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大衰退》作者:央行与市场的较量刚开始

2015年09月17日 15:2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野村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野村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7日下午消息,尽管不少人认为中国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是近期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主要因素,《大衰退》一书作者、因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而蜚声国际的野村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Koo)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市场动荡的真正原因并非中国,而是去年联储结束量化宽松(QE)的决定导致企业和家庭将注意力从利润最大化转向债务最小化。

  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辜朝明指出,尽管私人部门许多实体努力让债务最小化,联储所注入的大量资金却无处可去、只能进入金融市场中。

  这导致国债收益率被进一步压低,迫使私人部门资本追逐收益率更高从而风险也更高的资产,就是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辜朝明写道:“然而,在现实上,尽管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各大央行[微博]注入了海量流动性,无论私人信贷还是货币供应都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反映了借贷意愿的不足。这三个国家私人信贷没有增长意味着联储、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所提供的大部分资金都没有到达实体经济,从而也可以解释为何现在通胀依然这么低。”

  辜朝明补充说,考虑到市场过去如何对央行结束宽松做出反应,“市场与各国央行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辜朝明看来,尽管QE通过财富效应对实体经济有一些积极影响,但仅限于奢侈品需求等少数领域,财富效应对资产价格上涨的推动只是一种金融现象,并没有受到实体经济的支撑。

  “QE政策下股市上涨和汇率下跌大部分只是流动性驱动的现象,与实体经济基本面脱节。现在随着QE即将结束,回调的时候到了。数月前,联储主席耶伦称股市估值过高,很可能就是指这一泡沫。随着联储迈向常态化货币政策,某种类型的回调不可避免,”辜朝明如是称。

  不过,它需要一个触发因素,而最近中国的情况就充当了这一角色。

  辜朝明认为全球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防止政策紧缩引发金融市场回调并进而波及实体经济这样一个“负反馈环”发生。

  “过去两个月的市场动荡代表QE陷阱刚刚开始,”辜朝明如是称。(Tony 编译)

文章关键词: 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山东临沂疑强拆烧死人 目击者讲述
  • 体育欧冠-切尔西4-0大胜 巴萨遭吊射1-1罗马
  • 娱乐李晨晒与范冰冰亲密合影庆生 甜蜜互靠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O2O美甲师生存现状:五险一金都没有
  • 博客马云为什么说“不能愚蠢地捐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5岁萌妹子入南开学医:我想做个好医生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徐小明:做空工具不应该为股灾买单
  • 叶檀:什么样的股神毁灭价值
  • 钮文新:中国不要学美国式的金融
  • 马光远:负利率时代如何守住财富
  • 刘光宇:楼市为什么还是不提气
  • 首山:A股熔断机制将助跌
  • 张化桥:货币战争是个软柿子
  • 易宪容:张育军被调查对中国股市意义
  • 水皮:张育军毁了中信证券吗
  • 叶檀:经济下行为什么坚持去杠杆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