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柬经贸合作助推柬经济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 14:00 国际商报

  近年来,中柬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双边贸易呈持续增长态势。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7.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1%。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2006年的14年间,双边贸易额从1295万美元增至7.3亿美元,增长了56倍。

  柬埔寨市场受到全球关注

  吸引许多外国企业家关注并进入柬埔寨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柬埔寨政局比较稳定。目前,柬埔寨人民党掌控着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等资源,并在2006年2月修改了新宪法,即“国会议员投票50%+1获通过,即可组建新政府。”这为柬在2008年大选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洪森总理在今年6月的首届合作发展论坛上说:“由于50%+1的缘故,柬埔寨不可能再出现2003年那样的政治僵局。”

  二是对柬埔寨投资优势明显。目前,柬还没有专门的外商投资法,其吸收外资的法规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文件中,有关政策和有利因素主要有:

  ●对外资与内资基本给予同等待遇;

  ●政府不实行损害投资者财产的国有化政策;

  ●已获批准的投资项目,政府不直接干涉商业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不实行外汇管制,外汇法对任何外汇经营都不设限,包括转账和国际结算。柬为经济活动高度自由化的国家之一,由美国遗产基金编纂的2003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在170个国家中,柬埔寨名列第35位,与日本同名次。

  ●在国际市场准入方面,美、欧、日等28个国家将柬作为最不发达国家,对包括成衣在内的许多产品给予普惠制待遇(GSP)。柬埔寨在2003年9月成为WTO成员。

  ●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主要为农业、旅游业、环保、高科技、劳动密集型工业、出口加工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重要领域。

  ●在税收方面,免征投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建筑材料、零配件和原材料等的进口关税;企业投资后可享受3~8年的免税期(经济特区最长可达9年),免税期后按税法缴纳20%的所得税;如利润利用再投资,免征所得税;分配红利不征税;产品出口免征所得税;其所得税为20%、增值税为10%、营业税为2%;

  ●对土地的使用,其宪法规定外国人不得购买和拥有柬土地,但外国投资者可长期租赁,期限最长为99年,期满可申请续租。

  ●商业组织形式是,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比较宽松,可以个人、合伙、公司等不同的商业组织形式注册,且注册费用较低;搞进出口贸易不受国籍限制。

  三是进入柬埔寨市场仍有良好的契机。2006年,柬经济虽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但增长的基础仍主要依赖制衣、纺织加工业和旅游业的拉动;柬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农业开发、工业产业、水利建设、道路交通、电力供应和信息技术等发展缓慢,这一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为许多外国企业家关注并进入柬埔寨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看好柬经济,预测今年经济增长率为9.1%,这项预测比世界银行的预测略高0.1%,但比亚洲银行低0.4%。上述数字表明,柬今年经济仍有望两位数增长。

  韩国对柬埔寨市场近来尤为关注。由韩、柬双方合资设立的世界城公司(WorldCityCo.),其中柬方股份占51%,韩方股份占49%。世界城项目计划投资约20.17亿美元,该项目位于金边北部约2公里的奔贝湖,占地面积约120公顷。投资方为韩国新韩银行(ShinhanBank)、釜山共同储蓄银行(BusanMutualSavingsBank)、地标国际公司(LandmarkWorldwideCo.)、韩一建筑工程公司(Hanil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Co.)及柬SOLEX公司。据投资方介绍,该项目建设期为12年(2006~2018),分6期进行。拟建商业大楼、金融中心和商品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实施和预售阶段。另一韩国企业在今年6月与柬政府签署了修建金边市-贡布省-4号公路处高速公路的意向书,以BOT方式运行50年,由韩国新韩银行提供贷款。

  日本是援助柬埔寨金额最多的国家。日本从不对柬投资,但现在也改变了方法。由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带领的企业家代表团,对柬埔寨石油、天然气、工业、水电站等领域均表示有足够的能力同其开展合作并进行投资。日本琵琶湖生物有限公司拟在柬种植4800公顷蓖麻,并投资8亿美元建炼油厂。还有一家日公司拟在柬种树,以生产制造纸浆。

  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也于2007年7月开始在柬设立分公司,拟在能源、石油、天然气、水利、医疗保健和金融项目等方面进行开发等等。

  中柬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近两年来,中柬两国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带动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重大项目接踵而至,深得柬埔寨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双边经贸合作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对柬埔寨援助项目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有利于两国建立政治互信和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深两国友好关系。中国对柬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深得柬埔寨人民的认可和好评。

  第二,双边经贸合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根据柬政府的要求,双边经贸合作主要在道路交通、水利水电、信息通讯等行业,为改善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综合国力,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带动了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双边经贸合作传统友谊和世代友好相结合。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中国帮助柬培训了大批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1993~2007年上半年,中方帮助柬培养了364名政府官员和经济技术人员,并派出35名专家赴柬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对柬人员培训领域涉及卫生、体育、外交、金融、商务、工业、农业、交通等,培训对象包括柬政府有关部门的司、处级中青年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受训学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的已成为部门的中坚力量。今年上半年,中方又加大了对柬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先后有8个班约30多人次已送中国培训。这对提高柬的人员素质,培养柬经济建设急需人才,了解中国,建立新的友谊,促进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柬世代友好和经贸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积蓄了生力军。

