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扩大“去杠杆化” 明年底资产缩水或超2.8万亿美元
冯迪凡 严婷
“信心依旧脆弱,风险已然加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金融顾问、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负责人维纳尔斯在10月10日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布会上说。
这份报告警告称,自2012年4月期报告发布以来,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下行风险已经加剧,欧元区危机仍然是威胁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也是投资者不安的最主要根源。
值得警惕的是,欧盟银行业的去杠杆化规模正不断扩大。IMF预计,到2013年底,欧洲主要银行的资产总额可能会降低2.8万亿美元,导致外围国家信贷供给收缩9%。在更糟糕的情况下,这一规模可能高达4.5万亿美元,导致外围国家信贷供给减少18%。
尽管新兴市场经济也露出疲态,但部分国家依然是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同时,维纳尔斯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欧美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造成的一定影响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它们将受益于全球信心和安全感的增强。
困境:欧洲银行业资产大缩水
随着市场纷纷减少对欧元区外围国家的风险敞口,西班牙等国面临严重资本外逃,融资成本也不断飙升,欧元区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国债收益率不断拉大。报告指出,“对欧元区可能解体的担忧已导致核心和外围国家融资市场的极端分化”。
为了维护市场信心,欧洲央行曾在2012年初前后推出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s),通过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缓解了银行资本压力。但近期这种压力已再度上升。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7月发表声明将“竭尽全力维护欧元” ,并在9月加大了流动性支持。IMF认为,这些措施对于缓解投资者最主要担心、促进另一轮市场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糟糕的是,由于欧洲在解决危机上不断拖延,经济状况恶化,银行业压力不断加剧,欧洲银行业的预期资产缩水规模已经扩大。
在对58家欧洲大型银行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后,IMF预计在基线政策情景下,欧盟银行业的资产将缩减2.8万亿美元(约占总资产7.3%),而今年4月的预测为2.6万亿美元。在不力政策情景下,去杠杆化规模将高达4.5万亿美元(约占12%),大幅高于今年4月预测的3.8万亿美元。而即使在完全政策情形下,这一规模也从IMF 4月报告预测的2.2万亿美元上升到了2.3万亿美元(约占6%)。
IMF预计,信贷供应收缩对欧元区外围国家的不利影响最大,因为在这些国家,银行去杠杆化和主权压力共同作用,会给公司部门带来极大阻力。报告显示,欧元区外围国家(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贷供给(包括跨境借贷)预计将下降9%(基线),最高可下降18%(不力情形)。
信贷收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在不力政策情形下,信贷供给的冲击会导致外围国家2013年的GDP比《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降低4个百分点。对核心国家GDP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但降幅仍高达1.5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欧元区决策者现在需要加快行动速度,恢复市场信心,扭转资本外逃趋势,并再次将欧元区凝聚起来。国家层面的主要行动措施应包括:推行有利于增长的财政整顿、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减少外部失衡和促进增长、完成银行部门的清理整顿,包括进一步注资,或在必要时重组有生存能力的银行和清理无生存能力的银行。
同时还需要辅以欧元区层面的支持,如通过欧洲央行的流动性框架向银行提供足够的资金。更为根本的是,应当在建立欧元区银行业联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将有助于打破政府与本国银行之间的恶性循环。
避险资金流向:
新兴市场、美国、日本
当欧洲仍存在较大的风险的时候,新兴市场是否安全?
IMF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很好地应付了全球冲击,但需谨防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冲击,同时要应对经济增长放慢,以防止国内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总体来说,新兴市场巧妙地应对了全球风险,但他们需要保持警惕。”维纳尔斯说。
尽管欧元区危机加剧,但仍有资本继续流入当地债券市场。报告认为,持续的资金流入意味着投资者将一些新兴市场视为相对的“避风港”。
报告指出,在欧元区危机的背景下,投资者迅速涌入新兴市场固定收益资产,资金撤出现象也只是昙花一现,与雷曼危机时的表现大不相同。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金流入受到了宏观经济和信用基本面的支持。投资者对陷入困境的发达经济体减少投资,对新兴市场基金更高的结构性配置。其他因素也包括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导致的逐利需求。
但发达国家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对加剧新兴市场通胀压力?
