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果汁等企业为依托构建了都市型食品饮料产业群落 惟一没有和外资合资的燕京啤酒在“做大”与“做强”的两个平衡点上独创最佳,
成为顺义区的招牌企业。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近年来,顺义区通过充分整合全区优势资源,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格局,农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315元,同比增长7.9%.围绕“创造惟一性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着力发展以种猪、种羊为代表的籽种产业,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籽种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18%,成为了顺义现代农业的新支柱。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顺鑫农业、汇源果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先后被八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顺丽鑫樱桃采摘园、大孙各庄葡萄长廊等十大观光采摘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顺义地处京郊平原,农业资源丰富,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前列,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区。
农产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大型农产品配送企业达到50余家。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三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等农业高效园区,已成为向国内外展示顺义现代农业的窗口和重要的农业科技承接转化基地。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种猪协会、苗木协会等行业协会快速发展,为农民搭建起了进入市场的平台。
2004年上半年,在顺义区全区276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3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在千万元以上,共实现利润总额194409.1万元,占全区工业利润总额的93.8%.而这13家工业企业中就有5家是涉及食品饮料业。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北京牵手果蔬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分别以15531.4、1652.7、1502.9、1126.41032.5(单位:万元)位列3、7、9、12、13.在顺义的经济发展中燕京啤酒、北京顺鑫农业等企业被赋予了新的概念。以燕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果汁、光明乳业等饮料食品企业为依托构建的都市型食品饮料产业群落成为顺义五大产业群落之一,与高科技产业群落、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现代农业产业群落共同支撑顺义经济的发展。
燕京啤酒的目标是2005年产销量达到300万吨,2010年啤酒产销量达到500万吨,进入世界前10强;同时,向矿泉水、饮料、生物食品、生物制药领域进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燕京啤酒相比,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气并不是那么大,但是其发展仍然是可圈可点。作为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上市五年来,顺鑫农业总资产由上市时的7.71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16.13亿元,净资产由上市时的3.44亿元,提高到2002年的10.8亿元,五年累计上缴税金56143万元。目前,公司确定了“完善四条产业链,发展两大业务板块”的发展思路,即壮大饮料、饮品产业链,完善种猪繁育、肉食品加工产业链、构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产业链,打造生态观光农业产业链,同时稳定、发展白酒产业并适度介入房地产。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992年6月创建于山东,1994年将总部迁至顺义区北小营镇,启动了顺义总厂的建设,并于1999年开始向全国发展。现已在全国各地建成了20多处现代化工厂。汇源水果原浆、浓缩汁和果汁饮料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主攻国内市场。建立了上千家销售服务机构,发展了上万家经销商和分销商,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汇源牌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的产量和销量一直居于我国饮料行业同类产品的首位。
“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
在已有燕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饮料等这些发展较成熟的饮料和食品企业的基础上,近年来,顺义又培育出了牵手果蔬汁、前鲁烤鸭、味邦熟食等知名企业和品牌,又引进了光明乳业、绿顿乳业等大型集团公司。同时顺义区政府通过这些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对接,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这些龙头企业产生了很好的辐射作用。有统计显示,区内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基地面积20.2万亩,带动牲畜饲养量149万头,禽类饲养量4431.2万只,带动农户22321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高价位瓜菜、优质果品、饲草、高档苗木、食草家畜和籽种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
如今,顺义区政府突出抓好燕京啤酒、顺鑫农业、汇源饮料、牵手果蔬汁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通过这些企业的带动加速形成北京市都市型饮料食品产业基地。
同时也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兼并、破产、收购等多种方式,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目前,顺义区的食品饮料产业已形成规模化、聚集化的产业集群,并朝着“方便、绿色、环保、卫生、营养、保健”的方向有序发展。
本报记者苏曼丽
苛求“两质量”成就巨人
———燕京20年走完行业百年解读
