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尔街传高盛操纵股价致贝尔斯登和雷曼垮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 05:17  21世纪经济报道

  “血腥的华尔街”

  7月15日,SEC主席考克斯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SEC已与其他证券监管机构共同开展了全行业的检查,以避免有意放出不实谣言操纵证券价格的情况发生。

  他特别提到了贝尔斯登的案例,SEC希望了解,是否有人故意制造和散播不利于贝尔斯登的谣言。按照美国法律,在交易者中转述负面消息并不违法,但编造谣言以有意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则是违法行为。

  考克斯说,在贝尔斯登崩溃后的几周之内,SEC就发现一名交易人员用即时通讯软件传播未经决定的收购谣言。这一谣言传出之后,贝尔斯登的股票开盘30分钟就狂跌17%,市值损失10亿美元。

  为此,SEC不仅对该交易人员处以罚款等制裁措施,也终身禁止此人涉足证券交易。

  “要想追溯谣言流传的源头是十分困难的”,但SEC主席考克斯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利用市场谣言流传的技术手段寻找谣言的源头”。

  目前SEC正在收集贝尔斯登崩溃前几周内的交易文件,以调查是否存在内部交易和操纵股价、期权以及其他证券的行为。

  SEC收集到的一份交易文件显示,在3月16日贝尔斯登由大摩接管之前的几周内,高盛十分频繁地交易从贝尔斯登买入或向贝尔斯登售出的名为“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的证券,比贝尔斯登其他交易伙伴的交易活动都要活跃。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类似对债务违约进行保险的私人合约。受保对象可以是一家大公司,也可以是一种抵押贷款证券。如果受保对象出现债务违规,那么互换出售者将向购买者支付一笔钱。互换合约有效期通常可持续多年,因此互换有效期之内出售者和购买者都安然无恙十分重要。

  3月10日那一周,正当贝尔斯登陷入现金困境时,由贝尔斯登前高管John Paulson管理的纽约的对冲基金Paulson 基金退出了40项交易。该公司高层人士透露,在那一周进行的互换交易中绝大多数都转让给了高盛。

  对这一交易,高盛发言人Van Praag表示,以此来作出(操纵股价的)推断是不明智的,因为高盛除了自己交易以外,还要“代表全球各地的客户”进行交易。

  不管怎样,高盛在这方面受质疑是有前科的。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时,就有人指控高盛交易员在这家即将倒闭的公司身上赚钱。

  对此,摩根士丹利员工Doris Yang的评价是:“虽然你没有什么义务管它,但也不应该落井下石吧。”

  她进一步举例说,去年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贝尔斯登的两个对冲基金倒闭就是因为该基金的最大债权人美林出尔反尔,提前撤资。

  “大家都很贪婪,经济好的时候扩张,也没有风险控制;经济不好的时候就裁员,然后大的把小的吃掉,华尔街就是一个很血腥的地方。”Yang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