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希腊退欧风险搅乱大欧洲梦想

2015年01月09日 23:52  华夏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卜永光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欧洲经济开始回暖,当年危机最为严重的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和希腊,即所谓“欧猪五国”均出现经济正增长。不过,希腊虽然实现了0.6%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但债务占GDP的比率却继续上升,达到了无可挽回的200%左右,比2011年欧债危机最为严重时还要高出近40个百分点。在国内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希腊将于1月25日举行全国大选。由于反对财政紧缩政策、主张撕毁“援助协议”的极左翼联盟党有可能赢得选举,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大幅度上升,并由此引发欧盟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

  希腊退欧之争祸起何时?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信用评级,标志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随后,危机不仅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从一国扩展到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从而将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置于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危险境地。希腊既是欧债危机的肇始国,也是其后几年来欧元区债务状况最为糟糕的国家。

  自欧债危机发生起,希腊是否应继续留在欧元区的问题,无论是在希腊国内还是在整个欧盟,争论之声从未停歇。不过,希腊退欧的隐患在本世纪初其积极寻求加入欧元区时就已经埋下,甚至可以将根源追溯到欧洲货币联盟酝酿之初留下的制度缺陷上。

  冷战终结之际,东欧剧变和两德重新走向统一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开始酝酿组建的欧洲货币联盟,表面上是“大欧洲”梦想驱动下的一个经济计划,但背后却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动因。德国重新统一后版图大大扩展,其原有的经济强势地位进一步凸显。德国控制欧洲、马克取得货币霸权,成为很多国家担心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原欧共体国家希望通过一个新的欧洲联盟“捆绑”德国、借助单一货币限制德国“马克霸权”的愿望变得特别强烈;从德国方面看,它也希望通过组建新的国家和货币联盟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进而谋求其在欧洲的优势和领导地位。在欧盟正式成立后,组建欧元区的计划也在加速推进。

  货币联盟虽然在上世纪末正式组建,但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北欧和南欧之间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等,使欧元区并不完全具备经济学中“最优货币区”理论所设定的条件。出于政治目的仓促创建的欧洲货币联盟实现了货币统一,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权,导致欧元区自诞生起就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这也成为欧债危机爆发和希腊退欧问题的总病根。

  出于分享德国等强势国家经济红利的目的,希腊也在欧元区成立之际便加紧谋求加入其中。为了能在2001年达到加入欧元区规定的债务和赤字标准,希腊在高盛公司的帮助下制造了虚假财务数据,使其表面上达到了标准。不过,希腊的造假行为事实上是不可能在欧盟不知情或实施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成功的,但欧盟却出于政治目的有意放松了监督,使希腊成为欧元区中的隐患。

  在加入欧元区之前,希腊等国需要用远高于德国的利率发行政府债券,而这种差别在其加入欧元区后迅速消失。希腊以统一的货币为纽带,通过“搭便车”分享了德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主权信用和强大的融资能力,从而获得了大规模举债的便利。在缺乏有效财政纪律约束的情况下,为维持国内高福利政策,希腊的债务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大,最终使局面难以逆转。

  希腊退欧风险的形成,从本质上是希腊在欧元区初创之际,利用货币联盟的制度缺陷,加入其中分享经济红利,最终带来本国的严重债务问题之后,又希望摆脱其约束所造成的,而欧盟由于自身的监管不力,也要为此负连带责任。货币联盟为希腊染上“毒瘾”创造了条件,但当其转而变为一个 “戒毒管理所”时,希腊便开始考虑将其摆脱。

  希腊退欧的风险有多大?

  笼统的“希腊退欧”话题,实际上包含两类情况四种方式:其一是单纯退出欧元区还是彻底脱离欧盟,其二是主动选择退出还是被动遭到驱逐。无论哪种情况,它们是否会在短期内从一种危险假设演变成现实威胁,都取决于极左翼联盟党能否通过大选上台。

  就第一个层面的问题看,希腊在1981年就成为了欧共体成员,已经高度融入欧盟,而加入欧元区则迟至新世纪初,因而无论何种政治势力上台,都不太可能选择脱离欧盟,目前的所谓“希腊退欧”,只是关于其是否保留在“欧元区”的问题。只有在希腊退出欧元区后,双方对峙继续激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涉及希腊作为欧盟成员国资格的问题。

  就第二个层面的问题而言,欧洲货币联盟并没有预留退出机制。1月5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明确表示,根据《里斯本条约》,欧元区成员国资格是“不可取消”的。这意味着希腊难以通过提出申请进而获得欧盟批准的方式,在不承担代价的情况下从欧元区全身而退。希腊极左翼联盟党的目标在于解除希腊在财政问题上来自欧盟的“紧箍咒”,退出欧元区只是实现该目标的手段,而不会是目的本身。因而,该党如果能够上台,将以退出欧元区胁迫欧盟放松对本国严厉的财政约束。在胁迫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希腊强行脱离或欧盟将其从欧元区驱逐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从理性的角度看,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双方而言都会带来很大损失。自2010年以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以希腊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和国内改革为条件,累计对希腊进行了总额高达2450亿欧元的援助,希腊违约退欧之后,这些前期援助很可能打水漂;就希腊方面而言,强行退出欧元区将丧失外援,从长期看国内经济形势会变得更加严峻。欧盟和希腊在援助问题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对希腊的退欧举动形成制约,但却无法完全杜绝这种可能性。在国内动荡不安、政府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上台的执政党只能通过争取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才能缓解国内的就业和福利等困境,获得民众支持。因而,政府尤其是极左翼联盟党主导下的新内阁有可能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而饮鸩止渴。

