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市场经济地位和放松出口管制问题年内恐难达成和解
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次阵容空前的高端对话中,两国就推进新时期双边关系、促进经济强劲复苏以及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对话取得积极成果。但是,专家也指出,虽然有了诚意和最新表态,但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放松出口管制这两个中美经贸关系的关键议题,事实上还是没有实质性成果,今年年内恐难以达成和解。
在经济对话的成果发布中,美方承诺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告诉《经济参考报》,美国只是说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承诺给市场导向行业在应诉时给予同等的待遇。要提前5年给中国一个市场经济地位确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意味着承认中国的开放,不可以再使用“第三方价格”来参照,反倾销立案条件明显要提高了,这就涉及到很多出口企业的竞争。另外,这也不仅仅是一个双边的问题,这会影响到全球导向。美国承认了也就意味着欧洲也会承认。
“此外,美国要立案,需要国会通过,国会会提出很高要求,比如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应该是市场化的、资本项目应该开放、价格形成机制尤其是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也应该市场化等一系列条件,这些争论会很激烈。因此,这个程序要如何通过也是一个难题。现在与10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中国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美国国会通过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陈凤英说。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 T 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也表示,事实上,美国之前也曾多次表态将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涉及到特别的法律问题,只是美国一直拿此作为和中国作交换的筹码,在美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之前,恐怕不会轻易放开这个筹码。
“如果要说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是相当困难的,都是障碍性跑道,每一道栏都要跨过去,可能是旷日持久。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耐心。”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孙哲表示。
美国技术出口管制的议题也是中方在对话中十分关切的。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的保守,一直被认为是造成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美国商务部的管制清单中,包括航空发动机等20个大类的美国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白宫此前公布的一份声明认为,美国长期实行严格的出口控制,是为维护国家安全。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高技术产品自美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7.5%。如果按照2001年的进口比例推算,美国对华出口至少损失330亿美元。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曾表示,这说明了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大大制约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
此轮对话中,中美双方承诺遵守首轮中美经济对话达成的共识,在《中国-美国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发展指导原则》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中美高技术贸易重点领域合作行动计划》,包括美国政府评估中国政府就出口管制问题提出的关注。
但是,美国放松出口管制的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依然没有公布。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对话期间曾表示,美国正在对现行的出口管制体制进行评估,并认为该体制形成于冷战时期,难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中国对此表示欢迎。希望美方能尽快付诸行动,也希望美方不仅是取消几个具体项目的管制,而是从整体上取消单一针对中国的歧视性的出口管制。
“美国具体会放松哪些产品,放松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关注的。”屠新泉说,“估计美国很有可能会放松在1989年之前曾经卖给过中国但是后来又收回的那些产品。具体来说,可能会在卫星、软件安全、电信等领域。”
陈凤英说,虽然从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的多次表态来看,放松出口管制的承诺充满诚意,同时在出口战略计划的压力下美国也确实有动力放松出口。但是美国国内依然存在压力。一方面是来自相关行业的保护主义,比如说美国的航空业(协会)就已经向美国国会提出申请,认为向中国出口放开会使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来自安全部等部门的压力,他们将中国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担心这些技术转为军用会使美国安全受到威胁。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出口管制这是中美经贸关系中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今年恐怕是没有希望和解了,要谈也是明年了。”在陈凤英看来,年底即将开始的美国中期选举,会带来更多的变数。中国已经从单纯的出口地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了,在获得这个市场与展开大国竞争之间,美国国内也面临着权衡和取舍。中美经贸关系这些悬而未决的话题,仍将在博弈中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