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摩根大通:下一个出问题的可能是中国

2014年01月14日 10:49  华尔街见闻 

  目前共识预期认为,2014年应该是本世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表现最好的年份,可能就要达到彻底摆脱衰退阴影的“逃脱”速度。

  欧洲有些经济体还很脆弱,但大多数人相信欧洲正在尽量争取好转。以日本自己的标准看,日本的增长速度可能让人满意。

  反倒是中国成为一些人担心的地区。

  摩根大通策略师Joachim Fels在上周日的报告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我认为,投资界对今年全球宏观前景有深刻的共识。在拉美地区会议上,一些机构投资者与同事的交谈也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他们认为,发达经济体、特别是不仅美国还有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增长有可塑性,而新兴经济体将滞后,不过今年应该比去年有所好转。

  他们看好股市,认为信用产品略有操作性,略为看空政府债券。

  在货币方面,他们都青睐美元,特别是美元对日元和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多与我们的基准宏观看法一致,共识观点通常正确的几率比出错的高。

  可能出问题的是中国。

  共识预期认为,一切都在中国政府掌控之中,将顺利地由出口和杠杆驱动的增长模式向消费与改革驱动的增长转变。

  我们担心,这种转变最终可能成功,但事实会证明,近期会更棘手,主要源于金融环境严重紧张,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上升就是紧张的迹象。

  这可能导致今年上半年增长下滑的幅度远超预期,可能产生新的硬着陆担忧。

  相关的担忧有,中国形势不稳定可能导致亚洲、甚至全球出现避险行为,短期内这将有利于日元。

  正确预测了2013年第四季度美元对日元回涨的摩根大通研究团队认为,本季度日元会反转,美元兑日元会跌落100。

  与多位客户交流后,我发现并没有多少人为这样的走势准备。

  无独有偶,近来索罗斯也表示担忧中国不明朗的走势,认为中国是如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今天全球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欧元,而是中国未来的走向。

  支持过去中国迅速发展的增长模式已经失去了动力。

  这种模式取决于中国家庭的金融压制,目的是推动出口和投资增长。

  家庭部门对GDP的贡献比例缩减到35%,家庭的储蓄再也无法为当前的增长模式提供足够的资金。

  这已经导致国内多种债务融资增加。

  中国的金融环境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美国的主流环境有些诡异的相似之处。

  但这两者也有些明显区别。

  美国的金融市场通常主导政治。在中国,国有银行是主要参与者,经济体的主要力量也是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今日起网订火车票票面不再显示姓名
  • 体育C罗力压梅西里贝里荣膺2013FIFA金球奖
  • 娱乐崔永元回呛方舟子:你的黑账敢不敢公开
  • 财经资本瞄上土地流转炒农地就像炒房
  • 科技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
  • 博客女童遭十余村民性侵令人发指细节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偷食禁果结婚 休学生子后重读大四
  • 江濡山:国企命运最终得由市场来敲定
  • 肖磊:中国央行秘密增持了多少黄金
  • 姚树洁:解放军带头促进国产汽车发展
  • 易宪容:股市制度改革是漫长的过程
  • 叶檀:土地车牌都是高租金
  • 张化桥:印度今天和明天的问题在哪
  • 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美国客:留美中国学生兴起代购热
  • 姚树洁:张艺谋被罚是没有交代的交代
  • 谢作诗:春运拥堵缘于城乡二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