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跨区域收购考验华润雪花江南操盘能力(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09:41 新京报
  为改写南方市场乏力之困,华润再施收购之技,1.5亿吞下亏损“狮王”
跨区域收购考验华润雪花江南操盘能力(图)
  为改变外资品牌称霸南方市场的局面,华润拿出了资本的武器。本报记者韩萌摄

  华东、华南两个市场的啤酒销量占全国总销量超过30%,却被国际啤酒品牌把持已久。近年来,本土品牌频频出手,希望能扭转格局。因此,当9月16日,华润雪花公布,收购澳洲狮王啤酒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啤酒业务时,被看做华润华东布局的成功突破。

  然而,“狮王”一役,不仅让华润在华东的布局增加了砝码,更让华润雪花在宣扬自己“产能第一”、“市场第二”时显得更有底气。澳洲狮王在中国深耕九年,旗下三个工厂总产能达到15万吨,在华东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华润挫败其他五家国内外竞争者,账面上付出了1.54亿美元的代价。这一转折性的时刻将发生在2004年9月30日。

  对于向南扩张的华润而言,未来的挑战是如何整合这些优势资源……

  澳州狮王中国折翼

  经营不善应是狮王退出的最大原因。公开的数据显示,在进入中国9年时间里,狮王集团在中国的营业利润损失超过2亿澳元。仅2003年10月至今年3月间,中国公司的亏损额就高达700万澳元。江苏省啤酒行业交换资料汇总表显示,苏州狮王公司和无锡狮王太湖水公司在2003年度的“啤酒产品实现利润总额”一栏中都是亏损的。苏州狮王啤酒有限公司达到负的12888.62万元;无锡狮王太湖水啤酒有限公司,为负的1007.32万元。

  狮王退出中国,还与成本压力直接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啤酒原材料涨价和运费增长,狮王今年的利润指标肯定难达预定目标。狮王虽在中国苦守9年,并且占据华东优势市场,但一直难以在中国啤酒市场形成大优势,难以在江苏以外的区域发展,这表明狮王在中国难以有大的作为。

  为此,狮王公司首席执行官GordonCairns已宣布签署无附加条件协议,将其中国方面的业务出让。在谈到此次出售时,狮王的首席财务长官说,这次出售是在战略上详细评估了狮王在中国的竞争地位后作出的决策,通过权衡,狮王认为对于其股东而言,出售是最好的结果。出售的收益将用于降低债务。

  据狮王中国3厂的新东家华润雪花啤酒销售副总介绍,狮王此后将全部退出中国,与3家中国工厂再无任何关联。他认为,战略退出中国符合其全球战略,狮王仍是一个以澳洲为重要市场的公司。

  SAB助力收购

  据悉,早在今年5、6月间,狮王公司就已经萌生退意,当时网上曾有该公司与“喜力”公司谈并购的消息传出。有多家公司曾与其接洽,希望接盘。而狮王公司对退出中国市场一直含糊其词,没有明确表态。

  9月15日,狮王公司在悉尼设下竞标现场,共有美国AB公司、华润雪花、英博集团(即原英特布鲁集团)、喜力、三得利、麒麟等6家厂商参与了竞标,狮王啤酒在中国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三得利”也开出了高价欲收购,但未能成功。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在第一轮竞标中,“三得利”的出价最高。但是因为全球狮王公司的大股东,日本麒麟公司的反对,三得利不得不黯然退出。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麒麟公司和“三得利”公司在日本是彼此之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据侯孝海介绍,华润雪花与狮王洽谈过程不复杂,也就是二、三个月的时间,但谈判难度比较大,主要是收购成本和债务的商谈。最终,狮王集团华润公司就出售中国业务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狮王将其在中国的全部生产基地、啤酒品牌及商标等资产一并转让给华润啤酒,成交总额高达1.54亿美元。其中收购价为7100万美元同,承担债务8300万美元,这一价格远远超过狮王公司业务的账面价值1.2亿澳元。

  侯孝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产能上看价格不是很高,但加上所要承担的债务,1.54亿美元这个价位只能说是合理,但这个高价位阻止国内竞争对手参与类似这种收购,因为目前国内啤酒企业很难有能力加入。他认为,华润雪花胜出原因可能是华润雪花在华东、华中的良好布局和经营整合能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实国内青岛啤酒早在2000年时,就打算收购狮王,并在当时达成意向。青啤也的确与狮王有过几次“非常”接触,但由于收购资金和青啤所占股份上的分歧,双方合作无疾而终。

  业内人士分析,华润雪花之胜以力克群雄,华润啤酒的股东之一SAB战略转变应该是最大的支撑。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其股东分别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国际酿酒集团。其中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拥有51%的股份,而SABMiller拥有49%的股份。

  在今年5、6月间发生的哈啤股权争夺战中,SAB虽不敌美国AB,没将哈啤收归麾下,却通过转卖股份,从竞争对手AB腰包里净赚接近8.66亿港元。用这笔钱用来拓展其在华啤酒业务,不言而喻。

  华润彰显第一架式

  华润雪花啤酒董事总经理王群称,此项收购进一步确定了华润雪花啤酒为中国第二大啤酒公司的地位,令其稳占中国啤酒市场份额达12%.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3家新厂助华润雪花打败了老对手燕京啤酒,从而成为行业老二。

  据悉,华润雪花啤酒持有3家工厂的全部股份。旗下品牌将重新纳入华润雪花的品牌组合中。是否保留,目前未定夺,在没有充分分析下,无法回答。但在华东市场大力推广雪花将是不争事实,侯孝海称华润雪花已决定在此区域迅速整合后推出雪花啤酒。

