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今年清明节回到故乡,看到河堤与河滩上长得跟地毯一样的紫云英、苦菜花还有各种鲜嫩得可以掐出水来的野草,我忽然想起从前那遍及村里村外的牛群们,他们在哪儿呢?他们都还好吗?为何不来吃草?

  腊里山沦陷了

  在紫云英、油菜花、苦菜花

  以及蔷薇的围攻之下

  ——《程大爷·无雨的清明节》

  去田畈里转了一大圈,正值春耕时节,却连一头耕牛也没看到,取而代之的是零零星星散落在水田中的拖拉机。

  三十年多前,耕牛可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那个时候的春天,随处可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农民,他们的标配是肩上扛着犁手上牵着牛,跌跌撞撞地走在清明的霏霏细雨中。

  有一天,村里出现了第一辆拖拉机,乡亲们亲呢地称它“铁牛”,看见开铁牛的堂哥老黑那神气活现的样子,我果断地立下了人生的第一个远大目标——长大了当一位拖拉机手!遗憾的是,我儿时的这个理想因为一场高考而被耽搁了,结果是我离开了农村。现在想来,自己开着铁牛、屁股后面跟着一大群兴高采烈的孩子们的画面,还是挺拉风的。

  其实,那群牛消失好多年了。春耕时节,人们听到的不再是牛群的哞哞叫唤,还有牛铃叮当作响,而是铁牛的轰鸣声,当然,从前的农忙季节也消失了,由于机器的效率不知道高出人力多少倍,农村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力了。

  剩下来的几头牛,已经不再叫做耕牛,他们的新名字叫做肉牛,他们不需要耕地,仅仅作为一道风景存在着,提示我们正在消失的传统耕种方式。

  这三十年来,消失掉的岂止是耕牛?至少还有如少年程大爷那样的放牛娃啊。

  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在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事物,真是不胜枚举。

  当机器横行,人的位置在哪儿?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将自身所感知的范围当作世界的范围。”哲人本意是揶揄人类的局限,不经意却说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相对未知的世界,我们知道的部分如此之少,以至于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唯一的差别只在于你呆在不同的井里。

  近几年来,在财富管理这个本来就不平静的“井里”,突然跳入了一种完全陌生的“蛙”——智能投顾,他们来自井外的世界,力大无穷,上窜下跳,左冲右突,搅乱了一井浑水。

  假如你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你所感知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令人沮丧,尽管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早就开始了,但是,之前还是“温水煮青蛙”,感觉不到危机来临,现在水温发烫了。

  由于人工智能的强势碾压,不用说低学历的普通金融民工,就算那些高学历的精英们,也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

  这些一直被称为“金领”的职业,风光不再,甚至风雨飘摇。

  美国发明家兼预言学家雷•库兹韦尔在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一书中预言在2029年,一台计算机规模的设备能够超越人类的智力水平;而在2045年,一些软件将能够对所有人的复杂思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到那时,人工智能最终可能超过人脑的复杂性。

  当年他的“奇点临近”理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和科学界为此争论不休。

  现在看来,不仅那些关于奇点临近是否过于荒谬的争论可以休矣,事实上,库兹韦尔的预言实在是过于保守,仅仅过去了11年,距离2029年还差了13年,距离2045年还差29年之久,一台由谷歌研制的智能机器棋手——阿尔法狗通过深度学习,竟然击败了全世界所有的围棋高手,人类在极度震惊之余不禁感叹,人工智能反客为主,超越人类的时代提前到来了。

  开始有人将机器人称为硅基人类,而拥有肉身的生物人被称为碳基人类,硅基人类在智力上显著超越碳基人类,人类在智慧上的公平感被谋杀了。

  过往,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财富管理者的工具而存在,是人类控制他,而不是他反过来控制人类,比如原子弹再强大,它也只是人类的奴隶,它没有思想,不会学习,更不会有灵魂,只要人类不触动它,它就会永远在黑盒子里呆着。

  但是,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的临界点,他就有可能超越人类,他就会有思想,会学习,或许,他还真的有灵魂了。

  这个临界点就是奇点。奇点一词来源于数学的Y=1/X函数曲线上X=0的点,这个点应该是数学的禁区,因此给人无限遐想。奇点或许正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之点。

  库兹韦尔从触动物种的遗传、复制物质的纳米和改变智慧与灵魂的机器这三门可敬可畏的学问出发,预言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超越,确实是一种科学的先知先觉。

  奇点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人们从哲学、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构建奇点。

  诗人穆列尔•鲁凯泽写下一段火花四溅的诗句:宇宙是由故事而非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故事可以被视为有意义的信息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基于这种观点来理解穆列尔•鲁凯泽的诗句,然后读懂人机文明命运的故事,这个命运便是先知所说的奇点。

  作为财富管理这口“井”里的井底之蛙,我思考的是跳进来的那些井外来“蛙”,他会一直对我言听计从、俯首帖耳、友好合作吗?我担心,迟早会有那么一天,他会对我发号施令,动不动还会恶语相向,甚至把我赶出去,然后占据我们长期视为饭碗的这口老井,如果这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那它也会出现在奇点吗?