  第四,双边经贸合作项目不断扩大。中国对柬埔寨的双边经贸合作项目,如BOT水电站建设项目、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修建路桥项目、援建柬政府办公大楼项目、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接踵而至。如投资2.8亿美元的甘寨水电站和投资3.56亿美元的斯登沃代水电站及输变电BOT项目,已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中柬合作项目。再如援柬政府办公大楼、修复吴哥周萨神殿、利用中方优惠贷款购买缉毒缉私设备、在柬GMS信息高速公路的项目均进展顺利。特别是援建柬7号国道项目已基本完工,使闭塞的柬东北地区人民开始提前受益。现该工程业已成为柬上至国王、下至贫民百姓最为关注、熟悉和称道的项目。

  2003~2005年,中国连续3年成为柬埔寨第一大投资国。2006年,中国企业当年在柬投资项目达31个,协议投资总额达7.17亿美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54%。目前,中国在柬协议累计投资额已成为柬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1994~2006年12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柬注册设立企业累计230余家,涉及服装、电力、矿产、酒店、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建材、商场等领域。

  相关链接

  柬埔寨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柬埔寨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政府的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工农业稳步增长,金融形势较为稳定,进出口增长,关税收入和财政支出有所增加。2005年柬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4亿美元,GDP增长率为7%,人均GDP为388美元。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人均GDP为506美元。农业产值占GDP的32.3%,工业产值占GDP的25.6%,服务业产值约占GDP的37%,其他占GDP的5.1%;通货膨胀率为4.7%;柬币汇率基本在4100瑞尔左右兑换1美元;净外汇储备为10.97亿美元。

  财政收支有所增长2006年柬政府财政收入完成8.27亿美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8亿美元;财政支出完成9.43亿美元,其中经常性支出完成5.78亿美元;财政赤字1.53亿美元。2006年柬财政收入状况总体好于上年,财政赤字比上年减少6700万美元,但财政收入增长仍总额较小,速度缓慢。

  农业稳步发展,粮食自给有余2006年柬种植稻谷面积约为225.3万公顷,稻谷产量预计突破688万吨。粮食产量除满足2007年全国人口用粮和留用种籽外,约有150万吨稻谷可供出口。农业产值中稻谷占GDP的7.7%,其他经济作物等占GDP的9.7%,畜牧占GDP的4.6%,渔业占GDP的7.3%,林业约占GDP的3.1%。

  纺织和成衣业仍是柬工业增长的重点2006年柬工业产值占GDP的2..6%,其中制造加工和纺织及制衣业占当年GDP的18.4%,建筑业占GDP的6.3%,水电供应占0.5%,矿业加工占0.4%。2006年柬工业较上年预计增长18.3%左右。

  旅游业仍是服务业增长主动力2006年柬服务业产值为26.63亿美元,占GDP的37%。其中,旅游业为连续快速增长的第3个年头,来柬游客达到170万人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与服务业相关产业的增长。其中交通运输占GDP的8.6%,零售和批发占GDP的4.6%,餐饮业占GDP的6.8%,金融保险及不动产占GDP的1.3%,医疗教育及社会福利占GDP的1.7%,民宅投资占GDP的5.8%,其他服务占GDP的8.2%。

  成衣和纺织品为出口主导2006年,柬全年进出口总额约为57.02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8.58亿美元,成衣和纺织品占95%。进口为28.44亿美元,进口商品主要系制衣原辅料及纺织原料,以及燃料、汽车、机械、电器和日用品等。

  依靠外援弥补国家建设资金不足柬政府积极争取外援,以弥补国家财政和建设资金不足。

  2005年,柬获得各类国际援助约5.24亿美元,其中多边援助为2.7亿美元,双边援助2.1亿美元,非政府组织年均援助4400万美元。2006年已筹集到外援约6.01亿美元,实际从国际社会获得5.94亿美元的援助。争取外援主要渠道是柬政府每年召开的国际援柬咨询团会议(CG会议)。自2007年柬将原每年召开的CG会议改为“柬埔寨经济发展论坛”,旨在加强维护国家主权,接受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无偿援助。柬首届合作发展论坛于今年6月在金边召开,获得国际社会6.89亿美元的援助。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小幅增长2006年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5.78亿美元。公共投资为3.64亿美元,其中国内资本为9200万美元,国外资本为2.72亿美元。私人投资为12.13亿美元,其中国内资本为7.38亿美元、国外资本为4.75亿美元,上述全年投资占柬当年GDP22.0%,其中国内资本占11.6%、外来资本占10.4%。

  2006年12月,柬国会通过了2007政府财政预算。该预算规定,2007年柬财政收入为8.0亿美元;财政支出为11.03亿美元;财政赤字达..02亿美元。由于柬工业发展缓慢,2007年柬GDP的增长仍将依赖于旅游业和制衣业发展的拉动,政府财政收入状况仍增长缓慢,公共投资乏力,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将严重依赖外援和外资。

  驻柬埔寨使馆经商处参赞 孙维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