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愿买,学生不愿穿,是校服多年来存在的尴尬状态。为规范市场、确保学生装工作统一规范、有效地进行,北京市于去年推出了《北京市学生装管理办法》。但是究竟效果如何呢?
日前,笔者在石景山区中秘友谊小学门前采访了一位送孙女上学的老大爷,一提起孙女的校服他不禁满腹感慨:“我孙女上四年级,身上的这套校服蓝不蓝白不白的,颜色很老气,而且设计得也不合理,小孩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衣服这么紧,跑也跑不开,跳也跳不动,穿着真别扭。再看看校服的料子,都是化纤的,对小孩子的皮肤不好。学校真应该为孩子们多想想,好好请人设计一下,哪怕贵一点也能接受。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曾多次提出校服的问题,可就是得不到解决。学校可是一块净土呀,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坑学生呀!”与小学临近的一所中学的女学生对笔者说:“样式难看,不分男女,缺乏美感,这就是我们的校服,如果我们的校服能像韩国、日本的校服那么漂亮、帅气,我们肯定穿。不说别的,就这质量还不如人家一半呢。”旁边一位男生指着自己的校服口袋对笔者说:“自从我的校服发下来这口袋就一大一小,裤腿也是一个长一个短,像这种情况我们班还有好几个呢。也不知学校在这里玩了什么把戏,一套冬季的运动服要88元,夏季的汗衫短裤也要45元一套,其实学校只要求我们定衣服,但并不要求必须穿,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生和家长对校服有如此的不满,而学校也是一肚子怨气。海淀区一所小学的李老师说:“校服是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要求定制的,统一指定厂家,我们也没办法。只有一套,这一套包括白衬衣长袖短袖各一件,马夹、长裤、女生的裙子、外套制服和领带。现在的学生都追求时尚、个性,校服的样式难看,颜色单一,而且质量差,学生都不爱穿,所以学校也就不要求每天必穿了。”北京某所中学的校长对笔者坦言:“对学校而言,校服是个老大难问题,家长不愿买,学生不爱穿,可教育管理部门又要求学校必须定,校方夹在中间实在为难。我们真希望有关部门能想个三全齐美的办法近早解决这个问题。厂家大多是指定的,我们选择余地不大。此外考虑到部分家庭的经济状况,北京校服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一年一换,而是几年才更换一次,对于长身体的学生来说,校服不合身是必然的。不过学生对校服的不满并不意味着校服应该退出校园,设计得好,符合孩子们心理的校服还是有市场的。”
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每个家庭平均用在子女校服上的花费是600多元。看来学生校服市场的确蕴涵着无限商机。一位知情人透露,校服制作大都由学校自行与服装厂联系,由于市场缺乏管理,不少校服质量问题突出。中学生校服出厂价约25元一套,卖到学生手里时已是80元—100元,这中间三四倍的差价,可谓本低利高。这些校服料子差、价格贵、做工粗,学校自然不会满意。但是为招揽业务,厂家都会给学校一些回扣,这就让学校难言了。学校在采购中没有实行质量监督,以次充好,从中牟取利润。学校受益,厂家得利,而最终坑的是学生和家长。
有识之士和家长呼吁,要想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有关部门应重视学生用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唯如此,学生们穿上喜爱的校服才会为期不远。(本报实习生 田玥)
《市场报》(2001年03月28日第二版)
所属专题:3.15保护消费者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