  希腊是否留在欧元区之争表面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背后则是欧盟维系欧元区完整性的政治意愿和希腊国内政治抉择之间的博弈。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是政治原因驱动的结果,如果发生分裂,也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只要把欧洲货币联盟捆绑在一起的政治意愿仍然足够,哪怕经济问题严峻,这一联盟仍能得以生存和维持;但如果这种“政治粘合剂”因为一些原因而消解,欧洲货币联盟就会面临着局部甚至整体解体的危险。希腊退欧威胁再度凸显,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双方的政治意愿已经发生动摇。

  目前,欧盟官方和成员国之间在希腊退欧问题上分歧明显。总体而言,欧盟官方态度最为强硬,欧洲议会、央行[微博]和欧盟委员会的官员已经多次表态不允许希腊退出欧元区;德国则是一种“爱退不退”的态度,默克尔总理已经公开声称宁愿希腊退出也不能放弃财政紧缩政策,而法国总统奥朗德则在督促希腊恪守承诺的同时,明确表示要让希腊自己决定去留。从欧盟在重大问题上的实际决策权重分布看,核心大国的意见更为关键。如果希腊极左翼联盟党上台后强硬推行其竞选纲领,而欧盟在货币紧缩政策上拒不让步,在矛盾激化、无法妥协的情况下,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只是时间问题。

  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希腊退出欧元区仍然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尚未构成直接的现实威胁。虽然极左翼联盟党的支持率在民意调查中领先,但调查同样显示,多数希腊人并不希望脱离欧元区。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关于现在谈论该问题为时尚早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面对希腊国内的动荡不安和欧盟内部的意见分歧,如果完全对危险视而不见,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欧盟如何应对?

  欧盟对希腊退欧的态度取决于其对此举所带来影响的评估。在欧债危机最为严重的2011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话题第一次引起热议。当时欧盟内部虽然也有意见分歧,但总体态度是极力挽留。其原因在于当时的欧盟正处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希腊退出无疑会使逆境深处的欧盟受到重创,甚至因引起连锁反应而使其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式的毁灭性打击。三年多时间以后,情况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希腊退欧对已经度过最危险时刻的欧盟而言,虽然仍会带来重创,但已经变得不再无法承受。正因如此,同属保守阵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财政部长肖博已经改变了此前的看法,认为欧元区国家在复苏经济中取得的进展已使其可以承受一个国家脱离欧元区。

  面对希腊退欧问题再次拉响警报,欧盟要应对的,不只是单个国家退出的威胁,还包括如何寻求一种既能适应成员国之间巨大差异又能维系欧盟团结的政策问题。冷战结束以来,欧盟采取整齐划一、“一刀切”方式处理问题的办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以主权债务危机前后欧盟的财政政策为例,2008年为应对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欧盟先是推出了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成员国不顾自身实际财政状况,纷纷推出相应计划,通过扩大赤字抵御经济衰退的风险,为后来的债务危机种下隐患;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的政策又完全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刀切”地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在希腊等国家内部激起强烈反弹,导致其政府接连倒台并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

  尽管欧盟声称已经做好应对准备,但希腊的退出还是会对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带来重大打击。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如何维系欧盟和欧元区赖以生存的成员国共同政治意愿,便会成为欧盟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

  如果说希腊作为欧洲中小国家的退出,对于欧债危机后元气有所恢复的欧盟尚能承受,那么,大国退欧作为后续问题一旦出现,则可能给欧盟带来致命打击。面对欧债危机以来的希腊退欧风波,在欧盟内长期与其他国家貌合神离的英国,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加入欧元区,另一方面则积极唱衰欧元,甚至宣称要退出欧盟。希腊的退出如果成为现实,对于在2014年中因移民法案等问题退出欧盟之争同样趋于激烈的英国而言,将可能是一种巨大鼓励。此外,一旦希腊开了先例,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其他重债大国步其后尘的可能性也必然大大上升。如果大国退欧风险接踵而至,有可能完全瓦解成员国维系欧洲货币联盟的政治意愿。

  欧债危机发生以来,希腊作为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退出欧元区的危险一直存在。欧盟特别是作为核心国家的德国对此早有预案。如果希腊大选后的新政府坚决抵制欧盟的财政政策,欧盟不会一味妥协,甚至有可能为了维持欧元区的整体稳定“挥泪斩马谡”,但防止希腊退出后可能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维系欧元区赖以生存的成员国共同意愿,则始终是欧元区核心国家的政治底线。

  (作者为知名学者)

文章关键词: 欧盟希腊退欧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火箭屠尼克斯 全明星投票:科比甩哈登
  • 娱乐法院当庭判房祖名获刑6个月 罚款2000元
  • 财经2014年CPI今公布恐创新低 需警惕通缩
  • 科技交通部首为专车服务开闸 禁私家车经营
  • 博客律师:复旦投毒案林森浩杀人动机存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最严校规:老师上课迟到5分钟扣2000
  • 谢百三:主力不可能让股市大幅度下跌
  • 叶檀:降息为什么没能带来楼市疯牛
  • 董登新:缩股来改变国有银行垃圾形象
  • 沈建光:股市持续上涨有待基本面支持
  • 刘军洛:2015年美联储加息是个骗局
  • 齐俊杰:买P2P得高收益并非全是风险
  • 如松: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救市
  • 易宪容:今年楼市“软着陆”将会落空
  • 周天勇:人口问题造成经济衰退
  • 张化桥:P2P贷款和理财的未来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