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80后年收入2万-3万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07:54 东方早报

  早报特派记者 俞懿晗  发自胡志明市   

  “这里的一切都很乱,不规则的街道,杂乱的楼房,多么具有越南特色。”潘文海撕下一片法式面包塞进嘴里,慢条斯理地说着。窗外的车流永远处于无序状态,红绿灯和车道线不知为何在这里失效。

  身为专职记者兼旅游手册编纂人,52岁的潘文海一直以保护越南传统为己任。在和记者讨论越南“乱中有序”的社会特色前,他介绍说,自己曾带着相机走遍越南中北部少数民族山寨,并游说当地政府保护濒临匿迹的民俗。在他看来,全球化下的越南正在丢失其原本淳朴的气质。

  但即使是潘文海自己,偶尔也抵挡不住外来诱惑。他酷爱牛排,吃西餐的数量远远超过米粉。对于年收入约4万美元的潘文海来说,这是“品质生活”的基本要素。在越南餐馆,一份牛排的价格几乎是米粉的3-4倍,但城市中产阶层还是乐此不疲。

  电视里的纪实节目正在介绍越中地区的清化省如何将贫民窟发展为人均年收入500万越南盾(约合300美元)的“富庶地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招商引资,迅速改变着越南的国民面貌。在如今的8200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减少到15.9%(越南政府2006年统计数据),而年收入2万-3万美元的中产阶层正在逐步增加。

  “CPI的增长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导致一大批越南人滑向贫困线边缘。”胡志明经济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早报记者表示,“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居民的收入也在缓慢上升。”

  物质阶层

  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越南中产阶层给出的答案不再是“大米”,而是“本田摩托车”和“三星手机”。29岁越南姑娘阮清香则认为是“化妆品”。

  见到阮清香时,她正在胡志明市中心的LV专卖店里,给即将大学毕业的弟弟挑礼物。“我有个朋友每季都会到店里买个新款手袋,她的信用卡永远处于刷爆状态。” 在胡志明一家日资公司工作的小阮说。

  这家LV专卖店刚开张一年,店铺经理告诉记者,80%的顾客是本土越南人,“每季新品总是卖得很好。”除了商务人士,也有不少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她们和日本、中国的“物质女”一样,会为一只昂贵手袋省吃俭用几个月。

  不论河内还是胡志明市,韩国明星RAIN的广告牌总会出现在最繁华的路段。打着“日本时尚”招牌的小店生意火爆。写字楼里踩着高跟鞋的女孩染着褐发,手里提的大多是Gucci或LV手袋。

  这些生于80后的年轻人被称为“多摩一代”(Doi Moi,越南经济革新):咖啡馆和舞厅代替了饥饿与艰辛,好莱坞和韩流代替了战争与炮火。在“美元最大”的物欲社会,父母教导他们:一口流利英语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不少在合资企业找到稳定工作的年轻白领,则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身真正意义上的“物质阶层”——他们往往选择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没有买房或租房压力,全部收入都用来吃喝享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