燕京啤酒集团处在北京市顺义区。从1980年年产仅1万吨规模的小型啤酒厂,成长为今天年产280万吨、在全国10个省市都拥有生产基地的超大型企业,用世界最大的啤酒饮料设备制造商德国克朗斯公司总裁宫喜德的话说:燕京用20年的时间达到了国际著名啤酒企业需要用100年才能完成的目标,创造了世界啤酒行业的奇迹。
日前,燕京啤酒集团副总经理丁广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经过一番思索,透露严格产品质量管理,高质量整合全国市场,是燕啤扶摇直上的两大核心竞争力,而燕啤过人之处在于“做大”与“做强”两个平衡点上独创最佳。
产品质量篇
在燕京讲产品质量不是年年月月的问题,而是时时刻刻的问题,甚至是分分秒秒的问题。燕京的产品质量到底是什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就是“清爽怡人、甘甜爽口、回味悠长”。这是燕京产品的风味特色,也是燕京产品差异化的优势所在。
优质啤酒是怎样酿成的
纯生啤酒则是一种不经过任何热处理的啤酒,它在发酵完成后,让啤酒从孔径只有万分之四点五毫米膜中通过,把酒液中的酵母菌全部清除,保留住啤酒中的鲜味物质,使燕京啤酒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纯生啤酒。
眼见为实,站在灌装车间的参观平台上向下俯视,巨大的轰鸣声中,一排排整齐的空啤酒瓶在传送带上流畅地滑行着,灌装、封口、贴商标、装箱、下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纯生啤酒泡沫的稳定性,是当今世界纯生啤酒质量保证的难题。燕京加强和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江南大学的合作,开展对纯生啤酒泡沫的研究。通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燕京在国内率先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啤酒发酵温度,到了苛刻的地步。根据特制啤酒、清爽啤酒、干啤酒等不同品种的各自标准,在几十天的发酵期内,哪天该升温,哪天该降温,哪天该恒温,分毫不差,从而保证了出厂的每瓶啤酒都不酸、不涩、不馊,味道如一,鲜气袭人。
这种苛求,使燕京啤酒首批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举办的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啤酒行业绿色啤酒认证证书,燕京啤酒15个系列产品全部顺利通过认证,并获准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技改投入20亿元
为了酿造国际一流水准的啤酒,燕啤集团技术改造13年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为了不让一点异物进入啤酒瓶,燕啤集团在18条灌装流水线上,全部配备了电脑激光验瓶机,仅此一项就投资3000多万元。
2003年,燕京投资近亿元用于国家级科研中心的硬件建设(包括土建、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和软件配套,所有软硬件都是世界一流的技术。这一年,燕京技术开发经费达到15760.3万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4.04%.如燕京投资1000万元从德国克朗斯公司引进的空瓶检测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将瓶子分成多部分分别进行检测。它包括瓶底检测、瓶壁检测、瓶口检测和矮瓶检测。每部分都有摄像镜头进行摄像,将图像上的异常情况转化成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这套检测系统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电子眼”可以代替人眼对灌酒之前的瓶子进行检测,将不合格的瓶子剔除。
此外,燕京投资8亿元兴建了30万吨精品工程,所有装备均采取国际竞标,并全部采用国际最新科技成果,工艺和装备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实现了啤酒生产流程和微机控制自动化生产。
整合质量篇
在国内的大型啤酒企业中,燕京是惟一没有和外资合资的企业。而啤酒行业的特点是靠规模取得效益。为此,燕京通过4个阶段的跨越,先后完成了小型啤酒厂、中型啤酒厂、大型啤酒厂、大型啤酒集团的转换。特别是1999年以后,企业数次低成本的扩张,啤酒总量以每年30万吨的速度递增,开始进入了高速、高质发展时期。
并购求“做大”
1997年5月29日,燕京首次参加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北京控股在香港红筹股上市;同年6月25日,燕京又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取得了“红筹背景,A股身份”的股权结构模式。7年来,通过一次新发、两次配股、一次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仅使企业募集到了31.4亿元的发展资金,更通过上市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燕京开始使用并购手段迅速做大。燕京啤酒已先后在福建、山东、湖南、内蒙古、江西、浙江、广西等省区成功联合购并了15家啤酒厂,去年对上市公司惠泉啤酒的收购更令市场震动。这次并购,不仅使燕京成为国内有两个上市公司的企业,增加了一条融资渠道,还通过这次收购与资产重组,把燕京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市场连成了一片,形成了全国市场战略布局。
在并购伙伴的选择上,燕啤本着兼并一个,成功一个的宗旨,择优而进、优势互补、管理克隆、品牌整合、市场共融五方针,同时派人过入合作公司重要岗位,把燕京的管理软件、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带入新公司,使新公司能够逐步融入燕京大家庭。
整合求“做强”
早在收购之初,公司就认识到整合的重要性。对被收购企业的整合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对那些达不到我们的技术、质量要求的生产线进行改造,以此保证燕京啤酒的品质;二是派出管理、财务和技术人员,全面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注重对企业财务的控制;三是市场整合,公司对有可能存在市场交叉的地区进行了市场范围的界定,比如同在江西的吉安和赣州两家子公司,划分为赣南和赣北两大区域,两子公司各居其一,避免销售上的内部冲突。
公司外埠良好业绩验证了燕京良好的整合能力。去年,外埠企业产销量占公司总量的63.81%;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量的57.45%.今年上半年,燕京的啤酒总产销量达到138.8万吨,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增长幅度为36.38%。利润增长28%,这些数字,显示燕京与15家企业正共同做强。
2003年,燕京啤酒(襄樊)有限公司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龙头,以质量为重点,以调整产品结构为突破口”的工作方针,全面实施管理整合,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湖北啤酒市场上,燕京啤酒的净增量和净增幅度再次位居第一。
燕京雪鹿、江西燕京、湖南燕京等外埠生产经营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危剑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