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启示录:高通胀下中国经济如何独善其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 11:45 南方日报

  

  高油价高通胀压力下中国经济如何独善其身

  越南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不应该看得太重,也不应该看得太轻。

  采访越南归来,许多人第一个感触就是,之前也许有点“惊慌过度”了,重演11年前那场亚洲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的直接冲击更是微乎其微。但是,我们也不应掉以轻心:越南只是全球通胀压力中亚洲困局的一个缩影,只是轻重缓急各有不同。

  6月24日,越南总理阮晋勇美国之行第一天,除“例行动作”之外,还率领越南经济界要员马不停蹄地同花旗、高盛等华尔街巨头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以求解平衡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之道。

  对于中国而言,这也是一道待解的谜题。“越南冲击波”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同样面临着高油价高通胀压力的其他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是否能独善其身?正在被热钱突袭的人民币,未来是否遭遇像越南盾一样的危机?作为本报“越南经济震荡真相调查”的终篇,我们试图对真相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还原,并寻找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启示一

  热钱防大进也要防大出

  越南现象

  热钱扰乱经济

  2008年以前的越南股市,被热钱打造成了一辆“富贵列车”,越南股指从2003年的133点推高至2007年的1170点,涨幅高达7.8倍;楼价也是接连暴涨,寸土寸金。政府一度担心越南盾过快升值还出手干预。

  但经济过热的后果也开始出现:由于越南通货膨胀率连续7个月达到两位数字的水平,5月通胀折合年率更高达25.2%。担心经济恶化,国际热钱开始撤出。在过去三个月间越南盾已贬值了2.7%,从外汇远期市场价格看,投资者预期未来12个月越南盾还将贬值40%。而今年越南股市仿佛坐过山车,跌幅超过了60%,连400点都保不住,降至两年来的最低点。对此,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首席经济及策略师罗家聪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问题的直接诱因就是:热钱大举撤走,令股市暴跌、汇率急贬。

  中国现状

  严查违规热钱

  中国与越南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中国股市沪指自去年10月最高的6124点下跌至近期最低的2696点,跌幅接近56%。如此暴跌,令人不得不重视股市背后的热钱“黑手”。尽管对于如何估算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还存在争议,但现在各方的共识是必须对热钱流入进行阻击。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今年将严格外汇资金收结汇管理,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的外汇检查力度等方面,并将会同相关部委严厉打击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近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多家商业银行被要求严查八类账户,以监热钱。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测算,预计到今年和明年底,国内热钱的规模可能突破6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专家建言

  打消对人民币过分升值预期

  “目前在中国囤积的热钱很多,而中国股市不正常的下跌,都是‘热钱在做手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表示,由于热钱在越南资本市场获得的利润空间有限,中国股市对它们更具有诱惑力。国际热钱通过大幅杀跌后,再企图拉升以获取更多收益。她认为,目前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严查部分银行账户以及打击地下钱庄等都是有效阻止热钱的措施,同时她还建议对于短期流入的热钱要采取税收管制的手段。

  人民币升值是热钱流入的重要诱因之一。昨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684,持续创出升值新高。谭雅玲认为,当前人民币升值已超出自我承受能力,因此,她建议政策管理层考虑适时采取“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对策,打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过分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应当是双边走势,而不只是单边地升值。”

  除了防止热钱大量流入,还要防止热钱快速撤离导致经济和股市大幅波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随着市场预期美元下半年会走强,中国一定要提防热钱的迅速撤离,所以现在要“双防”:既要防热钱大进,也要防热钱大出。

  骆海涛

  ●启示二

  遏制通胀,政策应有前瞻性

  越南现象

  未能及时澄清谣言

  2007年底国际石油和食品价格开始上涨时,越南央行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控制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2008年1月,越南政府为落实2008年经济增长8.5%—9%并力争超过9%的目标,所设置的10大措施中,“积极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加快增长速度”依然放在首位。直到4月初越南政府才开始集中部署控制通胀,但当时国际粮食和能源危机的突然爆发,导致通胀暂时失控。

  在越南证券界资深人士NguyenHuyCuong看来,除了对通货膨胀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外,如果当时政府对外界那些缺乏准确性的报告与传闻及时纠正,给民众一个正确的心理预期,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目前偏向严重的局面。

  中国现状

  通胀是持久战

  与通胀的博弈是一场注定艰苦而漫长的持久战,不仅仅是越南,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目前都共此炎凉。

  幸运的是,对于中国,多半经济学界专家也认为,中国对通胀的控制更早,货币从紧对抑制通胀扩散相对有效,且中国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而且为避免前者之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更为谨慎,对热钱的动向也一直保持较高警惕。

  然而实际上,国际原油的价格持续上涨,对于中国的通胀压力也开始凸显。在高油价面前,中国已慢慢“补贴不起”,开始逐步调高油价,未来的通胀压力依然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专家建言

  政府应明确油价调整预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越南政府调控通胀有点迟类似的是,中国也错过了放开油价的最好时机,“在当时没有通胀压力的时候,放开油价就好了”。但他也同时表示,对高油价不必太过恐慌,中国石油需求弹性最小的是交通运输业,而电力可以用煤炭等其他能源替代,另外美国已经开始关注通胀,并停止加息,如果美元走强的话,有利于油价回调。“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对于油价调整的预期;另外通过财政补贴防止社会问题出现”。

  兴业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则指出,从越南政府亡羊补牢中可以看到,经济政策需要更有前瞻性,如信贷增长过快时,要采取措施控制信贷,从这点来看,抑制通胀的措施一定要及时和得当,否则对经济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应适当引导人们的通胀预期,避免引起恐慌。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物价应该放开,且越早越好。物价放开之后,应该对弱势群体实施财政资金补贴。

  ●启示三

  警惕股市楼市暴跌冲击银行体系

  越南现象

  银行资金过度流入股市

  本报记者在越南走访期间发现,当地楼市、股市出现的剧烈下跌对普通家庭的伤害并不大,但是让人担忧的是,部分中小银行信贷扩张过快,尤其是过度涉入股票抵押贷款,给金融系统埋下了潜忧。

  2007年,越南国内信贷全年增速高达54%,今年一季度越南国内信贷同比增长65%,而其中部分合资中小银行信贷量更是火箭般上涨。据世界银行统计,为了追逐市场份额,许多实力较弱的合资银行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下重资。据估计,与2007年早期的3%相比,2008年早期有10%的坏账是投向房地产市场。一些合资商业银行股票抵押贷款占全部贷款最高达到30%-40%。去年底,越南央行才要求商业银行在当年年底前把股票抵押贷款占比降至3%以下。

  银行系统资金则通过股票抵押贷款和证券公司拆借贷款流向股市、楼市,而经济过热背景下这种信贷投放必然风险极高。越南西贡证券经纪业务负责人NguyenPhuCuong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如果去年3月股民用10亿盾(约40万人民币)向银行质押贷款,可以质押5亿盾,但跌去70%后,抵押资产已缩水到3亿盾,银行即使抛售股票,贷出的5亿盾也只能收回3亿盾。股市下跌时,银行贷款者被迫套现偿还银行贷款,或者银行收回无力偿还贷款者的股票等资产抛售套现,导致了股市的进一步下跌。

  为避免出现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日前越南央行已宣布银行可申请紧急贷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