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美国问题食品出口商泰森公司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09:48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见习记者 屠明星

  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商、美国泰森食品有限公司(Tyson Foods Inc。,下称“泰森公司”),近日卷入了中美食品贸易纷争。

  6月,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纸禁令激起轩然大波,七家美国肉类加工商的产品被查出含有中国违禁的沙门氏菌、莱克多巴胺等,其中之一,就是泰森公司的冻鸡肉产品,而这些鸡肉的去向是国内的一些宾馆、饭店和肉类加工企业。

  7月19日,泰森公司上海办事处,泰森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James Rice向本报记者承认,的确有个别几家工厂的肉类产品被查出含违禁病菌或添加剂,但是他强调中方并没有停止进口该公司的所有肉类产品,泰森公司167家工厂中的35家仍在继续向中国市场供应肉类产品,不存在被“停止进口”一说。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

  “停止进口”

  记者拿到了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6月6日呈交给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关于通报输华动物源食品发现质量卫生问题的函”。

  函文指出:“2007年6月4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用ISO6569-2002检测方法从贵国进口的以下2批冻鸡产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出口商为TYSON FOODS INC,注册厂号为P-7100,卫生证书分别为MPG-185481和MPG-188527,货物数/重量分别为1150箱/20865.6Kg和450箱/8164Kg。” 

  关于停止进口的说法,函文上是这样表述的:“中方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考虑到因类似问题,我方曾在2006年8月通报P-7100企业,并已给予了45天的整改期,现决定暂停该企业的肉类产品进口。”

  以上函文至少可以表明两个方面,一是泰森公司的问题食品数量巨大,深圳检疫局一天的查处量就接近了3万公斤;二是泰森公司的问题食品由来已久,一年中已是第二次查出。

  对此,Rice的回应是:这家注册厂号为P-7100的企业是泰森公司位于阿肯色州Nashville的一家工厂,该工厂目前已经停止向中国出口;另有一家工厂出口到中国的冻猪肉产品也在此前被查出含有中国禁用的添加剂莱克多巴胺,也已停止出口到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泰森食品的其他工厂不能向中国出口。

  而在美国大使馆农业处发给泰森公司的一张此次受影响的美国肉类公司的表单中,在泰森公司编号为7100P的条目后写着“Nashville, AR”字样,而在编号244WM之后写着“Waterloo,IA”(爱荷华州)字样,这印证了Rice所讲只是某地几家工厂被禁的说法。

  记者咨询相关检验检疫专家,她表示如果仅从函文措辞考虑,禁止的应该只是被指定的注册厂号的企业,一个出口商可能会有多个不同注册厂号的企业,这并不代表出口商被禁。

  此次禁令涉及的另一家美国公司是嘉吉公司下属的嘉吉肉制品公司(Cargill Meat Solutions Corporation),嘉吉公司的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监黄菊辉介绍,国家质检总局给予这家工厂自2007年7月5日开始45天的观察期,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但是与此前大量的媒体报道不同,并没有禁止或者暂停嘉吉的这家工厂向中国出口肉类产品。据介绍,45天观察期的设定是依据中美两国政府于2006年12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

  禁令涉及企业,多为美国知名厂商,何以会出现食品品质问题呢?

  Rice认为是国家标准差异所致。美国的标准是允许鸡肉中含有一点沙门氏菌,而中国的标准是零;而泰森食品的工厂分布在不同地方、养鸡条件不一样,且每周的屠宰量达到4500万,难保不出问题。

  黄菊辉则表示,盐酸莱克多巴胺是美国礼来公司研发的一种营养成分分配剂,是在农场养殖/喂养过程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可增加瘦肉比例,盐酸莱克多巴胺已经在24个国家批准使用,礼来公司正在寻求在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注册盐酸莱克多巴胺。

  泰森公司身世

  Rice用“百密一疏”来解释这次问题食品,但是作为拥有多道质检工序的全球最大的食品加工商,这并不具有说服力。

  美国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于1935年,总公司位于美国阿肯萨州, 2001年与美国IBP公司合并,目前是世界最大牛肉、猪肉及鸡肉的生产商。2006财年,泰森食品的全球销售额大约为256亿美元。

