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标价280元的T恤,一年前的售价是48元。昨日,唐先生向记者揭了一家商场“甩卖价”的老底。
无独有偶,方小姐4月30日到超市买鲜果汁待客,吃惊地发现,价格已由30元突涨至40元。她只好放弃了选购。
对于商家借假日之机随意标出的“假日价格”,诸多消费者产生了疑问,但是往往依然无法抵制商家“打折、赠送、甩卖”的诱惑。
节日期间,记者走访三镇商场,将一些商品的“甩卖、打折”价与节前的标价进行比较发现,有些商家名为打折,实际上价格并不低,有的甚至还高于原价。
记者还发现,现在利用买一赠一的方式来促销的少了,而赠购物券的多了起来。可是,往往当消费者拿着购物券兴冲冲去购物时,却被告知,此券仅限购某商品。而这商品,又多是一些消费者用不着的,一时半会用不上的,或者有质量问题的。
也许是凑巧,今年“五一”,武汉几家商场都打出了“甩卖”旗号,其中还不乏大店子。理由不一,有的是要装修,有的是要转让。冷眼旁观,当众多的消费者蜂拥而至的时候,可能正钻入了一个美丽的陷阱。人家只说“甩卖”,是否便宜可没打包票。
当然,比较冷静的消费者不难发现,“有奖销售”、“限时抢购”等等也多是一些商家为“假日经济”特别营造的童话。这世上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商家更不会因为过节放弃对于利润的追求———且不论他们的手段是否合法。(记者罗帆)
闂佸搫鍊绘晶妤€顫濋鐐闁挎柧鍕樻禒娑㈡煥濞戞瑧鐓柟骞垮灪閹峰懘寮撮悢鍛婃瘑闁荤姵鍔曠紞濠囥€傞埡浼卞湱鈧綆浜滈崗濠勭磼娴i潧濡虹紒鍙樺嵆瀹曘劌螣閼测晜鎯eΔ鐘靛仜閻忔繈骞夐敓鐘冲剭闁糕剝娲濈粈瀣偣閸パ呭ⅵ闁绘稏鍎甸弫宥呯暆閸愭儳娈查梺鍛婃礀閵囨ḿ绮崒婵勪汗闁瑰灝瀚壕锟�闂佺粯鍔楅幊鎾诲吹椤旇姤浜ゆ繛鎴灻鎶芥偣閸ョ兘妾柛搴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