  从人到机器,决策权是如何被转移的?

  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开始,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工具创新的历史。这一点在绞尽脑汁提高武器的杀伤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最初的拳脚功夫,人的天赋本钱就是自己的身体,武器只是自己的拳脚,所以,武器的杀伤力与人的作用浑然一体,人取决定性作用。

  到冷兵器时代,宝刀快马的作用凸显,战斗力除了人,武器的力量占了一席之地。

  到火器时代,枪炮的威力超越了人的拳脚与宝刀快马,杀伤力不再完全取决于武器后面的人。

  到了导弹、航母、核武时代,武器的杀伤力与操控者的个人拳脚功夫没有半毛钱关系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兵,完全可以轻松驾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

  到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武器的背后,已经不需要战士了,甚至于,冲锋陷阵的活儿,可以由机器人代劳。

  一个清晰的线索是:战争已经不是人的决斗了,而是武器的对阵。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另一处杀戮战场——金融市场,同样在进行着武器杀伤力的提升。

  最初的成功交易者用的也是天赋本钱——一副聪明的头脑。

  随后,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外部工具的各种专业人员出现了,图表、数据统计、资讯研究、更快捷的操盘手。

  计算机出现后,交易与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交易变成了少数掌握先进武器的人对大多数傻子交易者的掠夺。

  人工智能时代,收益的不平等短期看会加剧,长期看会趋于均衡。

  本来是作为投顾工具的智能投顾,逐渐展现了它“吃人”的本性,他除了不会抽烟喝酒,其他都会。

  有人危言耸听,作为工具的机器不仅会替代人类,而且,还有可能控制人类。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

  按照李开复的看法,人工智能将会从两个方向“包抄”人类,一是对简单重复劳动的取代,导致大量蓝领工人的失业;二是对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暗箱”行业进行参透,导致大量金领岗位失去存在价值。

  前者已经成为现实,富士康已经在这么做了,特斯拉汽车的生产完全依赖机器人。

  后者早已开始,比如交易所中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撮合成交系统之后,100多年来活跃在交易厅内的交易员(即红马甲)就无法逃脱被取代的命运。人工智能最近几年呈加速度发展,对复杂脑力劳动者也产生了强烈冲击。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不仅会以取代高智商人士的工作,比如金融产品的交易员、金融分析师,而且,由于算法交易大行其道,导致各种套利机会的消失,投机交易没有空间,搞不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枯竭,这样的话,二级市场也就失去存在价值。

  然而,乐天派突发奇想:机器人投顾的载体是硅质人类,他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通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从业资格考试,但是,他不可能拥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如何取得投顾执业资格?

  所以,未来将不会如想象的那般悲观,碳质的肉身投顾与硅质的机器人投顾可以齐心协力、亲密合作,没准还可以成为一对财富管理领域中的好基友。

  智能投顾如何升级为智神投顾

  有句谚语说,如果马有投票权,世界上不会有汽车。

  事实上,就算马有投票权,他们还是无法逃脱被汽车淘汰的命运。

  在20世纪初那个马车时代,纽约市大约有20万匹马,相当于每17个市民就拥有一匹马。这些马后来都去哪儿了呢?当然是被淘汰了,马无可挽回地成为了汽车的牺牲品。但是,马夫很快找到了新工作——做汽车司机。

  自动驾驶技术出现后,人们惊呼,马被汽车淘汰之后,未来“马夫”(司机)也将会被这种新技术所淘汰。

  悲观者同样担心,人工投顾的未来,会像程大爷故乡那群注定会消失的耕牛一样。

  在《与机器竞赛》一书中,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不但即将,而且正在导致大规模失业这个事实

  根据美国数据,技术进步减少就业这个事实是可以观察到的。

  以技术为驱动的经济增长,受益人不是普通人。按照经济学家Ed Woff的计算,美国从1983年到2009年所增加的全部财富,都被只占20%的富人拿走了,而这还不够,他们还顺便拿走了一部分原本属于普通人的财富。