  华润在签下狮王在中国的所有啤酒业务之后,“或许将一跃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一号生产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一位高层分析认为,“千年老二”华润啤酒超越青岛啤酒成为第一极有可能。

  而对华润雪花来说,今年的扩张明显迫不及待。3月份,华润花3500万美元购买钱啤70%股份;5月斥资2.8亿人民币买入安徽龙津两厂;8月,宣布6.8亿人民币在东莞建30万吨新厂,再加上此次7100万美元收购狮王3厂,华润投资总额至少在18亿元人民币。

  从华润雪花布局来说,对狮王的收购改变了华东啤酒市场格局,在华东、华中,华润雪花啤酒拥有了强大的产能和基地,应该是一个战略性收购,长远来说,影响中国啤酒行业的格局。他甚至放言,华润雪花从不把“第一”当成目标,尽管“第一”已越来越接近了。

  整合能力受到考验

  仅半年时间,华润啤酒便砸出18亿多元人民币,而从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开始,华润啤酒10年间所耗费的并购资金也不过区区40多亿元。而实际上,近年华润啤酒每年的赢利大约在2亿元左右。并且自2001年底收购四川蓝剑啤酒集团之后,华润啤酒的并购开始缓步,进入所谓的整合期。

  华润现在如此急进,意欲何为?侯孝海称,狮王苏州、无锡、常州的3家啤酒厂设于江苏省南部,邻近上海,与现有华润啤酒在浙江省、安徽省及湖北省的啤酒业务毗邻,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华润啤酒在华东及华中的市场地位和发挥市场推广、采购及物流的协同效应。

  华润雪花是不是想快速登上第一宝座?从今年公布的食品百强企业来看,青啤仍处在啤酒业第一的位置,华润雪花如此高歌猛进,是不是为了取而代之?对此问题,华润雪花高层不愿直接回答,称目前对华润雪花、青岛、燕京来说,应该不是谁挑战谁,而是各有优势。

  今年的啤酒业似乎是华润雪花的独角戏,青岛啤酒一直寂寂,给业界的印象是,金正国总经理还在埋首前期大并购的消化与整合,忙于应付原材料涨价与运输成本上扬所造成的压力。燕京啤酒也停住了并购的动作,回头在做“量与效”的并购质量文章。华润数次出击,反让人捏一把汗,今年的市场大环境并不利于啤酒行业,行业多次酝酿涨价同盟,虽未成行,但生存不易的环境,已见一斑,华润凭什么逆流而上?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华润旗下的“小老虎”企业一下达到了37家,但华润雪花目前显现出来,更多还是资本猎人长袖善舞的一面,至于产业整合能力,则很难下基调。而资本的魔力能持多久,从今年德隆系遭遇危机,健力宝张海“下课”,风头都似乎对资本能人不利,摆在华润雪花的整合难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当然从市场操作能力来说,华润雪花“下海”啤酒业已经数年,这趟水的深浅应该说了然于胸,也许时势造英雄,华润雪花正好趁行业洗牌时机,大放光彩。

  暂居“老三”的燕京啤酒显然也并不服输。燕京啤酒今年的产量目标是300万吨,远低于华润雪花当前产量。燕京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谁为第一关键是对收购企业的整合质量,短期占上风并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目前三巨头都只有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多市场空白可以“吃进”,即使今后在某个地区发生正面争夺,也只是受些小伤,不会动及企业筋骨。

  南征大事记

  2004年3月9日

  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和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在杭州举行股份转让合资经营签字仪式,双方宣布将共同经营“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5月18日

  华润啤酒已于今天在香港宣布,华润啤酒将和安徽龙津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将龙津集团在舒城和六安的两间啤酒厂收入帐下。

  2004年8月26日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投资6.8亿人民币在广东省东莞市新建一个啤酒厂。该啤酒新厂的产能将达到30万千升。该厂预期于2004年11月份开始动工。

  2004年9月15日

  以收购代价7100万美元,以及在完成收购之时将承担的一笔债务,成功向澳洲狮王啤酒集团(LionNathanLimited或“狮王”)收购其在中国啤酒业务的所有权益,包括其位于苏州、常州和无锡的3家啤酒厂,合计51.6万千升生产能力。

  新闻链接

  狮王无功而返

  澳大利亚狮王啤酒集团是澳州第二大啤酒生产商,具有160多年悠久历史的上市企业。拥有175亿元人民币资产,每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有13家啤酒厂,11家葡萄酒厂。在新西兰占据了60%的啤酒市场份额,在澳大利亚拥有42%的啤酒市场份额。

  这个酒业巨头很早就进入中国寻找机会,据燕京啤酒集团董事丁广学透露,1993年狮王集团曾多次上门要求并购燕京,燕京当时资产虽只有3亿元,但势头强劲,没有答应与狮王合作。

  1995年狮王在中国做出第一次战略性投资,从江苏省无锡市马山区手上,购买了60%太湖水啤酒厂的股份。随后,这一份额经过两次增加,达到90%.1997年,狮王啤酒饮料(苏州)有限公司破土动工,一年后投入商业运营。

  常州狮王华夏酿酒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底刚刚成立,狮王控股70%,并控制管理权。今年也有很多迹象也表明,狮王在中国做过最后努力。5月份有消息称,狮王公司正与美国喜力啤酒公司商谈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事宜。合资协议可能在今年10月前达成。此举背后,是由于规模尚不足以与竞争对手直接抗衡,狮王打算改变只生产销售自有品牌啤酒的做法。

  同时,狮王集团也开始商谈和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集团日本麒麟啤酒株式会社强强联手,共同在中国上海推出了针对中高收入消费群的麒麟清醇啤酒。

  本报记者危剑侠 北京报道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