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杨博 纽约报道
截至5月9日收盘,苹果公司市值达到5320亿美元。如果与2011年全球各国GDP对比,这一市值规模已经与排名第22位的波兰相当;如果与中国股市对比,苹果公司的市值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18%。
不只是体量庞大,苹果公司持有的现金储备也超过1100亿美元,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也曾经历过即将破产的低潮。但最终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屡屡突破市场预期,最终在强手如云的美国科技行业中迅速崛起。
在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尚未出现一家可与苹果公司比拟的企业,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苹果公司的传奇可能无法完全复制,但不妨看看苹果公司身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
首先,学习苹果的“狠心”,不要只是强调如何挑战对手,还得逼迫自己不断战胜自己。这主要体现在对自身内在创新的鼓励上,相比于分食既有市场的蛋糕,苹果更注重如何创建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强的市场。在苹果的产品线中,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几乎都成为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些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最突出因素就是与众不同,刷新了消费理念,开辟了新的市场领域。可以说,苹果不是在满足需求,而是在创造需求。
有报道称,“苹果公司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这或许就是苹果公司和其他企业对创新概念理解的最根本区别:企业创新并非来自外部的压力和要求,而是源于企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
转观国内市场,少有中国企业真正重视内在创新。事实上多数中国科技企业所谓的创新大都是模仿了西方成功企业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或对西方同行的创意进行复制。这一点在互联网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YouTube”等等,但这些企业真正属于自己原创的内容非常有限。从某种角度而言,海外市场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股票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一些西方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上存在机会,而非企业本身的“故事”如何精彩。
其次,学习苹果的“野心”,塑造属于自身的品牌价值,并不断升级。对于诸多“果粉”而言,消费苹果产品几乎成为一种信仰,苹果也通过不断赋予同一系列产品更多的附加值,强化产品的个性。
就这一点而言,国内的一些企业多以对手为目标,很少主动进行自身价值的升级,与对手打的是消耗战,因此无法拉开竞争层次,再怎么发展都还是局限在既有的圈子内。这样竞争的结果是,不但没有自我约束自我提升,反而到处充斥着劣质竞争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竞争态度下,大多企业选择通过降低成本来强化竞争优势,反而令一些原本品质良好、具备发展前景的产品沦为劣质货,“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令人唏嘘。事实上,当今已然不再是低成本走遍天下的时代,如何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才是国内企业应该仔细思考的。
此外从外部环境上,中国企业也需要一个推动创新与进步的动力机制,需要培育良性竞争的土壤。目前中国的主要产业大部分由国有企业主导,缺乏有效的竞争,这限制了诸多具备创造性活力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延缓了产业技术升级。
可以说,苹果公司的成功正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是包括谷歌(微博)、微软(微博)等众多美国科技行业领军企业成功的共性。如果中国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对创新的理解,如果缺乏外部竞争机制的保障,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的表现将很难得以真正转变。
相关报道:
|
|
|
新浪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