维纳尔斯对本报记者表示:“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以及空前的低利率政策的确会对新兴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也是需要关注的。但我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发达国家推出的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维持全球经济复苏和缓解欧元区担忧而言至关重要。我认为这一影响是积极的,对发达国家如此,对新兴市场也是。所以总体来说,美国和欧洲的宽松货币政策是有理由的,对新兴市场造成的影响更复杂,但也会受益于全球信心和安全感的增强。”
与此同时,不断加重的欧元区危机导致避险资本逃往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IMF认为,虽然这些资本流动把美日的政府融资成本压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这两个国家仍面临重大的财政挑战。
当务之急:建立银行业联盟
面对当前的危机,欧洲当务之急该做些什么?
“欧洲需要一个统一的银行业联盟,并拥有在没有个别成员国干涉的情况下进行介入的能力。” 欧洲央行(ECB)委员、法国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诺瓦业(Christian Noyer) 在昨日上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东京秋季年会的一场关于“主权危机,资本市场与金融稳定性之间联系”的讨论会上表示,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欧元区主权危机与银行之间的恶性联系,并将欧洲的银行业系统转型为欧元区银行系统。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这场讨论会上,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开场就将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如同两个醉鬼在相互寻求依赖:银行持续希望政府伸出救援之手,政府则希望银行持续购买其国债,这种关系看着令人感到恐惧,而且不具有建设性。”从而引发了在场的欧洲央行以及IMF官员对消除主权风险与银行间关联的激烈讨论。
“欧元区最令我感受深重的是主权风险和银行之间关联性之深,而且这种关联性是双向的:甚至在一开始没有赤字和债务的国家,但在银行业出现问题后,当银行被政府重组后,政府债务上升,最终弱化的银行亦导致了主权的弱化。”IMF第一执行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在此研讨会上表示,“在欧洲,因为银行的跨国界影响以及相互借贷,这个问题则更加恶化。”
利普顿并建议,欧洲需要更加具有决断力的重组银行的行为:“重要的是欧洲作为一个区域,作出区域努力来支持银行重组,当然银行重组不能够弱化各国主权。”
诺瓦业则表示,当政府希望挽救银行,为银行注资时,主权债务就容易变为私人债务,然当政府本身被视为是虚弱之时,主权国家能否挽救银行就会遭到质疑。
更麻烦的是,目前这一问题在欧元区已经变成了复合型的(compounded)难题,诺瓦业表示,“市场现在发展到认为欧洲的银行已经不是各国银行,而被一视同仁地认为是欧洲银行,然而虽然各国内部具有各种法规,但是欧元区本身却没有能够介入去拯救各个银行的规则或者制度,这显然有悖于单一经济货币同盟的理念。”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欧元区建立银行联盟这么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果要打破单个主权国和银行的关系,我们需要把欧洲的银行转型为欧元区银行,而不是单一的法国、德国或者西班牙银行,为此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方。”诺瓦业还表示,他是单一货币政策联盟的强烈支持者。
诺瓦业在昨日的一场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的讲演中强调,会在2013年1月1日对银行业联盟的框架方式作出决定。
诺瓦业同时表示,目前对于欧元区来说确保现阶段ECB直接货币购买计划(OMT)的顺利执行,要比调降利率重要得多。
“我们做好了(在债券购买计划下)干预的准备,而且当我们开始实施之时,我们将取得成功。”诺瓦业表示。
在周二IMF对欧洲经济的预测中,IMF建议ECB仍有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盖因在欧元区17国中,核心通胀率仍在掌控之中。
当下,ECB的基准利率(再融资利率)维持在0.75%的历史低点,并有经济学家预期今年ECB将再度降息。
“基本上而言,我们的分析是当下利率政策的精确性,不如我们传导机制重要。”诺瓦业则坦率表示, “我们不能接受我们的货币政策彻底被扭曲的债券市场封杀。”
诺瓦业表示,传导机制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其一,ECB正在试图降低因货币政策渠道不畅而产生的问题;其二,ECB的OMT计划仅仅在没有产生道德风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其三,OMT亦具有条件性。
ECB对在OMT项目上条件性的坚持也得到了IMF方面的赞赏,利普顿对此认为,ECB的OMT项目“非常正确”。
ECB希望能够消除其他国家的恐惧,即有可能会步希腊后尘进行债务重组。诺瓦业表示,“在欧洲强烈的信念是,希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而未来在欧元区将不会出现另一个重组。”
诺瓦业希望OMT项目,以及欧元区银行业联盟,可以消除市场对于欧元区有可能崩溃的恐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