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的神话该破了

2014年02月21日 23:17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我们终于还是不敢捅破那个刚性兑付的“谎言”,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也许监管层还在纠结,也许正在制定相关的风险预案。

  虽然给了一些小惩罚——让中诚信托旗下“诚至金开1号”的第三期利息打了水漂,但眼下这事还没完,投资者还在努力追讨承诺给他们的利息。而此时,舆论热点已转移至浮出水面的“吉信·松花江77号”之10亿兑付危机上了。

  由吉林信托公司承销的山西联盛能源六期产品无一还款,本该于2月19日到期的第五期再现兑付逾期。

  不知这会不会又是一个侥幸不破的例子?中国的信托机构没有哪家愿意成为产品“爆表”的第一人。监管层顾虑颇多,这从“诚至金开1号”在最后一刻避免违约中可以看出端倪。

  其实,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释放出来的政策监管风向之一就是“买者自负,卖者有责”。这些正是在为剌破刚性兑付而做铺垫,只是到了最后关头,金融稳定被视为“头号目标”,惟恐引发系统性风险。

  就此,市场共识是,在此轮金融改革的市场“出清”过程中,金融机构并非不能倒闭破产,但必须维稳,不能引发群体事件。于是,如何把握不叶公好龙与不引爆系统性风险的尺度成为决策层的必答题。

  现在,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中国影子银行领域的信贷风险正在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14到期的信托产品总金额超过5万亿元,同比增五成。其中的房地产项目到期的金额占总到期信托产品的四分之一。这可能意味着房地产信托项目的现金流在2014年岌岌可危。当这种担忧成为一种常态时,市场对信托业的认识可能产生偏差,也许或多或少会夸大系统性风险。

  截至2013年底,信托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达90.60亿元,可覆盖200亿元问题资产的45.30%;全行业净资产2555亿元,是该问题资产的12.78倍。也因此,信托资产质量目前总体表现不错,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或不大。

  这其中,虽说信托在2014年有可能成为资金洼地,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其吸引力,好的信托机构股权依然受到资本的追捧。像自今年1月份以来,已有超百亿元的资金投向信托公司,最近中国人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4.26亿元的价格接盘重庆信托23.86%的股权。

  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更多类似中诚信托和吉林信托的事件还会发生。而且,并非每次都那么好运气。现在没事了,不代表以后一直都能“罩”得住。我们可以看到,信托约40倍的杠杆,远高于银行的10倍,银行坏账率达1%。有人认为,最多再坚持一至两年,信托2%的坏账率可毁全行业。与此同时,尽管中国1月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但不少国际机构仍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谨慎态度。原因之一是,越来越多的信托产品可能违约的消息昭示中国影子银行面临风险。

  既然如此,何不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在相关风险预案完善的情况下,个别金融机构、个别信托项目该破就破。“刚性兑付”本身就不是制度约束,而是信托公司基于声誉维护、受托人职责履行和自身能力等考虑因素的策略选择。当然,到底破不破,什么时间破,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市场化改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迎霞曾随高层出访 1天换数套衣服
  • 体育索契冬奥闭幕!平昌再见 故障五环终打开
  • 娱乐李亚鹏回应嫣然质疑:5千万用于医院建设
  • 财经京沪广深50天卖地收入1382亿 暴增117%
  • 科技网络购火车票下月起将验证身份
  • 博客李银河:21世纪该如何处置性交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野鸡大学证书95%给中国 考研成绩查询
  • 叶檀:庞氏骗局谁也躲不过
  • 姚树洁:习近平为啥对房地产留一手
  • 罗慰年:寻路房地产 腰斩后怎么办
  • 海啸希望:银行能承受多大的房价下跌
  • 张化桥:政府必须奖励余额宝
  • 李鹏云:两会你需要关注的二十个看点
  • 相玉忠:我亲历的几次土地产权流转
  • 黄震:互联网金融要加强三线建设
  • 罗慰年:纽约“刘汉”陨落记
  • 陶冬:日银再祭QE 美债仍待调整