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腊危机对中国是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9日 15:36  国际财经时报

  标准普尔周二(4月28日)宣布将希腊债信评级调降至垃圾级别,投资者估计只有30%-50%的机率能够拿回投资。德国和中国的经济界怎样看待这对希腊的又一次打击呢?

  希腊国债持有者可能面临损失

  据海外媒体,标准普尔此次降低希腊债信评级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腊政府发行的5月19号即将到期的国债。这批国债的总量在85亿欧元左右。希腊评级的下降对其国债持有者意味着什么?德国商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师克雷默(Joerg Kraemer)说:"这次评级下调后,投资者应该再清楚不过地认识到,他们借给希腊的钱不会百分之百的收回来。"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周继忠教授也表示:"为了偿还一笔这样巨额的即将到期的债务,从希腊目前的财政状况来看,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得不到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的话,希腊有可能会被迫违约,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克雷默向记者透露,现在欧洲的政治层面上也在讨论是否应该扣除一部分希腊国债投资者应得的回报,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德国人担心希腊成为"无底洞"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以"害怕(ANGST)"作为今天头版头条新闻的大字标题报道了希腊所遭受的这又一打击。克雷默认为德国人的害怕来自两方面:"其中德国人当然害怕德国或者说德国的纳税人要不断往一个无底洞中填许多钱。

  这是一种害怕,另外一种就是对于通货膨胀的害怕,他们害怕政府的债台高筑最终将酿成通货膨胀率高涨的结果。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后都有过高通货膨胀的情况,这些情况已经深深的植入了德国人的集体记忆中。"

  现在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政治家们对这一逐渐蔓延的政府财政危机作何反应。德国政府迄今的立场是,原则上同意向希腊伸出救援之手,前提是,希腊必须出台而且坚决实施一系列的财政紧缩计划。

  周继忠教授的观点是: "欧元区主要国家,尤其是德国,它对于希腊这样一个,由于财政纪律的松懈而出现债务危机的国家,是不是给与资金上的援助,他们的态度实际上是非常谨慎,也很犹豫的。从德国政府角度来讲,如果现在让它(希腊)过于容易的得到金融援助,渡过难关的话,这实际上是纵容了这样一种在财政方面不守纪律的,违反共同政策的这样一种做法。"

  此外,德国国内也有许多声音批评总理默克尔因为害怕对即将来到的北威州选举会因为她的政府对希腊的援助,受到负面影响,而一再拖延具体援助措施的颁布,给予国际投机商活动的空间。但是德国商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师克雷默认为,投机商在此所占的比重没有那么高:"现在不光是国际金融投机商的问题,不是说现在大家都在赌希腊会最终破产,或者他们会最终得到欧元区各国的财政支援。

  这其中有很多银行、保险公司、私人投资、养老基金以及相关的准备金的投入,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以非常常规的方式投资到希腊政府的资金,那时人们还完全不能想象欧元区内的一个国家会没有能力偿还自己发行的国债。"

  希腊财政危机对中国有利有弊

  对于中国来说,希腊乃至欧元区的这次危机不都意味着坏消息。周继忠教授说:"这对于欧盟向中国的出口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人民币目前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而美元兑欧元在不断的升值,所以使得人民币兑欧元也是在不断的升值。"

  周教授表示,这一现象有利于扩大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减少中国对欧元区的贸易顺差增幅。另一方面,不断贬值的欧元可以让在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降低成本,但这场欧洲的危机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利的方面是这次危机会使得像希腊,葡萄牙这样的国家对外来投资,外来贸易产生一种保护主义式的抗拒心态。另外欧元区内由于经济萎缩,购买力下降会使得欧元区作为一种市场的吸引力出现下降的情况。"

  作者:一观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