  2001年,泰森公司与山东诸城外贸有限公司(下称“诸城外贸”)携手创立山东泰森大龙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泰森”),主营肉鸡深加工业务,但由于该企业未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因此盈利能力有限,未能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Rice介绍,由于诸城外贸已经是很大的禽肉产品企业,合作后,山东泰森只拥有一条生产线,生产鸡块等类别产品,供给KFC、

麦当劳、德克士等公司;现在增加到两条生产线,每月有800-1000吨的产量。

  目前,泰森公司与中国相关的业务以向中国出口为主。在进口到中国的泰森公司产品中,80%是鸡爪类产品,其他为腿类产品,“美国消费者和中国的需求不一样,美国人一般不吃鸡爪,而中国消费者喜欢;主要提供给饭店、宾馆等地方。”Rice介绍。

  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处今年3月1日发布的禽肉及产品年中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国要向全球进口430,000公吨(MT)肉鸡,其中预计将从美国进口392,836公吨,而泰森食品预计占到15%。同时,记者从泰森公司今年6月26日发布的投资者报告中发现,去年泰森公司的总出口销售额为2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到7%,大约为1.4亿美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泰森肉类产品却只占到其全球非本土生产总额9.93亿美元中的2%,大约1986万美元。

  同“荷美尔”等一些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的美国肉类品牌不同,泰森食品虽然在美国国内有良好的认知度,但在中国则远没“叫响”,而这次问题食品的曝光,也可能影响其品牌。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合伙人崔凯认为,这可能与泰森公司对中国的战略有关。最初泰森公司并没想大举进入中国,其优势在于鸡肉类产品,但中国的主流肉类品种是猪肉;泰森公司在美国常用的收购战略,在中国也实行得不顺利,本土化程度较弱,因此错过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段肉类企业“圈地”的黄金时期。

  据介绍,泰森公司曾和中国大约30多家肉类企业谈过合作,但因改造成本太高而作罢。Rice透露,今年泰森公司将在中国北方的某个玉米生产地,建立在饲养、屠宰、生产一体化的工厂,“目前正在谈判过程中,但我希望今年会有进一步的动向;我们将仍旧主做鸡类产品,因为中国的猪肉产品市场已经成熟”。

  【相关】中

美食品纷争

  由于此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强硬表示“中国对其出口产品的安全负有责任”,因此外界对中国政府禁令的出台解读为两国在食品领域的新“贸易战”的开始。

  “两国各自在检验检疫阶段发现问题,并通报企业进行检查和整改,这在贸易关系中是很正常的,我认为并不是外界传说的‘贸易战’。而中美双方也已经准备就食品安全标准问题进行商讨。”Rice表示。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告诉记者,总体而言,中美食品贸易的合格率非常高。根据中国方面的统计,2004 ̄2006年间,中国对美国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分别为99%、99%和99.2%;美国对中国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分别为99.01%、98.85%和99.09%,但食品安全案还是存在的,原来就不止一次。以美国出口食品/保健品为例,2003年有美国牛肉疯牛病问题、2006年有美赞臣(Mead Johnson)公司婴幼儿奶粉安全事件、2007年5月有青岛机场美国进口螺旋藻营养片事件。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从事中美贸易研究的宋国友博士则表示,今年之前,中美食品安全的事件只是零散见之于报端,尚不成为问题;但今年却全面爆发。

  梅新育认为,对今年中美之间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方面,事情闹得这么大,背后肯定有“中国威胁论”者和中国企业竞争对手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我国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已经暴露得不少。

  在中国出口商品质量风波之后,中国近日暂停进口美国8种冻肉,但这种措施还谈不上是贸易战中的报复措施,因为贸易报复措施具有两个特征:并非日常性措施,而是额外采取的措施;选择对对方打击更大的商品、产业作为报复对象。

  但是梅新育也表示,中美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激化,中国也有可能以此为契机建立更完备的农产品贸易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屠明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