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危机磨尽越南低成本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10:56 浙江市场导报

  作者:孙丽娜

  虽然越南政府一直在强调要保持货币的稳定,但是乱象仍在继续。通货膨胀严重,股市、楼市拦腰斩断,居民纷纷抢购美元、人民币和黄金,进口受限……所有的一切和11年前的那个夏天的泰国惊人相似。

  而此时的越南被认为是不少浙商转移产业的首选地,转移风险却遭遇风暴,政府会采取何种举措?浙商又该如何应对?为此,导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

  《市场导报》:越南陷入货币危机,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目前的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梅新育: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对越南陷入货币危机甚至是全国进入金融危机的风险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越南的经济总量还不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统计,其2007年GDP按现价折算仅700.22亿美元,我国对其出口119.01亿美元,仅占我国2007年出口总额的0.98%,从而决定了越南一旦真的爆发货币危机,通过贸易联系途径的危机传染效应并不大。同时,越南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也给抵御货币危机提供了一堵防火墙。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我们的邻国印度目前的金融形势也不容乐观,发达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唤醒效应”(WAKE-UP EFFECT)(记者注:一国发生的危机能够引起对过去危机的回忆,使他们重新估算他们所考虑的债务等经济变量,并在心目中赋予不利情况一个更高的概率。由于被外生事件唤醒的记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结果就是使两国的价格发生同向运动,这称之为“唤醒效应”)或许会让这场危机的传染力远超越南经济本身的量度,继而影响印度等也不是未可预期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能让越南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市场导报》:你刚说到“唤醒效应”,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心“越南是导火索,印度确是‘大炸弹’”,所以经济学家何帆日前也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救援越南,你怎么看?

  梅新育:放大和连带效应是最让人担心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国内股市近期的悲观表现,相当一部分也是越南危机给国内外投资人带来的恐慌造成的。

  我个人也认为为了避免危机殃及我国,御危机于国门之外,我们需要做好救援的准备,但至于救援的时机、方式和条件,可以另作讨论。

  我想我们还需要额外注意支持已经赴越投资且以越南国内为目标销售市场的中国企业,支持他们度过这场冲击,因为这场冲击过后,幸存者在越南市场的地位将大幅度提升,困难之际不急于撤出的外企在越南社会的形象也会大幅度提升。

  《市场导报》: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很多去越南创业的企业,都是因为成本的问题转移到那里发展的。为了避风险却遭遇了危机,对他们,你有什么建议?

  梅新育:我想试着去分析这些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如果是面向越南国内市场销售,那么越南急剧恶化的市场动荡正导致其内需萎缩;如果是面向出口,那么他们面对的是增长乏力、甚至已经有绝对萎缩之势的外需;如果是为了躲避中国显著上升的生产成本而转入越南,那么越南的高通胀已经严重削弱了其一度拥有的低成本优势;而且,从一个货币仍在升值的中国转入一个有很大货币贬值风险的越南,将导致投资者以其本币计价的资产缩水,企业应该顾及这些风险。投资还是应该慎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