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拉美:中拉签多项协议 聚焦基础设施

2014年07月26日 09:36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朱绍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出访拉美的行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频度谈及的中拉合作领域。在中国与拉美构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指引着中拉合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在习主席出访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期间,无论是中国与到访国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或是习主席在接受当地媒体专访时的表态,均彰显了中国与拉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强烈意愿。

  据统计,在访问期间,中国与巴西宣布签署共计56项合作文件,其中多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交通、特高压输电等项目。中委签署的16项合作文件中,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一块重要合作领域。此外,中国和阿根廷还敲定了多项基建大单,包括中国将帮助阿方修建货运铁路、水电站等项目。

  专家认为,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中方强调该领域的合作,充分考虑到拉美国家的迫切需求。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刘玉琴说,拉美地区交通不便,急需建设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而中国在资金、技术、施工及运营上具备充足实力和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高级研究员徐世澄认为,中国近年来特别是在高铁行业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备受瞩目。拉美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老旧,更新换代需求巨大,但由于其缺乏资金,因此非常需要中国前往投资。

  习近平主席16日在会见秘鲁总统时表示,中国、秘鲁、巴西三国就开展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两洋铁路合作共同发表声明。建议三国组成工作组,开展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在内的整体合作。这也给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专家认为,这条铁路将帮助南美地区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在推动南美洲区域间贸易往来的同时,也将提升中拉经贸合作关系。徐世澄表示,“两洋铁路”合作项目也是习近平此次访问拉美的一大亮点。

  徐世澄表示,中国与拉美的合作不局限于能源、矿业领域,中国在拉美也没有实行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如今中拉正在向基础设施领域大力展开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动向,并且将让中国与拉美互利共赢。

  为推动中拉双方基础设施建设互利合作,习主席还倡议构建中拉“1+3+6”合作新框架,并表示中国将正式实施100亿美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并在这一基础上将专项贷款额度增至200亿美元。中国政府同时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拉美投资兴业,力争实现10年内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

  合作框架的“1”是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三大引擎”。“6”是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

  徐世澄说,这一框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虽然实现既定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但是它代表了中国中央领导集体对促进中拉关系的高度重视,也是中国对深化中拉关系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讯设施等多个领域。截至去年,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946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54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总体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实际完成额的8.1%和6.9%。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指出,中拉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拉美各国也在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这既成为不断拓展中拉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也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双边合作的最大优势。

  此外,金砖国家领导人本月在巴西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签署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根据相关协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主要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专家认为,该银行的设立也有望惠及中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拉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一名日本毒贩在大连被执行死刑
  • 体育斯科特成湖人主帅 切尔西宣布德罗巴回归
  • 娱乐汪峰母亲幼女被狗仔惊吓 那英力挺
  • 财经 福喜事件被传系肯德基作局:狙击麦当劳
  • 科技iPhone6或配大屏:遭国产厂商低价阻击
  • 博客美国死刑比绞死难受 马航坠毁真相难公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余丰慧:房贷松绑将加剧中小企融资难
  • 周彦武:定向降准之后是定向降息
  • 尹中立:房地产长期趋势出现转折
  • 张化桥:中国的银行不能再膨胀了
  • 蒋锡培:把握中国三大红利机会
  • 谢百三:对沪港通持相当怀疑态度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