  《与机器竞赛》指出了在与机器进行的这场比赛中,有三类赢家与输家。

  第一,高技术工人是赢家,而低学历者是输家。但是,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来看,高技术已经不好定义了,许多高技术精英也将被机器取代,有位诺贝尔奖得主更是悲观地认为,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也许更多的高等教育已经意义不大。

  第二,超级明星是赢家,第二名及其他所有人都是输家。

  第三,资本是赢家,劳动者是输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方的议价能力被显著增强。

  所以说,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内心永远要怀有敬畏,今日你所恃傲之物,明日也许一钱不值。

  回顾一下投资顾问这个职业的历史,你会发现,这么多年来,人类投顾的发展不仅起点低,而且服务水平提升的速度也很慢,感觉就像一群洗脚上田的农民当上了农技员一样。

  其实,智能投顾与人工(自然人)投顾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而且,表面看各有千秋,无非就是与客户建立联系——培养感情——获得信任。

  例如,在深入了解客户这件工作上,机器的KYC(Know your customer )具有更强大的数据支持,他却不可能约客户喝早茶来加深感情。

  再例如,MOT(Moment Of Truth)体系中,机器可以发现并把握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更精确的“关键时刻”,但是,客户肯定不会乐意跟一个没有人性的家伙去打一场高尔夫球。

  尽管如此,这仍然不足以构成自然人投顾高枕无忧的充分条件。

  如何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纵观中外志士仁人的讨论,结论大致可以用“此题无解”四字敷衍了事。

  但是,程大爷不甘心如此,我相信人与机器之间的战争是可以和解的,所以,要努力找到答案。

  智能投顾最有可能带给人工(自然人)投顾三大悬念:

  第一,人工投顾完全不具有价值;

  第二,人工投顾整体仍具有价值,但个人将不再具有价值,

  第三,人工投顾与智能投顾融合成一个新物种——智神投顾(此概念为程大爷独创),具有无法比拟的巨大价值。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一直在纠正我们过分夸大自己的意义。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说:“所有重要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共性是:推翻了人们相信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信仰,而后使人类放弃顽固的傲慢。”

  但事实证明,人类在自己所处的“井”里,始终还是“中心”。现在去忧虑机器人会不会控制人类,就像担心火星上会塞车一样,还是有一点儿早吧?

  我们有能力在大脑中创造模型来虚拟现实,凭借这种能力再加上一点前瞻性的思考,我们就足以迎来又一轮的进化:技术进化。这项进化使得物种进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一直延续,使得“井”外的世界触手可及。

  仔细想想,未来人类最不容易被机器超越的能力,大概就是爱的能力。

  当人类已经无法升级自己的技术能力之后,可以升级自己的情感能力。机器可以学习人类的甜言蜜语,但是,他无法打动人心的原因正是他与人类属于不同物种,作为生物人的投资者,估计很难接受与硅质人类的情感纠葛。

  你要问机器人会不会动感情,就像问潜水艇会不会游泳一样。

  硬币的一面是,机器在交易中不受情绪的困扰,而人则会一辈子在跟恐惧与贪婪搏斗,而且绝大多数最终难免都会败下阵来。

  硬币的另一面是,人类与机器的不同仅剩下情感了,如何利用这个差异?如何成为投资者的朋友,而不是工具,拼数据碳质投顾肯定没戏,但是,以情感动人,智能投顾同样没戏。

  最好的投顾会是这样:他既有人类的情感,又有机器的智商,他是碳与硅的混合体,没错,他就是智神投顾。

  是时候得出结论了。所谓智神投顾,就是赋予智能投顾以人文精神,他是人工(自然人)投顾与智能投顾的融合,而非替代。

  一旦智神投顾时代来临,财富管理的基本法则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第一,情感比专业重要。

  第二,态度比聪明重要。

  第三,有趣比正确重要。

  第四,友谊比收益重要。

  特别分享程大爷清明摄影作品

  全球市场开始紧张不安!特朗普上台后第一场战争爆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些品种还有戏

  港股抢先爆发!金隅股份最高涨46%!雄安概念股大涨没商量,A股不想放假想开盘(最新受益股)

  原来是这样的银行业!四大行减员最凶猛,低学历成减员重灾区;这些银行薪酬不降反涨,出人意料!

  规模净利润增长超四成,华泰证券资管深度诠释“主动转型”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