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戴蒙爱咋咋地

2013年05月16日 01:45  新浪财经 微博

    导读: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戴蒙可能会被剥夺董事长职务,甚至因此彻底离开,这对该股的表现意味着什么?MarketWatch专栏作家赫伯特(Mark Hulbert)援引专家意见指出,其实戴蒙对于该行远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相反他的离开倒可能是买进机会。

  以下即赫伯特的评论文章全文:

  戴蒙(Jamie Dimon)或许将会被剥夺摩根大通董事长的头衔,而只剩下首席执行官一个职务。面对这一可能性,投资者是否该给予高度关注?

  如果你认为投资者应该关心,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近期以来,关于戴蒙这一双重角色问题的辩论是企业管理博客的重要话题,大家都在猜测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股东年度大会上,人们到底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可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米特里克(Andrew Metrick)却认为,关于戴蒙双重身份的辩论实质上是在转移焦点。他在接受我采访时指出,投资者更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实是——摩根大通(JPM)是否拥有一个“对股东负责”的企业文化?

  米特里克补充说,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分别由两人担任,不见得就一定会让企业更加负责,“事实上完全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他解释说,如果一家公司是独裁体制,那么将一个寡头改为两个寡头共同执政,也不会变得更民主,而且在效率上,可能双头政治还更差。

  其实,早在十年前参与一项重大研究时,米特里克就意识到,真正该关注的是整体企业文化,而不是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的任命问题。这一研究的参与者还有哈佛的冈珀斯(Paul Gompers)和斯坦福的埃希(Joy Ishii),报告发表于2003年2月号的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上。研究发现,在整个1990年代当中,那些对于股东更为负责的企业,股票年平均表现要比那些不负责的好出8.5%。

  为了确定企业对股东负责的程度,研究者设立了24个不停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当中并不包括首席执行官与董事长是否由两人担任。

  那么,摩根大通到底对股东负责到怎样的程度呢?米特里克表示,他自己并没有任何的成见。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自从一年前著名的“伦敦鲸”交易使得银行损失60亿美元以上的丑闻爆发,许多人都相信,对于该行而言,仅仅解除戴蒙的董事长职务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戴蒙已经做出暗示,如果他被迫放弃董事长职务,他可能彻底离开摩根大通。那么,他的去职是否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呢?这样的担心是否足以让股东投票反对这样的动议,而保留他的两个职务呢?

  对于这些,我很难做出肯定的答复。已经有证据显示,投资者对于谁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实有点在意过头了。事实上,整体而言,那些表现较为出色的企业,其首席执行官都没有特别响亮的名声。相反,如果一家公司表现不佳,哪怕是公认的明星首席执行官也不见得能够扭转乾坤。

  在这方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研究之一是来自十年前的一本书,柯林斯(Jim Collins)的《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在研究当中,柯林斯找出来《财富》500企业当中那些从1960年代某一时刻开始,表现从只是和大盘相当一路成长到至少在十五年内拥有3比1或者以上优势的股票。然后,他又找出了那些类似的,但是从来不曾完成这种从优秀到卓越蜕变的企业股票。

  柯林斯发现,和卓越的企业相比,平庸者求助于明星首席执行官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几年前他接受我采访时曾经指出过,事实上,这些平庸企业当中超过三分之二曾经“尝试过外部救世主的模式,但是这并没有起作用”。

  相反,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90%以上都是从内部选拔的首席执行官,而这些首席执行官们远远称不上明星。对于外部世界而言,他们长时间内都是很陌生的。

  根据这些和其他的发现,柯林斯得出结论,“寻找外部首席执行官充当救世主,正是平庸之辈的选择”。

  因此,我的结论是,如果投资者对摩根大通的股票感兴趣,那么就应该将戴蒙去职,公司股价下跌的时候当作入场机会。听起来,这样的判断似乎有些残忍,可是,如果戴蒙想要让大家相信,他不该为伦敦鲸事件负责,那么,他又凭什么说公司那些赚钱的行动就是他的功劳呢?(子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台湾称菲方诚意不足 启动3项制裁
  • 体育亚冠-国安主场憾平10人首尔FC 视频
  • 娱乐皮特发表声明赞朱莉勇敢 皮妈感骄傲
  • 财经王老吉红罐之争今开庭 加多宝称无路可退
  • 科技传欧盟本周将发警告信:拟制裁华为中兴
  • 博客柴静:专访戴假肢去救灾的女教师廖智
  • 读书新书记权斗官场红人:市委书记
  • 教育北京天价学区房37平350万 被称宇宙中心
  • 育儿安徽一小学校长性侵9名女童 最小仅6岁
  • 李飞:经济深化转型的难言之隐
  • 马宇:取消的133项行政审批到底是什么
  • 管清友:当前中国经济的三个悖论
  • 袁一泓:楼市价格管制必然失败
  • 文显堂:日元贬值意在遏制中国
  • 朱大鸣:地价居高不下 房价怎能不涨
  • 叶檀:中铁建的招待费是小菜一碟
  • 蒋锡培:做企业 该放手时就放手
  • 陈序:货币竞贬倒逼人民币汇率加快自由化
  • 黄小鹏:债务率超90%经济就会负增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