伙”之后很迷茫 “中国打假斗士”的奖杯赫然摆在有点“豪华”的办公桌上,让来人一下就想起面前这个斯斯文文的老板是驰骋江湖多年的打假英雄。 从2001年开始,叶光基本上处于蛰伏状态。他的楼上就是《华西都市报》重庆办事处,记者每天从他门前来来往往。叶光说,要是那几年,这办公室肯定扎堆的记者。 其实追溯起来,从2000年开始,中国个人打假就越走越艰难。 “那时先是舆论不支持买假索赔了,后来臧家平买‘藏汴宝’索赔出事,被判敲诈勒索,个人打假至此终结。”叶光说,那个时候他很迷茫。 开始他还做了段时间生意,商品买卖,结果假货冲击太大了,他又不愿意去卖假货,于是没多久,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后来他又成立“叶光商品咨询公司”,专门接受企业的委托,在重庆市场作调查。雕牌、采乐、铁将军汽车防盗锁都来委托过他打假,他慢慢开始恢复元气,基本维持了生存。这时他才明白:以前他那种英雄主义打假只能当事业来做,事业可以付出,可以学雷锋。当产业做可不行,因为产业是要讲求回报的。 磨了几年后,一次,一个朋友冲着他的口碑,介绍他做个青少年艺术比赛。初入行,同行都打击他,说文化产业多了去了,比赛都是假的,谁出钱多谁就是冠军。 叶光没想到这行也有假的。他没这么干,一板一眼制作比赛规则,认认真真请评委。这场比赛得到家长和组办方的好评,他很快就接到下一个比赛项目。2005年,他专门成立广告公司,搞起了他的文化产业。 到去年,他终于盈利了,一年除干打尽,他还收入一万多元钱。 蛰伏期间仍打假 饭吃饱了他就又想打假了。实际上这两年他还是没闲着,只不过从原来的风生水起,变成默默行动。前年,他查奶粉,因为他发现很多奶粉在产品说明上都夸大其词。 “商场搞质检的都知道,我找过他们很多麻烦。” 之后,他又盯上了超市里的干货。“纯天然”、“绿色食品”、“质量万里行跟踪产品”,这些不实标注被他发现,他一口气举报了20多家超市。 去年,他又开始和某个品牌的酒、通江的银耳较上了劲。这两种产品都在广告上明确标注:“XX政府指定专用”。 “政府指定可以,但根据广告法的规定,人民政府是不能出现在广告语中的。”叶光寄了两次挂号信到有关部门举报,结果都没回音。他又打电话,人家说没收到,他说好,请不要挂电话,我马上传真给你。在他的执着之下,有关部门终于行动,目前,路牌广告上的“XX政府指定专用”都下了。 不久前,他又接到举报,说沈阳那边有非法针管。叶光一听就去了。打针管可是他的老本行,这东西危害可大了。 他先坐火车去上海,想找到产地一锅端。结果在上海找了几天,没有。他马上去沈阳,果然,批发市场上到处都是那种非法针管。 “我只能借助舆论把市场终端给它打掉。”叶光从沈阳到大连、到鞍山,在辽宁半岛转了一圈,走一地,就联系当地的媒体。媒体一曝光,效果很好,相关部门重视,立即行动打假。 “这两天辽宁到处都在打非法针管。” 记者发现他桌上一大堆车船票,他算了一下,这一圈走下来花了5000多块钱。 “找谁报销呢?” “我自己给自己报销。”叶光说到这里笑起来。 他说去做这种公益打假,都是自己掏腰包的。这些事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就坐不住,不打不舒服。 看来这些年,那种“英雄主义”,还是在他的骨子里。所以,无论怎么难,他始终没把打假的事放弃。他还专门为消费者开了免费咨询热线。记者和他交谈中,就有个消费者买了西洋参怀疑是假,希望叶光帮他看看。 这样的忙碌于外人来看并不怎么样。叶光有时靠在他的椅子上也在想:“如果还在单位上当公务员,我肯定当处长了,房子也该分一套了,生活应该滋润。”但这种想法出现后,他马上就会自己对自己说:“现在不是很充实吗?” 人物档案 叶光其人 重庆市人,46岁。叶光出身“正规军”,直至1997年1月之前,他的身份还是重庆市酒类专卖局的一名执法人员,之后辞职专门从事个人打假。1999年10月1日注册成立“重庆叶光商品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商品咨询和市场调查。公司建有专门维权网站。 个人评价—— 对中国消费者维权,我们起了一个唤醒作用。 经典一仗—— 追踪一次性针管窝点 1998年11月,叶光接到一个举报,称中国85%-90%的医院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和针管,从生产环节开始都是假的。 叶光调查发现,市面上10毫升的一次性针管,批发价每支只有0.12元。这是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在10万级无菌密封的生产车间生产,只有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达到无菌。而按照正规的生产成本价来算,这样的一次性针管,出厂价最低都应该在0.22元/支。 他发现,一次性输液器钢针做工十分粗糙,针管与针柄上不仅没有无毒粘合剂,过滤器滴斗上不仅未按行业规定印上厂标记,且已发黄变色,液管变形弯折断裂,固定钢针的圆形针柄系被行业标准中定为淘汰的针柄。更令人生疑的是,江阴市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锋利牌”输液器包装袋上,把“国医械准字”中的“准”字写成了“登”。而注射器针头护套未按国家行业标准配置全封闭性的护套,细菌、污物可轻易进入注射器内。拔出注射器胶塞,一股难闻的橡胶味扑鼻而来。针头稍经来回折动便发生断裂。 叶光马上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利用本地媒体暴光。之后,他一路北上,到西安、郑州、济南、沈阳。然后折回南下,到广州、武汉。 持续一个月之后,在全国造成极大的声势。叶光的行动引起《南方周末》的注意。他们找到叶光,希望叶光把窝点查出来。于是,一行人赶到江苏武进市农村。他们误入村里一户人家,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令人吃惊的情景:14号的门大敞着,一楼堂厅里的桌子上摆满一次性输液器配件,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娴熟地将橡胶导管与钢针、漏斗、调节器插在一起,再装进印刷好的包装袋中,扔进一只大箩筐中,整个过程不过几秒钟时间。 让他们吃惊的是,这里的农民家家户户靠生产劣质输液器为生。他立即向当地举报。当地执法部门从中缴获2吨多(约1.5亿个)针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