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正文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等参加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方代表23日陆续抵达北京。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届时将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据悉,两国40多个部门近50位负责人将参加对话。
作为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的平台,美方高度重视本轮对话。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日前表示,此次美方将派出由来自美国各政府部门的200多名官员组成的庞大代表团与会。
除克林顿和盖特纳以外,美方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商务部长骆家辉、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西贝利厄斯、贸易代表柯克、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罗默、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以及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威拉德等。
全球连线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四大热点话题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本轮对话可能取得哪些成果?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的专家学者。
中美关系走向如何研判?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中美去年4月达成的“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是一个很好的框架,现在需要补充更多具体、可操作的东西。这次对话应该商讨如何真正以实际行动促使两国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互动。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原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傅瑞伟(查尔斯·弗里曼):在这轮对话中,双方必须重申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两国目前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很难预见这些问题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重要的是要去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向阳:我们需要务实与全面看待两国关系定位。中美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一方面是务实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可控竞争。中美双方应始终清楚彼此关系的战略重要性与复杂性,共同致力于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处。
如何在经贸领域合作共赢?
傅瑞伟:首先,双方应表明他们能避免陷入过度保护主义,确保全球贸易体系顺利运转,促进全球贸易。第二,两国应该就一个(新的)双方都会深度参与的金融体制的框架开始谈判。我预计(本轮对话)会有关于保持市场开放以及鼓励双方投资和贸易的声明,同时确认两国最高层将对双边良好经贸关系提供坚定的政治支持。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伟文:在多边领域,最迫切的议题是支持解决希腊债务危机和缓解欧元区的巨大风险,同时应促进协调主要经济体的金融监管等。此外,双方还可以从全球而不仅仅是双边角度,探讨如何共同稳定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的汇率。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中美两国解读有很大不同,关键是中美应努力通过对话增加共识和共同行动。
如何消除战略安全上的彼此疑虑?
杨毅:这次对话中美应坦率地探讨战略安全问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高调重返亚洲,但不应带着排挤中国的目的。中国奉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积极发展周边合作,是为了自身正当的安全利益。在这一问题上,中美并不必然是“零和博弈”,关键是美国以何种心态、何种姿态加入到中国周边或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中来。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乔纳森·荷尔斯拉格:对话肯定会让中美澄清各自在一些重要的全球安全挑战上的立场,也有助于避免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的紧张局面失控,但不会减轻在太平洋地区因力量平衡变化而引发的紧张关系。
如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何伟文:中美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总方向是一致的,但这次对话估计不会具体讨论减排指标。中美在清洁能源上的合作很可能会取得新的成果。不过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中国对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感兴趣,希望美国放宽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美方则更关心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保护知识产权。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资深亚洲问题专家克里·布朗:尽管遇到一些困难,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毕竟向前迈出了第一步。中国和印度等国的跟进行动是积极的。中国有巨大的能源需求,将是今后若干年达成全球气候变化协议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执笔记者刘黎 田帆 参与记者郭瑞 刘丽娜 尚军)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背景资料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将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
2009年4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参加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此前,在中美两国60多个磋商机制中,“战略对话”与“战略经济对话”是双边交流的两个重要机制。两项机制自确立以来,中美在事关两国关系的深层次、战略性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与交流。
中美战略对话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前总统布什于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2005年8月,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此后,作为定期对话机制,中美战略对话定期在中美间轮流举行,共举行了6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6年9月由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北京启动,对话侧重战略和经济层面,一年举行两次,共举行了5次。
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沟通显得尤为必要。在这种背景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应运而生。同此前的机制相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仅层次更高,而且内容更丰富。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了对话。中美双方就双边关系,两国在经济、金融及相关领域的合作,两国在全球性问题以及地区问题上的合作,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