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启示录:高通胀下中国经济如何独善其身(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11:45 南方日报

  中国现状

  预防针打得比较早

  中国的股市和楼市暴跌,对于银行系统的冲击要小得多。招商证券金融业研究员李珊珊告诉记者,越南银行系统的情况,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而中国的银行从混业经营改为分业经营之后,至今不得对企业进行投资,更不得持有上市股票,风险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传导的能力较弱。而中国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时候,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开发类贷款采取更谨慎的态度,主动收缩房地产贷款。同时,中国严禁贷款人将股票质押后,再度投资股市。

  但是,实际上在去年最疯狂的时候,国内也出现过股民抵押房产炒股、以及其他违规资金流入股市的情形;个别银行还推出了“循环贷”业务,部分投资者借机套现炒股,而央行和银监会及时进行了清查。

  专家建言

  融资融券应更加谨慎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表示,中国针对越南出现的经济危机,应当更加小心对待商业银行的保护。日前,央行针对深圳、广州一带房价下跌,一些贷款户已几个月交不出房贷的情况进行调整,提出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发展商将房贷风险全部转嫁到银行。

  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告诉记者:除了银行业要加强警惕外,越南现象对于国内即将试点的融资融券业务也有警示作用。将股票质押给银行后再投资股市,类似于“融资”。“估计首批试点中,只有3到5家风控和资产规模最优的券商参与,而且必须是自有资金,商业银行不能参与”,他表示因为融资有杠杆作用,为避免类似的“雪崩效应”出现,必须非常谨慎。另外,越南银行的危机也表明混业经营的步伐不能太快。

  对于中越股市共同的暴跌,越南ANPHUC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黎青隆(LeVanThanhLong)指出一个共性是:中越都没有做空机制(融券),如果可以做空,当跌幅到一定程度时,空头平仓兑现利润反而减缓了下跌压力。

  越南“流感”诊断书

  病根探源:“高烧”烧坏了越南经济

  曾被视为经济奇迹的越南,为何一夜之间变回灰姑娘?对于越南导致经济动荡原因,众说纷纭:热钱的猖獗、国际收支失衡、粮价油价的飙升、开放太快……但经过多日的采访调查后,虽然越南经济“患病”的表征很多,但病根却是:经济过热的“高烧”,烧坏了越南。

  1986年,越南启动“革新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经济开始腾飞,1990—2006年起GDP年均增长7.7%;2007年GDP总量达到700亿美元,同比增长8.5%。然而病根其实已经悄然埋下:经济大干快上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逆差,越南今年前6个月的贸易赤字将达到169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而该国计划与投资部则预计,今年全年越南的贸易赤字将达到300亿美元。

  2007年,追逐越南机会的热钱加剧涌入,为避免本币升值失去出口竞争力,越南央行一边回收美元,一边开动印钞机狂印越南盾,以维持和美元的汇率。但同时带来了国内流动性大幅泛滥:截止到2008年3月,1年内银行的信贷量增加了63%,而一些中小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不顾价格已经虚高,依然纵容投资者以股票和房产抵押贷款。

  在货币供给的不断膨胀中,通胀压力已经开始出现,2007年年底CPI已经超过了12%,但是政府依然关注经济增长忽略通胀。然而随着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的飙升,情况开始失控,3月越南生活必需品价格飞速上涨,越南的政策导向被迫开始转变。4月4日,总理阮晋勇发布《告全国人民书》,推出8条措施以平抑通胀。但对越南经济的悲观情绪开始升温,由于担忧越南盾重蹈当年泰铢狂贬的一幕,热钱加速流出,越南百姓也开始把钱从银行账户上取出,买进黄金和美元,外汇黑市上越南盾大幅贬值,而汇率的下降加剧了通胀的压力,5月份越南的CPI达到了让人瞠目的25.2%,问题终于爆发了。

  “如果政府的调控政策再早几个月,也许情况会好很多”,越南一位政府高级官员向本报记者坦诚

  病情分析:

  贬值40%:被夸大的恐慌?

  11年前的今天,东南亚遭遇的“噩梦般”的时光,至今仍让不少人记忆犹新。

  1997年7月2日,一场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不到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印尼盾更是贬值70%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数年严重的经济衰退。

  6月初,越南盾12个月非交割远期(NDF)的价格将跌至22750越南盾兑1美元的水平,与目前即期汇率16265的水平相比,这意味着市场预期越南盾在未来一年的贬值幅度将达到近40%。人们担心,一旦危机扩大,前期流入越南的外资和热钱开始大量撤出,超过了越南央行外汇储备所能接受的能力,越南盾将可能“一泻千里”,重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铢的覆辙。

  “这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因为越南货币现时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的可靠性在渐失,越南盾的急跌不但会让通胀急升,还会提升预期通胀。”在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公司越南基金经理MayurNallamala看来,如果政府作为不当,越南盾大幅贬值并非危言耸听。而记者在越南实地采访也发现,即使银行越南盾储蓄利率高达18%以上,当地居民也更倾向持有美元和黄金。

  但是Mayur也指出:今日的越南和昨日的泰国并非完全可比,主要因为越南的短期外债数量极少(90%的总外债为长期优惠或海外直接援助,越南面对的短期债务压力不大)。世界银行驻越南执行主管马丁·拉玛也表示,在世行看来,国际收支失衡并非越南经济的主要问题,目前越南名义外债大概与其外汇储备数字(约200亿美元)持平的,很多外债来自世界银行,这些贷款是没有年息的。而当年危机中的亚洲国家短期债务压力巨大。

  “越南目前问题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不同的是,外国直接投资相对上仍然活跃。国外汇款及旅游收入亦有助抵销部分短期资金流出带来的压力”,Mayur分析。不久前,美的集团邀请越南媒体团造访顺德总部,越南工厂总经理江育林更是高调宣称,“美的将会继续加大在越南的投资,越南制造在未来还是具有竞争力”。

  而对于国内的贬值压力,越南政府已经暂停了银行的个人兑换美元业务,并在6月初明令金银店严格遵照法律规定买卖,否则吊销执照,而相关举措已经暂时生效:在记者于越南采访的时间里,黑市美元对越南盾牌价已经从18500回落到17800。

  传染威力:

  感染中国经济的可能性更低

  除了汇率之外,越南问题的另一个关注焦点是:越南会不会成为当年的泰国,危险向周边区域扩散?

  在Mayur看来,越南经济问题大部分均局限于当地,只是当局未能及时在经济过热时,作出紧缩货币政策及加息的措施。而且越南盾与亚洲区内其它货币关联度不强,贬值冲击波威力小。

  摩根大通专司越南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MatthewHildebrandt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南不是东南亚经济的领头羊,去年越南GDP700亿美元,只有新加坡的一半”。在他看来,考虑到越南周边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被越南所传染的可能性极低,“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而言,直接影响更小”。

  中国和越南不同的是,虽然增速在下降,但是贸易顺差依然非常庞大。实际上,目前中国所困惑的,不是热钱的溜走,而是从各个渠道的涌入。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Pettis)测算,今年前4月实际流入中国的热钱可能达3700亿美元。

  但必须要关注的是,虽然亚洲其他经济体货币短期贬值压力不大,但Matthew认为,“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将迫使亚洲各央行采取更紧缩的政策以遏制通胀,同时加大政府财政补贴的压力。”而从5月份的CPI指标看,印度尼西亚已超过10%,菲律宾为9.6%,印度超过8%。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印度和越南一样为贸易和财政双赤字的国家,若通胀持续攀升,将加剧热钱撤离、经济动荡。而印度的冲击力将比越南大很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