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从社交媒体看美国选情

2012年11月07日 12:08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11月7日上午消息,据《商业周刊》报道,可以说社交媒体在2012年美国大选中发挥了异常大的作用,网民参与度屡屡刷新。丹佛竞选辩论Twitter共产生1030万条信息,成为美国政治史上讨论最多的事件,超过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时的950万条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400万条。

图1 10月4日丹佛辩论Tweet数量图1 10月4日丹佛辩论Tweet数量

  在今天这个选举日,社交媒体更是热火朝天。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30%的登记选民其朋友或家人通过社交媒体鼓动他们投票支持奥巴马或罗姆尼;与此同时20%的登记选民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上发文鼓动他人投票。

图2 不同年龄段利用社交媒体发布选举信息对比图2 不同年龄段利用社交媒体发布选举信息对比

  实时搜索和分析平台公司Topsy数据称,Twitter用户每小时发布的election2012标签推文将近3万条。为鼓动朋友投票,很多人在Facebook旗下的图片共享网站Instagram嗮选票。Instagram在选举日前一周桑迪飓风期间悬挂了页面广告,当时以sandy标签的照片超过80万张,平均每秒新增10张。迄今为止用户以vote为标签的照片上传了51.5万张,不过选民须知:根据相关法律,佛罗里达、佐治亚、肯塔基、内华达和德克萨斯州禁止在投票地点拍照。

图3 奥巴马、拜登、罗姆尼、莱恩分别被提及次数图3 奥巴马、拜登、罗姆尼、莱恩分别被提及次数

  在2012年大选期间,CNN和Facebook合作跟踪社交网络上的选民心态。自从投票开始以来,提到奥巴马、拜登、罗姆尼、莱恩的次数从11月初的平均每小时10万次升至目前的40万次。自周一以来提到奥巴马的次数增长125%,提到罗姆尼的增长72%,提到莱恩的则增长了289%。

图4 奥巴马、罗姆尼被搜索次数图4 奥巴马、罗姆尼被搜索次数

  随着选民在投票前对竞选人作最后的了解,总统候选人的搜索量大增。Google Insights数据显示,对奥巴马的搜索量目前超过对罗姆尼的搜索。

  这些线上活动对实体政治有何影响?皮尤研究中心在9月份的《社交媒体政治》报告表示,在线阅读政治话题的社交媒体用户25%积极性增强,16%在阅读后改变了看法。(楚墨/编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洪平凡:20国集团的政策方针可能步入歧途
  • 王小广:民资最宜进入哪些行业
  • 石建勋:人民币汇率不应再紧盯美元
  • 太友:不让百姓因病致贫彰显社会进步
  • 真看不懂:忽必烈总理大臣的金融手腕
  • 叶檀:日本恐龙倒地缘于岛国心态
  • 何帆:我和写作的半生缘
  • 吴玉慈:中美人民开车时间为何反向变化
  • 石建勋:热钱来袭 怎么看怎么办
  • 熊鹭:税收说明为何各级政府都爱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