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广东明珠依靠0.1%权益调节利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6:36 理财周报

广东明珠依靠0.1%权益调节利润

  实际控制人攻防的两张牌:一是权益计算方式;二是资产注入时间

  理财周报记者 松莲/文

  一块铁矿资产,竟然成为利润调节器,广东明珠(600382,SH)的大股东利用手中的矿业资源,用增减权益投资比例的方式调节利润。细解这一情形的背后,凸现了其未公开的一大秘密:前三大主要股东都有关联关系。

  未披露:三大主要股东皆有关联

  截至2006年底,广东明珠的四大股东是:深圳市金信安投资有限公司(金信安)(持股23.49%)、兴宁市友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友谊投资)、兴宁市财政局和兴宁市明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明珠投资,持股5.33%)。

  其中金信安的第一大股东金信安投资成立于1995年10月,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张卫勇,其股东是:广东省兴宁市明珠酒店有限公司(明珠酒店,持股41.11%)、深圳市众益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众益福,持有41%)、广州中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明珠投资(持股10.22%)。按照广东明珠自己的披露,自然人张伟标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通过持有明珠酒店60%股权,间接控制广东明珠。

  再看二股东友谊投资,由4名个人投资者持有,分别是肖明山(65.5%)、肖涛、肖汉山(15%)以及张远昌,友谊投资成立于1996年8月,法定代表人肖明山。第四大股东明珠投资的股东中,张伟标、肖明山二人也赫然在列。明珠投资成立于1997年5月,法定代表人是张伟标,其中张伟标持14.42%,肖明山持6.37%。张伟标未披露通过明珠投资,持有广东明珠的事实。

  截至2006年底,张伟标持有广东明珠5.79%的股权,但加上未披露的间接持股,张伟标持有广东明珠股权至少达到6.56%。另外,关键人物肖明山合计持有广东明珠27%的股权。

  通过上述错综复杂的间接持股,张伟标和肖明山等人成功隐身广东明珠幕后。

  大顶矿业:利润调节器

  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顶矿业)被视为广东明珠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大顶矿业已被广东明珠“控制”,沦为后者的利润调节工具。

  2006年11月,广东明珠认购大顶矿业完成后,持有大顶矿业6567万股,占后者总股本的19.9%。广东大顶铁矿集团有限公司(铁矿集团)是大顶矿业的股东,其法定代表人张卫勇也是金信安的法定代表人,另众益福持有大顶矿业70%的股权。

  只要广东明珠再增持大顶矿业0.1%,持股达到20%,就可以按照权益法合并报表。但是目前按19.9%的持股比例,广东明珠只能以成本法来计算入股大顶矿业的股权收益,如果大顶矿业不分红,广东明珠账面上就没有任何利润。

  一位

注册会计师告诉
理财
周报记者,只要广东明珠持股达到20%(或以上)成为大股东,并且实质性控制后者,就将合并大顶矿业进入财务报表,换言之,合并报表后,无论大顶矿业分红与否,只要有利润广东明珠都将获得长期股权投资收成益。

  而在广东明珠2006年的年报中,公司称2007年会在适当的时候增加对具有很强盈利能力资产的投资。不难发现,广东明珠已经就此埋下伏笔--可能增持大顶矿业。

  有机构预测,2007年上半年销售均价在530元左右;大顶矿业2期投产后,产量由18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扣除吨成本200元,净利润可以达到6亿元。

  只要广东明珠持有大顶矿业股权达到20%,那么其增加的净利润就可以达到1.2亿元,相当于每股收益增长0.70元。

  “减和不增”,是不是另有说法?

  而在近期,广东明珠大股东二级市场减持的行为颇引入注目。首先是第二大股东友谊投资自2007年6月26日至6月27日,售出3942091股,第四大股东明珠投资自2007年6月26日至7月2日,售出3094066股。至此,该两大股东累计减持超过700万股,累计抛售股票市值超过1亿元。

  首先,从资金面上来看,实际控制人张伟标近期遇到资金紧张的困扰,而通过友谊投资和明珠投资的抛售至少可以缓解部分资金压力。

  有意思的是,就在7月11日,广东明珠公告称二股东友谊投资将其持有的1265.15万股公司股权质押给华夏银行广州分行。

  而截至去年年底,广东明珠前四大股东中,除兴宁市财政局外,其余三大股东股权均被质押,质押的股份数量几乎相当于各自股东所持股份。此后,虽然友谊投资股权于今年7月3日解除质押,但仅仅3天后又有部分股权被质押。而截至发稿,广东明珠并没有其他两大股东股权解除质押的任何公告。友谊投资的股权于7月3日才解冻,怎么能在6月27前抛售394万股?明珠投资未质押的股权仅仅110万股,那么抛售的其余199万股从何而来?

  针对广东明珠股东大举减持,还有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定向增发的需要。通过利空的股东减持而打压股价,从而减少发行成本,便于增发实施。在增发条件放宽,尤其是最近三年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要求取消后,广东明珠定向增发的可能性很大。

  而在2007年第一季度,已有包括诺安基金、同智基金的机构进驻广东明珠。广东明珠对大顶矿业的不增持,也是处于增发的考虑,对大顶矿业的增持可以放在增发完成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让人怀疑是推高公司的股价。

  但是,市场仍冀望广东明珠尽快增持大顶矿业。有券商人士分析称,假设

铁矿石价格上涨10%,大顶矿业很可能给公司带来超过6000万元的分红,从而增加公司每股收益0.35元。

  据分析,广东明珠增持大顶矿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思路。由于公司与大顶矿业是同一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实际控制人掌握了大顶矿业超过99%的股权,如果实际控制人倾向实施大顶矿业整体上市,那么操作过程并不存在实质障碍。

  但问题是,当市场冀望的增持,遭遇了股东减持和可能的增发,广东明珠是否能成为传说中的华南“铁矿明珠”就变得复杂起来。人们不禁要问:广东明珠,你到底想让乌云迷住谁的眼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