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愿意最早6月份审视削减QE

2013年05月23日 02:38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凌晨消息,美联储今天公布了上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许多理事都认为,需要看到美国就业市场取得更多的进展才能决定放缓“量化宽松”计划的步伐。联储公布会议纪要后,美股由涨转跌。

  据周四公布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4月30日到5月1日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纪要文件显示:“许多理事都认为,(自去年9月份开始实施债券购买计划以来)就业市场前景已经有所进展。但许多与会者都认为,需要继续看到这种进展、看到有关就业市场前景的信心 增强或是下行风险消失,到那时放缓资产购买计划的步伐才会是合适的。”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经济萎靡不振、银行信贷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对从2001年3月开始的零利率(银行间隔夜贷款利率)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 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在上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称其决定维持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不变,并表示将在就业市场或通胀前景发生变化时提高或降低资产购买计划的步速,以维持合适的政策融通性。此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还称其至少在失业率仍旧 维持在6.5%上方、通胀率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较FOMC的2%长期目标高出不超过0.5个百分点、以及长期通胀预期仍旧十分稳定的条件下维持极低利率。

  今天公布的纪要表明,多名美联储官员称其愿意最早在6月17日和18日召开的下一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开始考虑逐步削减“量化宽松”计划规模的问题,前提是经济报告显示出“足够强劲和可持续的增长证据”。这为美联储内部有关如何以及何时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 的争论提供了更多细节,这种购买活动已经将美联储在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大到了创纪录的3.35万亿美元。

  纪要还表明,美联储官员已经开始对其在2011年6月份采用的退出战略进行审查,寻求向投资者证明该行有能力在就业增长、工资和需求开始上升时控制通胀水平。纪要称,虽然“将近两年以前采用的广泛原则现在看起来仍旧有效”,但扩大后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意味 着有必要提高灵活度”。

  纪要称,在2011年采用的退出战略是应马上被正式修改,还是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以便观察退出活动将如何进行的问题上,美联储官员之间存在分歧。纪要表明,伯南克已经指示美联储职员就此问题展开研究。伯南克在今天早些时候向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表 示,美国经济仍旧受困于高失业率和政府支出削减措施,因此过早升息或削减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将令经济复苏进程面临风险。

  纽约联储行长威廉-达德利(William C. Dudley)昨天表示,在美联储下一步是应提高还是降低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的问题上,他尚未作出决定。他指出:“由于经济前景仍旧不确定,因此我不能肯定未来将有什么样的政策变化。”而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则认为,美联储应继续实施资产购买计划,因为这是美联储理事能用来帮助提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最好可用选择。

  截至美东时间下午2:30(北京时间凌晨2:3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19.20点,至15368.38点,跌幅为0.12%;纳斯达克[微博]综合指数下跌了25.29点,至3476.83点,跌幅为0.7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6.96点,至1662.20点,跌幅为0.42%。(金良/编译)

  相关报道: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密切关注美量化宽松调整动向

  伯南克证词要点:过早收紧政策风险太大

  伯南克:未来几次会议或缩减QE规模

  美联储会议纪要:就业有更多进展才能缩减QE

  纽约金价收盘下跌0.7%报1367.40美元

  美联储会议纪要施压 纽约油价收盘跌2%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称促成金正恩访华是朝鲜特使使命
  • 体育NBA-詹皇3双 热火加时绝杀步行者 视频
  • 娱乐张歆艺杨树鹏确认已领证 曝病榻前求婚
  • 财经北京单日卖地35亿 政府控房价决心遭质疑
  • 科技深圳市交委:打车软件不成熟影响监管
  • 博客李承鹏:公布赈灾账目 天体营里的女人们
  • 读书市委管家权力博弈:秘书长大结局
  • 教育毕业后平均薪酬低致一流高中生不愿学医
  • 育儿海关总署辟谣:奶粉限邮令是假消息
  • 李光斗:第一季度广告数据透露的秘密
  • 罗天昊:卖不卖出海口?考考朝鲜朋友
  • 叶檀:中国应停止大学扩招
  • 黄小鹏:安倍的第三支箭能射多远
  • 李光斗:中国特色的交接班模式(组图)
  • 冉学东:新型城镇化舆论或将淡化
  • 商寅泉:楼市最好的调控是不调控
  • 谢作诗:固定汇率真的不合时宜了吗
  • 陶冬:中国的统计数据很神奇
  • 安邦智库:美国国债市场风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